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税”月如歌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 热度: 12255
齐义新

  2018年这个火热的夏季,对每一个税务人来说都非同寻常、终生难忘。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让分别二十四年的两家人重新团圆,搬进一栋楼里上班,伙在一个灶上吃饭,共同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说不完的是离愁别绪,道不尽的是兄弟情深。回望历史,国税地税共同走过峥嵘岁月,书写了中国税收的辉煌篇章。7月20日全国县乡新税务机构的挂牌,标志着税收新时代的到来。

  税收连着千家万户。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四十年来,牵涉亿万民众和企业的税收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不断前行。1979年至1981年,为配合对外开放,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等基本适用的涉外税收制度。1983年至1984年,全国分两步全面实施了国有企业“利改税”。随后又逐步实施了分税制、取消农业税、“营改增”等重大税制改革,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1

  对于税收懵懵懂懂的认识,源自我在农村的一段经历。我于1960年代出生在豫南的一个小山村,生活的艰辛定格在童年的记忆中。当时在大队当赤脚医生的大哥被推荐上了南阳卫校,中专毕业后在公社卫生院当上了医生,成了吃“商品粮”的公家人。刚开始每月能发三十块钱的工资,还能用粮票买二十五斤白面。在那个一切凭票供应的年代,这让家里有了更多的盼头。每到月底,就盼着大哥回家,我总是好奇地问大哥,发的工资是谁的钱?大哥耐心解释,工资是财政的钱,财政的收入是通过税收得到的。我稚嫩的脑海中第一次有了税收的概念,但税由谁收,凭啥来收,收谁的税,我却一概不知。

  国无税不立,民无税不安。直到有一年临近春节,我才对税收有了进一步地了解。邻居周大叔家养了两头猪,年关跟前要宰掉,自己留些过年,村里的乡里乡亲都要买上二三斤,剩下了就拿到集市上去卖。准备宰猪的当天,周大叔的闺女小红从外面急匆匆跑回来,沒进院子就喊:“爹、娘,公社的贾税务来了,刚看到他在别的村收税呢!”贾税务名叫贾成有,穿着一身蓝衣服,高个子大嗓门,他经常走村串户,手里拿个包,遇到该收的税他从不留情面。小红这么一喊,可慌了周大叔,宰一头生猪当时要缴五块钱的屠宰税,那年头五块钱也不是小数目啊!屠工已经请来,大锅里的水也咕嘟嘟翻滚着,不缴恐怕瞒不过去。大叔找来邻居帮忙,我也在跑前跑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另一头猪赶到我家院里。刚刚准备就绪,头上的汗还没顾上擦,贾税务就骑着自行车来了。周大叔远远看到,一脸堆笑迎上去递烟,寒暄着又是让座又是倒茶。在周围邻居的共同掩护下,贾税务看到只有一头生猪要宰,接过大叔的五块钱,撕了税票递给大叔,一个收税和缴税的过程就完成了。贾税务走后,屠工把另一头猪也宰了。我目睹了整个过程,大叔就这样逃了五块钱的税款。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收完麦子,生产队就组织壮劳力们去公社“交公粮”。四面八方交粮的人力车、驴车、牛车常常在公社粮站排成长龙,让偶尔路过的几辆拖拉机或汽车要么绕道要么堵在那里,场面很是壮观。农民们不管自己能分多少粮食,自己的日子咋样,对“交公粮”从来无怨无悔,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从1992年开始,国家正式对农业体制进行改革,当时的农村税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税制结构不合理,同时为了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竞争的需要,国家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当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名字叫作《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项巨大成果,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城乡居民公平负担、统一纳税的原则,更是税制改革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对于许多农业县、农业区域来说,财政税收中的农业税仍然占很大的比重。农业税的取消,使得这些地方的财政税收结构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进而将影响到更大区域甚至是国家财政税收结构的变革,意味着改革已开始走向最艰巨的领域。农业税的取消,让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得到了沉甸甸的实惠,他们对国家的惠农政策无不拍手叫好。

  农民的日子眼见着一天天好了起来。周大叔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家里盖上了两层小洋楼,儿子也开上了小汽车,但他早年逃税的事却成了心结,他觉得这件事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当年收税的老贾。十年前的腊月,已经六十岁的他和家里人商量,又找到当年给他帮忙的邻居,带了五百元钱来到乡税务所,想找老贾补上这笔税款。由于集中征收,税务人员全部到了县里上班,他又赶到县城,一打听贾税务已经退休了。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他非要把五百元抵补当年逃的五元税款。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税种已经取消,没有办法入库了。大叔无奈地说:“我不知道这税那税,我少缴的税一定要补回来,当时是日子穷,没有纳税意识,能少缴一块是一块,现在国家对农民这么好,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了多少实惠,我心里过不去啊!”工作人员拗不过他,只收了他五元钱再作处理,大叔这才拿上收据满意地离开。

  2

  1982年10月,我高中毕业后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村庄,来到祖国大西北的边城伊宁成为一名边防战士。紧张忙碌的军旅生活,让我对税收的认识愈发清晰。当兵之后,吃的住的不用花一分钱,每月还有津贴费。部队的训练、军事设施的建设等军费开支就来自税收。看到军营越变越美,官兵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真正理解了税收是国家命脉,是国防大厦坚强基石的深刻含义。1995年10月,我从军十三年后成为了一名税务工作者。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到税务干部,从绿色军装到蓝色制服,我开启了全新的税收征程,也圆了多年的税务梦。这时距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刚刚一年,新组建的国税局地税局并驾齐驱,在为国聚财的起跑线上扬帆起航。一家变两家,一个局变两个局,变的只是数字和税种,不变的是税务人的初心。

  我进入税务机关工作后,逐步了解了国税地税分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政府对税收来源的控制,提高地方政府征税的积极性,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长期存在的利益矛盾。通过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此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通过分税稳定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关系。

  置身在新的税务集体中,我无时不被税务干部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分设之初,办公条件简陋,征管手段落后,税源分散,征收点多线长面广。税务人为了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晨曦微露时伴星上岗,夕阳垂落后戴月归营,盛夏头顶烈日,寒冬身披雪霜,他们把生命中的辉煌都献给了挚爱的税收事业。在我身边有为了捍卫税法尊严倒在不法分子刀下的税务人,有山洪暴发时,用生命来保护税款的税务人,还有被纳税人称为“马背税官”的税务人,在偏远山区只能骑着马征收税款,他们风餐露宿,盘旋于荆棘小道,饿了就啃几口干馕,渴了就喝几口山沟里的水……就是这些税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情与法的天平上,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税务人的辛勤付出换来纳税意识的普遍提高,涌现出数不胜数的模范纳税户。家住伊宁市胜利路的维吾尔族老妈妈吐逊娜依就是其中真实而平凡的一位,她在生命弥留之际,家里的事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把一个用红布条缠着的小袋子交到了女儿杰米娜手上,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告诉女儿,她走后一定要交到税务局。处理完老人的后事,杰米娜按照母亲的遗嘱把小袋子交到了税务局,税务人员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紧缠的红布条,里面是一沓税票和三百六十元现金。原来老人有一间房子在对外出租,合同签了一年。按照税法规定,房屋出租应该缴纳房产税,经税务部门核定后,每月应纳税额是一百二十元。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忘记向国家纳税,小袋子里留着的是九个月的完税凭证和三个月的应纳税款。当我知道这件事后,怀着敬意来到老人生前居住的小院。这是一所傳统的维吾尔族民居,阳光从葡萄架和门缝里挤进来,散落在干净整洁的院落里。杰米娜一家还没有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说起自己的母亲,她几度哽咽:“妈妈从小就要求我们听党的话,和各民族小朋友玩耍在一起。”邻里谈起吐逊娜依老人,都夸赞她待人和蔼可亲,对子女要求严厉。租房客是一对四川来疆打工的小夫妻,说起老人更是赞不绝口。我作为一名税务人,为有这样的纳税人所感动,税收之花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吐逊娜依老人的精心呵护才绚丽多彩。我对着老人的遗像深深鞠躬,并把她的感人事迹采写成新闻稿件《维吾尔族老妈妈的遗嘱》,发表在了媒体上。

  我所居住的城市曾被誉为“白杨城”,大街小巷挺拔的白杨树,宛如列队的士兵守护着美丽的边城。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优美的旋律在城市上空飘荡。在解放路七巷口,一位名叫张建义的大爷开了个小商店,由于经常路过买些东西,一来二去就熟悉了。他知道我在税务局上班,就经常跟我抱怨生意不好还要缴税。当时周围在修路,确实影响了生意。我把这事反映到主管的税务所,通过实地核查,证明小商店的确是在赔钱经营,后来所里按照程序就减免了税款。张大爷非常感激,逢人就说税务部门能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两年后,路修好了,门前四通八达,生意自然就好了起来。没想到张大爷又主动找到税务所,要求恢复征税。后来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又有了起征点的政策,从月营业额一千元、三千元……两万到今天的三万元以下免税,可张大爷只要认为自己的营业额超过了起征点,就会主动到税务部门申报。不少同行说他傻,能少缴点就少缴点呗,国家又不差你那点税。他总是嘿嘿一笑,一脸憨厚地对别人说,咱做生意的,讲的是诚信,国家对咱已经够照顾了,再不如实申报,那不就成奸商了吗?张大爷诚信经营,照章纳税,口碑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大,还开起了连锁超市,日子过得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他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3

  2014年3月,我有幸成为税务局派出的第一批“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和十名队员一起来到了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村驻村一年。齐勒乌泽克是哈萨克语,意为“长满芨芨草的山谷”,不过,身处这里已感觉不到是山谷,也看不到芨芨草。这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人口为主体的村庄,相传当年乌孙国的夏都就设在这里,美丽的传说更增添了村庄的神秘感。“五一”这天,举办了民族手工艺品展示会,吸引了本村及周边近千名群众参加,没想到展示的以刺绣为主的手工艺品品种多、质量好。这么多好的绣品待嫁闺中,没有销路,变不成钱,也只能自我欣赏而已。四天后工作队组织了三十名优秀的哈萨克族妇女走出世代居住的村庄,来到伊宁市、霍尔果斯等地参观学习,与其他同行共同交流,探讨刺绣业的发展和销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开阔眼界之后的绣娘们动起心思来。别人能挣钱,能开店,还能给国家缴税,我们咋不能?在大家的期盼中,特克斯县金针花农民刺绣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带头人是时年二十八岁的哈萨克族青年妇女古丽孜拉。历经四年的风雨坎坷,合作社得以顺利发展。如今的金针花合作社,有固定社员四十余名,开有两个分店,每月给国家纳税不低于一千元。社员在兼顾做好家务的前提下,平均月收入二千五百元以上。带头人古丽孜拉买了院子,建了新房,还准备扩大合作社的规模。从一个农民刺绣合作社的成立,让税收意识植根于每个村民心中,也改变了哈萨克族妇女的传统生活习惯,在奔小康的路上展示着巾帼风采。

  税收带给人们的变化,有直接的有间接的。个税起征点的历次调整,从1980年的八百元到现在的三千五百元,足以看出个人收入的逐步增长,国家的富强始终没有忘记收入较低的群体,这同样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营改增”的顺利实施,再次释放了税制改革带来的红利。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行业,标志着地税征收的主体税种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这在税制改革史上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从浙江温州来伊宁投资兴业的陈先生对税收的变化更是深有感触。他是1980年代初到的伊宁,从制作家具到销售,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将近四十年过去,当年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已经年近花甲,从当初的小作坊到今天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家具企业,他亲眼见证了税收给伊犁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见证了税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陈先生曾坦率地说:“过去的税务只讲管理,与纳税人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每月排队缴税真头疼。而今天办税点多了,网络、手机都能缴税,开发票领发票有自助机,也不用排队了,真的很方便。现在税务部门更加注重服务,纳税人反映的问题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复,很贴心。新疆变化大了,我们把根就扎下了,两个子女都在这里成家,我也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了。”

  4

  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沧桑巨变。税收作为国家的命脉,助推着经济社会大局的健康发展。税收是什么,税收干什么,作为一名税务人,有着更深切的感受。可以说,税收路上,同样有着难以想象的艰辛,为国聚财,为民收税,这是每个税务人的神圣使命。

  改革开放四十年,看税收征管体制的变化。二十四年前,分税制实施,国税地税分家;二十四年后,国税地税合并,共同拥抱税收新时代的到来。每一个税务人无论进退留转,都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新的征管体制更优化、更便捷,力量更强,专业更精,征纳双方运行成本将更低,新时代的税务人正为实现中国梦开启新的航程。

  改革开放四十年,看税收征管方式的变化。从当年的手撕定额票,骑马、徒步、翻山越岭去收税,到今天的多功能办税服务大厅,一窗通办、一厅通办,一网通办,足不出户完成各项办税事宜,便民办税的春风温暖了纳税人的心,“最多跑一次”让纳税人体会纳税光荣的获得感。

  改革开放四十年,看国民纳税意识的变化。从当年为了少缴几元几十元税款费尽心机,到今天依法纳税光荣的意识深入人心。纳税信用评定,让纳税人体会到守法诚信的珍贵。没有税收就没有发展,对税收的贡献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已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

  改革开放四十年,看此次国税地税合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继1980年代“利改税”和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收征管体制迎来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开启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新进程。有助于降低征納成本、提升征管效率,为全面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实现简便办税,统一执法尺度,避免纳税人办税“两头跑”,不需要接受两头管、两头查,必然减轻纳税人的间接税收负担,直接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增强纳税人的获得感。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后,在收入机构统合方面又向前推进一步,有助于消除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推动建立可持续性的社保基金制度。

  放眼望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近在眼前。世界舞台上讲述着中国故事,国际运输线上飞驰着中国速度,神州大地上千万个梦想正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切的一切,哪个与税收无关?税收的历史承载着国家发展的足迹,我们一代代税务人,也伴随税收事业的发展书写人生的华章。

  岁月流逝,“税”月如歌。中国税务人为了税收事业发展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广大纳税人为了祖国富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我内心深处,演绎成一道最美的风景,经年持久,愈发清晰……

  责任编辑:方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