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家乡的冬至

时间:2023/11/9 作者: 闽南风 热度: 14865
沈益群

  “冬至阳生春又来,岁月悠长与君语……”

  年关渐近,气温骤降,阵阵寒风送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民间又是一个节日,也叫“冬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了。冬至过节,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延续至今。

  自古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可见这一节日的重要性。因为过完了冬至,年也很快就到了。在民间,有很多事情是要赶在冬至前处理的,比如上一年在廟里向神祈愿,这一年就要赶在冬至前到庙里去还愿。冬至的来临,各行各业、每个人都要盘算一下,这一年工作计划完成得如何。

  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日最短、夜最长。过了这一天,白天就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因而在冬至里,人们始终相信:寒冷的冬天终将过去。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至既是个民间节日,这年节就得过得像模像样。在我的家乡闽南诏安,当地人是很注重“做年节”的。冬至前几天,农贸市场里的鸡、鸭、鹅等多起来了,这是准备用作过节的“牲礼”的。而妇女们磨米浆、蒸年糕、做发粿……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冬至的前一天夜里,城里乡下,许多人家,都要“拜天公”。“天公”者,乃是天上玉皇大帝也,道教里最高之神,老百姓祭拜他,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冬至的当天中午,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家里,祭拜祖先和神明,然后一家人,围着分享这祭拜的美食。

  然而说起冬至里的美食,首推汤圆,以前也叫“元宵”,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冬至时,北方人喜欢包饺子,而南方人却习惯吃汤圆。

  早期的汤圆,都是先磨米浆,再一个个用手搓出来做成的。现如今,有的人懒得再花费这功夫,直接到超市买现成的了,很方便,各种包装都有。

  记得小时候,每逢冬至来临时,祖母都要手把手教我搓汤圆。一边搓,一边口中反复念叨着那句经久不变的俗语:“冬节时,无路用查某(没用的女人)来搓作圆……”几十年过去,这话到现在还记得,虽是对妇女有偏见,却也说明汤圆在冬至里是不可缺少的。

  是的,这汤圆,在“拜天公”时用得着,在祭拜家里祖先时也用得着,就连家里门扇上的门环也要粘上汤圆,以求平安……

  冬至里,人们还会互相提醒:有没有吃冬节圆啊?据说没吃汤圆的人,会成精!而大人也会反复告诫小孩:你已吃过冬节圆了,又长一岁了!

  民间说法,冬节圆一吃,就算长一岁。据说,早期的死刑犯,如果遇到是冬至前要行刑,家属都会提出,等其过完冬节,吃上冬节圆再正法,这样的阳寿就增一岁。而作为政法机关,一般也会答应家属这种请求。

  在闽南地区,冬至里吃汤圆,是显得如此的重要!乃至出门求学的学子,不能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吃上汤圆,所在学校的食堂,也会安排汤圆让学生们品尝的!

  如今,汤圆也不仅限于冬至才有,一年到头都有。品种也越来越多,汤圆里的料也越来越丰富,吃法也越来越讲究。在我上班的途中,就有几个卖汤圆的摊点,甜的咸的,终年生意好得很!

  有不少的乡村,冬至里跟着冬节还做“平安节”,鞭炮声声,那是祈福的声音。

  隆冬时节,寒冷的夜里,来一碗热腾腾的汤圆,一下子甜到心里,暖到心窝,不尽的是对生活的回味,还有来年的祈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