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2年,这张照片,是捧在一位母亲的手中,父亲的手中,妻子、兄弟的手中,照片中的人,是他们最心爱的儿子、丈夫和兄弟,唯独不是一名军人。军人的身份,只在1932年淞沪抗战中牺牲的名单里,只在没有任何温度的白底黑字上,只在那场战役的纪念碑上。而家乡人民,深深记住他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王有德。
王有德,字叔邻(茹邻),汉族,1897年生于砚山县平远镇红果树村,我们来看看他的“前方身后”事。
叔邻君的前方事
王有德的前方,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华。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7年,王有德出生。这一年,李鸿章与英使窦纳乐订立《中英滇缅境界及通商修正条约》,规定:开放云南腾越、思茅、广西梧州三口通商。这一年,德国借口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派军舰强占胶州湾。
王有德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99年,并攫取在山东的路矿特权;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续订旅大租地条约》,确定俄国建筑及在租借地附近的独占权,中国东北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这一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签订,英国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以及附近235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这一年,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德订立瓜分津镇铁路协定。
1900年,王有德三岁,英、美、奥、意、俄、法、德、日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发,血洗天津、俄军大举入侵东北,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抢劫三日,清政府接受列强提出苛毒的《议和大纲》12款。次年,中国与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签定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列强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
1904年,王有德七岁。这一年,日本军队占领大连。1907年,日本在华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各地设立事务所,广泛搜集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同年,日本宪兵及韩国警察越境侵入吉林延吉间岛。1909年,湖北省洪水泛滥,灾区30余县,灾民近300万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
千疮百孔的中华大地,积弱积贫、满目疮痍,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的炮火轰炸。但那时的文山平远坝子,是一个远离喧嚣,相对闭塞、富裕的稻米之乡。
站在王有德故居前,讲解员介绍,原来停车场的地方,也是王家的老宅院,王家四兄弟,王有德排行第三,家有稻田和宅院,吃穿不愁。
王有德天性聪颖,家人对他宠爱有加,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阿迷县立初级中学(现在的开远一中)和云南省立一中读中学。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中华仁人志士怀着救国救民之强烈愿望,奔走呼号时,文山平远坝子里,有一位想通过“知识救国”的青年学子,他迫切想投身到中国革命滚滚洪流之中。
1917年,20岁的王有德决定赴北京继续学习,家里为支持他的学业,将12丘水田变卖后,供他作进京求学的费用。他和云南籍的5位同学一起,从昆明经越南至上海,又转至北京。
王有德凭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立北京大学德文系预科班,此时,家里给他的经费已用尽,他在北京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处境十分困难。
北大校长蔡元培外出开会,王有德不得已横路拦车。蔡初很惊,继见他模样朴实,便问他有什么事。王说:“我是北大新生,想跟你说几句话又没有机会。”蔡答:“那就另约个时间谈谈。”王有德回去写了一份“万言书”,详细说了自己的情况和经历。
蔡元培见他笔下颇有文采,便有惜才之意,告诉他:“你到总务处报个名,以后每天上完课后,做一两小时的工。”从此,王有德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成绩优秀。毕业后给德语教授朱家骅当助教,他工作认真踏实,深得教授赏识。
读书期间,王有德广交有识之士,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参与讨论中国的前途命运,寻求报效国家和民族之路。与其结识的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暨《新青年》报刊主编陈独秀、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主要负责人罗章龙等。
李大钊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介绍到北京大学,约集一些思想进步,学习外文的学生参加整理工作。王复生同罗章龙、李梅樊、王有德、范鸿劫、商承祖、宋天放等人一起,参加了这些外文书籍的提要、编目工作。这些书籍介绍出去,使北大学生在思想領域和学术领域都居于领先地位,对于积极寻求革命真理的王有德,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成为我国较早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美英法为主的帝国主义列强,无视中国主权,1919年1月,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战前在山东强占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日本,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像火山一样,彻底爆发了。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在5月4日前夕,王有德加入到了由陈独秀领导的15人秘密行动小组,参加集会游行的学生,在15人秘密行动小组的带领下,冲进了赵家楼,将卖国贼章宗祥痛打了一顿,将家中的易燃物集中烧毁。这就是当时著名的“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革命行动。
5月4日这一天,北京学生3000余人到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北京青年学生手持标语,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涌向了北京各大街头。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随后罢工、罢课、罢市迅速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王有德在这次革命行动当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年6月11日,王有德继续加入到了由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集会游行示威,他们上街散发各类的宣传单,以这样的方式警醒中国人民站起来,救救我们的祖国。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历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组织推动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宣告成立。王有德是19个发起人之一,任德文翻译组组长,与罗章龙共同负责对外联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工作,不仅扩大了王有德的视野,丰富了知识,还使他进一步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思想。
研究会公开后,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校方将西斋两间老房拨给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做图书室,研究会成员都亲切地称它为“亢慕义斋”,其中“亢慕义”是德文译音,意思是“共产主义”。研究会的图书、资料以及对外发出公告,都用的“亢慕义斋图书”印记,“亢慕义斋”成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代名词。
研究会成立以后,设立了一个翻译室专门翻译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下设英文、德文与法文三组,其中王有德任德文组组长。他们先后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材料。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说:“在北京期间,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就是“亢慕义斋”所藏的《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和《社会主义史》。
研究会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材料,播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理论火种。
1921年9月,王有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由罗章龙介绍,王有德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有德在积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同时,还经常与在北京大学读书的云南籍学生王德三、王复生等深入到工人群众当中,组织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领导长辛店1000多名铁路工人参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会上喊出了“劳工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并正式成立“长辛店工人俱乐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王有德是《工人周刊》北京劳动通讯社的编辑委员,他撰写了大量的工运报道,除供《工人周刊》选用外,还向国内报刊发稿。《工人周刊》受到各方赞誉,被誉为是全国劳工运动的急先锋。
1924年5月,为培养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国共合作创办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开学。6月16日,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许多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
1926年,王有德随朱家骅教授南下广州。朱家骅教授受聘到广州工作,王有德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并在编辑处任上尉编译官。
毕业后经国民革命军第11军政治队长李一平的介绍,到国民革命军第11军任营长,随部队由江西九江转至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南下广东,王有德跟随蔡廷锴到了福建。之后,11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9路军,王有德先后在19路军担任副团长、团长及78师上校参谋处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企图占领上海,19路军奉命调往上海驻防。1932年1月28日夜间,日军海军陆战队兵分五路,突然向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19路军阵地发起了进攻。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战斗打响之后,第5军奉命增援19路军抗击日寇,第5军所属部队含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参加淞沪抗战的中国军队大约有5万人。
日本方面,日军投入上海战场的有海军第三舰队、混成第24旅团,第9、第11、第14师团,日军在上海的总兵力高达约9万人。
1月底的上海天降大雪,天寒地冻,19路军不仅衣着没有着落,武器装备也严重的不足。此时的上海,炮火轰鸣、硝烟弥漫。19路军在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日到底。武器装备不足,就发动上海民众赶制土质的手榴弹。日本侵略者向上海闸北一带的轰炸是肆无忌惮。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还向上海的民众投放了毒气弹。日军扬言3小时占领闸北,12小时搞定上海,气焰甚为嚣张。
淞沪抗战坚持1个多月,打得异常艰苦卓绝。19路军顽强的抵抗,使日本侵略者遭受沉重打击,结果迫使日军四度易帅,死伤万余人,无法攻占上海。
在这场保卫大上海的战斗中,王有德身先士卒,始终坚持指挥在前沿阵地,与全师官兵英勇作戰。王有德也终因劳累成疾,病逝于前线战壕。
王有德牺牲后,所在部队将他生前戎装骑战马的照片寄回砚山县平远镇红果树老家,照片背面,写有“叔邻君前方身后”字迹,叔邻君的前方,是硝烟密布的抗战前线,叔邻君的身后,是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
此时家人才知道他已经牺牲在抗战前线。年仅35岁。
叔邻君的身后事
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北京支部书记罗章龙曾赋诗赞誉王有德:“吾党多英烈,云南有三王。加盟书记部,亢斋有容光。有德少投笔,终军请长缨。秋暴显身手,长沙抗敌军。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在王有德参加的淞沪抗战中,日军飞机大炮对上海进行狂轰滥炸,6080名上海市民死于日军的炮火,2000多个上海市民不同程度受伤,还有10400个上海市民失踪。
在这场历时35天的淞沪抗战中,19路军和第5军合计伤亡14104人,其中,阵亡官兵约为4274人,受伤的官兵为9830人。日本在淞沪抗战期间一共死伤10254人,其中死亡者占伤亡总数的三分之一。
1932年3月3日,日军发表停战声明。这场战役打了一个多月,尽管我军没有输,但中日双方于1932年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这个不平等协议要求中国军队全部撤出上海市区,只允许少量的中国警察留在上海维持治安。
停战并没有给上海带来和平,五年后,日军以全面征服为目的,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进攻上海是继华北之后开辟的南方战场。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投入中央军以及各地方派系军队共计约70多万人,有73个师参加了淞沪会战。日军动用了130余艘舰船,400余架飞机,300余辆战车,总计投入9个师团、30万兵力进攻上海。
战役持续三个月之久,以我军伤亡30万余人为代价宣布失败,上海沦陷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之下。
在淞沪会战阵亡的中国将领中,有一位中将军长,4位师长、副师长,28位团长,44个营长。中国海军在淞沪会战中全军覆没,他们以牺牲两个舰队主力为代价,死守江阴封锁线近三月,以惨烈的牺牲拼死支援了淞沪前线。
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即使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
中国军队从上海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然后,日军进攻南京城,再然后,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的伤亡数是日本军队的5倍以上,也就是说,每打死打伤一个日本兵,中国军队要付出伤亡5到6个士兵的惨重代价。
但是,淞沪会战也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图谋成了泡影。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淞沪抗战很大程度上唤醒了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遏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全面抗战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在中国人心里,“一·二八”“八·一三”不是普通的日子,它交织着中国人民的血海深仇和痛苦回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普天下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
我们的前人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历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2015年,据新华社电,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經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中国军民在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万古长青。
山巍巍,天苍苍,国有殇。有些事,不应该被忘却。有些人,也绝不能忘却!
【作者简介】楼琳,笔名风铃、楼上风铃。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1989年第一篇作品发表至今,不断的业余耕耘,发表了近百万字作品。在《诗刊》《散文》《散文诗世界》《滇池》《昆明作家》《春城晚报》《昆明日报》《台湾好报》等报纸杂志发表过散文、诗歌、小说、纪实等作品。十多次荣获全国、省、市诗歌及散文奖项,出版的散文集《花开无声爱也悄然》荣获“茶花奖”;《时间的碎片,看滇池百年变迁》入选《学习强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