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去马洒 去原乡

时间:2023/11/9 作者: 含笑花 热度: 14370
那一日,恰逢小满。

  雨季迟迟未到,云南全域正遭遇大旱。走遍文山,所到之处田垄干涸,莫不令人扼腕。但是马洒却是一处例外。

  午餐是在马关县城吃的。正午的阳光热辣辣盯着晒,让人心神涣散。我们一行没有时间休整,出了餐馆赶快上车,一路往马洒赶。

  马洒,是文山州马关县马白镇下辖的一个村寨。这个全县最大的壮族侬支系聚居村位于县城以北9公里的半山上。路途并不遥远。只是山路弯弯,很快就把人晃得昏昏欲睡。但仅仅半个小时后,车子再次转过一个山包,突然就停了下来。眼前赫然出现一个土墙青瓦、群山环绕被郁郁葱葱包裹的寨子。第一眼,整个人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瞬间血脉觉醒。

  这就是马洒。绿色的马洒,绿在眼里,爱到心里。

  一

  高大的寨门矗立眼前,“马洒”两个字在骄阳之下熠熠闪光。一块天然大青石立在左侧,上书“马洒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非遗传统村落”。导游小姑娘微笑着迎候,日光耀眼,一行人跟着小姑娘走马观花。

  我们从西门进村,西门为进村的正门,另外还有东门、南门、北门和小西门。马洒建寨始建于明朝,迄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一进寨门右侧的青砖墙上有诗为证。

  一曰《李老米先》:李公开辟马洒寨,老古今传于后代,米粮山川映日绕,先祖垦耘后永赖。

  二曰《田连粉二》:田沃溪涌惹人爱,连绵山动粮可栽,粉飘遍野谷粒饱,二居此家三羊泰。

  三曰《王庆升三》:王廷案上铸永存,庆贺粮丰谷满囤,升称马洒为乐乡,三才所谓天地人。

  四曰《高斗凤后》:高堂圣帝也知闻。斗星惠泽敷红尘,凤舞龙飞鹏展翅,后裔得佑启人文。

  原来,这是4首藏头诗,述说的正是马洒四大姓氏始祖先后来到此地,被这里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吸引,故而驻扎下来,勤恳耕耘繁衍生息的历史。

  据考证,李家的祖宗李氏老米系侬人,从广西移居,第一个抵达,他是马洒寨开疆拓土之人。

  高氏祖先朝军,系源鲁辽渤海,从军南下,后裔卸甲。根据推测,高氏一族来到马洒的时间大约是在康熙三十三年,也就是1694年,髙斗凤偕殷氏侄孙之辈,自南滚落荒至此。

  王氏家族来的更远,出自山西太原郡,南移西粤。宋皇佑五年即1053年跟随侬智高散居于滇东南。王氏先祖庆升生于康熙二年,也就是1663年。“业商四方”到处做生意,后来娶卢氏为妻,生育两个儿子。不幸的是,后来卢氏在麻栗坡大坪牛角迹病故。康熙五十四年,王庆生带着儿子来马洒李家探望姑母,从此落户再也没有离开。

  田氏连粉从广南患难逃生而来。将本姓“卢”去头尾留中间,换为田氏,改头换面而后定居下来。

  四家人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此后从嘉庆至民国,其间有郭、卢等等多姓氏的壮汉同胞为逃避动乱又陆续迁入。至今,这里已有311户人家。

  一边在青石板铺就的干净整洁的村巷穿行,一边深深叹服当年始祖们选址定居时的眼界。

  马洒依山而建,村舍错落,山清水秀。其地形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坐落于坡地之上。从俯瞰图可以看到,村落三面环山,观音山、龙山、水井坡山三山相夹环绕,村前有数百上千亩的良田。村落沿山体的等高线而建,良田北面是马洒水库,村头则有两口阴井阳泉之称的水源地,水源不断,良田不涸,为生活及消防共用水池,至今依旧被村民使用。村内道路一侧开挖小水沟,自高位流下贯穿全村每家每户,长年不断,村民可在家门口洗菜洗衣。

  清澈的溪流沿着浅沟顺势而下,一路欢唱从寨头淌到了寨尾。壮族逐水而居,他们笃信“无水不足,无山不稳,无树不安,无田不居,宁居山坡,不占良田”。马洒依山傍水,正是选址定居的典范。

  一个地方有了水,瞬间变得灵动。这种古朴灵秀的感觉其实和丽江很像,只是马洒太袖珍,应该算是迷你版的丽江。

  在寨子里东张西望,走走停停。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栽种着花草,有的还精心打造成小花园。各家依着自己的喜好和审美修饰成独特的门洞、围墙,有天然无雕饰的石块垒成矮墙,有用瓦片叠放成鱼鳞墙,有的是竹篱笆围挡,有人以精美的壮家刺绣图片装饰墙面……马洒像丽江,像丽江那般的安静、闲适和清秀。马洒绝不像丽江,它没有旅游业发达的喧嚣,没有商业味道过度浓烈的窒息。

  马洒之美,在于它透着祥和美好,在于它静谧又独特的乡村味道。

  二

  村脚的一片开阔地带是神蛙广场,巨大的背景墙两只青蛙相向守望,头顶是一大两小三块类似八卦的圆形图标。小姑娘告诉我们说:那是三鸟共一嘴。为什么是三只鸟?小姑娘没有解释,倒是讲了神蛙的故事。

  相传青蛙是雷公的孩子,为守护人类变身青蛙,整日在稻田里奔波忙碌捉害虫排险情。一天,有个手贱之人嫌弃青蛙的丑陋,狠心把青蛙打死。天上的雷公暴怒,不打雷不下雨以示惩罚,终于让稻作民族的壮家人知道了青蛙的厉害。原来,青蛙是神蛙啊!伤害它会遭天谴。从此他们倍加爱護青蛙,严禁捕杀,奉为神明,祈求风调雨顺。

  如今,神蛙广场不仅仅是祈福之地,更是一个欢乐海洋。每到周末,广场中间的大火盆被点燃,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马洒一年当中要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这里是主会场。

  沿着广场一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进入一条长廊,一群黑裤青衣的壮家奶奶悠闲地坐在廊下,吹着风,聊着天……

  她们的头顶上方,是马洒保存下来的二十多块匾额。一块块匾额无声诉说着这里历史和文化的厚重。“祥開(开)五葉(叶)”“孝孫(孙)有慶(庆)”“和丸教子”“仁里高風(风)”“惟吾德馨”“峻嶺(岭)青松”……其中,鼓励教育的“和丸教子”匾,是光绪年的老物件,赞美五世同堂的“祥開(开)五葉(叶)”匾,出自咸丰年间。其他大多是民国时期的遗存。

  每一块匾都应该有一个可以讲的故事,可惜只作短暂停留,无从考证清楚,只能在心里碎碎念:那匾,那人,那些前尘往事,究竟会是怎样的一段又一段的过往?一定会扣动心扉令人动容吧。

  匾,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而壮族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熏陶,马洒把村训“勤、德、善、仁”写上墙,融进血脉。文化长廊营造出先民勤劳、建德、行善、仁爱的强大磁场,置身其中,仿佛看到马洒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们不仅彰显了马洒壮族先民文化内涵,更是当下马洒人汲取祖辈文化精髓,一以贯之的血脉相承和着力弘扬。站在它们面前,抬头仰望的不仅是凝练的诗句,精湛的书法,更多地去感知它们通体散发的人文光芒和深远的寓意。

  文化长廊对面,一棵盘曲如虬的古树下,静卧一口方形古井,后面的石头上刻有4个字:饮水思源。

  古井是全村人世世代代的饮水源泉,壮家人家家都要制作石缸,挑水吃水。关于挑水,马洒村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说的是有家新媳妇进门第二天,一大早去挑水。到古井打了水往回走,因为天光未明,再加上缺乏经验,水桶便一路走一路洒,结果,把经过的邻居家门前的水缸都灌满了,自家的水缸还是空的。这个故事无法深究,但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壮家媳妇是多么勤劳。

  如果说马洒村有几处为数不多的人造景观,那么饮水思源广场应该算一处。人工痕迹的石壁,金属感的水车,一墙绿植,一汪碧波……在周围清一色黄土墙映衬下,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违和,现代感反倒为古老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些许生动。

  走过水车,再一抬头,见坡上有个亭子,方正而端庄。正面上悬一匾“神農(农)殿”。朱红做底镶金字,三个字遒劲有力颇具气势,虽然有些暗淡有些斑驳,却平添几分岁月沧桑。落款已然模糊,不知是什么年代的古董。

  小姑娘告诉我们,这就是“老人亭”。

  殿前的简介中说,神农殿是现今文山州境内壮族村寨中保存的最为完好的建筑,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它坐东南朝西北,青瓦覆面,属抬梁式木结构。面阔4米,进深4米,通高4.5米。

  神农殿俗称老人厅、老人亭,在壮语里称之为亭朋,亭朋的古老称呼是甘曼,意思是“寨子的中心”。

  自古相传,这里是寨老聚会议事之地,凡是寨子里的生产、祭祀、矛盾纠纷等大事小情,经过寨老们研究决定之后,全寨子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必须遵从。至今,村民视老人亭为神圣之地,是凝聚全寨的中心。

  老人亭并不高大,站在亭子中央,“立我烝民”“培英楷模”“进士”三块匾几乎触手可及。“立我烝民”出自诗经“立我烝民,莫菲尔极”;“培英楷模”是对教书育人的表彰;“进士”则源于光绪年间,马洒才俊王秉福考中进士,1886年云贵总督岑毓英赐予王秉福“进士”匾。

  神农殿厅内除了三块匾,正堂墙面中部还立有青石质地的“神位牌”“古往稽遐碑”以及“功德碑”和“重修碑”,神农殿建设之初正是作村内老人议事之用,逐渐就成为村祭祀仪式的重要场所。“马洒老人厅是壮族远古的寨老管理制度的象征,是壮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研究价值”。

  不知是否有意为之,老人亭的右侧一条巷子取名耕读路,耕读二字为老人亭作了最好的注脚。

  马洒村巷的名字很有意思,比如耕读路、知恩巷、铜鼓路……无不与它的文化意蕴完美契合。

  沿着耕读路一直往上走,途中可以见到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吊脚楼。马洒壮族民居的传统建筑样式多为杆栏式、过街式的四合院,杆栏式建筑俗称吊脚楼,多以土木结构为主。

  村委会给每栋吊脚楼编了序号挂上木质标牌,很容易辨识。木牌上书:中国传统村落马洒村保护民居X号,所有人XXX,责任人XXX。

  我们走进6号保护民居王仁龙家时,主人并没有在家,这是一个正在修缮基本完工的老屋。和典型的吊脚楼一样,下层是土基墙,看上去刚刚修整好,墙角的础石没有改动,仍作延用,房顶上瓦片有缺损正待铺齐。马洒典型民居尚存10多幢,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修葺一新的模样。就像王仁龙家的这样,砖瓦梁柱依旧归位,实在用不成的只能换新。

  据说,从前要建一间吊脚楼必须先从选树开始,树越大越好。选好树后,主人选定吉日叫上帮工,到大树面前首先举行祭树仪式,之后自己先对树砍一刀,随后才能让帮工们把树砍倒,再运回来建房。

  而在马洒村有“一木成屋”,只用一棵树就能建一座房屋,壮语称“美扣散”。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木成屋”是田孟生家的吊脚楼,据说已经住了13代人,田家的老宅里还曾出过一个状元郎。可惜田家位于村头位置比较高,我们在村史馆又停留太久,没有时间再爬坡上去看看,尽管心里犯嘀咕,却无法去考证是否出过状元郎了。

  三

  村史馆也是修葺一新的样子,但是都保存了吊脚楼的基本格局。

  一般吊脚楼的屋前是一片青石板铺成的空地,再用青石垒起一个晒台,晒台和二楼相连,要上楼先要踏着一段石阶上晒台。二楼前有一条外走廊,廊边是精致的栏杆,栏杆当中的道口与晒台与正屋神龛是一条线。二楼住人,阁楼堆放粮食。挨着正屋一般都有耳房,也就是厨房。一楼则用作养牛養马养羊养鸡和堆放农具。

  村史馆是个三合院,站在大门口就能望见正房墙上挂着4块牌子,牌子上的字迹清晰可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云南省作家协会马关文学创作生活基地、云南财大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和马白镇的党建工作“手拉手”结对共建示范点、马关县新时代实践站。

  一楼是展室,呈U形,左边进右边出,参观线路流畅。听说二楼是客房,作家们到此就住在楼上。院子里不见晒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石碓加上一个石磨以及通向二楼的青石台阶。如此陈设,乍一看,倒不像个展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恍若走进了别人家。

  来马洒,村史馆是必须要到达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文字、图片,还有大量实物呈现,内容之丰富,史料之翔实,令人惊叹。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触摸到一个村庄的厚重历史和文化脉搏,还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马洒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到未来的山乡巨变。如果进村以后的所见所闻让人心生无数个问号,那么看完村史馆,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比如关于马洒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流传的故事是,当时交趾欲扩张其版图来犯,位于边关的马关首当其冲遭到侵犯。男人们纷纷奔赴前线抗击敌人,村里只留下老弱妇孺。一日,敌人绕过防线欲乘虚而入偷袭马洒,妇女们得知危险将至却临危不惧,急中生智想出了对策。她们用竹篾稻草扎成马的形状,再用白纸裱糊,腰间套上纸马,手中高举刀剑,在寨门口挥舞着呐喊着……敌人在山边遥看,但见远处刀光剑影,似乎还有战马嘶鸣传来,顿时生疑,以为马洒人早有防备,未敢贸然进攻,随即撤兵。马洒妇女以她们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无畏成功地化解了一场灾难,使马洒遇难呈祥。

  此外,古时候壮族遇丧事或祭祀活动时会杀掉一匹马,而马匹是农耕时代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于是马洒人率先推行纸马用于丧事和祭祀,并以跳纸马舞表达自己对五谷丰登、逢凶化吉、幸福安康的追求。

  壮族纸马舞历史悠久,马洒正是纸马的起源地,马洒人还是节俭办丧事的先行者和改良者,于是,世人皆称此地“纸马”,纸马在壮语里的发音为“马洒”,马洒因此得名。

  比如,关于马洒村内的格局。馬洒村曾建有东、南、西、北、小西五道寨门,村内青石铺路,巷道纵横。还在路口设有大小栅门共计24道。这个栅门就像当代小区的组团和单元门一样。据说以前还有围墙,人很难进来,即使进来,也很难出去。

  如今除了西门,东、南、北门已经恢复重建。每道门都有一首诗,镌刻于门旁的卧石之上。

  西门有诗云:西门田野盘双龙,抢宝相争气势雄;底耨坐观胜负果,峰岩夹耸作凭中。

  南门有诗云:南有蜈蚣抱蛋圆,途往马白玉环前;良田青山左右映,艳比仙宫瑶池边。

  东门有诗云:东部路侧犀牛眠,静卧观赏明月圆;螺蛳滚塘终园地,银台蹲踞在面前。

  北门有诗云:北出双潭山景荣,右仰半壁观音宫;数目千里北岭望,三县舆图口吹穷。

  它们描写的是四道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景致,所以,即便是从未抵达,只需读它们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诗作者是谁并未署名,石头上的镌刻肯定也不是古人的字迹,不过这些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读完它们,满心只余我们对马洒浓厚文化氛围的叹服。

  一个地方的文化深厚与否,一定取决于这个地方对教育重视的程度。

  村史馆有文字说,早在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初年,先后有高登龙、王敕公、田老富等人半耕半读。到乾隆中叶,马洒人开始“走出去”,高国佐、王钟灵等人到外地念书。乾隆二十七年即1762年,马洒建魁星阁,设教馆。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有人专程到外地投师治学,临安赴试,也有人回乡开馆设教。此后马洒不断有人考中生员、贡生、进士,朝廷封官外出履职之人。1913年高启鸽和王恩槐两个人在魁星阁创建初等小学堂,男女生同校,分级讲授国文、数学和修身。

  1925年王世珍著《学校论》组建义务教育性质的马关县马洒保国民学校并亲任校董,扩招学生180人,分设在王、高两家宗祠,在孔圣宫增设女校,开设国文、历史、地理、军事、美术、音乐六门课程,还专设军事班。由于办校特色鲜明,影响极大,其生源扩大到县州及省内外,多达120人。

  1941年,马关县长聂思培来马洒视察,特别奖予课桌若干和“培英楷模”匾额一块。

  四

  村史馆在醒目位置以较大篇幅介绍的王世珍,1895年出生于马洒的书香门第之家,自幼聪颖好学,受过良好的教育。

  民国时期,在孙中山三民主义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毅然投笔从戎,先后两次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骑兵科学习。1920年从讲武堂毕业后,王世珍前往广东,加入范石生的驻粤滇军。王世珍参加过轰轰烈烈的“二次革命”,追随孙中山北上讨伐袁世凯,当时年仅18岁。军阀混战的年代,青春燃烧的从军路上,他从排长、连长、营长一路晋升到上校团长,战火中成长,屡建战功。1923年,滇军溃败,王世珍与所在部队失散,无奈之下返回家乡。

  回到家乡的王世珍,将一腔抱负全部献给了家乡父老。1924年马关发生严重旱灾,王世珍参加了马关县城关救荒委员会,带头捐大米救济灾民。1925年6月,当时的马关县知事徐维新和土豪周星康狼狈为奸,借征收“烟亩罚金”之机横征暴敛并垄断盐务抬高盐价,百姓苦不堪言。王世珍挺身而出,要求周星康减征和延缴。王世珍还与乡绅联名上书省府,举报徐、周舞弊盐务的非法行径。后来徐、周两人被省府斥责,为报复王世珍和乡绅,他们将王世珍关押起来。

  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令王世珍无比愤慨,1925年农历七月,出狱后的王世珍组织了四五百号人,打着“铲除贪官污吏”的旗号杀进县城,徐维新与周星康狼狈逃往乡间隐匿起来。

  王世珍入城巡视队伍时看见一名部下正在一家铺子抢劫布匹等物,他大怒,果断掏出枪来一枪击毙此人,随后张贴告示严明纪律,明令禁止哄抢百姓财物。

  很快隐匿乡野的徐维新和周星康集结官兵伺机反扑,王世珍得知后,审时度势主动撤离,他将队伍化整为零,分散于砚山、广南、西畴等地。徐、周重新占据县城后,以清乡剿匪为名,报复性地对县城附近 16 个壮族村寨大肆烧杀抢掠。不久官兵撤离,王世珍率部返乡。当时的县知事伍玉成委任王世珍为剿匪大队长。

  王世珍受职后仍居住于马洒村。他无比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况且在外多年,视野见识都不一样,王世珍看到了家乡与内地文明的差距,也让他对自己民族和家园的生存发展之路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说:学校者,人才之母也。随即倾心编著了《学校论》《侬人改装之利弊种种》《婚育怪象》等书籍,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努力促进壮族文明素质的提升。

  在广泛征求寨老们的意见后,王世珍利用寨中祠堂及绝户田产开办学堂,在马洒创办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还增设了军事课,学生既习文又习武,培养文武双全人才。

  他进一步倡导改革壮族父母包办婚姻、早婚早育、不落夫家等陈规陋习。尤其是对壮族妇女服饰的改革,实为开风气之先河。

  壮族侬人妇女的旧式服装式样繁琐而笨重,上衣短、腰身窄,袖筒小,纽扣密,紧紧箍住上身,下半身的裙子又长又重,尤其是臀后还结一个翘,做家务农活都极不方便。据说民国初年侬人中的有识之士就曾提出改革服饰,但阻力重重。王世珍则采取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做法,每逢赶集,他带人在路口设点,见到老式裙子就上前剪掉裙子“尾巴”。

  王世珍实行的侬装改革在壮族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岁月流逝,人们的观念也逐步改变,壮族妇女由穿裙子改穿青衣黑裤,式样简洁便于劳作。演变至今,壮族服饰更加多样,传统服饰大多在节日和重要活动时才会穿着。

  王世珍被称为是人中豪杰,为纪念他的仁义之举,马洒村委会为王世珍立碑一块,赋诗赞道:壮族楷模王世珍,爱国爱民万民尊,著书立教惩污吏,流芳百世启后人。

  值得一提的还有考中进士的王秉福,王秉福中了进士之后没有离开故土,没有外出做官,而是回到家乡的学校从教。

  耕读传家是马洒世代坚守的传统,教育是让马洒历史遗存得以保护的关键所在。

  马洒子民接受教育不只是為考功名光宗耀祖或者做官去看更大的世界,最为直接的教育成果莫过于历史有了记录,文化得以传承。

  村史馆明确记载:马洒村逢大事都有立碑记述的习惯,保留至今的记事、功德碑共有15块。其他典籍、经书保存有:明清时期的木刻印版经书《文昌大洞仙经》上中下卷、《观音大洞仙经》上下卷、《孔圣经》一卷、《金刚经》一卷。

  四大宗族都有自己的图表族谱,现存有王、髙、田三家的族谱,第一位马洒人李老米的族谱却已经佚失。

  我们看见的王氏图表家谱于道光十九年修立。彼时,它就静静地站在玻璃框里面,灯光映射下像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最上层是王氏宗支字派,大标题以飘带打底显得十分醒目,“王氏宗支图”五个字铺于飘带之上,飘带以下的子孙名录饰以彩绘,葫芦、祥云、莲花及桃子图案,装饰意味浓厚。王氏家族繁衍情况一目了然,装帧形式颇具审美价值。

  马洒村退休干部高天眷收藏有《历叙建设安平及叙历任诸官政绩源委》史本共10本,作者是其祖父高起葵和父亲高镇东。高家父子以百姓视角主要记录了安平(马关)的建设发展历史,对历任官员政绩功过进行客观评价。记录年代从民国初至上世纪50年代末,记录官员多达53位,均为文言文、楷书写作。

  正是有了这些典籍、碑谒,有了宗谱和地方史记等等,马洒的历史沿革和文化渊源而得以明晰,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五

  村史馆空间有限,布展却用心,信息也很丰富。壮族农耕文化的起源,马洒人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动以及刺绣、银器、美食等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几乎涵盖了马洒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应接不暇也感叹不已。

  印象深刻的是马洒人对“竜”的图腾崇拜。壮家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认为水是万物生长之源,而水又是靠山林滋养流淌出的清泉,这是稻作生产的基本条件,也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壮族祖先在哪里安家,就在哪里种树,并且把大树当作村寨的保护神,称之为“竜树”。森林称“竜林”,有“竜林”的山称之为“竜山”。壮家人会根据竜树的萌发枯荣来判断春夏秋冬的来临,从而开展农事活动。

  竜树作为神树虔诚供奉,严格禁止砍伐,对“竜”的敬畏,对森林的虔诚,反映着壮族朴实的生态文化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本质是古朴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就是壮族村寨为何周围都会植被茂盛,古树参天。这就是为何马洒群山环绕,环境宜人。

  说到天人合一,想起神蛙广场那个三鸟共一嘴图案。导游小姑娘知其一并未说其二,展馆有关马洒“信仰”的介绍给了我们答案。

  “三鸟”源自图腾崇拜,壮族宗教信仰认为宇宙分天、地、水,故有“三界观”:“宇宙天地水,三鸟共一嘴”之说。神蛙广场背景墙上的图标叫作“三元吉祥”,寓意三界融合共处,教育人们要懂感恩、知回报、行善道,尊重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另有一段文字说到对民居建筑保护,村舍面貌发生美丽蜕变。“以保护为原则,以节约为根本,以自建共享为主导,组织村内土专家、老木匠运用传统工艺建设家乡,原材就地取材,体现民族特色乡土气息”。初看这段概括性文字比较空泛,细细回想穿行而过的街巷村舍,那些修葺一新的吊脚楼,肉眼可见的砖瓦柱梁身上,无不印着岁月烟火的痕迹,就不难理解马洒的古村古韵为何保存如此完好。因为,只有土专家、土木匠最懂祖宗留下的财富是什么,只有他们那样的能工巧匠才能修旧如旧,让古老的马洒焕发青春活力。

  马洒杆栏式、半杆栏式的建筑大约有70%,对它们的保护性开发就是只进行适当的修缮,改善居住内部设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做好减法,留下传家宝,守护好风貌,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

  六

  村史馆就在铜鼓广场上,踏出村史馆大门,见一座水池横卧,水池之上有一与老人亭相仿的亭子,一面铜鼓伫立于其中。

  铜鼓广场不似神蛙广场那般开阔,却也别具一格。它建在村舍中间,黄土墙和青瓦掩映,地形的落差被设计成台地。第一台建水池,第二台建铜鼓亭,建筑样式与老人亭一脉相承,也是抬梁式建筑结构。台基立墙之上刻有“铜鼓神韵”四个大字,与亭子一道映入水中,一虚一实相得益彰,尽显如铜鼓一般的硬朗质感。

  铜鼓广场反映的是壮族对铜鼓的图腾崇拜和传统民俗活动的传承,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和象征意义。

  铜鼓是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重器,最早用作炊具,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文山被誉为“铜鼓之乡”,春秋战国时期,文山先民就开始使用铜鼓。文山州目前出土传世铜鼓138面,其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全,为全世界罕见。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说道: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此事的发生地就在古句町国广南境内。现今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寨山型阿章竞渡鼓就出自广南。

  铜鼓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后来为首领贵族所独占,逐渐演化成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被视为珍贵的重器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

  传说中,铜鼓是长翅膀的天神,是有生命的神灵。2006年文山铜鼓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洒同样传承着使用铜鼓、祭祀铜鼓的习俗,铜鼓乐舞被广泛运用于壮族婚丧节庆以及自娱自乐的场合,世代不衰。

  那些情景自然是见不到的,或者,可以站在二层台阶之上的铜鼓厅向下俯瞰,看蓝蓝的天空下黄土墙比肩而立,连绵村舍倒映在水中,仿佛清风拂面,又似有鼓声咚咚,久久地不绝于耳,叩动心扉……

  七

  村底有一条路贴着稻田边通向山脚,我们沿路向前。经过神蛙广场旁一道黑漆飞檐的大门,县文联的朋友说:这里是演艺厅。马洒有个侬人古乐队,这里是他们表演的地方。

  侬人古乐源于宗教洞经音乐,侬人古乐是马洒对他们演奏的洞经音乐的别称,强调的是壮族侬人自身的特色。

  2008年洞经音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洞经音乐因其主要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云南洞经是指明清以来流传并活动于云南民间的宣唱经文活动,其宗教礼仪以道教为主,兼容佛教、儒家以及少数民族信仰内容。

  马洒这样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壮族侬人聚居地也有洞经,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云南各地州市中,许多地方都有洞经会,最著名的莫过于丽江宣科领衔的纳西古乐。所以提及洞经古乐,最先跳出记忆的是多年以前,丽江的那个晚上,那个剧场,灯火昏黄,一群加起来几千岁的老爷爷端坐台上,神情肃穆沉浸式的演奏。马洒也有一个宣科式的人物,他就是高天合。作为侬人古乐的带头人,78岁的高天合早就是马洒的名人,他多次接受采访,上过央视。很遗憾那道大门紧闭,我们与侬人古乐失之交臂,没能见到髙天合,没能欣赏现场版的侬人古乐。

  回到昆明,我辗转找到了高天合的女儿高香算的手机号,电话打过去,说明来意,髙香算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爸爸耳朵听不见了”,声音里满满的伤感:“78岁了!”一下子就浇灭了我电话采访高天合老人的希望。

  我们俩沉默了片刻后,渐渐地我问她答,高香算打开了话匣。

  高家兄弟姊妹4个,两儿两女,她排行老三,也只有她跟着父亲学习演奏古乐,父亲说,要喜欢,愿意学,都教。高天合退休前是马洒学校的老师,教数学和音乐。他的音乐天赋或许是与生俱来。高家的先祖髙朝军中过武举人,从军南下后,后人卸甲归田。侬人古乐目前演奏的曲目包括《降神腔》《迎神腔》《南京宫》《满江红》《浪淘沙》《朝天子》《锁南枝》《透碧霄》等等,其中,既有祭祀用的《降神腔》《迎神腔》也有《满江红》《浪淘沙》词牌小令。词牌曲牌小令一类则是大户人家的娱乐消遣,所以有人猜测,侬人古乐是高家带到马洒的。

  古乐演奏技艺是高家的世代家传,高天合的演技得于其父亲的真传。古乐队成立时,指导教习是高天眷,还有王世堂。还有一点,侬人古乐没有曲谱,之所以保存流传下来,全靠口口相传代代接力。到高天合手上,他在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状态下,坚持翻译整理全部曲谱并记录成简谱。

  侬人古乐起源何时无从考证,不过有据可查的是马洒人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掌握了洞经24个正調6个外调的演奏技艺,光绪九年即1883年,马洒成立了洞经古乐演奏班子。

  侬人古乐的乐器主要有中胡、二胡、京胡、牛角胡、笛子、大小唢呐、三弦、扬琴、板胡、古筝、大鼓,脆鼓、大小钹、大小锣、铃、简板、木鱼、铓锣、大小艺锣、引乐等等,其中牛角胡为马洒壮族人的独创。牛角胡形制与二胡一致,不同的是,琴筒是牛角做的。马洒人在水牛角上掏个洞插上琴杆做成牛角胡,造型十分独特。高香算说她在团队里掌“驼”。“驼”是什么样的乐器呢?她没回答。

  现在的侬人古乐队成立于2009年,最初的成员包括高天眷这样的退休干部以及和马洒的古乐爱好者。2019年,马白镇成立了白玛里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据说,公司每个月拨给古乐队1500元钱作为工作经费。此外,如果文旅局组织演出,一场演出有补助1000元。相对市场化和更多保护性质的运作,给侬人古乐队注入新的活力。

  八

  走过演奏厅,右前方出现一大片荷塘,荷叶田田,小粉红星星点点,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时。

  你们要是过几天来就可以看到盛开了,小姑娘说。这个荷塘以前每年都开得特别多特别漂亮,往年这个时候,来赏荷的游人都爆满。奇怪得很,疫情3年荷花突然不开了。是不是没人看就不耐烦盛开?我们顿觉这个荷塘颇有灵气。

  李哲工作室就在荷塘旁,一排土墙与荷塘隔路相望。墙上是老旧的格子窗,进到院子里,右边两幢干栏式旧屋,一幢临街作茶室,一幢布置成陶艺工作坊,二楼被改建成玻璃房提供住宿。左边门洞挂着一块木板,上刻“品痕厅”,走进去一看,果然全是岁月的痕迹。吊脚楼一层16根原木廊柱,一地青石,均未做任何打磨,古拙憨厚。二楼赫然是个像模像样的“农家书屋”。靠窗一溜桌椅,窗外,远处竜山巍峨,荷塘尽头的稻田里,一座大水车在耀眼的阳光下昂首伫立。

  没有见到屋主人,在他古朴的院子胡乱张望驻足,听别人口中讲述这间工作室的理想。原来,这是李哲从县城搬迁来的“壮刻刀农民版画专业合作社”。马洒传统手工艺银器、刺绣是文山州的非遗,李哲工作室想要整合这些资源,开发出民族工艺衍生产品。

  无独有偶,马洒还有一家叫作水与小院的民宿,据说是马洒的第一家民宿。老板是县城人,本来朋友建议他不要来马洒开民宿,那么近,喝醉了都可以走回城里!但他还是被马洒的夯土墙吸引着。刚来的时候没人愿意租房给他,他租不到成片的院子,最后租到4个院子散落在村子各处。也是“因祸得福”,水与小院各有风格并与马洒村舍形成了有机融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据说每逢节假日,这里总是一房难求。

  如今马洒人的观念变化很大,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陆续又开了几家民宿和农家乐,现在马洒拥有近百张床位,游客到此吃住玩都不成问题。

  当地党委政府和白玛里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资源的保护开发也在进一步推进当中。他们的做法是“村内做减法,村外做加法”,村外建成大型停车场,山脚有七彩旱滑、游泳池,还有采摘体验、丛林探险等等,游客的体验感越来越好。去年马洒游客量3.4万人次,今年仅1月份就接待了两万人次。

  实施民族文化特色旅游项目是从2017年开始的。曾经,马洒也是一个贫困村,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马洒400多年的民俗文化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步伐。2019年马洒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下一步要把马洒从AAA景区升级到AAAA景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打卡,让村民的收入增加,日子过得更加幸福。

  我们的晚餐放在一家叫作甜小筑的农家乐,这是邓氏两姐妹开的马洒第一家农家乐。

  甜小筑位于知恩巷里,远远地就看见门头插着酒幡儿,门柱贴满邓家姐妹和父母的照片,还有“家训敢为人先”尤其醒目。院子很大,像个打谷场,其实是可以摆放好多餐桌的。墙角和矮墙上摆满长势旺盛的多肉植物。穿过院子上个台阶,进到宽敞的天井,也是典型的四合院吊脚楼,正房一楼堂屋和两边的耳房摆放着三个大圆桌,可容纳五六十人同时用餐。

  一行人有的举着手机到处拍照,有的在角落里的茶桌前自助泡茶,边喝边聊着天,有的坐在廊下望着天井发呆。这番情景仿佛是回到老家,亲戚们在厨房忙碌,自己无事只等饭来……

  甜小筑平时客人不多,姐妹两人就能应付。周末和节假日常常爆棚,母亲和表妹或其他亲朋临时来帮忙。厨房也很大,姐姐邓丽琼在灶台前忙碌,妹妹鄧光琼手上配着菜,一边安排母亲把芭蕉花拣拣洗洗,一边忙里偷闲和我们聊上几句。

  竹篾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写着菜单“米线节十大名菜”:三七汽锅鸡、岜夯鸡、面酱鱼、炒脆肚、芭蕉花红烧肉、杀猪菜、条子肉、牛汤锅、铁厂腊三线、凉鸭。邓光琼笑着说:我们刚刚去马关参加米线节的餐饮比赛。我说肯定得奖了吧。邓光琼说,得奖的都是那些大酒店,但是,他们厨师比赛完要跑到我们家来吃东西,说我家这样的才好吃!

  甜小筑菜单上的食材全部出自当地,做法是壮族最家常的方式。米线节菜单是壮家名菜,我们品尝到的则是她家的招牌菜:火草粑粑、凉拌火烧竹笋、酸柑子叶牙签肉、炒芭蕉花、野生小干鱼、野姜芽炒肉丝、野生小米菜、冰镇魔芋、野生菌、臭菜煎鸡蛋、壮家凉鸡、素瓜豆汤、壮家花米饭,道道原生态,食材新鲜,风味很是独特。比如凉鸡放了切碎的柠檬叶,咸香鲜辣;冰镇魔芋在视觉上被征服,魔芋切成薄片,晶莹剔透整整齐齐,土碗装蒜蓉小米辣酱油打成蘸水,摆在黑底红边的漆盘中间,夹一片沾上蘸水放入口中,丝滑得几乎不用咀嚼,咸鲜的味蕾体验非常特别。瓜豆汤只有四样东西,南瓜、四季豆、玉米和清水,不放油盐,吃过酸辣油腻后,喝上一碗,味蕾只余甘甜,是食材本身的那种甜,清爽而纯粹。

  邓光琼说,她们姐妹以前在城里做生意,已经在城里定居了。2017年我们回到村里种木耳,开始改造老房子。等到2018年全村的老房子改造时,我们正好赶上。三年疫情影响挺大的,客人时有时无,不过,好在房子是自家的,能做就做,不能做成本压力也不算太大。邓光琼还说,现在慢慢好起来了,我们这里节假日等吃饭的人坐都坐不下。

  奔五的邓光琼和奔六的姐姐皮肤都特别好,显得年轻又好看。她们会在把所有菜制作完成后,端上一杯米酒,走到桌旁给客人唱一首祝酒歌。歌声糯糯的,甜甜的,像是壮家的七彩花米饭,更像是壮家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

  离开时夕阳正西下。余晖温柔,村舍静谧。

  把马洒的照片发了朋友圈,深圳那位有隐逸情怀的表妹羡慕极了,说,特别想去云南看看那些有特色的村寨。回她:快来快来!

  那日小满,“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于马洒,一切都是刚刚好。如河岸长出新柳,天空掠过飞鸟,田野春芽萌动。

  青瓦土墙,且耕且读,是不是我们向往已久的生活?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最好内容。400年文化传承为底色,一片土墙,一池倒影,听清风徐来,看云起云落。马洒,历经岁月润色,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寻觅再也回不去的原乡。

  【作者简介】张庆利,昆明市作协会员,在省市报刊发表多部作品。曾获得昆明市新闻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