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保护自然中唤回生命的艺术 (鉴赏《鸟儿在风中歌唱》)

时间:2009/8/29 作者: 尘埃 热度: 93062

鸟儿在风中歌唱

樊孝斌 词 刘聪 

有一只鸟儿盘旋在山岗,

它的歌声唱得好凄凉。

不知为什么,

它不敢飞进自己的村庄。

 

有一个笼子挂在那树上,

笼子里关着它的新娘。

它看见猎枪,

正面对着自己的飞翔。

 

鸟儿在风中歌唱,

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

鸟儿在风中歌唱,

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

[赏析]

在保护自然中唤回生命的艺术

在未言及到歌词的欣赏前,请让我们看一下19821028目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自然宪章》中重要段落:

“大会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有赖于自然系统的功能维持不坠,以保证能源和养料的供应。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塑造了人类的文化,一切艺术和科学成就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有最好的机会发挥创造遣力和得到休息与娱乐。”

“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塑造了人类的文化,一切艺术和科学成就都受到自然的影响”,这是真理。当我们读到叶绍翁《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会感受到一份特有的天趣。何谓“天趣”,刘海粟认为:生命形态所引发的情致,人类在认识宇宙、探索宇宙、利用宇宙的过程中,从丰富多彩、奇异变化的宇宙现象中,将发现、开掘、感受越来越多的天趣,用来充实、提高自己。而在幼儿教育中儿童就能背上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哪儿去了?我们的教师、教授们你能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直观地的欣赏吗?你们体味出来什么诗情画意是怎么向孩子解释的呢?这样一个严峻的课题,谁能发出引起人们振聋发聩的共鸣呢?我们说是艺术,是艺术中的歌曲!

著名现当代诗歌评论家们,在谈及诗歌创作时均说及应对于人、人民、民族的命运的关注,应以真实的血泪直面现实并表现诗人的良知,还提出应审视与歌唱大地和大地上的风云,抒发对人生、时代、生命切实的憬悟,《鸟儿在风中歌唱》则在一个新的视野触及令人警醒的大话题:

有一只鸟儿盘旋在山岗,它的歌声唱得好凄凉,不知为什么,不知为什么,它不敢飞进自己的村庄,自己的村庄。

有一个笼子挂在树上,笼子里关着它的新娘,它看见猎枪,它看见猎枪,正面对着自己的飞翔,自己的飞翔。

鸟儿在风中歌唱,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鸟儿在风中歌唱,啊……啊……,有谁能把它,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

整个歌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鸟儿的自述,揭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产生的悲惨的故事,读来听来让人心碎,让人在心灵滴血中反省、无颜。无论是谁,读了、听了都应会发现自己的良心,更会发现自己的人性。

我们感谢在首届长江流域歌手大赛中演唱的黄鸾,她把自己刚从失败的婚姻退出来的经历和特殊的生活体验融会到歌曲中,把自己的心伤风中颤抖的鸟儿连成一体,仿佛自己就是那歌唱的鸟在凛冽的疾风中,不停地歌唱,不停地飞翔,让自己又似鸟儿一样俯瞰着这幅悲戚的画境角色的入淡出,情感的张驰有度,出神入化,丝丝入扣做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让听众为之动情、伤心、落泪,也赢得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方琼饱含深情地说:黄鸾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精确深刻,作品层次感处理得很好,情感抒发恰如其分。”这是对她的演唱技巧说的,但我们要加一句比她评述更重要的话,黄鸾是一个极有道德的歌唱家,她真正懂得了联合国大会《世界自然宪章》中一段话:

“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能够改变自然,耗尽自然资源;因此,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迫切需要维持大自然的稳定以及养护自然资源。”

既然方琼谈及了艺术,谈及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精确深刻问题,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歌词中的艺术形象及情感的抒发。

这首歌词如同戏剧一样描述着一对鸟儿爱情悲剧,在叙事安排上采用顺叙的方法,悲剧拉开了序幕,鸟儿盘旋在山岗,歌声唱得好凄凉,让形象一开始就出现在被渲染的悲剧氛围中,接下来发出令人急于要求索的问题:“为什么它不敢飞进自己的村庄”?这一问,雷霆乍惊,在天幕上乌云密布,凄惨惨,冷颤颤,阴森森,悲剧的主人翁在凄风阴雨中颤溧。悲剧上演着,鸟儿在目不忍睹中不能不窥视,在它眼前出现的是树上挂笼子里关着它的新娘。我们知道,《山海经》中有云:“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可就是这样的一只鸟,却遭受到和新娘分离的至残至忍的境遇。我们也知道很多鸟儿对爱情是十分忠贞的,我们且不说爱情鸟,仅说“杜鹃啼血”的故事吧,传说杜鹃是对爱情最忠贞的鸟儿,它们双飞双栖,长久相伴,如果配偶不幸死去,他们也不会独生,日夜不停地呼唤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直到声音枯竭,泪之即尽,继之以血,直到生命的终结。而如今,鸟儿眼看着自己新娘被关着,它要去救可又不能,因为它看到猎枪正面对着自己的飞翔。这真是在大千生灵中最卑劣的凶残悲剧却在具有现代文明的人类中上演,而刽子手竟然是自称文明上帝的人类,真是惨绝人寰。悲剧的尾声,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悲剧剧本中总喜欢要加上大团圆结局的,因为人性的善良应是中国文明的特色,可是歌词中却用了“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发问,这是在谴责,这是祈求,这是在呼唤,一切的一切,旨在让人们找回良心,寻到人性,拣回失落的善良。这样强烈的形象,这样浓烈的抒情,才真说是典型化的艺术。

我们说艺术的生命没有比生命的艺术再感染人了,《鸟儿在风中歌唱》就是生命的艺术的代表。

让我们从《鸟儿在风中歌唱》中真正懂得这样的真理:

“从大自然得到持久益处有赖于维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也有赖于生命形式的多种多样,而人类过度开发或破坏生境会危害上述现象,如果由于过度消耗和滥用自然资源以及各国和各国人民间未能建立起适当的经济秩序而使自然系统退化,文明的经济、杜会、政治结构就会崩溃。”      ——《世界自然宪章》

这段宣言也是对《鸟儿在风中歌唱》的艺术的生命力的永恒的注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