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最讨厌猫
每天我摩托坐垫都被猫弄得脏兮兮的
她似乎不解气
继续道
见到老鼠都没有见到猫讨厌
我不由得感慨
千百年来老鼠知道自己干着坏事
从来都是偷偷摸摸
如今的猫却不同
不仅不逮老鼠了
干起坏事来
还道貌岸然
堂而皇之
2023.12.3.8:50于闻之居
从 “猫鼠之变” 看角色与责任的错位
在邓三君的短诗《鼠和猫》里,朋友对猫弄脏摩托坐垫的抱怨,引出了诗人对于猫鼠角色今昔变化的深刻感慨,这一简单的生活场景,却蕴含着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寓意。
诗中提到,千百年来老鼠自知行径不端,始终以偷偷摸摸的形象示人。它们破坏财物、传播疾病,在人类社会的阴暗角落穿梭,人们对其厌恶是基于它长久以来的恶劣行径。而猫,本是老鼠的天敌,肩负着守护粮食、维持秩序的使命。在传统认知里,猫的存在是为了制约老鼠,它的敏捷与勇猛是对付鼠患的有力武器,是守护安宁的卫士。
然而,如今的猫却发生了令人叹息的变化。它们不再履行逮老鼠的职责,甚至干起坏事还道貌岸然、堂而皇之。这种转变,映射到人类社会,就像是一些本应承担特定责任的群体,背离了自己的使命。例如,某些执法者本应维护法律公正、保障民众权益,却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一些医护人员忘却了救死扶伤的初心,陷入利益的追逐,这些行为都如同诗中的猫,抛弃了原本的职责。
猫的这种角色转变,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猫不再需要通过捕食老鼠来生存,优渥的条件让它们丧失了斗志和本能。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的极大丰富和各种诱惑的增多,也使得一些人在舒适圈中迷失。缺乏监督与约束机制,让这些背离职责的行为有了滋生的土壤。就像没有外界力量督促猫去履行捕鼠的职责,它便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使命。
当猫不再捉老鼠,社会秩序便会失衡,鼠患会日益猖獗。在人类社会中,当各群体都不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整个社会将陷入混乱。这警示着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岗位,都应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能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就像给猫戴上 “紧箍咒”,督促它回归本职,以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