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艺术力量与社区活化

时间:2023/11/9 作者: 上海采风月刊 热度: 14694
■赵姝萍

  谈及艺术与社区营造,不难想到诸如法国的集体花园与纽约格林尼治村的经典案例,或是蓝屋和宝藏岩等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的本地实践。而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文化软件配套的社区营造也显得愈发重要。各地都涌现了许多极具在地性的乡村社区营造与艺术实践案例。

培育良好的城市美育生态

美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学校的书本里,也不应该局限于美术馆的展厅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国家对全民美育的重视。美育正朝着面向全社会与细节渗透的方式高质量高要求发展。好的美育应该“润物细无声”,好的美术馆教育要打破传统单向的“美术馆教、观众学”的陈旧模式,创造性地创建情境,让观众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使他们自发地成为活动的主体,最终形成一次印象深刻而有意义的美术馆之旅。

  以刘海粟美术馆为例,作为扎根上海的我国首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省市级国家美术馆,立足本土,通过发起“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以公共教育项目的形式,探索艺术介入城市、艺术介入城中社区营造的更多面向。项目实施以“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建设和运营为载体,打破既有的美术馆场馆公共教育的边界,拓展其外延,将美术馆汇聚的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美育中,探索设计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构建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在社区营造中的积极意义,以期在全民美育体系构建中形成一种新的公共艺术教育范式。

  

  粟上海·愚园俯瞰

  愚园路社区美术馆的第一个展,策展团队找了三个在公共市集里面的匠人,邀请了知名的摄影师和造型师给他们拍了一组大片。希望能够以此致敬愚园路的匠人,致敬社区的普通人,社区居民第一次成为艺术展的主题,这很好地拉近了展览与他们的距离。后期的展览,有跟长宁美校合作,让小朋友的作品走进了美术馆;有跟城市生活的白领有关,用他们的手机记录我们生活的城市,做了一次手机的摄影展;美术馆就像社区的一个客厅,让社区居民很自然地参与到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当中,他们就是这些展览和活动的主题或灵感来源。甚至街道和居委会把一些便民的服务,一些小朋友课后的兴趣班都放在了粟上海的社区美术馆。

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的创作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但是当作品悬挂于美术馆展厅里的时候,作品其实与启发这一创作的生活原态在空间上割裂开了。观众在这种环境中可能更多会感受到艺术“高于生活”的那种艺术的独特感。而社区营造项目中,在社区美术馆中的作品就直接来源于他们熟悉的社区生活,而展厅也是具有烟火气的熟悉的社区建筑空间。在这种空间中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观众则会首先对“艺术来源于生活”感触更深。这种对生活中的艺术以及艺术中的生活的习惯性接触,也定会让公众感受到欣赏艺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厉致谦是一个字体设计师,他从字体设计师的角度去游走愚园路,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载体:每户人家都会用的信报箱。愚园路是一条非常老的马路,它没有现代高楼大厦每户标准的信箱,但正是每家不一样的信箱,以及信箱上留下来的每户人家的姓名和每个人的字体给了这位字体设计师非常好的灵感,他做了作品《字与面》,所有的字都来源于街区里面那些报箱、信箱上的文字,都是由每个居民自己书写的,这些文字变成了厉致谦作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特殊的元素。他的创作不仅仅还原了报箱,还用即时摄影的方式做了艺术的呈现,同时还把报箱上的这些字汲取出来,做成了艺术装置,作品在社区美术馆里展出,它们最终又还给了社区,还给了老百姓。

  社区营造计划不仅仅是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项目,它是社区合作的项目。参与人员很多元,既有美术馆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也有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更有社区群众,特别是有民俗专长的普通居民。因此,项目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公共教育过程。它带动了居民参与艺术项目的积极性,对于很多居民来说,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和艺术发生这么直接的联系,从项目实施与推进过程来看,他们也很有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甚至有很多灵感就来自这些普通居民,为项目的实施添光加彩。

  对于参与项目的艺术家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在地艺术创作。艺术家以自己熟悉的创作手段和语言充分结合在地考察采集,激发的创作灵感,进行包含社区改造与建设意义的艺术创作。许多创作作品本身也兼具服务社区的实用性和美化社区的艺术性,使得艺术作品不再仅仅是“表面文章”,而成为社区生活改造升级的新元素。

  设计师厉致谦为桂巷菜场美术馆创作了一系列结合了中文字和图案元素的标识,并由此发展出围裙、篮子等菜场里的日常用品,既为菜场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视觉系统,也让我们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创新的可能。艺术家Tango则在艺术季期间为桂巷坊空间特别创作一系列空间绘画。他运用其一贯的抽象、象征、视错觉等表现手法,从桂巷坊的平凡世界里演化出幽默、温馨甚至离奇的场景。这些作品打破空间固有的内外边界,为现实延展出想象的空间,也让观众在平时紧张和沉闷的生活之外找到一些意外和乐趣。从艺术家的创作来源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从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来说,这样的社区营造项目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家个人创作的实践,而是艺术服务社会的最佳诠释。

  

  粟上海·愚园首展《日常说》现场

  

  粟上海·红园美术馆首展现场

  粟上海·红园美术馆开幕展览以“Beyond Retro:上海制造”为题,旨在超越怀旧,邀请工厂老工人、“一号路”(今江川路)建设者、江川路街道居民,将他们珍藏的那个年代的老照片分享展出并细数其背后的故事,以回顾、纪念、缅怀的形式挖掘城市发展“阵痛”下诞生的传承。与此同时,展览还邀请青年艺术家根据这些昔日影像、故事、机械设备,在如今香樟街的语境下,通过跨媒介与跨学科的艺术实践,以摄影、装置等艺术媒介展开再创作,敏锐观察和捕捉城市与社区中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策展团队还造访了许多在此生活多年的文化工作者:1925年生的骆贡祺,退休之后全身心投入写作,以“四大金刚”为话题,做了近千人的口述访谈,创作了《奇人纪实的上海故事》的故事集,现今住在敬老院里的他,谈起闵行的发展就滔滔不绝、神采奕奕;1932年生的上海汽轮机厂的专职摄影师冯培山和他的女儿冯佩敏一起用镜头记录了从1953年工厂挂牌至今的几乎每一个重要瞬间,年近九旬的冯老每天都会来红园打拳,艺术创作就是在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延续着;1950年生在文艺世家的余家塘,从南市区来到汽轮机厂劳动,做了30年企业文化工作。时至今日,余老还在为工会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不光导演文艺演出还能亲自操刀进行后期剪辑;1957年出生的顾耀忠,见证了改革开放进程,从国企辞职进入民企,而后毅然选择自由职业,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平面设计与摄影为社区的文化发展服务。在这些人物访谈与材料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展览策划团队邀请三位青年艺术家来江川路创作,与这些在本地生活的、年长但仍极有活力的文化工作者展开对话。新的艺术家与老的社区居民碰撞出特别的艺术火花。

  

  冯培山《壮怀》

  在“Beyond Retro 粟上海·红园美术馆开幕艺术展”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与这些访谈、历史照片与摄影作品并置展出,被访谈者与艺术家一同汇聚现场,藉由青年艺术家的再创作进入这里的日常生活,打开凝结其中的社区历史与记忆,发现在工厂与社区中的日常美学。

超越艺术的社区营造

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览,更多的是提供给观众独立欣赏的机会。展览更多呈现为一种静态,适于观众在作品面前品味与沉思。而社区营造项目的很多艺术活动则呈现出一种动态的交互属性。艺术是一种交流的渠道,一种沟通的方式。用艺术活动的方式把大家聚集起来,在活动中交流、熟悉,彼此沟通、了解,在艺术活动中建立人与人的情感联系。这种功能超越了艺术,但却是社区生活中很有价值的一种文明体现。借助艺术的方式打开自我,建立彼此的信任与联系。这是社区营造项目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进一步实践。美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展览或环境改造中,更进一步地体现在人们的交流和社会活动中,体现在美好事物所浸染的美好心灵的自然流露中。从这一角度来看,社区营造的终极目标是有形的美与无形的美的有机结合。

  在粟上海计划中,新近的实践案例是粟上海·红园美术馆。它坐落于江川路358号,在红园公园大门之外。上海红园前身是上海汽轮机厂专用绿地,是江川路附近最聚人气的公共空间。美术馆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张海翱合作,展开了多次在地考察,针对社区人士的日常生活需求与文化需求进行调研,并从老闵行工业区“四大金刚”的独特历史背景出发,做了大量文献资料整理。在此基础上,张海翱提出了设计和改造方案:在美术馆的展览及文教功能之外,引进乐活空间、综合剧场、社区图书馆和便民小店,将全民健体理念、社区文化营造、便民利民需求等进行创意整合,打造一个让江川路周边居民在享受生活便利之余,也可体验丰富的文化内容的社区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又将源自“四大金刚”的废旧设备元件、锅炉与管线,从概念上与刘海粟《十上黄山》图中所提炼的刘海粟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极具江川路日常工作与生活气息的工业美学建筑语言。

  社区营造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美术馆公共教育计划,它已然成为城市社区的活化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方的协同与合作,以艺术为载体,使社区文化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得社区的公共服务行业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微更新生态体系。

  当代社会物质生活与科技突飞猛进,全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近几年,大城市美术馆的数量日益增多,成为城市文化形象的名片。这种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与此同时,美术馆更需要真正进入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真正践行“大众美育”“生活美育”和“日常美育”的理念。美术馆发起与实施的社区营造项目,与美术馆常规的公教策划截然不同。社区中的艺术工作,其核心并不是基于区域历史或艺术风格构建艺术史的梳理与论述,而是落实到社区中每个居民、每个在地者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传承与教育,这是社区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核心所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