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柳青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延河 热度: 12038
邢小利

  

  怀着朝圣的心情,我第二次来到吴堡,我是奔着柳青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柳青具有悲剧色彩,但他也是个英雄,我把他的整个一生编了一个年谱。他的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6年出生到1938年,柳青是思想“左倾”激进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第二阶段1938年到1952年,柳青创作了《种谷记》《铜墙铁壁》。他的创作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有非常强的纪事性,都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写的,记事性色彩特别强。

  第三阶段1952到1966年,他在长安县14年写《创业史》的阶段,他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就是作家的身份,作家就是好好写作。他不赞成一个作家挂职就成为一个地方的领导,柳青这点非常明确,他就是作家。他不愿意在作家协会参与好多的工作,他觉得行政的东西对他的创作有影响。《创业史》从中国当代文学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认为都是一部重要的作品,这也可能是柳青唯一可以拿出来的一部作品。对于柳青的《创业史》肯定也罢,批评也罢,都是一部绕不过去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我们共和国(1949年—1966年)17年文学一个经典性作品,也是17年文学的一个代表作,代表了最高成就。中国的合作化,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伟大的运动,而《创业史》就是写了这段历史,这段历史的所有成就和问题都体现在这部作品里。总的来说,人们不愿意走合作化道路,愿意让群众走合作化道路的主要是我们党和我们党的干部以及一些宣传干部和一些文学工作者。所以,我觉得柳青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工作者,我们党的文学工作者。所以他塑造的梁生宝这个形象不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他是柳青塑造的一个文学形象,只有梁三老汉是真实的。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而不是想象以后就说他是如何如何。

  第四阶段1966年到去世,一共12年的时间。自从1967年元旦那天,他被造反派拉去批斗,再就没有回西安。这个时候柳青开始读历史书。读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主要是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他对世界历史,对中国的道路,对合作化运动都有非常深刻的反思,他晚年说,我如果有可能,我就不应该写小说,应该写回忆录。他说到了纪事,他的《创业史》的“史”具有历史的成分,历史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纪实和真实的东西,他说我觉得可能写回忆录更有价值,因为要写小说的话必然要虚构一些人物、内容,创造一个艺术的世界来表达你要表达的东西,没有回忆录这种纪实的东西来的更真实、真切。就是说,柳青一生其实是追求真实的,包括他作假的一次劳动,他是后悔的。

  从这个方向去发展,柳青是个不断追求真理的人,追求真理就是一个真理永远在前面,它没有被掌握所以要寻找,我觉得柳青就是这样的形象。柳青是一个寻找、追寻者的形象,即寻找到光明也有很多失误,所以他的身上是斑驳的,历史的斑驳的痕迹都在柳青的身上沉积着和堆积着,他是一个有历史深度的人。柳青是个历史人物,只要我们回头望,柳青一定是我们要关注的、要注意的、要研究的、要重视的、不可忽略的一个人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