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很多时候会被视为作家及其作品的附庸,这显然是巨大的误解。不过偏见的产生自有其来由,确实有很多批评沦为感受、鉴赏与谀辞,或者是攻讦、谩骂与“碰瓷”,都谈不上是在研究基础上的判断,也就无法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性与尊严,被人鄙视实属无可奈何而又势所必然。这可能与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生态系统中的权重位移有所关联。现代文学初起时代,批评因为理念的先导力量而具有立法与评判的权威。1998年珠海出版社出版了“世纪的回响”系列丛书,其中“批评卷”收罗了李健吾、李长之、林语堂、梁宗岱、沈从文、路翎、叶公超、周作人、朱光潜、梁实秋10位现代文人的批评文丛;亦有论者将周作人、茅盾、李健吾、梁实秋、周扬、胡风列为“现代六大批评家”,他们表征了批评与理论话语对于创作的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即便进入当代以来,冯牧、李陀、李敬泽所构成的当代文学主流批评递嬗的线索,也足以证明批评文类在文学生产中的支配性和引领性作用。这是一种精英性话语。但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文学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影响与权重下降,批评似乎不再具有指导性的功能,更多时候变成了一种阐释性的依附文体。
在这种语境中,对于一个批评家而言,如果要确立自己的位置与形象,一定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关键词。何向阳是为数不多的找到了自己关键词的批评家,她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即已确立了以人格为中心的文学观,并且一以贯之,关注理想型人格的建构始终是其内在核心。尽管近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声名似乎掩盖了她作为主要身份的批评家角色,但正因为具有了明确的文学观并将其运用到批评实践之中,让她与那些梧鼠五技、蹁跹跳跃于各类文体、不同理论中的批评者区分开来。此后尽管经历从90年代到当下,于文学而言充满动荡变革的30年,在涉及市场、性别、家族、生态、自然等问题时有所增补,她也未曾更改关于“文学与人”的认识的初心。
人格作为核心
性别、自然与生态
围绕人格,何向阳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且不论她广泛汲取中西历史中人格发展的思想史式著作《人格论》,单就人格话语的建构上,可以看到她在对作家的阅读史、女性文学、自然写作与生态美学等方面的论述,分别对应的是人格的培养形成、性别与个人、自然与人的生态和谐等诸多命题。话题似乎分散,也多是因应现实中作品与现象的触发而来,但无论何种话题,她最终都能回到关于人及人的智识与心灵生活上来。写作者的目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