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近百位巨星参演的电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过的痕迹,一段历史的印记。在《建国大业》中,明星隐藏着他们的光环充当历史的配角,然而,历史,却也成为商业人的手笔下政治的陪葬品。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重庆谈判到新中国成立的那段历史,向我们展示了错中复杂的政治关系下各种政治力量的抗衡与斗争,更再现了非常时期共产党人的努力。毫无疑问,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责任感充斥着整个影片,颇有意思的是,许多光彩夺目的明星在剧中化身为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很多时候只是一两句台词,当大明星扮演的小角色露脸时,在笑笑之余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明星们的一片赤子之心。看完整个影片,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浓厚的政治色彩掩盖了历史的真实。
影片的宗旨——献给祖国母亲六十岁华诞的礼物,其实,与其说是献给祖国的礼物,倒不如说是献给政治家的礼物——因为在商业与利益的导向下,很多细节上与人性与事实有所偏差,从这点上来看,历史以及历史人物均似乎显得做作和不真实。
其一,也是最明显的一点,毛泽东浓厚的湖南口音和蒋介石浙江口音去哪里了?也许你会说,艺术源于现实但它高于现实,因此把伟人的地方口音隐晦掉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我向说的是,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蒋介石还时不时的透露他的口音,把“可(ke)以”发成“何(he)以”,不是要追求影视艺术吗?为什么不把艺术进行到底呢?最可笑的是,影片的结尾采用的是当年开过大典上的记录,一句湖南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把之前毛泽东标准的普通话的心血付诸东流。
其二,影片过于注重伟人的高,大,全的形象的塑造以至于埋没了人的最真实的做法和人的本能反应。比如,在李公朴被害后,闻一多在昆明发表著名的演讲,毫无疑问,闻一多的扮演者抓住了一个爱国人士的义愤填膺,但是,每一句的演说词都配上一个相应的动作,人物整体就显得做作。更有戏剧性的是群众的反应,一个声音说“要民主”群众附和“要民主”另外一个声音说“反内战”群众附和“反内战”,两个不同的领口号的默契程度让人几乎怀疑是在彩排。再比如说,毛泽东在城南庄遇袭的时候,毛泽东体现出来的淡定和从容让人怀疑他是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因此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大者的大气度。并且在炊事员老郭为毛泽东的早餐而不幸牺牲的后,一片大大的树林,立着老郭一个墓碑,注意,仅一块墓碑。一般情况下,一次战斗中仅有一块墓碑,仅有一个人死亡,并且还有主席亲自的唁念,不觉得有些违背常理吗?
其三,影片有些情节严重违背了历史事实。最典型的是,在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的时候,正当所有人向他表示祝贺的时候,电影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镜头,由胡军扮演的军官走到蒋介石面前低声说“胡宗南来电,延安丢了”。可是,历史事实是,蒋介石当选总统的时间是1948年5月20日,而胡宗南丢掉延安的时间是1948年4月21日,试问,一个要地的丧失的消息要经过一个月才能到达总部吗?尤其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有电报。毛泽东得到锦州战事的消息只需要几个小时,难道装备优越的国民党一则重要消息要一个月才能传达到吗?最离谱的是,蒋介石5月20日才当选总统而毛泽东却在4月说“蒋介石在南京当了总统,我毛泽东就在山沟沟里自封万岁”,难道毛泽东有特异功能能知道以后发生的事情?
当然这些只是电影制作者一些失误的地方,其失实之处掩盖的历史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掩盖的是人性和政治的丑陋。影片中毛泽东的伟岸形象很难让人与文革中的铲除异己的毛泽东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在初期的豁达与公正也很难与现在反腐败的共产党相联系,而相比建国初期与文革,民盟和其他的民主党派的“待遇”更让许多人不能释怀。影片中政治力量的权衡与组合抛开了人性对权的控制,用影片中毛泽东的原话来解释“我也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或许用危机感来解释毛泽东对权的控制和猜忌心不是非常的妥当,至少我认为影片中毛泽东的形象过于的伟岸(当然毛泽东在建国的功劳无可厚非),制片人过大的夸大了他的好而忽视了人性的丑陋,试问,如果毛泽东真的是以宽容,虚怀若谷的心去接纳异党的话,那文革的浩劫还会以严重的事态发生吗?用聂绀弩的话说,就四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众叛亲离,等到一切真相别揭开他还要遗臭万年”,当然,这话带了鲜明的个人意识在里面,从整体上去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不恰当。但是在我看来,文革,毛泽东应该负主要的责任。
想了解真正的历史吗?那么别把历史置身在现在的政治中。历史终究是过去,为什么不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去反思历史呢?伟人也有功与过,为什么在“功”的时期,所有的做法全是圣人的姿态呢?政治权势的丑陋为什么不坦然接受呢总而言之,《建国大业》作为一部爱国教育片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段历史的记录片,它无视了真实和人性。在当局政治中,什么时候才能还历史的真实面目呢?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重庆谈判到新中国成立的那段历史,向我们展示了错中复杂的政治关系下各种政治力量的抗衡与斗争,更再现了非常时期共产党人的努力。毫无疑问,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责任感充斥着整个影片,颇有意思的是,许多光彩夺目的明星在剧中化身为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很多时候只是一两句台词,当大明星扮演的小角色露脸时,在笑笑之余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明星们的一片赤子之心。看完整个影片,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浓厚的政治色彩掩盖了历史的真实。
影片的宗旨——献给祖国母亲六十岁华诞的礼物,其实,与其说是献给祖国的礼物,倒不如说是献给政治家的礼物——因为在商业与利益的导向下,很多细节上与人性与事实有所偏差,从这点上来看,历史以及历史人物均似乎显得做作和不真实。
其一,也是最明显的一点,毛泽东浓厚的湖南口音和蒋介石浙江口音去哪里了?也许你会说,艺术源于现实但它高于现实,因此把伟人的地方口音隐晦掉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我向说的是,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蒋介石还时不时的透露他的口音,把“可(ke)以”发成“何(he)以”,不是要追求影视艺术吗?为什么不把艺术进行到底呢?最可笑的是,影片的结尾采用的是当年开过大典上的记录,一句湖南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把之前毛泽东标准的普通话的心血付诸东流。
其二,影片过于注重伟人的高,大,全的形象的塑造以至于埋没了人的最真实的做法和人的本能反应。比如,在李公朴被害后,闻一多在昆明发表著名的演讲,毫无疑问,闻一多的扮演者抓住了一个爱国人士的义愤填膺,但是,每一句的演说词都配上一个相应的动作,人物整体就显得做作。更有戏剧性的是群众的反应,一个声音说“要民主”群众附和“要民主”另外一个声音说“反内战”群众附和“反内战”,两个不同的领口号的默契程度让人几乎怀疑是在彩排。再比如说,毛泽东在城南庄遇袭的时候,毛泽东体现出来的淡定和从容让人怀疑他是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因此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大者的大气度。并且在炊事员老郭为毛泽东的早餐而不幸牺牲的后,一片大大的树林,立着老郭一个墓碑,注意,仅一块墓碑。一般情况下,一次战斗中仅有一块墓碑,仅有一个人死亡,并且还有主席亲自的唁念,不觉得有些违背常理吗?
其三,影片有些情节严重违背了历史事实。最典型的是,在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的时候,正当所有人向他表示祝贺的时候,电影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镜头,由胡军扮演的军官走到蒋介石面前低声说“胡宗南来电,延安丢了”。可是,历史事实是,蒋介石当选总统的时间是1948年5月20日,而胡宗南丢掉延安的时间是1948年4月21日,试问,一个要地的丧失的消息要经过一个月才能到达总部吗?尤其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有电报。毛泽东得到锦州战事的消息只需要几个小时,难道装备优越的国民党一则重要消息要一个月才能传达到吗?最离谱的是,蒋介石5月20日才当选总统而毛泽东却在4月说“蒋介石在南京当了总统,我毛泽东就在山沟沟里自封万岁”,难道毛泽东有特异功能能知道以后发生的事情?
当然这些只是电影制作者一些失误的地方,其失实之处掩盖的历史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掩盖的是人性和政治的丑陋。影片中毛泽东的伟岸形象很难让人与文革中的铲除异己的毛泽东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在初期的豁达与公正也很难与现在反腐败的共产党相联系,而相比建国初期与文革,民盟和其他的民主党派的“待遇”更让许多人不能释怀。影片中政治力量的权衡与组合抛开了人性对权的控制,用影片中毛泽东的原话来解释“我也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或许用危机感来解释毛泽东对权的控制和猜忌心不是非常的妥当,至少我认为影片中毛泽东的形象过于的伟岸(当然毛泽东在建国的功劳无可厚非),制片人过大的夸大了他的好而忽视了人性的丑陋,试问,如果毛泽东真的是以宽容,虚怀若谷的心去接纳异党的话,那文革的浩劫还会以严重的事态发生吗?用聂绀弩的话说,就四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众叛亲离,等到一切真相别揭开他还要遗臭万年”,当然,这话带了鲜明的个人意识在里面,从整体上去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不恰当。但是在我看来,文革,毛泽东应该负主要的责任。
想了解真正的历史吗?那么别把历史置身在现在的政治中。历史终究是过去,为什么不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去反思历史呢?伟人也有功与过,为什么在“功”的时期,所有的做法全是圣人的姿态呢?政治权势的丑陋为什么不坦然接受呢总而言之,《建国大业》作为一部爱国教育片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段历史的记录片,它无视了真实和人性。在当局政治中,什么时候才能还历史的真实面目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