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歇地,是我县边远山区罗武庄乡的一个村委会。1987年,我调入县委宣传部不久,随县委扶贫工作队进驻羊歇地村蹲点。我们在三家村下了北京吉普,扯枝树叶拍打一头一身厚厚的尘土后,便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向一街河。一路陡壁绝壑,如斧劈刀削。路如带,谷成垄,山极险峻,路极狭窄。站在陡峭的山崖举目四望,苍凉得够味,苍凉得心惊。
夜宿羊歇地,周围一片清雅幽寂,心间掠过一丝寂寞。过了不久,我才知道羊歇地是全县少有的贫困村,比我想象到的贫穷,穷得声名远扬。“望天一条缝,望地一条河”,成了羊歇地的真实写照。村民南瓜萝卜难以吃到年底岁尾,不少人家要靠政府供应救济粮。在他们眼里,每月领50多元国家工资的工作队员,个个是超级富翁。老母鸡下了蛋,家家几乎都攒着,卖给村公所或提去乡街子卖,买油买盐,或给孩子买作业本交学费。孩童也下地干活,怕尖利的石子戳破鞋,干脆打赤脚。由于穷,孩子和老人大都没有去过县城。
一次,我从县城返羊歇地的途中,走到林家村一带,实在太累,就坐在路边的山上吹口琴。我至今还记得,吹的是当时流行的《月亮之歌》。有个小男孩从我身边走过,以为是什么怪兽发出的声音,吓得边跑边哭。那小家伙从来没有听过口琴。我还采访到,1981年,开挖大蛇腰到罗武庄的乡村公路,几个老人激动得睡不着,约起来背着冷饭团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专程去 “看热闹”。小车在前面跑,货车在后面追。老人心花怒放地说,“不得了耶,儿子比老子还跑得怪(快)!”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汽车!
羊歇地穷,没有鸟鸣没有山花的莽莽荒岭,植被稀疏,要在山上找一棵做锄头把的木材都很难。但是,那里有一种植物最富足:剑麻!荒山秃岭、山箐山颠、田头地角,到处是一排排、一丛丛叶茂枝肥的剑麻。乍看剑麻,平凡矮小,不惹人注目;灰色的叶边还长满均匀利刺,不讨人喜欢。可是,它宛如一把把厚实、锋利的宝剑,剑柄入地,剑尖冲天,威风凛凛,在干枯的黄土地上放射出生命的异彩,仿佛在向穷山恶水示威。这令人敬畏、形象坚韧、厚实宽饶,心胸宽大的剑麻,“绿林英雄”般层层推进着我对山民的认识。
一天早晨,我和村公所的文书张贤到对面的小干田村去追缴公余粮。刚出门,只见雾不见山,眼前白茫茫的好像湖泊。浓雾沿山坡往上爬,崎岖的山道旁,一排隐约可见的剑麻成了我们的路标。迷雾令人望而生畏,我心里产生了打道回府的念头。“过一会雾就会散的。”张文书说。果不其然,我们下了两公里多的陡坡来到一街河,却是一派阳光普照大地的景象。绚丽的光焰照在河心,折射的光彩若熊熊燃烧的篝火,照得剑麻光彩夺目。远远望去,前面隐约出现一间小屋,它依山而卧,傍陡壁、俯清溪,雄踞一方。
傍晚无事,我常独自出门去看山。特别是有月亮的晚上,总少不了外出赏月观云。蜿蜒的山道月色澄明柔和,清辉流淌,夜涨了潮。我扯些野茴香铺在地上,独坐山梁,燃支烟,看看茫茫荒坡银光落照的剑麻,思绪万千。月亮离人类很远,也离人们很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诗句都说明了人与月的亲密。可是,一旦把目光聚焦月下的荒坡,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今晚的月色真的不同寻常,她显得那样的冷艳,那样的孤独,那样的凄婉。好在月光皎洁,明暗真切,俯视山箐,惊诧得令人鼓掌。一幅海市蜃楼般的天然山水画奔来眼底:月光投到河心,折射出茫茫亮光,像璀璨的朝霞,像燃烧的火把,像闪亮的钨灯……真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这水天一色的景致,令人多思:月之美,美在精神,美在神韵。它形微而博大,神散而精深。由此悟出人生的真谛:精神的坚强是最有力量的。
夜静月浓,徐徐夜风袭来,洒下一片幽静。眼前的剑麻,与月色融为一片朦胧与幽深。声声狗叫打破了山乡的沉寂,我明白,是同事周富荣撵山 (打猎)回来了。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躺在床上,脑海里仍是一派月照剑麻的灿烂景观,不知不觉在美妙的想象中甜甜睡去……
时光飞逝,转眼30年过去。今年3月,我调到了县司法局工作。常言道,无巧不成书,过去我在宣传部扶贫的羊歇地,今天又成司法局的扶贫点。最近去了一趟羊歇地,感慨万千! “路如带,谷成垄”的景象烟消云散。高山顶上架起了高压线,陡峭的山路不见了,替代它的是一条宽敞的乡村水泥路。过去涉水过河的一街河底,架起了水泥钢架桥,摩托车、农用车、小汽车,在乡村公路上奔跑。有了这条公路,各种农用物资可以直接运回村里,村里的农产品也很方便的运出村外。进出村里的各种物资和农产品,靠人背马驮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昔日村子里潮湿破旧的土掌房、平顶房,被一幢幢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崭新砖混房替代。远远望去,一番新农村的景象。走进农户家,各种家用电器,沼气灶、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电冰箱等随处可见……我的童年时代没玩过的玩具、童车,在这闭塞的小山村里,也安家落户了,真让人羡慕。扶贫的春风,吹亮羊歇地。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群众生活日新月异,就像电脑高手按了一下“刷新”键,一切都已经脱胎换骨。
我惊叹,一股高山银线,一条乡村水泥路,竟然覆盖了羊歇地昔日心惊的苍凉!过去靠政府供应救济粮的羊歇地村民,现在已是拖拉机、摩托车、小汽车开进村!遗憾的是,没有在羊歇地过夜,没有静坐山坡欣赏月光普照大地的澄明,没有俯视一街河海市蜃楼般的山月之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