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个地方的颜色,其实是某种内心感受,要么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要么呈现在大地上。
第一章 红色文山
1.富宁红色根据地
一步步走上阶梯,仰望着楚图南先生题写的“富宁革命纪念馆”七个红色大字,我脑海中涤荡起一波又一波红色浪潮,相继涌现出大革命时期,红旗漫卷左右江,革命烈火在云南、贵州、广西交界处猎猎燃烧,中国工农红军在富宁创建革命根据地,发动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画面。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滇黔桂边游击区。作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富宁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众多富宁各族人民积极投身革命斗争。
一九三〇年末,红七军主力整编后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合。韦拔群、陈洪涛、黄松坚奉命组建红七军二十一师(右江独立师),在右江坚持革命斗争。一九三一年三月起,新桂系军阀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围剿,企图彻底摧毁右江革命根据地。面对敌人全面围剿的严峻形势,中共右江特委、右江独立师党委决定进行战略转移,派出中共党员和红军干部到中越边境和滇桂边区开辟新区。十一月底,富宁籍红军战士刘家华带领第一批红七军干部和战士进入富宁七村九弄开展革命活动。此后,自一九三二年一月到一九三四年六月,又先后有数批共六十余名红军干部秘密进入富宁,他们在剥隘、归朝、者桑、洞波、花甲以及桂滇边区、中越边区的广大农村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广泛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秘密成立“兄弟会”“同盟小组”等革命组织;逐步壮大革命队伍,在花甲、那耶、阿用、那柳等地建立半公开的武装,共600余人,并在此基础上抽出骨干组成红军游击队及赤卫队,为开辟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三四年七月,右江下游党委书记、右江独立师(原红七军二十一师)副师长黄松坚率领黄德胜等10余名红军干部进入七村九弄地区。黄松坚的到来,加强了党对滇桂边区革命斗争的领导。黄松坚率革命队伍举行武装暴动,公开打出红军旗号,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大张旗鼓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红军在富宁的影响迅速扩大,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斗争热情。十一月,黄松坚在谷拉多立寨主持召开了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成立黄松坚任书记的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领导整个滇桂边区、右江上下游、黔桂边区的革命斗争;。同月,边区临委在谷拉谷留村召开边区劳农会、赤卫队大会,成立了以黄庆金为主席的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以黄松坚为主席的滇黔桂边区劳农会;同时还将在滇桂边区活动的红军游击队整编为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梁振标任司令员,黄松坚任政委,第三联队下辖五个大队。
滇黔桂边区党、政、军、群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富宁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富宁边区革命根据地是云南省创立时间最早、斗争范围最广、坚守时间最长、少数民族参与最多、牺牲最大、政权最完善的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一九三五年一月,黄松坚率第三联队主力,于恒村将进犯根据地的国民党广富守备大队(后改称“广富独立营”)击溃,乘胜占领了归朝重镇,利用街天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号召劳苦大众起来打倒军阀、打倒列强、推翻国民党统治,告知贫苦农民,劳农会是自己的组织、劳农游击队是自己的队伍。并将两千余人的红军游击队和赤卫队编为手枪、长枪、马刀、梭镖队等方队沿街示威游行,高呼革命口号,张贴布告和标语,散发革命传单。
一九三五年五月,黄松坚奉上级指示,到上海向中共上海中央局汇报工作。红军游击队根据黄松坚的布置,争取了广南黑支果一带的王开洪、王咪章苗族农民暴动武装,将这支苗民武装改编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独立大队。之后,独立大队与红军游击队并肩作战,攻城夺地,一直打到中越边境的田蓬地区,击毙了前来围剿的敌副总指挥龙云中。
一九三五年十月,原红二十一师六十二团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滕静夫受党组织委派,率一批干部到达滇黔桂中心根据地,继黄松坚之后,领导滇黔桂边区的革命斗争。为了坚持长期斗争,滕静夫决定将领导机关迁往地形复杂的富宁县阿用的者兰一带,以利于新区的斗争。
一九三六年五月,滕静夫在者兰汀水主持召开了边区第二次党员代表会,正式成立了以滕静夫为书记的中共滇黔桂边区委员会;将边区革命委员会与边区劳农会合并,仍称为劳农会,滕静夫任主席;将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整编为滇黔桂边区革命游击队,黄德胜任司令员,滕静夫任政委,革命游击队下辖六个大队,共两千多人。
一九三六年,滇桂军阀多次“会剿”根据地,红军指挥机构由九弄谷留转移到那达,司令部设在那达村黄礼松家,大部队则散居于那达、那拉、毛聋、渭系、甘南、南江等地。那达成为敌人“围剿”的重点地区。一九三六年九月三十日晚上,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很圆,国民党广富独立营营长龙汉斗率独立营和民团趁夜偷袭那达红军游击队司令部,并包围了附近的那拉、甘南等几个村寨。赵敏、李家祺被狗叫声惊醒,发现村子被敌人包围,于是命令留守的红军游击队战士和赤卫队员突围,边打边撤,终于上山抢占了制高点。战斗中,击毙敌连、排长各一名及数名士兵。而红军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黄沙平以及红军家属、赤卫队员等六人在此次偷袭中遇难。后来,敌人把抓到的其他十多个赤卫队员或支持红军的农民排成两排,残忍地用机枪射杀。有位叫陆炳章的老人,只因一位红军战士曾拜他为老干爹,就被敌人用刀将脸上的肉一块块地割下而惨死。敌人还割下四个人头挂在树上示众,随后又到谓那、毛聋、那拉、南江等村寨追剿红军。在谓那,他们抓了三个妇女,说她们是红军家属,枪杀后又用大木棍插进她们的下身。
同年12月14日,龙汉斗部及民团近千人从芭莱向那拉、那达进攻。红军指挥员岑日新、劳农会主席黄尚全带队前往冒隆阻击。经过激烈战斗,红军击退敌军进攻。16日,敌人又发起进攻,红军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敌军于上午十时攻进寨子,烧杀抢掠,见人就杀,不分老幼。其中那拉被杀七十多人,赵敏爱人黄氏贝一家四人被杀三人;那达被害三十多人;南江共杀三天,每天杀十多人,共杀近五十人。那拉、那达、南江等十个寨子二百多户被烧光、抢光。红军及其亲属的血,流成了河。实行大屠杀后,敌人还放火烧房,强行并村并寨,不走的统统打死,搞得群众纷纷出逃。
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七年二月,仅富宁地区的边区革命武装就与围剿的敌人作战五十余次,其中较大的战斗有恒村追歼战、弄迫伏击战、田蓬游击战、夜袭剥隘、谷沙歼灭战、那泼追歼战等,共歼敌三千余人。红军游击队副参谋长蒙运廷、政治部副主任黄沙平、二大队大队长唐秀山、赤卫队大队长黄大良等三百余名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蜿蜒奔腾的谷拉河仍然在富宁大地上静静地流淌,栉风淋雨的谷留山上,红军游击队建在山头上的石碉,还矗立在绿树浓荫之间。在富宁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还有谷拉乡境内的甘屯红军洞、龙所红军洞,归朝洞楼惨案遗址,甘美、恒村、那耶、弄迫战斗遗址,以及甘邦红军洞残留红军标语……它们已成为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记忆,而那段历史则成了富宁人民永远的精神财富。
2.文山籍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红军女战士李杏锦
站在李杏锦的雕像前,看着她身穿红军服,戴着红军帽那副神采奕奕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跟李杏锦一样,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女英雄刘胡兰。刘胡兰早已成为人尽皆知的革命烈士,却极少有人知道,在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文山的富宁县,同样有一位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女共产党员、红军女战士李杏锦。李杏锦一九〇七年出生在云南文山富宁县剥隘的一个壮族家庭,其父以酿酒为业,维持家庭生活。李杏锦从小聪明伶俐,父亲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九岁时,父亲把她送进私塾读书。李杏锦勤奋好学,读完私塾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西百色孔圣庙小学读书。
十八岁那年,一户有钱的邻居看上了天资聪慧的李杏锦,上门说媒,李杏锦的父母在李杏锦不知情的情况下,答应了这门婚事。李杏锦知道后,对父母的包办婚姻极为不满,与父母争吵之后,她毅然离家,来到南宁,考入广西女子师范班继续读书。
在这期间,李杏锦认识了广西军校学生陈可福、陈可禄和万承县的何焜等人,逐步接受了革命思想,阅读了一些进步书籍,开始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地参加了学生运动。
李杏锦从南宁女子师范毕业后,来到广西百色一所小学任教。
一九二九年十月,邓小平、张云逸率领广西百色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开往百色,准备起义。李杏锦得知消息后,马上辞去教师职务,与邓仲琴等二十多名妇女一道加入了起义队伍。十二月上旬,李杏锦
随警备第四大队参加围攻百色警察局、禁烟局等革命活动,缴获一批枪支。
十二月十一日,李杏锦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参加了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组建后,她被分配在红七军政治部工作。
一九三〇年一月,李杏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月,桂系军阀大举进攻右江革命根据地,红七军主力经隆安、马鞍山战斗后撤至燕洞休整。四月,李杏锦随二纵队政治部主任袁任远率百色县城留守部队撤离百色,到燕洞与红七军主力部队会合。
红七军在亭泗与敌人多次激战,随后转移到东兰凤山一带活动,李杏锦被留在苏维埃政府工作。李杏锦工作非常积极,在此期间,她与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一道深入村寨,向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和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宗旨,发动妇女群众参加邓小平等在武篆试办的农耕社。当年六月,红七军主力从河池回师右江收复百色,李杏锦随部队回到百色。在百色,李杏锦与袁任远结为革命夫妻,新婚后几天,李杏锦就离开丈夫,与其他同志深入密林山寨、城市街道,宣传党的政策,教唱革命歌曲,鼓舞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一九三〇年七月,桂军围剿红七军,红七军与桂军在右江沿线周旋,随后撤离百色县城。因身体原因,上级决定将李杏锦与另外两位女红军转移到万承县农军司令何焜住处,再由何焜寻求机会,护送她们到香港。
那是个炎热的夏日,红七军派参谋处处长陈可福和教导队队长许卓带一个排护送李杏锦她们三人去万承。因为沿途都有敌军把守,她们只能走小路。走到果化,她们远远地发视,前边也有敌人设卡拦路。陈可福与许卓商量之后,决定由他俩带队将敌人引开,让李杏锦她们化装成农民,由陈可福的勤务兵护送她们过卡。
李杏锦她们化装后,顺利通过了敌人的卡点。可当她们行至果化与镇结交界处时,又被另一队敌人截住。敌人反复对她们进行盘问,李杏锦等一口咬定,她们是去镇结走亲戚的。滥杀无辜的敌人为了逼她们说真话,突然开枪打死了护送她们的勤务兵,随即用枪顶着李杏锦胸膛,进一步威吓她。李杏锦毫不畏惧,大声说:“我们到镇结走亲戚,难道百姓的路不准百姓走吗?你们打死人,要偿命!”
敌人无奈,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便准备把她们押解到南宁,李杏锦她们坚持不从。敌人便又推又拉,李杏锦她们则使劲挣扎,双方正纠缠时,镇结方向一队武装跑步赶来。
敌人见势不妙,拣起李杏锦等人的包袱逃之夭夭。
来人是何焜派来的农军,何焜接到陈可福的信后,亲自带领一部人马赶到镇结约定地点,等待转移来的红七军女战士。左等右等不见李杏锦她们,何焜有些不放心,便派人带队到路上迎接,这才给李杏锦她们解了围。
李杏锦她们被接到镇结,见到了何焜,第二天,何焜亲自带队护送李杏锦她们,顺利到达万承县昌明他自己家中。
也是一九三〇年七月的下旬,万承县第六任县长在各方人士抵制下,灰溜溜地下了台。万承设县后,任命的六任县长,均被各方人士抵制,在任期极短的情况下下了台,龙州督办行营指挥官邓某考虑再三,答应了九甲农民的要求,批准万承由民众选举县长。八月中旬,何焜、李杏锦和农协委员长何以奎多方周旋,利用国民党各方势力的矛盾,让何以奎成功当选为县长,并组建万承县人民政府。
通过选举取得政权后,何以奎、何焜、李杏锦等即按照红军的主张。在万承县实施废除苛捐杂税、打倒土豪劣绅、组织农民武装、兴办教育等。
当时,李杏锦被安排在政府做秘书,她以极大的热情深入群众,和群众拉家常,宣传红军的革命主张,教唱革命歌曲,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组织的联系,受到群众的爱戴。
一九三一年二月,万承县独立营农军放假过春节,县政府只有少量警卫、工作人员驻守。敌人预谋杀害何焜之后,马上围攻县政府。住在县政府的李杏锦、何以奎,以及政府警卫、工作人员遭到袭击后,积极组织突围。当她们夺路奔向后门时,敌人已经冲进县政府。李杏锦、何以奎和警卫战士当即开枪还击。激战中,何以奎中弹牺牲,李杏锦被子弹击中大腿,依然英勇战斗。她的腹部再次中弹,但她以顽强的毅力,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突围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李杏锦也因流血过多而牺牲。是时,她年仅二十四岁。
李杏锦、何焜、何以奎等人牺牲后,农协委员农冠三、何以宽带领农会会员和农民自卫军两千多人,于二月二十日攻进万承县城,想夺回何焜、李杏锦、何以奎等人的遗体,但没有找到,义愤填膺的农民自卫军放火焚烧了万承县政府。
李杏锦在如花似锦的年岁投身革命,在与顽敌激战中不幸牺牲,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富宁县第一个参加红军的革命先驱,也是富宁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文山州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3.红军进入富宁的带路人刘家华
一九〇五年,文山富宁县谷拉多力寨一户殷实的农户家中,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从敞开的木窗中传出来,传得老远、老远。这个啼哭声响亮的婴儿被取名叫刘家华。刘家华长大成人之后,是一把种田耪地的好手。他脑瓜子灵活,勤劳肯干,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九弄坐落在两山之间,四周层峦叠嶂、谷深林密,土地稀薄,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
一九二九年,刘家华被推举为九弄保董,接任后,目睹九弄百姓生计艰难,他便向国民政府提出减免租税,为此多次与上司——富州反动官僚黄天运争执。一九三零年,黄天运诬蔑刘家华煽动群众抵租抗税,把刘家华关押起来,逼迫他交银币五百元赎身。刘家华将全部田地抵押后,只凑足四百元。黄天运将这些钱私吞之后,放刘家华出狱,逼他借债补款。刘家华一方面无处借债,一方面心里十分抵触,便逃到广西德保马隘一个亲戚家中避难。
刘家华的这个亲戚叫刘八,与刘家华十分谈得来。刘家华在刘八家躲了一久,才知道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而且,刘八自己就投奔了红军,参与了打土豪、惩治贪官污吏。刘八绘声绘色地给刘家华讲红军的主张、活动,动员刘家华参加红军。刘家华知道了红军是专为劳苦民众谋幸福的,便动了心。于是,刘八又带刘家华去和红军干部黄庆金会面,亲耳听到了红军的宣传。那些日子,刘家华的内心一直不平静,在大街上,他亲眼看见红军战士身穿红军服装、戴着缀有红五角星的八角帽,挂着红带子、扛着大红旗,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过大街小巷。
刘家华终于下定决心,参加红军!
一九三一年秋天,刘家华在广西德保正式参加了黄庆金领导的红军赤卫队,在第三团当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时值红七军北上江西,桂系军阀疯狂围剿右江革命根据地之际。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寻找新的立足点。一九三一年底,右江特委派谭统南、黄庆金、李德惠等红军干部,随刘家华到富州九弄地区开展地下活动。到九弄后,刘家华利用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工作,发展堂弟刘家亮、刘家谋为助手,在村中进行秘密串联,利用壮族喜好结拜兄弟的习俗,建立“兄弟会”。
一九三三年冬,九弄的兄弟会发展到二十多个。一九三四年初,组织上决定将兄弟会发展为劳农会,建立赤卫队。在此期间,刘家华负责九弄劳农会发展工作,因为地缘关系,刘家华的发展工作进展很快,他还配合组织上争取梁振标、张福兴、马常约、蒙志平等民间武装加入了劳农赤卫队,编成约六百人的劳农游击队。
一九三四年十月,黄松坚决定以九弄为中心,举行武装暴动。根据刘家华提供的情况,红军先除掉了九弄大土豪韦英豪。一九三四年十一月,边区劳农会代表大会在谷留召开,成立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刘家华当选为边区革命委员会常委委员,兼九弄劳农会主席。
九弄劳农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于是国民党派兵进剿九弄。在红军干部的领导下,刘家华率领劳农会游击队,曾先后在恒村、弄迫与敌军交战,击退了敌人的围剿。
一九三五年初,经过战火考验的刘家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率领劳农会游击队,随红军转战谷拉、归朝、洞波、花甲等地,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作用。
一九三五年十月,劳农会游击队大部队撤出九弄,到中越边境休整,刘家华奉命留在九弄坚持工作。十二月,滇军警备旅十七团邱秉常、尹国华两个营进剿七村九弄地区。七村九弄地区斗争形势变得严峻起来,这期间,九弄的游击队员张福兴和谷桃的游击队员农国久叛变。敌人知道刘家华是九弄劳农会游击队的重要领导,与叛徒张福兴密谋,让张福兴以开会为名,诱骗刘家华到多曼。刘家华还不知张福兴已经叛变,便应约秘密前往。当刘家华来到中途的至暖村时,被事先埋伏的敌军抓捕。
敌军当时就在至暖村对刘家华进行了审问,要他交代其他红军干部的行踪,刘家华自始至终不开口。恼羞成怒的敌人用刺刀刺穿刘家华的锁骨,将他押至富宁杀害。刘家华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
刘家华家所在的九弄寨,已经被敌军烧毁,刘家华的妻子一直带着年幼的儿子东躲西藏。刘家华遇害后,妻子背着儿子逃往广西魁圩,在一个亲戚家避难,躲过了劫难。
4.红色诗人柯仲平
有人称柯仲平为“延安诗人”,有人称为“革命诗人”,有人称为“狂飙诗人”。其实,这都不矛盾。柯仲平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革命事业。认真阅读他的诗作,你会发现,他的“狂”,是一种革命激情。柯仲平一九〇二年出生在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县,他十四岁便离开家乡,到昆明省立第一中学读书,较早接触了进步思想,曾经是昆明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追求进步,近求真理,柯仲平来到北平,在法政大学法律系学习,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抒情诗《海夜歌声》。在这里,他接触了一些文化先驱和革命先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两年后,他来到上海,加入郭沫若领导的创造社。一九二七年五月初,柯仲平来到西安,在西安学联举办的暑期讲习会上,做题为《革命与艺术》的演讲。次年九月,柯仲平回到北平,创作了诗剧《风火山》。
又一年春天,柯仲平返回上海,参加了高长虹等人组织的“狂飙”出版部工作。一九三〇年三月,柯仲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党报《红旗报》采访记者,上海工人纠察队总部秘书、联合会纠察部秘书。此前,柯种平曾因“宣传赤化”两次被捕。一九三〇年十二月,柯仲平第三次被捕入狱。一九三三年八月,在友人和家属的集资营救下,柯仲平被保释治病。一九三五年,柯仲平赴日本留学。一九三七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柯仲平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秘密回国,辗转来到延安。
柯仲平到延安后,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新型戏曲团体——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他亲自为了剧团创作了团歌:你们从哪搭来?从老百姓中来。你们又往哪搭去?到老百姓中去。接下来一年多时间,柯仲平带领民众剧团从延安出发,深入到陕北边远的延川、瓦窑堡等近十个县、镇巡回演出,行程两千五百余里。他们演唱群众喜爱的秦腔、眉户和秧歌剧,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延边军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宣传抗日革命的“小长征”。
民众剧团长期坚持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把戏送到基层去。
毛泽东曾对朱德说:“民众剧团经常深入群众,宣传革命理论,这很好。”
延安《解放日报》载文称:“民众剧团是延安抗战八年下乡最多的文艺团体。”
有基层干部对柯仲平说:“你们演戏一天,胜于我们工作一月。”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民众剧团获得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颁发的“文艺工作特等模范”奖旗。
毛泽东称赞他们这些戏,“既是大众性的,又是艺术性的。”
延安时期的柯仲平,充满革命激情。一九三八年一月,柯仲平带头与几位诗人发起延安街头诗运动,成立了战歌社,发表了《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写吧——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唱吧——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
他们在延安大街小巷、城墙上贴街头诗,写街头诗,带动了很多群众参与,使街头诗运动在边区蓬勃展开。
《新中华报》为此还开辟了“街头诗选”专栏。
柯仲平在街头、田间和战地写下了许多短小犀利、富于鼓动性的诗篇,并亲自到前沿,到民众中朗诵。他高亢激越,极富浪漫色彩的朗诵,极大地发挥了宣传、鼓动作用,被萧三同志赞誉为延安诗歌运动的发起人,呐喊诗人。
“不怕暴风雨,不怕狂浪狂”——《告同志》。
《保护我们的利益》也是柯仲平当时有代表性的作品。
延安时期,革命文艺应该走什么道路,颇有争议。为统一认识,一九四二年五月,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集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史称“延安文艺座谈会”。柯仲平在第二次会议上做了个生动有趣的发言:“我们就是演《小放牛》,你们不是瞧不起《小放牛》吗?老百姓都很喜欢。你们要到我们所在地区找剧团,怎么找呢?你们只要顺着鸡蛋壳、水果皮、红枣核多的道路走,就可以找到。” 许多人都笑了。
毛泽东也笑着说:“文艺普及工作还要和提高工作相结合,不能老是《小放牛》,你们如果老是《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毛泽东同志做了总结讲话,强调党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立场、态度问题,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
民众剧团的艺术实践,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和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民众剧团,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大众服务方面的实践,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一九四三年秋,毛泽东在延安枣园接见柯仲平、杨醉乡、马健翎。
毛泽东说:“你们是苏区的文艺先驱,一个抗战剧团,一个民众剧团,好像两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播种队,走到哪里,就将抗日的种子撒播在哪里。”
毛泽东还说:“云南诗人柯仲平真有股犟劲,你们民众剧团比抗战剧团成立晚好几年,但也是在创作力量和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诞生的。一个时期,是靠种田做工的写剧本,靠大伙节衣缩食搞募捐解决经费问题的。”
一九四一年,柯仲平被调往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但他仍然保持着饱满的创作热情,工作之余,他创作完成了大型歌剧《孙万福回来了》,不久就被搬上了舞台。
一九四四年春节,柯仲平是在陕甘宁边区华池县城壕村的特等劳动模范张振才家里度过的,他与张振才已经是老朋友了,他们一起打年糕吃年糕,一块喝米酒。柯仲平把自己新创作的诗念给村民听,换来村民一阵朗朗的笑声,这让柯仲平十分陶醉。
这些生活场景,都被柯仲平写到他的大型歌剧《模范城壕村》中。
延安农民张永泰经常在街上遇到柯仲平,把他当成了马夫。直到一九四七年,柯仲平在徐特立老人七十大寿庆典上朗诵贺寿诗,他才知道这个大胡子原来是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
张永泰乐哈哈地对柯仲平说了这事,柯仲平哈哈一笑,随口道: “百姓要享福,地主变农夫,天下要永泰,诗人变马夫”。
在陕甘宁边区陇东边界,经常有土匪骚扰民众,当地马渠村一个游击小组抗击土匪有功,获得中共中央表彰。柯仲平多次跑到马渠村,找游击小组成员和村民座谈,收集到大量素材,夜以继日赶写出一部大型歌剧——《马渠游击小组》。随后他又特意把游击队员请到庆阳,对剧本进行座谈讨论,根据民众意见,他最后把剧名改为《无敌民兵》。
一九四六年十月,剧本在《解放日报》连载了二十二天。当年八月,西北文工团正式排练《无敌民兵》,剧目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公演,获得极大成功。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为他们长时间鼓掌。
《解放日报》专门发了三篇文章,给予该剧高度评价,说这是解放区歌剧创作的“重要收获”,是柯仲平同志的“伟大创造”。
解放战争期间,西北文工团随第一野战军参仗,多次在前线演这出戏,有力地鼓舞了解放军的士气。
一九四二年九月,为办好《解放日报》副刊,毛泽东与副刊主编舒群反复商讨,拟定了一份十六人撰稿名单,柯仲平是其中之一。毛泽东在他的名字下详细注明,文章的撰写,应大众化,你每月需完成一万两千字。
随后,毛泽东把他们请来,设了便宴。毛泽东在宴席上宣读了《解放日报》副刊的征稿办法。他说:“办好党报,党内同志人人有责,责无旁贷。”
那晚,大家边吃边聊,都很尽兴。
时间渐晚,大多数人已经散去,柯仲平却没完没了地说着话,仍旧不走。毛泽东兴致也高,叫警卫员送来三个碗,递给柯仲平一个、舒群一个,自己一个,陪着两人喝酒。
柯仲平对毛泽东说:“感谢你,是你批给我三百块钱,让我搞起民众剧团。”
毛泽东说:“老柯,你带个剧团,常年奔波,辛苦了,让你受苦受难了,喝吧!这是慰劳酒。”
柯仲平说:“过惯了,我愿意同老百姓在一起。”
时间不早了,舒群悄悄写了个条子,想递给柯仲平,劝他打住,不料却被毛泽东截住,毛泽东看看条子,笑笑,把纸条撕掉,随手又给两人倒点酒。
月上三竿,毛泽东才把柯仲平、舒群送到门口,目送他们走了。
柯仲平高兴,喝多了,骑在马上,左右摇晃,跌了下来。舒群下马搀扶柯仲平,也摇摇晃晃倒在地上。
两人在地上呼呼大睡。
突然有人把他们叫醒,抬头一瞧,是毛泽东站在面前,旁边还有当时延安唯一的一辆小汽车,这车是华侨赠送给主席的。
主席安排司机,开车把他俩送回了屋。
柯仲平一直把“诗歌和戏剧的大众化”作为创作目标,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歌颂工农兵的诗歌。纵览其延安时期的几十首诗,无一不饱含着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延安,愿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热忱。他的短诗《延安与中国青年》,生动地表现了抗战爆发后热血青年们追求真理,奔赴延安的时代潮流。
一九三八年五月,柯仲平创作完成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这是中国诗坛最早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诗。他在前言中写道:“我们的文艺方向是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这方向统一着我们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我们正往这方面前进。”
毛泽东听柯仲平朗诵这首诗后,称赞他把工农作为诗作的主人,肯定他对民歌体的运用,在诗歌大众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毛泽东把他的诗稿带回去,认真阅读后,对个别地方做了修改,批了八个字“此诗很好,赶快发表”。
《边区自卫军》很快就在中共中央理论刊物《解放》周刊上破例发表。
长诗中的“左边一条山/右边一条山/一条川在两条山间转/川水喊着要到黄河去/这里碰壁转一转/那里碰壁弯一弯/它的方向永不改/不到黄河心不甘……”被音乐家谱了曲,传唱至抗战前方和后方。(
一九四七年初,胡宗南部队开始进犯延安,柯仲平请求去部队参加战斗。上级批准他到了王震率领的部队,部队同志给他配了一匹马,他经常不骑,坚持和战士们一起走路。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些鼓舞士气的战斗诗篇。“从河东,到河西,我们赶来保卫毛主席;我们知道我们的任务最光荣,路上没有一个掉队的!”“五月里,过黄河,过了黄河吃‘菠萝’(指波罗镇),吃‘菠萝’,口不渴,再吃好肉好馍馍。头一口,要吃香,头一仗,要打响;吃了这样吃那样,我们要接二连三的去打胜仗!”——《保卫毛主席》。
部队临战前,柯仲平总是在部队首长做完战斗动员后,给战士们朗诵这首诗。在这个团朗诵完,又转到另一个团。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六日,柯仲平、刘白羽,抗大政治部奚原共同筹办了边区第一个纯文艺刊物——《文艺突击》。他们于九月十七日给毛泽东写信,汇报了创办刊物的计划,并请主席题写报眉。毛泽东当天就题了三份,供他们选用。刊物开始是油印,后来,在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捐款支持下,改成了铅印。
一九四六年八月三十日,全国文协延安分会和边区文协的会刊《延安文艺》创刊,柯仲平任主编。《解放日报》九月二号三号刊登了《延安文艺》的征稿启事,要求各种形式的文艺稿件要“大众写,大众看,大众批评,大众关心”,要把刊物“变成广大人民精神上的一种粮食。变成瞄准敌人射出去的子弹,杀出去的刺刀。”要求作者“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活,写文艺活动,写心得,写经验。”提出文艺批评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对的、好的,就说对,就说好;不对的、不好的,就说不对、不好”,鼓励作家“用大众作风、大众气派”写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柯仲平工作繁忙,却仍然创作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短诗《胜利大进攻》《贺朝中人民大胜利》《胜利永远是我们的》《献给列宁共产主义圣地》《献给斯大林汽车工厂》《献给巴库》《献给西比利亚的集体农庄》;叙事长诗《毛主席的小英雄》;长篇抒情诗《献给志愿军》;政治抒情诗《迎春曲》《母亲颂》《不断地飞跃不断地唱》《革命长征征不断》《国庆十五周年致台湾》等,都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文山的红色记忆还很多,解放初期,西畴的侬惠莲带头成立文山地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常年互助组,带领壮族群众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并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壮族女县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十多年,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黄金期,文山却成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和老山坚守防御作战的前沿,每一场战役,文山人民都积极参战支前,为部队带路,抢运物资,救护伤员。如今的文山人心中,都还保存着那一段红色的记忆;以李华明、谢成芬为代表的,创造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的一批普通党员群众,他们敲山炸石,改田修路,摆脱贫困的壮举,也是中华民族奋起的、一个时代的红色记忆;疫情当前这三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平安,文山人民克服种种困难,长期坚守在边境线上,挡住了境外疫情往国内蔓延,不也是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一个时代的红色记忆吗?
第二章 绿美文山
5.绿色水铝
汽车下了高速公路,开始在乡道上行驶。远远地就能看见,山脚下有很大一片在建工地。从场地的布局看,这应该是一个工业项目,而且规模一定不小。文山经济以农业为主,进入文山,到了丘北,再到富宁,我还没见到一家工厂。
我有些好奇,请司机停下车来,下了车,朝工地走去。
这应该是一个刚完成“四通一平”的在建项目。平整完好的场地十分宽敞,很像是堆料的料场。四周静悄悄的,没有工人干活,也没有机械作业。迎面一堵厚实的墙上,拉着幅很长的布标,已经陈旧。
富宁县文联副主席罗稀告诉我,这是一个建设中的铝厂。
我们要到板仑采访一个黑木耳种植项目,时间有点紧。可我还是到这个工地上待了一会。我采访过多家工矿企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些铝厂、钢铁厂、冶炼厂大多数采用传统工艺,使用焦煤冶炼,环境污染特别严重。近年,国家对工业项目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对冶金行业,检查越来越严,许多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的这类企业纷纷倒闭。
四面青山,森林茂密,一条小河从山涧流出,哗哗地从公路旁边流过。我有些担忧,这个铝厂建成后,会不会对板仑那么好的环境造成污染。
我们的采访连轴转,那天回到县城吃完晚饭,已经九点多钟。特别累,特别困,可我还是通过百度,在网上查了查富宁这个铝厂在建项目。
这一查不要紧,我发现铝业竟然是文山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一大项目。铝土矿开采,冶炼,成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在环保要求极高的今天,这样的项目,工艺要求也特别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文山经济建设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各地大搞经济建设,而文山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九二年一直在打自卫还击仗。
用过去的眼光看,文山或许错失了良机。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现在起步,起点高,避免了初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过去有一种说法,“先污染 再治理”,谁知,再治理的代价远远超出了收益。更可悲的是,环境被污染之后,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代采矿企业,无论地下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必须回填。地下开采必需往矿洞里灌浆,露天开采则回填表土,要达到复垦或绿化要求。这就加大了开采成本,工艺落后的企业是无法承担的。
现代冶炼,要求更高,必须采用二氧化碳、其他有害气体排放极低的高频炉。高频炉用电,工艺水平先进,但投资巨大,也是一般企业无法承受的。
文山铝业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起点相当高。二〇二一年开工建设的麻栗坡县铁厂铝土矿采矿工程,是文山当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分为团山包、黄家塘、赶香坪三个矿段,已经经过各项复杂的审核、评价,取得了云南省政府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文山铝土矿资源丰富,广南县板茂铝土矿采矿工程,也已经完成省级各部门的审核评价,拿到了开采证。迈出这一步有多难,不是行业中人,你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进入文山的涉矿企业,有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实力强大。还有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这也是湖北省一家集采矿、冶炼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仅九个月,他们在文山的项目,一期工程就已经建成投产。位于砚山县的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年加工能力达到二百零三万吨绿色铝。这是个工艺设计先进的电解铝产能转移项目。在这个园区内,由宏泰公司冶炼出来的铝水,将直接送到下游企业进入产品浇铸,省掉了冶炼企业的铝锭浇铸、冷却、包装、库存、转运等环节,省掉了下游企业的二次电解,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由云南省政府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园建成后,将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铝工业基地,将着力打造云南绿色能源产业与铝产业深度融合,为云南、为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园按照工艺最先进、环保水平最优、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标准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一千亿。目前,公司承接云南宏泰公司一百二十万吨铝水,建设的五个铝合金加工项目已投产,每年可生产六十万吨合金棒,这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六百亿。
再到文山,与那次在板仑工地逗留,仅相隔五月,我打听了一下,板仑的“云南神火水铝工业园”居然已经投产。
在文山投资水铝业的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它们将按照“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发展”的要求,把文山建成“中国绿色铝谷”,实现铝水百分之百就地转化,推动铝材百分之百精深加工,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云南是中国的矿业大省,发展到今天,曾经的中国“铜都”东川,中国“锡都”个旧,都已经辉煌不在,刚刚起步的文山水铝产业坚持“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理念,必将异军突起,成为文山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绿色水铝谷”。
6.三七产业
三七出现在地球上,至少已经两千五百万年,它经历了第三纪冰川时代,所幸,在那个物种大量灭绝的时代,三七同其他几种少之又少的、生长在第三纪古热带的植物一起存活了下来。之后,它又经历了两百六十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代,依然由于“小气候”的保护,得以存活、繁衍至今。今天的文山大地,就是两个冰川时代那片形成“小气候”的温暖大地。
三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说它是仙草,一点不为过。它经数千万年风寒,沐浴数千万年光照,接天之甘露,吮地之精气,以其身济世,养身,救命。
有文献记载的、三七作为药物使用的历央,已经有六百多年。元代的杨清叟在他的《仙传外科秘方》中介绍,他的“飞龙救命丹”就大剂量使用了三七,救活过无数病入膏肓的百姓和战场上受伤的将士。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三七入药的例子。现代,在中药中使三七的,更是数不胜数。云南白药,地奥心血康,主要成分都是三七。三七的药用价值,早就被六百多年的医药实践所证明。
文山是世界“三七之都”,三七几乎成了文山的代名词。文山种三七,已经四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制剂有四百多种,含有三七的中成药制剂批文三千多个,全国有一千二百多家药厂生产以三七为原料的药品。这还不包括日本、韩国的中药企业。足见三七的市场有多大。
二〇〇六年,云南省政府委托一家企业,投资四点五亿,在文山城南片区建成一个三七药物产业园。这是云南省政府打造“云药”产业的重点项目,是以开发文山三七生物资源为主的生物科技园区。目前,产业园已经入驻的,有云南白药、云南七丹药业等四十一家大型生物医药企业。
三七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实施规模化标准化人工种植的、具有产业化开发条件的中药材品种。近十年,文山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推进了三七产业的发展,初步构建了集标准化种植基地、市场、精深加工、科技研发、行业管理为一体的三七产业链,成为文山州地方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特色产业。
现在,文山三七市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三七集散中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三七从这里流向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型药材市场。
然而,三七一直面临生产周期长、追溯难、管控难的问题。有位朋友在云南白药任高管,打电话问了问情况,朋友告诉我,云南白药二〇一六年开始,探索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物联网等对三七生长全过程进行追溯。公司投入资金打造了一个“数字三七产业平台”,做到了前端生长可视化,后端自动化清洗、分级、切片、干燥、包装流水线作业,实现了三七从采挖到仓储物流的全过程控制。这为下游的七花公司“趁鲜加工”试点做了充足准备。二〇二〇年底,云南白药数字三七产业平台在七花公司揭牌。二〇二一年七月,国家发布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政策,云南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药材趁鲜加工试点的省份。七花公司成为全国规模化、数字化、集约化的三七趁鲜加工基地,每年三七趁鲜加工能力超过一万吨。二〇二一年,七花公司产值约十亿,超过了三七工业园产值的三分之一。
七花公司通过科技手段,从三七种植抓起,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选育新品种,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施药新方法,通过在种植地安装空气传感器、土壤监测器等检测工具,利用物联网采集相关数据,实现了基地的可视化管理。每年带动三七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三万余亩,推动了三七种植产业升级。七花公司还通过科技攻关,研究制定了冻干三七、冻干三七切片、冻干三七粉的云南省技术标准。制定了三七趁鲜加工标准规程。公司因此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创新型企业认定。
文山三七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二〇〇一年,文山中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二百六十亿。
七丹药业是入驻文山三七产业园的一家本土企业。公司成立于二〇〇八年,二〇一五年七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三七药材规范化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拥有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冻干、食品、中药材提取及牙膏六条生产线。公司营销网络覆盖三十一个省市的大中型医药连锁,部分产品已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
公司曾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全国优秀示范企业称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云南省科技型企业称号、中药材加工科技型企业称号,还曾荣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等众多荣誉和奖项。
正当中午,天气炎热,带我们参观七丹药业三七文化产业园的文山日报主编廖云华满头大汗。廖主编腰上挂着个小蜜蜂,一刻不停地在说话。他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口才极好,言谈中不时流露出他对文山的热爱。
产业园大楼内,有一个“七丹三七历史文化展馆”,这个展馆内容就是廖主编策划的。
七丹产业园入口,有三尊雕塑、园区大门由“七丹”二字组合而成;迎门左边,一株十三点七米高的三七雕塑矗立于天地之间,顶部的三七花,配有激光和喷雾,基座上有两面碑刻,为古代医学家李时珍、赵学敏对三七的论述,和三七简介;迎门往右,还有一座浪花雕塑,是一艘舰艇造型,象征七丹药业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与这一组雕塑构成一个整体的七丹广场,在园区的内部,那是五亿年前造山运动时从大海隆起的一个遗址。矗立在广场中央的两块岩石,由无数碎石和其他物质组成,中间夹杂着远古的贝壳,被海水推上来的页岩。
七丹广场与园区外的三座雕塑首尾呼应,使整个园区成为一个整体。就像一本大书,三座雕塑是封面,七丹广场是封底,中间的项目是内页。
走进产业圆主楼大厅,廖主编招呼大家:“大家请看大厅顶部的这七盏红籽灯,它象征七颗生命力旺盛的三七种子,也就是我们企业的名称:‘七丹’。七颗闪亮的星辰,辉映苍穹。”他接着又招呼大家,“请再低头看地上这几个字,‘七源天然,丹泽人间’,说的是:三七是大自然的馈赠,七丹人的使命,是要让它惠及人间。这就是我们为之骄傲,为之奋斗的企业精神。”
展馆内容非常全面,不但包括了三七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看得出来,七丹是一个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
大楼内还设有一个“七丹大健康培训课堂”,一个多功能的七丹大会堂,三十多问七丹客房,包括一个可供五百人同时用餐的三七宴宴会厅。
显然,整个七丹产业园的打造,除生产功能外,公司还力主开发它的旅游功能。
陪我们一起参观的,还有公司副总李建明。李副总是专家型管理人才,他个人拥有三十多项三七产品专利。李副总看上去文绉绉的,戴着眼镜,话也不多,一开口,却口若悬河。
据李副总介绍,公司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销售上不去,因为缺乏销售人才,公司的销售一直不好。从昆明招聘过一个销售主管,因为业绩不佳,自动退出了。其实这不仅只是七丹药业的问题,整个云南都如此,缺乏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缺乏人才成长的环境,这也是云南企业很难做强做大的原因。
7.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
文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无数的美丽风光。随便走进一个县,放眼望去,群山连绵起伏,山不算高,却都包裹在绿色中。山涧、峡谷、坝子里,翠竹、荷塘、稻田、沼泽、湿地、瀑布、泉水,空气中飘荡着甜甜的湿气,河流顺山而绕、穿过村庄、旷野、闹市。现在,文山广受游客追捧的,除丘北县普者黑五A级风景区、广南县坝美4A级风景区外,网友们又弄出个“文山十大旅游风景区”,除普者黑和坝美外,有文山市君龙湖、西华、文笔塔景区;有广南县八宝镇的八宝风景区、三腊瀑布;有富宁县的驮娘江风景区、丘北摆龙湖景区、文山市和西畴县的文山自然保护区。
其实,文山的美山美水远不止这些,富宁县的黄金谷,绿油油的一条山谷,流水潺潺,池水清悠,有果园,有鱼塘,全长二十多公里,是一道未修饰的风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西畴县的三光地质风景区,青山是青山,荒坡是荒坡,荒芜的山坡上,黑色的水漂砾石裸露在地表,黑压压一片,小的像满山坡的黑山羊,大的像数不清的黑牦牛。这种地质地貌,种庄稼不行,却是难得见到的地质景观,如果在石头与石头之间的地窝子里种上花期较长的格桑花、万寿萄,开花时节,简直美得醉人。
广南县的六郎村,一座几百米海拔的山坐落在村庄后,层层石级顺山而上,水流潺潺。密密匝匝的原始森林里水雾缭绕,青藤古树,奇花异草,石崖苔藓,被称为人间第一仙草的铁皮石斛,长在地上,挂在树上,挂在空中,石级旁边也有。还有林中的观景台,空中的吊桥。
丘北县的“舍得”,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乡镇。“舍得”是彝语。“舍”意为“山坡”,“得”意为“洼地、洼塘”,全意为“山坡上的洼地”。舍得之美,是一种大美,一种壮美。山坡上有几处大的草场,草场波浪起伏,绿草如茵,绿草中夹杂着各色仙花。然而,它的美不仅只是草场,它绵延起的山势、山坡上规模巨大的水漂砾石、代表彝族原始宗教(植物崇拜)的原始森林、草场上大片盛开的鲜花,都很美。
小巧玲珑的富宁县,位居云南广西交界处,居民的语音带有浓浓的“广西味”,绵软香糯。清澈的普厅河穿城而过。
文山市的盘龙河,两岸青绿,几十座石桥、铁桥飞架河上。
西畴县汤谷村保存完整的壮族传统“太阳鸟母”文化,丘北县舍得山白尼村的僰文化(彝族),其他地方丰富的壮族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都是文山不错的人文旅游资源。
还有文山市、西畴县、麻栗坡县的烈士陵园,都是非常优秀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那些传奇的革命斗争,令人敬仰的革命先烈,它们都是文山精神的红色源头。
旅游业是文山未来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是促进乡村振兴最有力、最快捷的手段,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又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委会上寨村小组小组长廖世兵,从二〇一八年开始,就组织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种植中药材,改造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广场,打造美丽乡村。
富宁县新华镇那农村的黄炳才,二〇一七年被乡亲们选举为那农村村委会主任,从那时起他就组织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打造家乡的黄金谷,在那里种植优质沃柑,林下养鸡,池塘养鱼,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开民宿,早早地就同乡亲们一道,把那农村建设成美丽乡村,为黄金谷旅游发展打好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一条便道通往两山之间的一条峡谷,这条峡谷里居住着几百户村民。这是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地界,是中国第一位壮族女县长侬惠莲的家乡。这里,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过去的贫穷已经成为老人们的记忆。继续往前走,两边山头森林茂密,郁郁葱葱,山脚下的柑橘园内,红红的柑橘挂满枝头。江龙村是文山州一个典型的由穷变富的美丽乡村,它未来的发展便是依托优异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档次,打造乡村旅游。为此,他们正在推进庭院建设。家家户户推倒围墙,一户一设计,建开放式庭院,庭院内建凉亭、花园……走走看看,村庄内到处干干净净,一个个庭院内鲜花盛开。村委会附近的广场上,四排用于接待游客的平房,全是人民公社样式。旁边还建了一个“人民公社大食堂”。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对侬惠莲整顿龙江村第一个互助组的批示,被做成一块条屏,矗立在小广场上。
广南县篆角乡下寨村,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的绿美乡村。他们就地取材,用石磨、陶器、石头、树干做花盆,在路边,墙头种植多肉植物,选点打造“多肉墙”,独具特色。
下寨村居住有壮、汉、苗、彝四种民族。笼么河绕村而过,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五。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绿美乡村建设,使村庄变得美。
每到一处,都有村民在干活,建个花台,把古树围起来;把有碍观瞻的坟墓迁走,修条环村的道路;村前村后的路旁撒上花种,让鲜明随意盛开……都是为了绿美乡村建设,都是为了乡村振兴。
近十年,文山州在生态建设、旅游业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下了大力气,全州人工造林五百零九万亩、封山育林一百八十三万亩、退耕还林一百五十五万亩、公益林保护一千零七十二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二百五十五万亩。
十年的努力,文山州的森林覆盖率从百分之三十七点六提高到百分之五十点一二。除此之外,还建了三个国家石漠公园,成功申报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两个省级森林公园。并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三个、省级森林乡村一百零四个,建成美丽公路二十四条五百四十四公里,建成美丽河湖九条,启动建设精品示范村一百三十五个、美丽村庄四百三十三个。
今年八月,我们到文山之前,文山州委书记陈明在绿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时强调,要全州干部群众,鼓足一颗汗水摔八瓣的冲天干劲,提升绿美乡村建设水平,真正把全州广大农村建设成为花园式的、记得住乡愁的农村,让文山一直绿美,永久绿美。
在富宁县板仑乡龙留村,陈明书记还叮嘱板仑乡干部,要对龙留村乡村振兴工作多回头看一看,要依托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龙留村打造成为工业带农业、城市带农村、园区带农村的典型。
州委州政府抓得紧,县委县政府行动快,政府落在实处,老百姓自然就干劲十足。我们一路采访,处处可见群众积极建设美丽家园的场景。
陈明书记认真查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了解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收入情况后,还指出,绿美是基础,老百姓富裕是核心。要聚焦群众收入,帮助群众算好收入账,积极支持群众发展产业,拓宽群众就业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富起来。要持续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上下功夫,引导广大群众整理好自己的美丽庭院,建设好自己的美丽家园。
未来文山四大支柱产业:绿色水铝、绿色三七、绿色现代农业,绿色康养旅游,全在一个“绿”字上。然而,要真正实现这四个“绿美”,却离不开“红色文山”铸就的精神力量。
第三章 文山的树文山的花
今年六月初,文山州确定评选各县(市)树县(市)花,八县(市)评选出八种县(市)树,县(市)花。这八种县(市)树、县(市)花将成为全州“绿美文山”建设的标志,融入文山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城市建设中,并作为乡村振兴的文化要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融合。
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观赏性、经济性,是这次县(市)树县(市)花评定的五个标准,首先由各县(市)根据这五个标准选定各县(市)的县(市)树县(市)花,然后报给州委州政府,做最后的审定、公示。
8.文山市的榕树和三七花
文山市的市树是榕树。榕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高八丈,胸十围,枝繁叶茂,树冠张扬,气根无数,可独树成林。
榕树树皮为深灰色,叶子呈椭圆形。榕树的雄花、雌花、瘿花瘿同生于一果内,花期五至六月左右。榕果成熟时,呈黄色或微红色,扁球形状。
榕树品种繁多,适应性较强,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而且分布很广,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加罗林群岛都有。
榕树的树皮纤维可制渔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叶芽清热解毒,可治疗多种病症。
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株大榕树,树枝上垂挂的气根多达四千余条,独木成林,蔚为壮观,巨大的树冠遮阴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左右。
中国广东新会县环城乡的天马河边,也有一株古榕树,树冠覆盖面积约十五亩,可容纳数百人在树下乘凉。
榕树被定为福建省的省树,福州、赣州的市树。
榕树很美,华盖如伞,具有包容的品格,是长寿、吉祥的象征,是坚强意志的象征,也是荣华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
文山市定榕树为市树,秉承了榕树长寿、吉祥、坚强的文化内涵,取其“荣华富贵、繁荣昌盛”之寓意,赋予它“人民健康富裕、文山繁荣昌盛”的新意。
文山市的市花是三七花。
三七已经在地球上生长了两千五百多万年,它经历了两个冰川时代而存活至今,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珍贵礼物。
三七为药属五加科,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系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七花形似伞状,黄绿化,花期为六至八个月,成熟后会结果,果熟时呈鲜红色。
三七花气味芳香,味微苦,泡饮之怡,片刻回甘。具有清热解表,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
三七花经千万年风霜,浴千万年骄阳,接天之甘露,吮地之精气,以其身济世,养身,救命,丹泽人间,具有广惠的生命意义,是健康长寿的象征;三七花开,茎之将熟,是美好希望的象征;三七花微苦、回甘,意味着苦尽甘来,丰收在望。
文山市定三七花为市花,寓意文山人民“健康长寿、生活幸福”,是文山人民“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的象征。
9.砚山县的清香木石榴花
砚山县的县树是清香木。清香木是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矮一点的两米左右,高的八米以上,株距稀松,一般间隔十至十五。清香木叶子呈长圆形,叶片较小,有清香味,嫩叶呈红色。清香木耐零下十摄氏度低温,生长在光照充足、不易积水的土壤里。
清香木花较小,紫红色,有雄花雌花之分,花期为三个月,花谢后会结出果实。清香木的果实呈球形,成熟时是红的,前端细尖。清香木的果实成熟较慢,长达七到八个月。
清香木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南部和缅甸掸邦。砚山县分布较广。 清香木味辛香,无毒,入药可去邪恶气,温中利膈,顺气止痛,生津解渴,固齿祛口臭。树叶树皮入药,有消炎解毒、收敛止泻之效。其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有明确记载。
清香木自身散发的味道,还能驱苍蝇、蚊子。
清香木叶子颜色青翠,赏心悦目,充满生机,寓意一种内心坚持,不言放弃的品格。其清新淡雅的芬芳,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象征。
砚山县选择清香木做县树,秉承了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寓意文山人民“不言放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
砚山选的县花是石榴花。
石榴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花像一个个橙红色的小铃铛,花瓣为单瓣,也有少许重瓣。石榴花为两性花,雌雄同株,因雌蕊发育程度不同,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呈葫芦状,或筒状花,不完全花呈喇叭形,称“钟状花”,不能受精结果。
石榴花生长在阳光充足和干燥的环境中,耐寒,耐干旱,不耐水涝,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高,肥沃、疏松、营养充足的沙土最好。
石榴花有凉血止血,消炎润肤,收敛止泻,润养肌肤等药用价值。
石榴花原产于中亚的伊朗、阿富汗,是北非国家利比亚的国花。也是我国山东省枣庄市,湖北省十堰市、黄石市、荆门市,河南省新乡市,陕西省西安市,安徽省合肥市的市花。
石榴花开时,优美雅致,色彩艳丽,热烈奔放。绿叶配红花,红红火火,彰显一种高贵成熟的美丽。花开富贵,儿孙满堂,是幸福美满的象征。
砚山县选石榴花为县花,寓意砚山事业“红红火火”人民群众“花开富贵,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美满”。
10.西畴县的华盖木和木兰花
西畴县的县树是华盖木。华盖木是一种常绿大乔木,高可达四十米以上,树干笔直,通常在一百二十厘米左右粗。仅分布于云南局部地区海拔一千三百至一千五百米的山坡、向阳的沟谷、潮湿的山地。为上层乔木,树冠宽广,根系发达,有板根。隔一至二年开一次花,花期为四个月,花果九至十一月成熟。
华盖木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是木兰科中最古老的单属种植物,因其树干挺直光滑,树冠巨大而得名。华盖木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植物中的大熊猫”。华盖木对生长区的土质、温度、空气湿度要求严格。为中国特有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华盖木叶片厚实,呈椭圆形,长二十厘米左右,宽八厘米左右,前端圆,有长约五毫米的急尖,尖头钝而稍弯。
华盖木开花时,花朵单独长在树枝顶端,花蕾是绿色的,长得较小。华盖木雌雄同株,每株约有雄蕊六十五枚, 雌蕊群十六枚左右。华盖木的果实为聚合果,也就是一朵花受精后结成多个果。果成熟时为绿色,每个果实内有三至五颗种子,但种子采摘困难,成活率低。每年十月至十一月种子采回,要将外皮洗掉,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随即播种。不能秋播的地区,将种子放在湿沙中存放,第二年二月至三月播种。种子一般在二十至三十度时发芽,播种后三十天到五十天苗出齐后,要为幼苗搭遮阴蓬。苗床最好用沙质土或腐殖质土,播种后土壤要保持湿润,但切勿多浇水,以免种子霉烂。
野生华盖木常与大叶木莲等混生成林,它第一次被发现,是在西畴县法斗乡一片海拔一千三百米至一千五百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发现时仅有七株。
华盖木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木兰科亚科顶生花木兰中的原始类群,对木兰科分类系统和古植物学区系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华盖木树干挺拔,花色艳丽而芳香,木材结构细致,有丝绢般的光泽,耐腐、抗虫,是世界级的珍稀树种,曾被生物学界认为已消失灭绝。
然而,在西畴县境内,华盖木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万分艰难地在繁育,并成功移植昆明世博园。西畴县境内珍稀树种较多,但自然环境恶劣,许多树种濒临灭绝。
多年前,被誉为“华盖木之父”的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刘玉壶教授经过千辛万苦,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五株被当地群众称为“缎子绿豆树”的天然野生华盖木,树龄在两百年以上,株高四十六米,光滑的树干高达三十米,胸径一点三米。刘玉壶教授深知这次发现的价值,他在当地住了下来。秋风渐起,刘玉壶教授开始用望远镜在这五颗树上寻找华盖木的种子,在一株大树上,他找到了一枚长在四十多米高的树枝上的果实,请部队的神枪手用枪把果实打下来,得到了四棵种子,靠这四颗种子,开始了华盖木的人工繁育。在刘玉壶教授的倡导下,云南省有关部门经过论证,批准立项,建成三百五十亩规模的香坪山林场,对华盖木及其他珍稀植物种质进行拯救和保护。林场的副场长雷连洪是一位“林三代”,为护守好林场内的珍稀树种,他每天在山林中巡查,行走二十多公里,二十多年如一日。采访时,他把鞋脱掉给我们着,他的一双脚,脚背上长满铁壳般的茧。
珍稀的华盖木极少人见过,“藏于深山不张扬,挺直腰板求生存,华盖入云望苍穹”,是它的高贵品格,过去一直在与“荒漠化”抗争的西畴县人民,用它作为“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的象征,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西畴县的县花是木兰花。
木兰花是落叶小乔木,高可达五米,树干芳香,紫褐色。花分雌雌,花朵单独长在树枝顶上,每朵有六枚花瓣,外面紫红色,内面显白。果实呈圆形,根是肉质根。
木兰花生长在光照充满、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稍耐阴,也耐寒,但不耐旱,怕水淹。
木兰花原产于我国中部山地混交林、杂木林中,云南、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海拔七百米到一千八百米的山林中都有。
唐朝时,木兰花被引种到中美洲,十七世纪被引种到欧洲,一七九零年传入英国,经英国繁育后在欧美广泛种植。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木兰学会,培育出更多优良的园艺品种。
辽宁省本溪市的市花就是天女木兰花。
木兰花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开花时花朵傲立枝头,满树花色,给人以优雅、纯净、勇敢、大方的感觉,是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象征,寓意不畏艰险,傲立枝头,把美丽绽放人间的无私精神。
西畴县选木花为县花,比喻西畴人的“勇敢、纯洁、大方”。西畴是一片荒漠化的土地,经西畴人民多年的奋斗,已逐渐将荒漠的土地改造成良田、果园。木兰花正是西畴人民“不畏艰险,傲立枝头,把美丽绽放人间的无私精神”的象征。
11.麻栗坡的凤凰木和老山兰
麻栗坡的县树是凤凰木。凤凰木是木本植物,开橙色和黄色花。凤凰木又叫金凤花、红花楹树、火树、洋楹树。凤凰木是热带地区十分有价值的一种观赏树,开花时,花似火焰,灿烂夺目。
凤凰木在我国分布广泛,喜欢温暖和湿润的生长环境,具有耐热不耐寒的特性。凤凰木适合在排水性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
是比较常见的树种, 因为树形高大,树冠横展而下垂,枝叶茂密,非常适应在公园、庭院种植,或做行道树。
凤凰木“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国树。
凤凰木花色火红,热情奔放,有活力,喜庆,吉祥的寓意。文人墨客常把它作为离别、思念、火热青春的表达意象。
凤凰花的适应能力强,即便处在恶劣的环境下一样能生长,开花。也是坚强,乐观,积极,逆境而勇的精神的象征。
麻栗坡是一座经过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至今还有许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在那里安息,凤凰木“花红似火,热情奔放,充满活力”,正是当年那些英雄的精神写照,同时也彰显着今天“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麻栗坡人民“逆境而勇”,建设家乡的精神风貌,是一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象征。
麻栗坡的县花是老山兰(墨兰)。
老山兰是草本兰科植物,分墨兰和白墨兰两种。白墨兰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流传至今、已有十多个品种。老山兰(墨兰)叶色莹润、体态优雅、幽香致远、抗病力强。老山兰(墨兰)主要产于广东顺德,清朝初期开始人工栽培,进入花市。老山兰(墨兰)花茎直立、呈绿色,花为绿白色、唇瓣雪白、无任何杂色斑。老山兰(墨兰)植株健壮,高约三十五厘米,属于中型盆栽花卉植物。老山兰(墨兰)叶片上有琥珀纹,观赏性极高,每年的一至三月开花,花色洁白高雅,十分雅致。 老山兰规范的名字叫“墨兰”,为了纪念在麻栗坡县打响的中越自卫还击战老山战役,麻栗坡县人民赋予墨兰一个新的名字——老山兰。
野生老山兰生长在海拔三百至两千米的林下、灌木林中、小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阴凉处。
老山兰是半阴性植物,对环境要求比较高,适应在暖和、湿润、散光、通风的地方生长。
老山兰植株高大挺拔,叶子的尖端还有金黄色边,花为紫红色。
老山兰中的名贵品种有绿墨兰、白墨兰、鹦鹉墨兰、徽州墨兰,现在大多数都是人工栽培了。常见的品种还有:企黑墨兰、白墨墨兰、金嘴墨兰、银边墨兰,金华山等。
老山兰寓意是高雅、淡泊、娴静,文人墨客常用它来形容男人人品高尚,具“君子”风范,淡泊名利;形容女子优雅大方,温柔恬静,似空谷幽兰。
老山兰生命力强,有坚强、坚韧的意境,它开花不畏严寒,还被人们当作“坚强不息”的意象,也做“洁身自好”“青春永驻”的象征。
在文山,在麻栗坡,老山兰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象征;是“为祖国和人民甘愿吃亏”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是“生死相依、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的象征;是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高洁灵魂的象征。
12.马关县的木莲树和三角梅
马关县的县树是马关木莲。马关木莲为木兰科常绿乔木,花蕾呈椭圆形,像毛笔头。马关木莲花较大,紫红色,盛开时宛如水中的莲花。开花后,花朵中的每一个雌蕊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中生长在膨大的花托上,小果为深红色,仿佛挺立在枝头的花锤。花期为四至五个月,果熟期为十至十一个月。
马关木莲产于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一千六百至两千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形优美,花大而美艳,其树身高约十八米,胸径六十厘米;小枝呈绿色,长成枝干后变成褐色。叶子呈长圆形或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花有芳香,单独生长在枝顶。果子熟时呈深褐色。云南东南部的文山、红河,四川的德昌都有分布。
有人这样描写马关木莲:紫红色的木莲花,在绿叶的衬托下,向着蓝天恣意绽放,远观风景,近闻芬芳,叹为观止。高洁典雅的花朵,如红莲误上枝头,恰似“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唐白居易《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马关县选马关木莲做县树,寄予它马关事业“大紫则大红”,马关风采“绿叶托紫缨,向着蓝天恣意绽放”的高洁典雅的象征意义。
马关县的县花是三角梅。
三角梅是光叶子花和叶子花的统称,属紫茉莉科、叶子花属植物。为常绿攀援状灌木。茎粗壮,枝下垂,叶片像纸一样薄,呈卵形,花多为紫色或洋红色,长圆形或椭圆形。广州、海南、昆明的三角梅,花期在冬春之间,中国北方温室栽培三月至七月开花。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主要分布在中国、巴西、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作为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在园林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利用三角梅枝干的高可塑性,可以作装饰花艺长廊、景观垂挂、道路中间的隔离带。
三角梅耐高温、干旱,抗贫瘠能力强,气温低于七度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其花朵十分艳丽,有艳红色、玫红色、黄色、 白色,还有杂色花朵。
三角梅花可入药,调和气血,治白带、调经。
三角梅开花时花团锦簇,热烈奔放,是激情人生,坚贞不屈的精神象征。也有人用它来比喻三角恋,那又使它染上了一种忧伤的色彩。
发展中的马关县为防治疫情向国内扩散,至今还有不少人坚守在边关,他们选择三角梅做县花,寓马关事业“花团锦簇”;寓马关人民“热烈奔放”;寓“坚强果敢,勇于担忧”的精神风貌,是一种综合的象征意境。
13.丘北县的黄连木和荷花
丘北县的县树是黄连木。黄连木是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是落叶乔木,树高达二十余米。其树干扭曲,树皮暗褐色,呈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雌雄花分开,不同株,先开了花,才开始长叶。雄花序排列紧密,花比较大,六至七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花较小。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
黄连木主要生长在菲律宾和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华北、西北的、海拔一百四十至三千五百五十米的石山林中。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均能正常生长。资源调查的黄连木分布,北界县市由西到东为:云南潞西——泸水——西藏察隅——四川甘孜——青海循化——甘肃天水——陕西富县——山西阳城——河北顺平县——涉县——北京,这一地理分布界限,与中国境内一月份平均温度八度的等温线大体一致,广泛分布于此线以南的地区。以北、以西地区较为少见。
黄连木随着气候变化,有规律地萌芽、开花、展叶、结果、落叶。黄连木第一次开花,一般要八至十二年。嫁接繁殖的黄连木,因其接穗发育阶段不同,开花有早有晚,有的嫁接株当年即可开花。黄连木雄株较雌株发育早,一般是先开花后长叶,但也有花叶同时展开的现象。
黄连木性喜光,根系发达,适应性很强,耐干旱,亦耐贫瘠,寿命较长,可达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甘肃五库镇安家坝村有一株树龄两千八百余年、胸围达九点二米的黄连木古树,被评为“中国最美黄连木”。
黄连木木材鲜呈黄色,可提取黄色染料,材质坚硬,用途广泛。黄连木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出油率高、油品好。种子的含油率在百分之四十二以上,种仁则高达百分之五十六以上。黄连木油是一种不干性油,油色淡黄带绿色,有点苦涩味,精制后可供食用,也可作润滑油或制皂。鲜叶含芳香油,可作保健食品添加剂和香熏剂。嫩叶可做蔬菜,加工后可做茶饮。
黄连木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
清代吴其濬的植物专著《植物名实图考》记载:“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其腌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甘如橄榄,暑天可清热生津”。
黄连木树皮树叶可入药。根、枝、叶、皮还可制农药。从黄连木中提取的树胶,经加工后,可治疗皮肤老化,改善皮肤光泽,是天然美容护肤品。
黄连木观赏价值也比较高,其树干笔直挺拔,树形秀美,枝叶繁茂,叶色随四季变化而不同。新发嫩叶为红色,或浅绿色,继而变深绿,秋季平均气温降至十五至二十度时,叶片开始变色,有红色、橙红、橙黄等,是优良的乡土色叶树种。其花开始呈红色,未散粉前,雄花序如鸡冠般红艳,缀满枝头,亦有“鸡冠木”之称。自然状态下,黄连木的果实一般是由绿先转红,最后再变为铜绿色,很特别。但其果实往往会被蜂侵害,受害的黄连木果实成熟时,颜色仍为红色。因此,常呈现红绿相间的别样景致。
黄连木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滞力,有杀菌作用,可作为防大气污染的环保树种和环境监测树种。
黄连木生长缓慢,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大器晚成”;黄连木树干挺拔,疏而不屈,中国古代文化中,用它做“尊师重教”的象征。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丘北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比较缓慢,选黄连木为县树,蕴含“欲速而不达,脚踏实地,后来居上”的寓意。
丘北县的县花是荷花。
荷花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花期六至九月,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为世人称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宋代,杨万里。)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
荷花是印度、越南和马拉维的国花,也是中国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的市花。
《北梦琐言》(宋,孙光宪)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邻近有小庄,距离官道约十里, 中有池塘,莲花盛开。 一天,他在池边看莲, 忽见一个红脸素服的女子, 貌美如花,迎面而来。苏一见倾心,赠给她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他把这朵花摘了,以后开的荷花,花蕊中再没玉环了。
“荷”被称为“活化石”,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分植物被淘汰,而荷花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果和根(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渐渐的,荷花作为延续早期人类生命的粮食,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普者黑旅游,“观荷”是一大亮点,“荷花”早已成为丘北县旅游业的拳头产品;丘北的野荷花、大洒锦、小洒锦、并蒂莲早已名扬九州。丘北县选择荷兰作为县花,有“丘北荷花别样美”之意,希望丘北县之美也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在蓝天白云下恣意绽放。
14.广南县的蒜头果和桃花
广南县的县树是蒜头果。蒜头果是铁青科,蒜头果属常绿乔木,高可达二十米左右,树皮稍有纵裂,小枝有不明显纵纹。蒜头果四至九月开花,五至十月结果。蒜头果的果子呈球形,稍扁,有点像梨,种子也是球形或扁球形的。
蒜头果分布于中国广西西部大新、龙州和右江流域各县,以及云南东部富宁、广南等地。广西生于海拔三百至三百五十米低山地区。云南生于海拔五百至一千六百四十米的山地。适宜生长在湿润肥沃的土壤里和石灰岩山地混交林内,或者稀树灌木林中,在砂岩、页岩地区的酸性土上也有生长。
蒜头果种子含油脂,为良好的木本油料植物,可作润滑油和制皂的原料,也可食用,饼渣作肥料。
最早记载蒜头果的文献是一九七二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经济植物》一书,书中记载:“蒜头果,别名山桐果(广南)。”分类位置放在茶茱萸科下,第二次是一九七三年,编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油脂组编的《中国油脂植物手册》,分类位置放在樟科下。至一九八〇年,蒜头果才被广西植物研究所的李树刚教授以一种新物种写进论文正式发表,李树刚教授称其为“油料植物——新属——蒜头果属”。经李树刚教授研究,蒜头果既不是樟科,也不是茶茱萸科,而是铁青树科。它是铁青树科的一个新属和新种。李树刚教授的论文发表在《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第1卷第6期,
至此,蒜头果才有了科学的名称。
蒜头果经济价值极高,其油脂中含“鲨鱼酸”。研究发现,蒜头果神经酸含量超过百分之六十二,是鲨鱼神经酸含量的两倍以上,是其他植物神经酸含量的十五倍。
一九八七年,蒜头果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一九九一年收录进《中国植物红皮书》;一九九九年进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属濒危植物,国家极小种群保护物种;二〇一二年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重点保护对象;同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研究结果表明,蒜头果固有的生物学特性不利于种群的发展,动物对蒜头果果实的取食和危害又使得本来就有限的种子数量大为减少,人类活动的破坏不仅直接减少了蒜头果资源,同时也破坏了蒜头果的生存环境,不利于蒜头果的生长和天然更新。
蒜头果是一种特殊的石山地区绿化树种,它在石漠化改造中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蒜头果为单种属植物,形态解剖特征既有原始性状,又有较进化特征,对于研究铁青树科的分类系统有一定意义。
深秋到来,广南县曙光乡拖董村周围的山坡上,野生蒜头果树硕果累累,农民正忙着采收果实。蒜头果成了拖董村村民的致富树。
在广南县,有十一个乡镇有野生蒜头果,有四个乡镇开始人工种植。县境之内,树干五厘米以上粗的野生蒜头果达三万八千二百一十五株,年均鲜果产量二百多吨,被云南省林草局列为省级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林木种质资源库。
近年来,广南县加大对野生蒜头果树保护力度,先后完成现存资源普查,建成一千五亩蒜头果保护区,两千亩蒜头果种质资源库。出台蒜头果种子收购保护办法,严格规范果实采收。并将全县野生蒜头果的保护,以株为单位落实到每一个护林员头上。
广南县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蒜头果研究开发中心,在蒜头果保护、种子采收、苗木培育、造林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蒜头果是大自然的馈赠,广南农民将其树称为“神树”,在拖董村就有一棵“神树王”,被植物学家称之为“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树龄约三百年以上,如今依然枝繁叶茂,年年挂果,变成村民们的“摇钱树”。
广南县选蒜头果为县树,有其深刻的含意,他们希望广南县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像那蒜头果神树王,“根系深植广南大地”,年年“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广南县的县花为桃花。
桃花属蔷薇科植物,落叶乔木,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花有白色、粉红色、红色,花形分重瓣或半重瓣,花期在三至四月。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后来逐渐传播到亚洲周边地区,从波斯传入西方,桃花的拉丁名称就是波斯。在中国、法国、地中海、澳大利亚等温暖地带都有种植。
桃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
桃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春季采摘花朵,把它晒干,便可入药。有通便,利水消肿之功效。
《千金药方》(唐,孙思邈)载:“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
《名医别录》(魏晋,陶弘景)载:“桃花味苦、平、主除水气、利大小便,下三虫。”
桃花中的中元素有疏通经络、降脂减肥、滋润皮肤的美容效果。
桃花开时,花团锦簇,喧嚣、烂漫,许多文人墨客都有诗赞美桃花。《桃花庵歌》(明,唐寅)写道: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很美。以往,人们都用桃花比喻“好运”,称之为“桃花运”,用它作为“美好爱情”“美好愿望”“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天,广南把桃花选为县花,也是希望广南大地像冬去春来的桃花园:春风荡漾桃花艳,阳光普照万物新。同样有用桃花之寓意,寓广南“好运”,喻广南一切“美好事物”,广南人民一切“美好愿望”,撞上“桃花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