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呼唤“新海派美术”的雄起

时间:2023/11/9 作者: 上海采风月刊 热度: 14128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的召开,是一次上海美术界与全国兄弟省市共谋中国美术未来发展的重要集结,是一次与全国兄弟省市学习交流互鉴提高的难得机会,也是一次让全国美术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上海美术的良好契机。上海美协主席郑辛遥表示:“长期以来,上海美术在宣传推广上处于弱势,多年来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性美术活动较少。为此,上海美协要和中国美协、各兄弟美协多联手,同时诚邀上海各区积极参与进来,持续推出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培训、论坛等活动,继承上海美术历史文脉,同时创新探索‘新海派’的美术理论,使上海美术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为提升推广上海美术贡献力量。”

  上海美术在中国美术的大盘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史上,上海这座城市与这样一些重要概念连缀在了一起:“近代西洋画之摇篮”“中西文化交流之根据地”“新兴艺术策源地”“美术出版的半壁江山”……与此相应的,上海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土山湾是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摇篮,点石斋是中国最早的现代艺术印刷基地,棋盘街是中国最初近代艺术出版产业基地,决澜社是中国现代艺术先锋群体,国货路是中国全国美术展览“破天荒”的创始地,菜市路则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黄埔军校”……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诸多一线名家,几乎都有旅居或寓居上海的经历,他们之间的交游与切磋,促成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内陆联动”。与此同时,以中国留学生为主的国际交流,则带动了“海外联动”的出现,如“欧洲派”与“日本派”的分野与对峙,徐悲鸿与徐志摩之间的“二徐之争”,黄宾虹的中国写意与西方表现的“契合”之论等。上海美术学院学术团队曾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对这些名家先贤在上海的活动轨迹进行了细致梳理,提出了“卢湾之弧”文化带和“虹口之轴”文化带的概念。这些调查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让我们看到了何为文化集群效应、人才培植效应和历史转型效应,也看到了海派美术的根深叶茂。

  “海派”概念的滥觞,原本就与上海美术休戚相关。作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上海亲历了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进程,亦推动着新时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孕育培养了一批批引领时代的美术大师。我们如何更好赓续海派精神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建立起新时期上海美术教育的新坐标?作为回答,拥有上海美专血脉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于2020年正式提出了“新海派”的理念,并且围绕这一理念,提出了若干富有时代气息和上海特色的美术教育和当代艺术命题。

  何为“新海派美术”?关于它的内涵外延,相信很多专家会有自己的表述,不过有一点无疑是共识,那就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就是东西方互相学习借鉴、激扬激发之路。在新时期,海派文化如何在保留基因和原动力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这是“新海派美术”绕不开的命题。“新海派美术”的理论和实践一旦卓有成效,对于形成国际都市艺术的中国坐标,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这次美术高峰论坛成为一个标志性节点,由此凝聚共识,砥砺前行,呼唤出“新海派美术”的雄起,不辜负上海这座美轮美奂的文化大都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