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大海承载了太多人们的情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池海波《临港的海》也是这样,那是“一片充满诱惑的海,是一片兑现希望的海,又是一片神秘色彩的海,让人神往,让人思考”。
2018年池海波受邀入驻临港新片区国际艺术园,这些年来,他以“临港的海”为研究课题,策划参与群展项目,并且全年开放工作室供参观,积极投身影像艺术的公众美育普及工作,并以自身的创作分享为新城注入文化血液、补充新生力量,吸引了更多艺术爱好者往来并相聚于这座城市,让更多人看到、认识、走近上海临港的海。
摄影家周梅生曾评论:“池海波常年在临港海边苦苦追寻。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是他自己的心,心的尽头,是大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海。”以下是池海波的自述——
其实所有的艺术、艺术家都是为人民服务。那么摄影怎么样为人民服务?假如我的作品能走入千家万户,成为装点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感觉这个时候我已经为人民服务了。
我从事摄影三十多年,我的摄影经历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以摄影为谋生工具,第二个十年是寻求我自己想要表达的形式,第三个十年是寻找大家都能认可的摄影作品。
2018年的夏天,我受临港国际艺术园之邀成为入驻影像艺术家。从摄影的角度说,拍摄者要多拍身边的东西,但是“身边的东西”是比较广的,那就从我最近的脚底下开始。于是我选择了临港的海。
不管什么样的人来临港,都会知道临港在海边。我想把临港的海拍成唯美的影像,让观者感受到美在临港。只有触及人们内心的影像,人们才会对影像所展现的地方真正感兴趣。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把海的主题确立了下来。
我一直有一个关于大海的梦,梦里的海是优雅娴静的,是五彩斑斓的。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常常令我陶醉,于是我便更加渴望通过镜头,拍出震撼人心的“海之图”,将我对大海无限的深沉的爱尽情展现给大家。
既然要向大众分享临港的海,那么必须得有分享的理由。大家都看得到的时间段中的海不是我关注的点。那么哪个时间段是大家很少看到的呢?最后我选择了凌晨3点到5点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来,那种色温是大家很少能够欣赏到的,我觉得我得向大家展示这个美景——一种“宁静致远”的美。
随着临港新片区这些年遇到的伟大机遇与挑战,这里快速地发展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创作出了《临港的海》系列:海的波澜壮阔与无边无际,晨曦的宁静美丽与雄浑大气……大海所呈现的种种形态,恰恰象征着临港新片区这片新沃土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与发展潜力,一展临港新片区的时代风姿。
我觉得我和杉本博司的作品是有区别的。杉本博司所展现的是时间的流逝,而我赋予了我的“海”色彩,让“海”从虚无回到现实,体现了临港的勃勃生机。
约翰·伯格说过:“摄影是一个呈现自觉意识之观察的过程,它承载了一种见证。”我认为,摄影之美源于捕捉瞬间,一座城市的生长可带来无数精彩,而临港的从无到有,正是为摄影者提供了最完美的舞台,影像临港,是建设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美也是一种物质的东西,我们影像作品的美从何而来,是城市赋予的。
一首歌的表达得有爱有情,好的歌没有情感的表达是很难赢得掌声的。我们的摄影作品也是一样,若作品里没有生命的寓意,也不会有掌声。好的、唯美的作品,可以给予观者心灵的启迪!所以确立主题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认为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我认为这两者之间凝聚的情感和力量是同等的。用健康向上的摄影艺术作品去讴歌这个时代,这就是我本人人生意义所在。
探索还在继续,思维之舟继续远航!
(本文由蔡晴采访、整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