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时代的热量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 热度: 16221
老井

  1

  采煤机,掘进机,皮带机,链盘机

  液压支架,单体支柱,防爆开关,钢轨

  地心的轰鸣,来自万物步调一致的口号以及

  钢铁和电力悠扬的心跳

  乌黑的化石能源内

  猝醒的恐龙回想起轰轰烈烈的地壳运动

  支架如林,喷雾似雨

  头顶有热气的白云环绕

  脚下有固态的火焰烘烤

  我们身上冒出的硕大的汗珠

  劳动的躯体上,无数的繁星在一瞬间点亮

  一个底层人物遍体挂满的新时代梦想

  它们起飞时就是灼穿地心黑暗的萤火

  掉落时如同凋零的雷霆

  可以砸得大地的五臟生疼

  汗珠里闪现了亘古的湖泊

  汗珠里有高铁呼啸而过

  汗珠里摊开了无数的传奇和画卷

  汗珠里流逝了多少野蛮的年代

  一滴滚烫的汗珠让我想起了许多

  一滴微笑的汗珠让慢跑的世界开始飞旋

  2

  八百米井下神秘幽深

  一群时代的工匠,最渴望星空

  八百米厚的土石层挡不住滚烫的向往

  高楼耸立,航母开动,蛟龙入海

  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流动着

  一个尖叫的时代,我们愈发加油地刨炭

  拉来加力管,把液压支架一寸寸拔高

  地心的天空呼呼地往上涨

  接上高压风管,端起风镐

  把脚下鼓起的大地削低

  地心的轰鸣掩盖不了寂静内部包裹的大雪

  在时间的海底捕猎,肌肤乌黑的渔夫们

  敲敲打打地拆着岁月的沉船

  我们劳动,通过光裸的肌肤

  感受季节手指的冷暖。我们劳动

  把绵亘的煤田,这轰轰烈烈的地壳运动

  铸就的城堡,拆下来

  煤流滚滚,是东方少女迎风舒展的长发

  一团工业的旗帜飘向未来

  3

  二叠纪的地心岩洞里,吹来阵阵

  新时代的罡风。闷热的工作面上充满了

  主通风机新鲜的肺活量

  它就在八百米之上的井筒旁

  用大工业的力量,时代强劲有力的肺叶

  支持着地心万物的深呼吸

  淮河两岸浓郁的豆花香,飞船上天时

  拖拽的尾焰,高铁奔驰时产生的巨响

  地表上日新月异的消息

  全被不朽的电力和钢铁,带入了井底巷道里

  我张口吸进了一缕清风

  多少人间的欣慰与悲怆都在腹底激荡

  风力的移动网络四通八达

  巷道里积压的瓦斯和黑暗被吹散

  我们一身的大汗被吹成秋霜

  像是骨头上的白被吹到了身体表面

  4

  穹庐似铁锅,夕阳是被煎熟的蛋黄

  亘古的大湖张开口,每天都会吞下一轮

  亿万年过后,它的五脏六腑

  都已被烧焦。在负八百米地平线之下

  我就看到许多这样凝固的水泊

  怒涛收敛翅膀,夕阳悲怆难言

  听得见煤层深处传出的哗哗水声

  摸得着扩散到其肌肤表面的粼粼斑纹

  我驱动采煤机,把蓄满能量的波涛一刀刀

  地割下来,运到地表放置祖国的大炉膛内

  点燃

  然后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火焰越来越旺,若干个朝代便一起在

  烈焰中复活。一团盛唐的气象呼啸而起

  粉碎的日头被燃烧的秋水黏合

  托起一轮圆满的中国红

  划出宇宙的一带一路

  5

  在流水和钢铁中种植火焰

  在火焰中开采冰川

  在冰川中凿出生产光明和热能的车间

  一条条大工业的流水线

  得益于思想深处的开采行为

  火焰腾腾,理想主义的光辉

  包裹着科学滚烫的心脏

  燧人氏钻木时蹦出的一缕火焰

  点燃了苏轼诗歌里那块石炭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一团火焰的济世目标不光是温暖冬天里

  瑟瑟发抖的人群

  它还能锻造出斩断邪恶和落后的利剑

  煤在炉膛内剧烈地燃烧

  锅炉内的大海哗地滚开

  咆哮的蒸汽在顶开活塞的同时

  也顶开了天地间的混沌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团乳白色的幽灵

  像是一个人冲出脑壳的思想

  带动工业革命的连杆,划出一轮轮

  圆满的运动弧线,载着腾飞的中国梦滚滚

  向前

  我们采下之煤发出的热电

  照亮了若干个黑暗寒冷的时代

  我们采下的煤锻造出了精钢

  为柔软的世界包上一层坚硬的保护甲

  6

  历史在黑色素中沉睡

  亘古生物们的灵魂在瓦斯报警仪的荧屏上

  发出了好多慨叹

  煤壁中,有几声旷古的蛙鸣,融入到机器

  的轰鸣中去

  哦,时代,时代

  在万籁俱寂时地心的万物也会

  把耳朵贴在顶板上

  倾听八百米地平线以上步调一致的大合唱

  哦,祖国,祖国

  每一块乌黑的化石都想捧出积攒了

  亿万年的火焰,照亮你的七十载

  从手工刨煤、放炮崩炭

  到机械化开采,从日产百吨到一天万吨的

  改变

  敬业、精益、专注带来了次次的创新

  企业的大发展也推动着时代飞速向前

  下一站是电力公司的燃烧器,还是钢厂的

  蒸汽炉

  所有黑煤的脸上都闪着白亮的向往

  管线云集,信号穿梭

  钢铁飞翔,电缆长歌,新时代的炉膛内热

  量翻滚

  火焰的互联网四通八达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起云涌

  是地球仪上最滚烫的一片

  *引自〔北宋〕苏轼《石炭并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