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七月流火”的习惯用法被专家们细究为误读,但用“流火”来比喻7月天“苦热夜中起”的热浪,还是很形象灵动的。
在甲骨文中,“夏”源自蝉的形象,如是穿越地想象一下倒也挺有趣——本来就苦于溽热,偏偏那蝉的聒噪又来扰心,何不就以蝉鸣喻苦夏?
这当然是戏说了,但是,有句百姓俗语倒是一点都不俗:心静自然凉。
天该热还得热,但心一旦静下来,人的言行举止就简单了。以“精行俭德”之态,免去那些利熏欲燎、杯盘酬酢之玷,自然也就清爽、凉快了下来。所谓“杀君马者道旁儿”——你的马累死,是因为一路上热捧喝彩者众,身边花簇艳裳太浓。如此,不得“热射病”才怪呢。
“虚室生白”,庄子所言极是:没有塞满杂物的屋子,才能投射进去明澈敞亮的阳光。同理,心灵间没有被嘈杂喧闹占据,才能安静下来、清凉下来。
其实,近年有一个时尚词叫“简单生活”,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一旦时尚了,便也很难简单了。毕竟,简单二字说来简单,但与其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品位。用爱因斯坦的说法,简单是最大的优雅。
优雅当然是一种仪态、一种韵味、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境界。
境界源于佛教名词,属于对心灵的描述。“你静坐时,比追逐时看见更多。”美国作家乔纳森从熙熙攘攘的闹市进入图书馆,见到了一个个安安静静埋头看书的读者,强烈的对比下,他对人生的境界发出由衷的感叹。
没错,以谁也不能替代的眼睛,去认识谁都面临的世界——以此作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一种优雅的人生境界。
读书当然和文化有关,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甲骨文中“文”即人;“化”就是普及,“风动于下,谓之化”——如风吹拂,遍及凡人百姓。
按照《文心雕龙》的说法,文化应属“虚静”。但是,现在有些“文化”现象呈欲望乱神、红尘遮眼之状。吃喝玩乐、花鸟鱼虫……一概不缺,唯独少了读书。
近日刚读完英国军事学者李德·哈特的《战略论:间接路线》,这位名满天下的战略思想家对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推崇备至,在其著作卷首摘录了孙子语录13条,以示敬意。可许多人不仅对这位作者一无所知,就连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孙子兵法》,也操刀必割,被编撰成经商营销的致富“文化”、人际关系中使绊挖坑之“宝典”。
“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无须多言,虽说不上举步蒙尘,殃及池鱼的示例并不少见。
武侠小说里论及武功,总是说:天下江湖,打打殺杀,唯快不破。而说到文化,我想说,甭管它什么飞笺斗韵彩头、吐辞为经架势,唯书不破——唯有老老实实读书才是对文化的恪守本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