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有风景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伊犁河 热度: 12975
辛生

  在北京海淀的大有庄,位于颐和园北侧,有一座庄重幽静的学堂,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共中央党校。经由组织选派,我有幸在近十多年间先后三次到这里学习,于其中度过一年半时光。这些年的奔波忙碌间,总是忆起那些书香润身、思想暖心的日子,脑海里尽是那“水清鱼读月、林静鸟谈天”的秀美景致。闲暇里,整理了三篇兴起于这片风景的文字,以留过往思悟,谨为心灵纪念。

  ——题记

  思想的风景

  暌违十二载,在这个萧瑟初起、水露苍茫的秋日,我终于有机会再次走进中央党校。自接到通知始,多年前在这里学习的情景,一点一滴浮上心头,清晰如在昨日。最难忘怀的,是那直击心灵的洗濯,让我走出令人窒息的迷雾,不为摧折斗志的贪婪所蛊惑,不被自欺忘形的虚荣所蒙蔽,终未沉沦于患得患失的纠缠之中。启程来校,一路上的心情,像回家,又像会老友,急切,期待,心里充盈着曾经的温暖。

  清晨,我早早地起床,漫步在静谧怡人的校园,寻觅记忆里自己走过的风景。绿树葱郁,竹径通幽,水清林静,鱼翔鸟鸣。离开的这些年,魂牵梦绕的一切都在眼前。熟悉,又分明感到些许陌生;亲切,却不由心生一丝歉疚。疏离已久的感动,令我怦然一暖——虽已秋寒瑟瑟,但此间温度依然炽热,这片风景的底色历久弥新。

  我看到校园里意蕴深远的新景观:一组承载了后来者的崇敬,以及强烈历史意识和使命担当的,极具艺术感染力的雕塑,静静地宣示着恒常如新的信仰和理想。

  主楼北侧一棵雪松前的草坪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全身塑像《战友》——马克思双手扶膝庄重而坐,身旁站立的恩格斯右手抱在胸前,左手支于下颌,两位思想家的目光,凝望着共同的远方;礼堂前广场矗立的,是毛泽东全身塑像《我们的老校长》——一身延安时期的装束,双手叉在腰间,他这经典的形象,早已深深印刻在心底,我立时想起激情飞扬的峥嵘岁月;再往北去综合楼广场上,是邓小平全身塑像《总设计师》——他身披大衣,昂首阔步,改革者坚毅执著的神态栩栩如生。三尊塑像,沿着校园的中轴线,由南向北站成一列,昭示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接力,凝聚着心忧天下的精神守望。

  在毛泽东塑像的正前方,是一块未加任何雕饰的泰山石石碑,碑两面分别镌刻着“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这座青灰色的山形石碑,纹理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江山,与高远碧蓝的天空浑然一体。令人震撼的,是它立于大地岿然如磐的气韵,通体张扬着不坠青云之志,不弃大道沧桑的精神力量!我肃立碑前,读到一种不可撼动的信念与坚守。

  在东侧学员楼之间,还有一尊塑像《焦裕禄》。这是一个伟大思想与崇高理想的践行者,一个身在苦境却时刻心怀苍生,孜孜追求百姓福祉的“布道者”。他以自己的奉献与牺牲,诠释了共产党人纯洁无瑕的党性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感觉有一种宏大而壮阔的气息在身边漫溢恣肆,脑子里突然就跳出这激越的诗句。

  是的,我确实置身在一片盛大的风景——思想的风景——之中。我循着思想巨人艰辛跋涉的足迹,领略这思想的风景无以言状的宏阔与壮美。一百六十多年前,游荡在欧洲大陆的幽灵,在古老而年轻的东方大国植根,以史无前例的思想伟力,引领五千年文明与时俱进,愈挫愈奋,气象万千,生机盎然,给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前途和愿景。

  我沉浸在这片思想的风景之中,抬头仰望高耸的思想巅峰。那是我力所不及的高度,我丝毫不存登顶的奢望。但我知道,那高处有这个世界最美丽的风景,还有人类终将抵达的最具魅力、最令人向往的理想彼岸。在那盛开着思想之花的山峰脚下,我渺小如一只蝼蚁,谨小慎微地向那指向峰顶的曲折跌宕、时隐时现的小径投去敬畏的凝视。一群心忧苍生未来、背负天下福祉的攀登者,以无与伦比的坚韧和求索为人类理想探路,用信仰的火种不断点亮传递光明与信念的火把,照亮了芸芸众生前行的路程。因为他们,人类一步一步走出了蒙昧与黑暗,科学和文明的种子繁衍成长为荫庇世界的绿树森林。也正因为他们思想的召唤,我们集结在那面激情涌动的鲜红旗帜下,吮吸思想者智慧的甘露,始终以一种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精神向度,勇敢面对繁复庸常、愚陋芜杂的现实世界,沿着那条理想的长路,前赴后继,不懈奋斗。

  诗人周涛说:“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这个秋天,在中央党校,我真切地感到,思想的质感绵密而厚重,思想的风景亦正像那秋天的凝神,深邃间透射出洞彻万千世相的犀利。站上巨人的肩膀,凝神于信仰,沐浴着理想,我满目都是春信已发、气清景明的勃勃生机……

  思绪萦怀夕照间

  乙未仲秋,我人中央党校,在党的最高学府求是问道。每有闲暇,我便漫步于这片盛大的风景,咀嚼思想之美,憬悟大道之行。我时常在校园综合楼广场的邓小平塑像前驻足凝神,萦回脑际的思绪里,充盈着改革开放历史伟业三十多年的漫漫长路,和那风云激荡的征程与变革。此间此际,小平同志那慈祥和蔼的面影真切地浮现在眼前。

  这位被世界称为“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以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的总设计师,离开我们已经十八年了。这么多年,我珍藏着当年《求是》杂志哀悼邓小平同志逝世的专刊,日渐泛黄的书页,浸透了心中累月积年的追怀和思念。封面上,那帧加了黑框的他微露笑容的遗像,常使我双眼蒙泪,情不能抑。

  我一直试图通过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一个普通人的心灵探求,去学习和领悟小平同志的伟大思想和伟大人格。我常常埋头在他的著作和记述他功勋业绩的书籍与音像资料当中,潜心地读,一遍一遍地看,企望能够消弭时间与空间的隔绝,去接近这位伟人。我不止一次在心里追索: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在经历了遭貶受辱的命运蹉跎后,又义无反顾挺立在历史的潮头?是什么样的智慧,让他在“文革”后错综复杂的困境中,敏锐地捕捉历史机缘和真理之光,以缜密的思考和朴实的理论探索,寻觅到引领党和国家走出泥淖、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又是怎样伟大的人格,使他紧紧地凝聚起党心、民心、军心,鼓起改革开放的浩浩长风,向着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破浪前进?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道:“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我怦然一暖,小平同志不正是这样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伟人吗?在七十五年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历经的艰苦卓绝难以尽书,尤其是他三次受到错误批判和打击,前后加起来有近九年时间被剥夺人身自由和工作的权利,备尝坎坷与磨难,宁折不弯,始终恪守理想和信念,沉着、坚毅、坚韧。这样的承受不可谓不强健!这样的品质不可谓不清醒!正是这样的强健和清醒,锻造了一颗伟大的靈魂,书写了一个大政治家的传世奇迹。

  小平同志说,“文革”落难,是他一生最痛苦的时刻。梁衡先生这样写道:“伟人落难和常人受困是不一样的。常人者虞衣食之缺,号饥寒之苦,而伟人却默穷兴衰之理,暗运回天之力。”我不禁想,在身陷“文革”痛苦的艰难岁月里,小平同志不舍大义的“穷理”之思,不弃大道的“运力”之气,一定像那暴风雨中黑色闪电般的海燕。多年之后,这“海燕”终于发出一声穿越历史时空的呼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事非经过不知难。习近平深情阐述中国梦时说:“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回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体味党和国家三十多年涉险闯关的惊心动魄,我们能够一路走来,取得今天世人惊羡、史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最应铭记小平同志矢志不渝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朽功勋。他一生追求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他心无旁骛的大道之行,他不畏浮云心怀苍生的殷殷啼血之情,始终是改革开放花开四季最动人的风景。

  流年似水,行板如歌。令我刻骨铭心的,是他八十八岁高龄那次不舍昼夜的南方之行,还有那篇堪称醒世宏文的南方谈话。他像一个高擎旗帜坚守阵地的战士,以泰山崩于前而处变不惊的岿然自若,字字千钧,撼心动魄,“如长江在峡,如黄河在壶”(梁衡语),荡除重重疑云,还浩茫穹窿一片天朗气清。

  时过二十多年,中国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活跃于世界舞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浩浩荡荡。回头看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不能不感叹,他身为一名战士的那一次最后的冲锋,竟是那样气壮山河,那样壮怀激烈,那样深刻地影响了一个伟大民族绝地奋起的世纪之战!他和他的思想,连同他不信邪、压不垮、打不倒的精神,都深深地融入了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伟大国家的身躯。

  200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十周年,一个名为“过客”的网民这样评述道:“人们要在很多年以后才能完全明白他南巡时的力挽狂澜。如果没有他,我们还要在黑暗中痛苦很长时间,那不是‘文革的痛苦,而是在看到现代化的曙光之后又被打瞎的痛苦。”遍访百国的学者张维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79年的一百四十年间,持续的太平时间最长没有超过八、九年,我们现代化的进程总是一次一次被打乱。但从1979年开始,我们第一次保持了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不管今天中国社会有多少问题,中国还是处在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候,处在近三百年以来最好的时候,解决各种问题的资源和回旋余地也是前所未有的。”

  小平同志晚年,子女们问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说:“对这个国家,我尽到了责任。”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人们希望他再说点什么,再给中国人留下点什么。他淡淡地回答:“该说的都说过了。”回念四百八十多年前明代贤哲王阳明辞世遗言,同样深邃纯粹的精神世界,悠远相映,今古同辉。《传习录》绪言记,阳明先生病重,在旁侍奉的门人问,可有什么话要留下,先生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伟大的人格,总是这样温暖历史,昭示后人。

  夕照里的邓小平塑像披上一抹晚霞,近旁黄色的银杏树叶映衬着那周身的铜色熠熠生辉。一轮圆月挂上高远浩渺的空际。望月感怀,脑海里不觉荡起习近平壮志凌云的声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两眼一时模糊,依稀觉得,昂首阔步的总设计师正健步走来,目光炯炯,满面欣慰……

  长征不朽

  我始终是把长征作为一个理想壮举和信仰奇迹来读的。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长征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八十年时光流逝,历史留给我们的记忆已经很少鲜活的细节,而散见于各种史料和曾经经历了长征的前辈们的回忆,以及从不同角度描述和再现长征的艺术作品,留下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故事,却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一次又一次穿越时空的隔绝,去发现湮没于万水千山之中红军将士创造的生命奇迹,去探询长征沉淀在我们灵魂中的信仰基因,进而让理想和信念一次又一次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那是怎样的一次远征?

  翻阅了数本记述长征的著作,一串凝结着红军将士鲜血和生命的数字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红军长征历时2年,行程2.5万余里,纵横12省。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7天,转战11省,会师陕北时人数由瑞金出发时的近10万人减少到6000多人。

  红军长征翻越了1000座山,翻过的最高峰是海拔4124米的大雪山——夹金山(当地居民说:“要过夹金山,性命交给天”1。

  红军长征横渡了24条江河,在横渡长江天险金沙江时,2万多红军仅靠6条小船,用了9天9夜。

  红军长征穿越了海拔2500米的松潘草地,历时6天,行程600余里,史称“死亡行军”。

  红军长征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政府上百万军队历时6年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在陕北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救国民族解放战争的前进阵地……

  面对长征留于大地的曲折路径,浩如烟海的文字也难以尽书的艰辛、悲壮和残酷、凄凉,让天地为之动容,鬼神为之涕泣。穿梭于枪林弹雨,疾行在峭崖急流。爬不完的大山,渡不完的大河。似乎永远走不到头的草地,永远看不到顶的雪山。道道雄关,漫漫长路,从未有过动摇和后退的征程,使这样一次空前的长途跋涉与其经过的山川沟壑凝聚成一种永恒的存在。长征是长留天地间一行闪耀着理想光辉的诗行,红军将士的足迹无声地为它作着恒久的诠释。

  与这一串数字相连的,还有红军在这次史无前例的长途征战中所“享用”的那些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给养”:露着脚趾的草鞋,遮挡风雨、抵御寒冷的褴褛军衣,充饥的野菜、树皮、草根、皮带,解渴的马尿甚至喝自己的尿……

  那些今天无从想象的一切,使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命自身所蕴藏的伟力。正是艰苦卓绝的长征高扬起理想与信念的旗帜,激发了这种生命潜在的伟大力量,谱写了一曲人类在极限中彰显生命之奇崛、在绝境中张扬奋斗之豪情的悲壮的歌。长征是响彻寰宇的生命交响。顽强走出长征中那一个个生命绝境和那些长眠在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是这部伟大作品不朽的音符。

  长征留给世界的是一座人类精神的宝库。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他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红军的长征,他在书中写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斯诺本人就非常渴望写出这样一部史诗,但最终成了他的遗愿。到了1980年代中期,为完成斯诺未实现的目标,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到中国。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索尔兹伯里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文献,采访了还健在的曾经经历了那次远征的老将军和老战士,并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走过的路线重走长征路,行程7400英里(约合2.4万里),历时两个半月。1985年10月,索尔兹伯里在美国出版了他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这样写道:“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了解那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我想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我渴望走近长征,切身领悟那感天动地的力量,还有几十年来那些滋润我们灵魂的不朽的精神品质。

  2003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我终于得偿所愿。4月初,恰逢清明时节,几位同学相邀去了遵义。那天晚上,子夜时分,天上下起了小雨。我起身从宾馆楼上的窗口眺望灯火闪烁的遵义城。细雨无声,路灯的光亮在雨中显得格外晶莹明澈,清晰地勾画出纵横蜿蜒的街道。街上已很少行人,来往穿梭的车流仍然在述说着这个城市的忙碌,但却没有丝毫的嘈杂和喧嚣。这座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古城,装满了令人感动的安静与祥和,好像一个恬静怡人的梦境……

  翌日晨,夜幕还未完全退去,我们一路向北前往娄山关。天上下着小雨,路面湿滑,经过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娄山关。淅淅沥沥的雨中,我们拾阶而上。在当年娄山关战斗最激烈的小尖山脚下,我们瞻仰了娄山关战斗纪念碑。纪念碑为大理石贴面,正面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十五个遒劲挺拔的红色行草大字,背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他那阕充满悲壮英雄之气的名词《忆秦娥·娄山关》。纪念碑的基座上摆满了人们凭吊英雄时敬献的花圈和花篮。

  沿着纪念碑右侧的石阶,我们一口气登上小尖山顶。细雨蒙蒙,云苫雾罩,依稀可见山下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当年战斗留下的工事还在,借险要地势扼守要塞,尽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遥想当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由遵义经娄山关北出四川,二渡赤水后又挥师向南展开遵义战役。能否夺取娄山关成为红军遵义之战成败的关键。在彭德怀将军率领下,红军战士披星戴月,踏着满地霜寒,昼夜兼程奔袭娄山关。午后赶到娄山关,立即展开向关口守敌的猛烈攻击,终于攻下了娄山关关口,占领了小尖山制高点。后战斗几经反复,枪弹声、嘶杀声震荡峡谷。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终将娄山关守敌一举歼灭。身处小尖山战斗遗址,依稀可见山石上留下的弹痕,当年战斗的工事和掩体已经长满了灌木和野草。站在山顶环视娄山雄关,一片苍茫掩隐在无边无际的雨雾之中。脑海里时隐时现的是那场惨烈的战斗,眼前清晰地舒展开伟人那凝重悲壮、荡气回肠的词章:“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上午,我们返回遵义。在遵义会议会址,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当年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遵义会议的情况。1935年1月7日,红军进占遵义城。从瑞金出发后,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特别是湘江一战,中央红军损失了大部分力量。此时,红军的命运到了生死攸关的节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航船也驶进了最为狭窄的航道。全军将士怀着急迫的期待,渴望能有新的转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1月15日至17日,由王稼祥同毛泽东商议后出面提议,并得到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的支持,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第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清算了“左”倾军事路线,解决了红军的军事指挥和战略战术等关乎党和红军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自此发生了最为重大的历史转折。

  身临其境,我静静地、充满崇敬地环顾这问不足四十平米的房间,眼前闪现着当时与会的二十多名共产党人的面影,想象着当年会场上缭绕的烟雾,以及与会者凝重的思绪和激烈的争论。我想,他们当时或许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十分清楚,他们将要作出的抉择,将会怎样深刻地影响一支军队和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

  我想起英国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的著述《毛泽东》。书中记述了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时,中央决策层关于是否要毛泽东随中央红军一同转移的争议。威尔逊写道,起初決策者是要把毛泽东留下来的,后来不知怎么,可能是希望避免路途中的各种争吵,也考虑到毛泽东曾担任红四军政委,当时还是中华苏维埃的国家主席,这样一种威望和资历,又使得毛泽东不得不去。

  历史就在这一念之问为红军和中国革命埋下了一个潜在的转机。如果没有决策者的这个一念之变,或者说,没有毛泽东的长征,是否会有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是否会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飞夺泸定的神奇用兵,是否会有同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的合而又分、分而又合,是否会有红军会师陕北、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崭新局面?

  我立时感到一种透不过气的压抑。

  是的,历史从来没有假设。但就是内心深处这偶尔一动的自问,也让我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惊心动魄……

  遵义之行已经过去十三年。那次短暂的行程,虽不能领会到长征这部光辉史诗全部的内涵,但身临长征中最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仿佛在瞬间激活了自己对于长征历史的全部记忆,促使我不断思考长征对于当代人的意义。

  索尔兹伯里说:“长征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也许,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一切有点像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或拿破仑进军莫斯科,而且我惊奇地发现,还有些像美国人征服西部:大队人马翻越大山,跨过草原……但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鲁迅和茅盾当年听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得知那支高举着人类最美好理想旗帜的队伍仍然在继续战斗,致电称颂:“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长征凝结了人类超凡的智慧和毅力,述说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的信仰和理想。

  长征已经化作一种浸入灵魂的精神,它像一团从未熄灭的火,燃烧着国人奋斗的激情,鼓荡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建设伟大祖国、矢志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长征不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