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保勤
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插过队,当过兵,做过记者、编辑、主编,先后从事过共青团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省级党报管理工作和省社会科学界、省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工作之余,关注人文。著有《现实·未来与人》《善》《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我在悉尼当“部长”》《青春的备忘》《送你一个长安》等著作;主编有《思考的轨迹》《覆辙》《呼唤与渴望》《白云山论道》《蓝天下的永恒》等十多种图书。有两种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两件作品获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一件作品入选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一件作品获柳青文学奖。诗歌《送你一个长安》被选为“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歌。
西湖晨思
夜宿西湖。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时大时小,时轻时重。天放亮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窗户。淡淡的雾霭,袅袅地飘摇着,一股带着湿气的清新扑面而来,抬眼望去,水天一色,烟雨迷蒙,透过婀娜柳丝的缝隙,晓雾中,几只乌篷船,时快时慢,时隐时现,在水面上“悠”着。
我撑起伞,雨中沿湖漫步,品着湖边一波又一波拍岸的涌,看着曾经繁茂而今凋零的荷,瞅着柳丝上随着微风摇曳着诗意的水珠,听着湖边树丛中鸟的喧闹,打量着一拨拨伞下匆匆而过的男女……西湖的雨晨并不寂寞。
雨中的西湖有诗。悠长的、散淡的、迷离的、凄美的、昂然的、激越的、不紧不慢的、不温不火的,淡淡的忧伤,浓浓的闲适……它会依照不同人的心境,不同人的需求,给你不同的“诗”。美需要发现的眼睛,需要认知的情怀,需要感受的心灵。
西湖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晴有晴的美,阴有阴的美。西湖的景是有灵性的,西湖的美是含蓄的。然而,西湖的美不仅限于此。
我很惊奇,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云集”、“交织”了那么多人文景观。西湖是一本奇妙的“读图时代”的书。一经接触,就让你走进了历史。它帮着你看“图”解“文”。
出杭州宾馆沿湖西行百多米,武义士墓、苏小小墓、秋瑾墓、西泠印社、中国篆刻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还有关于吴昌硕的、黄宾虹的、启功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飞,“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
环顾西湖,由此生发开来,你可如数家珍——断桥残雪的许仙、白娘子,长桥送别的梁祝,修建白堤苏堤的白居易、苏东坡,“三秋桂子,十里荷香”的柳永,“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红顶商人胡雪岩,特立独行的章太炎,毛泽东“别了”的司徒雷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为真理而战的马寅初,还有遗臭万年的秦桧……气势恢弘的、气宇轩昂的、柔美凄切的、哀婉绵长的、风流倜傥的、千夫所指的,真实的、传说的、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学艺术的、宗教神话的,金戈壮士、民族脊梁、硕儒大师、红尘女子……
山水一旦附加了人文价值,就会有点石成金的妙用。西湖,让我们心仪的不仅是自然。一草一木总关“情”,一楼一台总关“事”,似乎它的每一个角落,都藏有故事,每一座院落都藏有人生。它的周边“浓缩”了多少中国经典,浓缩了太多的“人”与“文”。这种“自然”与“人文”交融,使西湖的美,多了一层层耐人寻味的意蕴。这西湖山水就给了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慨叹。
景是支撑,文是魂。西湖是有文化的。它的文化不是急功近利的,不是为利而造的、为名而编的、为“功”而建的。它的文化,来自多少代西湖人坚持不懈的文化创造、文化开掘、文化梳理、文化积累、文化传承。这种文化有根、有缘、有境、有界。它是丰富的、丰满的、丰厚的,它是儒雅的、经典的、脱俗的,又是大众的、草根的。它是博大的、多元的、包容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源于西湖又“关照”着西湖。它属于英雄,也属于百姓。这种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水”到“渠”成的,天衣无缝的。
我很惊奇,雨中的西湖竟然“云集”了那么多人,目睹一把把彩伞下那一双双“贪婪”的眼睛,你也会顿生一种“游西湖”的渴望。一顶顶“伞”乐此不疲地“走”着,西湖的边恍如镶上了一个巨大的流动的彩色项链。我在看景,亦融入了景,我成了景中之景。
伞在“流动”着,“景”在流动着,人在流动着,文在流动着,思想也在流动着。西湖留给你的绝不仅仅是风景。
爱鱼说
总是想起友人办公室的那缸鱼,想鱼在水缸中的模样,呼啦啦一片鲜红,忽悠悠一缸灵动。我在想鱼。想鱼的漂亮:飘逸、潇洒、艳丽、空灵,多姿、多彩、多情……
想鱼的姿态:自如的、自在的、自我的,舒缓的、奔放的、欢腾的、寂寥的、落寞的、惊慌的、柔韧的……
想鱼的游刃有余、收放有度、风华正茂、风度翩翩、风花雪月、风情万种。
想鱼水的世界:鱼水之情、鱼水之乐、鱼水之欢、鱼水之美、鱼水之融、鱼水之疯、鱼水之梦。
想鱼,想水。是鱼之水?是水之鱼?是鱼之乐?是水之乐?是养者之乐?是观者之乐?亦或物我两忘皆乐?
由乐想及养鱼的人,爱生活、爱生灵、爱万物、爱自然……。
爱鱼者,养鱼。然养鱼者是否想鱼之所想、好鱼之所好、爱鱼之所爱,鱼悦乎?鱼是自由的,却是被框在“风景”中的自由;鱼是潇洒的,却是温室中的潇洒;景是美的,却是爱鱼者制造的。这风景,这温室,这假象,鱼知否?鱼喜乎?
爱鱼者,当知鱼之乐,当知鱼之需。爱鱼者以己之乐度鱼之乐,鱼乐乎?爱鱼者为己之乐而忘鱼之乐,鱼乐乎?爱鱼者以己之需为鱼之需,鱼需乎?鱼之乐,是大江大河中流击水弄潮乐?还是温床里怡然自得游弋乐?
鱼是应该回归江湖的。然,经驯化之“温室鱼”,还有寻找自由的理想吗?还有搏击风浪的勇气吗?还有适应江河的能力吗?我知道,当已不知何为自由与搏击时,妄说自由是没有意义的。联想到现实中被社会和父母以爱的名义千辛万苦、千方百计驯化的孩子们,许多已无在“江河”中搏击生存的能力,屡见不鲜地靠老,心安理得地啃老。别怪孩子们,这也是一种被“爱”的无可奈何。
想起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自由。由爱鱼者想到爱儿者,由养鱼者言及养儿者,我们要学会爱,学会养。养和爱真是一门大学问。
我在想鱼,想鱼的人在做梦。我想多了。
因为,我是真的爱鱼的。我想,真心爱鱼的人,鱼也是会懂的。
难忘的企鹅岛
我始终忘不了南太平洋的那个红色的黄昏:西天的晚霞,将海点染的一片通红,海面宛如一面铺到天际的“招展”的红旗,瑰丽、磅礴、壮观。我也始终忘不了在南太平洋那个小岛上看企鹅所遭遇的尴尬。到墨尔本考察时,当地友人众口一词,向我们推荐企鹅岛,并说“你们肯定会不虚此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澳大利亚,那精灵似的企鹅与袋鼠一样同属“国粹”。
看企鹅一定要等到天刚黑,那个时辰正好是企鹅回巢的时候。企鹅岛坐落在墨尔本以南约200公里处,我们是掐着点赶到飞利浦岛自然公园(企鹅岛)的。
落日余晖,渐渐被暗蓝色的暮色所笼罩。溢光流彩的游客中心已是人头攒动。走进接待大厅就算进入公园了,检票的工作人员告诫:为了保护企鹅的生存环境,也为了企鹅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不许拍照,并给每一位带相机的游客发一个黑色塑料袋,叮嘱务必将相机放入。我们沿着用木板搭建的高低起伏的专用通道,借着两边暗暗的灯光,向设在约千米之外海滩上的观看台进发,两侧高低起伏的沙丘密植着灌木,从大海归来的企鹅的洞穴就在这一望无际的灌木丛中。
起风了,数十束灯光,将看台前方的海面照得如同白昼。迎着南太平洋深秋凌厉的风,我们裹紧风衣,全神贯注地盯着雪白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潮,等待着企鹅的出现。
“出现了,你看!”看台上一阵喧哗。果然,企鹅们随着涌上海滩的潮水走上海滩,先是零散的一只两只、三只五只,继而一群两群、三群五群……它们簇拥着在海滩上绣成一团又一团。一时间,海滩上空弥漫着一片企鹅的“咕、咕、咕”的呼唤伙伴的鸣叫声。这些小生灵,不住地抖动身上的水珠,等自己的同伴,然后,不紧不慢地大摇大摆地亦步亦趋地迈过海滩,颇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风度。伴着观众一阵阵笑声,神气地摇着小四方步走进灌木丛中。
导游介绍说,这里的企鹅,是每天早上太阳出山的时候出海,天麻麻黑的时候回家,常年如此。我的确有些惊奇,巴掌大的尤物,面对茫茫大海,面对拍岸的巨浪,那么自信、自如,那么守时,那么游刃有余,那么富有团队精神。
夜色苍茫中,余兴未尽的我们,沿着木板铺旧的小路往回走,两边“蛙声”一片。友人说,这是走失的企鹅寻找伙伴的呼叫。两侧的灯光柔和而朦胧,灌木丛中密布着穿行的企鹅,它们有的神情专注“大步”向前,有的左顾右盼裹足不前,有的瞻前顾后一步三摇,有的目空一切怡然自得,那种娇憨,那种拙朴……令人忍俊不禁、流连忘返。
“快看、快看!这一对。”只见,柔柔的灯光下,一对企鹅背对着墨绿色的灌木,相互依偎着,时而闪动着翅膀,时而摇着头,时而相互厮磨。它们的举动,引来了诸多观看的人群。
“多好的镜头,现场又没人管理,何不拍几张照片?”同伴劝我。瞅瞅自己不远万里带来的这部高档相机,看看这幅难得的生动画面,我这个摄影发烧友心里的确有些痒痒。转念一想,决定还是不要违反公园的管理规则。
“没事。拍吧!”“又没有管理人员,都是游客,谁管谁呢?”“多好的机会,如果不拍你会后悔的!”
经不住同伴好心的“入情入理”的“循循善诱”,我终于动心了。环顾四周,真的全是专心致志看企鹅的游人。我蹲下来,悄悄地把相机从塑料袋中取出,靠近企鹅,调好焦距,对准目标。
正当我要按动快门,突然,一只手在我的肩上轻轻的一拍。“坏了!”我心里一阵发紧:“这下被人家抓住了,处罚事小,咱可丢不起这人!”好面子的我,迅速而又沮丧的收回相机。回头一看,“哦,不是管理人员。”我松了一口气。原来是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澳洲小姑娘,她头扎马尾松,身背着双肩包,足登旅游鞋,显然也是旅游者。只见她板着稚气未脱的面孔,冲着我严肃地摇摇头,接着摆摆手,一句话没说,然后,扭身离去。望着渐渐远去的女孩的身影。我的脸红了。一种难言的惭愧,一种比罚了款还难过得深深的惭愧油然而生。那天晚上,我不记得是怎么返回驻地的,但我却将“偷拍未遂”的前前后后“玩味”了许久,脸似乎一直红到了深夜。
精彩的企鹅岛之旅已经结束很久了。难忘企鹅,但在我记忆深处挥之不去的却是这让人难忘的惭愧的举动。
墨尔本写意
墨尔本,一个让人心动的城市。这个澳洲的第二大城市,几乎完全掩映在一片浓荫之中。友人介绍,墨尔本城市人口250余万,可大大小小的公园就有145个之多,公园面积竟占到城市面积的四分之一。
站在摩天大楼的顶层,仰望蓝天、流云,俯视脚下斑斓的楼群、如织的公路、葱葱的绿树、蜿蜒的碧水,感受这盎然的绿意、品味这似锦的繁花,恍如置身于童话王国。我原想,这样一个绿色城市,自然应该以无烟工业为主,否则生态绝不会这么好。谁知友人说:无知,墨尔本不仅是全国的金融之都,而且是全国的工业、贸易、交通中心,重型机械、纺织、造纸、电子、化工、汽车制造等已是其支柱产业,现代化程度相当高。眼前这生态文明与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和谐与统一,不正是我们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吗?我想,为了这和谐与统一,墨尔本的数代管理者和建设者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是他们超前的眼光与智慧,造就了今天的墨尔本,他们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我忽然觉得,生活在这里的确是一种幸福。同时,又生出些许遗憾,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祖国。
墨尔本是繁华的,但不失优雅。她没有悉尼的热闹、嘈杂、喧哗,没有悉尼那浓浓的商业气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静谧、安详的韵味和淡淡的书卷气。在前几年的国际旅游业排行榜上,墨尔本被列入“世界最适宜居住之城市”的前几名。友人很有感触地告诉我,这里真是一块学习的宝地。作为澳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著名的墨尔本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就在这里。
入夜,伴着一轮硕大的深秋明月,我们在水波浩淼的湖边漫步,在古木参天的街心花园中流连。月色如银,湖光闪烁,微风拂面,树影婆娑,远处市中心的高大建筑群被灯光勾勒的金碧辉煌,宛若一幅美轮美奂的油画。偶尔有一两只不知名的动物从脚下窜过,一群夜宿枝头的不知名的鸟发出蹋蹋的响声。都市里的野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是离开墨尔本的前一天晚上,友人建议到市中心看一看。我有些犹豫,友人力促:“看一看吧,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以后还不知有没有机会再来呢?夜幕下的墨尔本,千载难逢啊!”几近午夜,起风了,天上下起了牛毛细雨,树上的黄叶不时飘落,一丝寒意袭来,地上一片金黄。在唐人街附近,迎着蒙蒙细雨,我们下了车。各式霓虹灯依然敬业的变幻着花样,披“金”戴“银”的各式建筑沉浸在一片灿烂的迷茫之中。梦幻般的大街上几乎没有行人。空旷而宽敞的大街上,古老的有轨电车“哐当、哐当”的不时飞驰而过,街边偶有三两行人蒙着头匆匆而行。一种久违的独具韵味的寂静。
“踢踏、踢踏……”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一辆由四匹高头大马拉着的豪华古典旅游马车威武的驶了过来,马车上游客的位子空着,驭手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时髦女郎。她手持马鞭,脚蹬马靴,头戴鲜红的高沿礼帽,身着佩着金黄色绶带的鲜红的礼服。尽管是午夜、尽管车上已无乘客,但驭手却英姿不减,目不斜视,专心致志,不时向马发出指令。风大了,雨骤了,风裹着雨和残叶向驭手袭来,头顶无遮挡的女郎紧皱着眉头无奈的抬起手臂遮挡着,继而紧了紧缰绳,马车加速了。“踢踏、踢踏……”望着远去的马车,望着风雨飘摇中驭手火红而单薄的背影。我不由得生出一些感想,这女郎完全可以不影响驾驶退后一步,坐进能够遮风挡雨的客人的座位。她为什么不呢?为什么呆板的守着岗位,宁愿遭受风雨的肆虐。是呆板、是执著、还是敬业……挣钱不易啊!无论是在哪里,都应该是敬业致富。继而又生出深深的敬意,为这位午夜的风雨中仍在辛勤劳作的时髦女郎,也为那团墨尔本的夜色中飘摇着的火。
冷寂的大街上也有热闹的去处,那就是不时出现的电子游戏厅。从外往里望去,我吃惊地发现,里边竟然热气腾腾、欣欣向荣。和中国一样,这里几乎全是年轻人。他们吃着、喝着、笑着、叫着、闹着,甚至跳着,所有的这些和这个城市,和这个充满诗意的晚上,是那么的不和谐。深夜不归、夜不归宿,我很为这些年轻人担心。友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这的确是这个社会不和谐的地方,青少年的许多犯罪倾向往往滋生于这里。社会是不提倡的,负责任的家长是决不会让孩子到这种地方的,况且是深夜。”我多少有些若有所失,既为这些孩子,也为这个社会,更为这个如诗的夜晚。
雁的追思
雷抒雁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几个月前,在西安我们一起吃饭,他还兴致勃勃地谈诗歌,谈孔子的身世,谈他的国学理想。那么一个生动鲜活、活力四射的人怎么就走了?让人唏嘘!令人惋惜!如果说郭小川、闻捷、李季、贺敬之是新中国诗人的杰出代表的话,雷先生无疑是我国新时期诗歌领军的“大雁”。
大雁是报春的信使,它的飞过预示着绿的葱茏;大雁是大自然的精灵,它的迁徙昭示着季节的流动。
正如他的《那只雁是我》:
那只雁是我,
是我的灵魂从秋林上飞过;
我依然追求着理想,
唱着热情的和忧伤的歌。
那只雁是我,
是美的灵魂逃脱了丑的躯壳;
躲过猎人和狐狸的追捕,
我唱着热情的和忧伤的歌。
飞过三月暮雨,是我!
飞过五更晓月,是我!
一片片撕下带血的羽毛,
我唱着热情的和忧伤的歌。
从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雁的追求、雁的忧伤、雁的情怀、雁的坚强。
我依然记得1979年《小草在歌唱》发表之后,在西北大学校园里,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拿着诗互相传阅的情景。无疑,在我国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小草在歌唱》发挥了它超出诗歌的特殊作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大约是在1980年夏天,我用我发的第一首诗所得的三块四毛钱稿费买了一套袖珍诗丛,这套书共10本,其中就有雷抒雁的,我曾认真地咀嚼研读。
如今诗人走了,他的作品和创作轨迹给我们留下了无尽追思,这种追思对我们后来者既是启示,也是昭示,我以为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记取:
一是可贵的引领。如果说诗歌是号角,那么,《小草在歌唱》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无疑发挥了诗歌非凡的引领时代的作用。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至今让我们崇尚。前些天,在西北大学举办的雷抒雁先生追思会上,几位同学又一次深情地朗诵《小草在歌唱》。我们依然震撼,依然感动。它好像不是发表在30多年前,而是写在昨天。它道人欲道而未道,发人欲发而未发。面对十年动乱的中国,它发出了哀之不幸的反思而不是谩骂、怒之不幸的深刻而不是尖刻、呼之崛起的深情而不是抱怨、盼之成熟的呼唤而不是奚落。他的笔是火热的,是灵动的,是深刻的,是深情的。《小草在歌唱》进入了史册,也昭示着今天的诗歌创作方向。
二是观照的情怀。雷先生一次曾深情地向我回忆起他的儿时——他随着母亲从关中泾阳县到秦岭山中商洛外婆家的经历:“现在,从泾阳到商洛大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那时交通极其不便,我们带着干粮,坐着马拉车,睡大车店,三天三夜,腿坐肿了,屁股也坐肿了……”他说:“那时的苦,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想都想不到!”他以一个从苦难中走出来的关中赤子的情怀,观照这块土地,观照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观照民生,观照社会,观照民族,观照祖国。看看他的《母亲》,读读他的《泾河,渭河》,品品他的《远方》、《不是没有疲劳》、《掌上的心》,再翻翻他的多本诗集,你能强烈地感到他的赤子情怀、国家情怀、民族情怀。大概正是基于这些,几十年以来,他自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人生,贴近读者,以贴近的姿态鼓与呼。让你清醒,让你感动,让你忧思,让你奋发,让你深刻,让你提升境界,进而用他的作品滋润你的灵魂。而不是让你读不懂的悬而又悬、自娱自乐的孤芳自赏,云里雾里的懵懵懂懂。离读者越来越远的诗歌应该从这种观照中汲取些什么呢?
三是自觉的担当。雷抒雁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陶醉在已有的荣誉里。他以自己不断的创作,以自己十多本诗集的实绩,在诗歌离读者和生活渐渐疏离的背景下,为扭转诗歌的不景气做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以诗歌的名义奔走在全国各地,演讲、报告、举办诗歌朗诵会,以诗歌名义为诗歌招“魂”。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陪着他观看西安的一场诗歌朗诵会,演出中间,有几个小朋友拿着小本请大诗人签名,他并没有签上名字就算了事,而是深思之后才给每个孩子写上一句充满灵性和励志的诗句,并不时侧过身来问我:“怎么样?”他的这种情怀,他的这种爱心,他的这种对诗歌的担当,令我们肃然。
雷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他做人、作文、做事的风范应该是我们的标杆。
师 情
秦岭北麓,终南山下。长安,在这块文化积淀丰厚的土地上,著名作家柳青曾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紧要处只有那么几步。”多少年过去了,还是在长安,一个来自北京的中年人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三十七年前帮助自己渡过“人生紧要处那么几步”的恩师。圆了他魂牵梦绕多少年的寻师梦。由此,记者发现了一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寻师者叫韩亨林,五十二岁,著名书法家,中央国家机关某部门局级干部;被寻者叫潘桂茹,六十六岁,长安县五星乡五星小学退休教师,现居五星村,过着普通而平静的农家生活。
1952年,韩亨林出生在陕北靖边县王渠则乡贫困山区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家贫,六岁丧父。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一贫如洗的家境,万般无奈的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不得不几度外出乞讨,聊以为生。亨林该上学了,含辛茹苦的母亲节衣缩食,咬牙将他送进了学校。亨林一上学就显示了极好的天赋。面对这个品学兼优而又极度贫困的学生,办学条件并不好的王渠则乡中心小学为了留住他曾多次减免学费,就是这样,家庭生活都难以为继的他,仍然经常陷入辍学的边缘。
1964年,小学6年级的他,还有三个月就要毕业了,又不得不选择辍学。亨林说:那是一个残酷而痛苦的决定。家太穷了,每天连饭都吃不饱,那有钱读书啊,与其说那是母亲从牙缝里挤出的钱,不如说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挤出的血。虽说小学毕业还有几个月,但他却度日如年,最愁的是节衣缩食每月还要交住读的三块钱伙食费。眼看着该交伙食费了,可家里却分文没有。看着母亲愁苦的面容,母亲太苦了!不能再给母亲增加负担了,初通世事的他毅然决定退学。
正当师生们为一个好学生的辍学而惋惜时,喜从天降。管伙食的老师高兴地叫来他:“你不用退学了!有人给你交了伙食费。”有这样的好事?诚实的他纳闷地望着老师说:“我没交。”老师说:“你别管谁交的,也别问谁交的,人家不让问,你先上学。”看着老师肯定的神情,亨林糊里糊涂的走进了课堂。
就这样,亨林的伙食费有人默默地给交了三个月。万分感动之余,他多方打听,才知道这钱是他的数学老师潘桂茹交的。潘老师那时还是一个20出头中专刚毕业的年轻姑娘。亨林的困境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悄悄地做着这件事。亨林说,当时我的确很感动,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三个月伙食费对我的人生的分量。现在看,那几个月的伙食费,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帮他度过了人生最为困顿,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的一段时光。使他能够小学毕业,而后考上了中学,上了大学,终于……苦难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关爱也会成为无形的力量。他说,那是涉及我人生关键几步的关键帮助啊!
然而,潘老师建立不久的家庭却遇到了不幸。那是文化革命的1968年,她的同为小学教师的丈夫,被打成了反革命,并被捕入狱,最终以反革命罪被判了20年徒刑。对于涉世不深的潘老师这不啻晴天霹雳。一个反革命的家属,拖着年幼的孩子,异地他乡,无依无靠,有人背后指指戳戳,有人当面眉高眼低。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她不得不投亲靠友,设法调回了丈夫的家乡长安县,继续其教书的生涯,与这个她付出了青春、热血和爱,而又让她伤透了心的地方断绝了联系。
年幼的亨林,告别了潘老师,告别了贫穷偏僻的家乡,考进了县城中学。老师家所发生的变故,他并不十分清楚。他只记得毕业时他去感谢老师,潘老师对他说:穷孩子,苦孩子更要努力学习,要争气呢!一次放暑假,他按惯例去看老师时,才得知老师已调走了,才知道了老师所遭受的一切。为此他痛悔不已,尚未成年的他抱怨自己的粗心,自己的无能,他多想能为老师分一点忧啊!从此,他和潘老师失去了联系。和老师失去的联系愈久,这种牵挂就愈强;自己的日子过的愈好,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就愈浓;他的成长愈顺利,就愈想见老师。这成了他的心病。
为了找到潘老师,他时断时续打听了多少年。他曾托自己小学的老师,中学的老师,在西安工作的朋友,凡是有可能与潘老师有联系的人,多方打听她的下落,人托人,人找人最终知道了老师落脚到长安县的五星乡。
2002年早春的一个周末,亨林专程从北京赶到长安。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恩师。从电话中得知亨林要来的潘老师早早的站在家门口,亨林急忙迎上。双手紧紧地握着老师的手,一声憋了几十年的“老师好”脱口而出,便语不成声。当年年轻、活泼、漂亮的老师,如今已两鬓斑斑,皱纹密布了。“潘老师,你还认得我吗?”也许老师经历的太多了,也许老师觉得这样的事太平常了。她平静地摇摇头:“名字还记得呢,人可不认得了,不过我知道,你是韩亨林。”他们簇拥着进了老师的家。
看到老师家那外贴马赛克的二层小楼,家中的摆设虽显简单但干净得体。老师似乎看出了亨林的心思。潘老师说:“虽然老伴后来平反了,可去世的早,但三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我和儿子过,每月还有几百元的退休金。日子完全过得去。”看到亨林又要感谢她。潘老师责怪道:“那么点事,还要你大老远跑来。学生只要还记得老师,我就知足了。”亨林马上答道:“当年,全凭您的……”潘老师马上打断他的话:“快别说了,当老师的看见学生辍学,就难受,给你那么一点点帮助,是我这当老师的完全应该做的。”亨林说:“一日为师,终身为母”。老师说:“我一辈子,带了几千学生,那能都让人家感谢,这是我的职业。”当这对师生意识到他们在争论时,都会心的笑了。继而话锋一转,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生离死别。从事业到家庭,从同学到亲人,从衣食住行,到成长轨迹……
师情殷殷,师意切切。终南山下的这个农家小院笼罩着一片浓浓亲情。
精神的力量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它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同时,也准确的反映了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的典型特征。人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这大约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并不是单纯依赖于物质生存的动物,那只算作活着,他还必须依靠精神来生存。两者的有机结合才可称之为生活。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相辅相成,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千百年来,人们在营造自己物质家园的同时,一时一刻也没有放弃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寻求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呕心沥血地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在不同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他们描绘构筑了众多的精神家园的学说与理论,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使然,人类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积累着精神财富。我们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确应该感谢古人。
精神是有力量的。它可以使你高尚、无私、奋争、拼搏;使你先人后己、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它可以使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廉洁奉公、刚直不阿;它可以使你以天下为己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可以使你“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它可以使你“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般的严酷”;视人民如父母,视事业如生命,视同志如亲人。
精神是有“力量”的。不仅在于它有正效应,还在于它有着极大的负效应。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它可以使你卑微、自私、渺小、委琐;使你鼠目寸光、患得患失、蝇营狗苟;使你急功近利、勾心斗角、尔虞我作;使你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使你以个人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心中只有自己,唯独没有别人,没有工作,没有人民;使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精神是有力量的,这不应成为问题。不过,这些年,我们似乎不重视这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问题了。如何发挥精神对人的积极而科学的“指挥”作用,使之转变成人类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对此,我们好像意识到了。但泛泛研究的多,认真实施的少,理论上想得多,付诸实践的少,说得多,做得少。应该说,现实生活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已经相当严重了。在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上,我们的确有过愚弄精神的历史,但这决不意味着精神不重要,更不能因此而否定精神的作用。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是一个精于思考、善于实践的民族,这精于和善于就是理智,就是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实干精神,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有效的反作用于实践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能造就伟大的人。古往今来,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作后盾。伟大的精神造就伟大的事业。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不可想象,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精神有着神奇的作用。它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同时它也有着不可小视的消蚀作用。这些年,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在忽视精神的正效应的同时,无形中助长了精神的负效应。目睹社会现实中一些人政治信念的淡漠,道德支柱的倾斜,价值追求的扭曲,精神世界的苍白,行为方式的变态;体会日常生活中种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感受社会上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我们已经尝到了苦果。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他是有精神的、有思想的、有理智的。如若人的精神是痛苦的卑微的,思想是麻木的、灰色的,行为是非理智的,人与动物比起来实在是一种悲哀。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和条件。所谓“仓廪实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精神不会自生自灭,精神生产有了“生产”的前提并不意味能够“生产”出健康向上的精神。如同物质产品的生产需要必要的生长条件一样,高尚的精神之树的成长也必须依赖于适合的土壤、环境。很难设想,健康的精神之树生长在一片污浊的土地上,那只会导致“孤芳自赏”最终夭折了这精神。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已屡见不鲜了。应该说这土壤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其主要表现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说的一套,做的另一套;在会上一套,会下又一套;要求别人一套,对自己另一套等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其主要表现是:一些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扭曲了衡量是非的标准,甚至颠倒了是与非。他们往往以人与事的行为“结果”作为评价是非的唯一标准,以成败论英雄。至于这“结果”形成的方式、途径、手段、目的是否“犯规”,是否“适当”,动机是否“纯正”,则另当别论。可谓一“俊”遮“百丑”。比如:评价“当官者”,往往是以是否当上了官、当多大的官为衡量标准;评价“发财者”,往往是以是否发了财,发多大的财为检验标准。至于为什么当官、如何当的官、怎样发的财,则一概不加追究。其结果是成者王侯败者贼。长此以往的严峻现实,必然导致一些“当官”的,不问官的责任与义务,一味地追求官的“品位”(贪图官的享受),不顾廉耻地闹官、跑官、要官现象屡禁不止;同时,这也纵容了一些发财者,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不择手段地坑蒙拐骗。
唐太宗李世民曰:用一个好人,好人都来了;用一个坏人,坏人都来了;国家的治乱兴衰,全系于此。这是对治国而言的,但这对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不乏借鉴。在某种意义上,人也是精神的载体,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建立完善一套有利于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鞭策那些廉洁奉公、勤恳敬业、情操高尚的奉献者,把他们推上社会的大舞台,让他们唱主角。是一大批,而不是“描眉画眼”式的点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身上所洋溢的“精、气、神”必将会为精神添彩、为时代增色、给社会提神。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是一项铸造灵魂的工程,需要长期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一代人、几代人的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物质的贫困固然是可怕的,但精神的贫困往往可以毁掉一个人、扭曲一个社会,甚至摧毁一个政权。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令世人眼热的精神文化传统。这笔精神财富是用历史的血与火铸就的。一部人类文史明,就是一部善与恶、高尚与卑微、进步与落后的斗争史。人类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文明,不仅是为了过去,也是为了未来,更是为了撑起现代人的脊梁。
任何一种社会文明,都应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融合的过程。精神文明的堕落必然要以物质文明的牺牲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是历史的责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