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是在检验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而国际传播能力,恰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将国际传播上升到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而刚刚召开的中共上海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又发出了“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号召,在这个“城市软实力”的构成中,显然包含这样的选项:上海应该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最佳领跑者”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故事员”,上海应该有这样的时代意识和使命担当。
何出此言?何以見得?因为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不仅具有对外文化交流的丰富经验,还拥有国内一流的国际传播平台、杰出的智库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上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较早熟谙国际传播中的现代语境、国际表达和市场博弈,懂得寻找文化共鸣点,注重国际化表达方式,较早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课题上,理应冲锋在前,舍我其谁?
上海若要承担国家赋予上海的使命,也必须提高上海的城市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承担着国家重任,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上海加强城市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是服务于国家战略,也是城市新一轮发展的现实需求。至于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我们不妨从提高话语能力和叙事能力入手,比如上海故事就是一个绝佳切入口,汇聚了中国故事几乎所有的典型要素,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打造上海故事的新叙事、新表述、新内涵,更加鲜明地彰显上海故事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任务。
有识之士认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不能是政府部门的单打独斗,而应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侨民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避免外宣内宣化,并建立关于中国国情和现状的系统性对外翻译的长效机制。尤其要重视新兴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如果不重视新媒体,并且与国际新媒体隔绝,我们就会在舆论场中处于失语状态,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无从谈起,或者进一步“内卷化”。
避免“内卷化”的有效途径,其中有一条就是“端正讲好中国故事的姿态”:只有姿态正确,方能获得实效。哪些姿态呢?比如以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态度进行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比如要注重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丰富性;比如要加强传播内容的时效性和亲和力,不妨从具体的日常生活器物、仪式、细节等层面入手,柔化意识形态色彩,要让对方从心里接受,进而促进中国和平、友好大国的形象塑造。
当我们研究和解决了中国故事“向谁讲”“讲什么”“怎样讲”等问题,才能接近和达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目标。
本刊编辑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