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是云南的地理中心,历史上曾经是云南省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乌蒙山、哀牢山、金沙江、元江在境内形成了二山挺立、二水环绕的山水画卷,立体气候明显。春秋战国时期,在楚雄还建立了一个地方政权哀牢国。楚雄州民间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査姆》,是中国彝族文学史上的两大奇葩,彝族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灿若星河。楚雄彝汉等各民族开放包容,乐观豁达,温顺忠诚。楚雄彝族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十分突出,如民间信仰的多样性、服饰的多样性、民俗的多样性、节日的多样性、建筑的多样性、饮食的多样性等等。按地理环境决定文学,以及人文环境是文学的土壤的观点,楚雄这块土地自古就是一片文学的厚土。
楚雄活跃着一批文学追梦人
楚雄州现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3人,他们是黄晓萍、马旷源、熊望平、杨永寿、张永祥、孙庆明、李学智、余继聪、吴玉华、朱绍章、李长平、杨荣昌、苏轼冰,在他们中,有40后的老作家,也有80后的青年作家。有云南省作协会员104人,楚雄州作协会员466人。彝族作者159人,农民作者170人,女作者183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作者占25%,“90后”、“00后”作者有 25人,占5.3%,中年作者占48%,老作家占27%。形成了彝族作家群、农民作家群、网络作家群、女作家群等老中青结合,有一定规模和创作水平的创作群体,以及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门类齐全、实力较强的创作队伍。楚雄作家一代接着一代,坚守着文学的家园,担当着文学的使命,勤奋学习,勤奋创作,成为彝乡文化的主力军。楚雄州从80年代起,伴随着《金沙江文艺》的创刊,初步形成了一批作家队伍,他们承担起传承楚雄民族文化的使命,追求文学梦想,坚守文学家园,一代接一代,从未停步。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近40年来,楚雄州有210多位作者出版各种文学专著520多部,其中长期小说76部。仅2017年,全州53位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146件,近80万字,其中有12位作者在国家级大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十月》《诗刊》《文艺报》《民族文学》发表了作品。另外还有214位作者在州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文学作品260多万字,出版个人文学作品专著14部 (长篇小说4部,长篇报告文学1部,其他作品集9部)。楚雄文学创作呈现队伍不断壮大、作品不断增加、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楚雄州产生了一批文学创作领军人物。黄晓萍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真爱长歌》获得2010年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张永祥散文集《情感高原》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熊望平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生命倒计时的最后三天》改编成的电视剧获得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余继聪散文集《炊烟的味道》获得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李学智长篇小说《大户》获得梁斌小说奖一等奖;马旷源出版作品50多部,其文学评论《西游记考证》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杨永寿出版个人作品26部;孙庆明、吴玉华、朱绍章、李长平、杨荣昌、苏轼冰、李建林等一批作家的作品在云南产生了一定影响。
楚雄绽放文学的马樱花
彝族文化是楚雄的根和魂。楚雄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沃土和富矿。文学一直是这块热土上的一枝绚丽奇葩。文学是楚雄彝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学一直书写着楚雄的神奇美丽,书写着楚雄的梦想。文学让楚雄大地更加充满生机活力,更加诱人、更加光彩夺目。楚雄的作者长期致力于地方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创作。他们脚踩自己生活的这块大地,仰望楚雄蔚蓝洁净的天空,他们热爱、敬仰这块土地,不断挖掘着祖先留下的文化富矿,叩问楚雄文化之美、人民之美、自然之美。他们向世界展示着楚雄的形象和价值,讲述着楚雄的故事,为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楚雄文化自信、助推楚雄文化旅游发展、促进楚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楚雄的骨干作家出版了大量文学专著,还出版了文化专著《“楚雄故事”系列丛书》《楚雄地方文化丛书》《今日楚雄丛书》《禄丰地方文化丛书》《人文石羊丛书》《楚雄彝人古镇丛书》《楚雄市茶花文化丛书》《彝人天堂丛书》《人文黑井丛书》《武定人文地理丛书》《楚雄民族文化丛书》《楚雄彝族文化丛书》等260多部,成为楚雄大地的一道文化风景。民族文化交融之花结出民族团结硕果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文化、汉文化就进入了楚雄。公元前4世纪,楚国庄蹻开滇进入楚雄,“以兵威定属楚”。两千多年来,楚雄彝族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 (中原文化)交融发展,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吸收。各民族长期团结和睦相处。在这种背景和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楚雄作家群,文学创作独具特色和魅力。全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8%,但少数民族作者却占全州作者的近一半。彝族文化是楚雄文化的主体,彝族作家是楚雄作家群的主体,占全州作者的近40%。汉族作家以彝族文化、彝族生活为创作素材,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如汉族作家黄晓萍的长篇历史小说《绝代》,熊望平的中篇小说《土黄天》,秦迩殊的长篇小说《阿莫沙蒂》等,都是彝族题材作品,大多数汉族作家长期进行彝族题材创作。彝族作者也在积极从事汉族题材创作,彝族作家李学智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户》,卡罗创作的长篇小说《滇军完人》,杨永寿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高原奔向大海》等,都是汉族题材的作品。还有回族、苗族、傣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作者也与汉族作者相互学习,交融发展,以对方民族生活作为创作素材。这种文化交融,彝族文化及各少数民族文化既保留了自己民族的特质、传统,又有了新发展。这种良好文化氛围,促成了楚雄州各民族团结和睦和谐发展,亲如一家的良好局面。
良好的文学生态让文学创作道路越走越宽广
楚雄,一直都有良好的文学生态、文化氛围。楚雄州委政府历来重视文学创作、文化建设,把文艺工作、文学创作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楚雄作家政治上关心,创作上尊重,生活上照顾,一批作家成长为处级干部。州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文学创作扶持专项资金,对楚雄作者发表作品、出版专著,给予资金的支持。楚雄州委几年来出台了《中共楚雄州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文联和文艺工作的意见》《中共楚雄州委关于加强文艺工作的意见》《州委关于设立马樱花文艺创作奖的决定》等文件。州委政府2003年设立马樱花文艺创作奖以来,每三年评奖一次,已有198部 (篇)文学作品获州委政府马樱花文艺创作奖。楚雄州文联制定了《楚雄州文学创作奖补办法》《楚雄州公开出版图书奖补办法》《楚雄州签约创作实施办法》《楚雄州文学创作扶持办法》《楚雄州作家丛书出版办法》等9个扶持文学创作的制度办法文件,对在大刊大报发表作品给予扶持。各县市文联也制定了相应的文学创作扶持办法,如双柏县文联对获州级以上奖励扶持、在州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又给予了二倍的奖励扶持。楚雄州的作者在社会上有地位,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各级各部门都把文学作者作为地方和单位重要人才,作为政府文化顾问,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另外,各级领导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关怀帮助,成就了楚雄作家群。云南省作家协会2017年把推介宣传楚雄作家群作为重点工作,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创作上给予重点帮扶指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白庚胜长期关注、关心楚雄州的文学创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吉狄马加副主席到中国作协工作四年来,每年听取楚雄州文学创作工作汇报。《民族文学》杂志社在楚雄建立了创作基地。中国作协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积极支持楚雄州的文学创作,在北京筹办楚雄作家群研讨会。全国著名作家邓一光,从2014年开始义务支持、辅导、指导、帮助楚雄州的文学创作,为楚雄文学创作做义工,每年3~4次到楚雄开展文学创作讲座、专题研究选题、个别辅导、座谈等活动,对 “楚雄作家群”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也看到,楚雄文学创作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缺精品力作,缺拔尖人才。其次,原创水平低,虽有丰富的创作资源,但不能很好反映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讲不好楚雄故事。第三,对作者的培养、创作指导、保障等还有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按总书记 “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追求艺术理想,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国梦增添新的篇章。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