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份大报结业,那上面著名的文化专栏版也告消失,我一个朋友在微博上悲叹,再也看不到心爱的专栏了,竟然比自己的专栏执笠还悲伤……
我也有此心结,前两年《明报周刊》改版,从前熟悉的亦舒专栏也取消了,好像一个陪伴了你多年的朋友就消失了,怅然了很久。
专栏这个事物,还真是以香港为盛,1950年代,南下文人聚集香江,无以为食,争相写专栏为生,那时香港可以私人办报,报纸杂志奇多,采访一个香港老报人,他说自己一天要写一万多字,若干专栏和连载。我问他怎么写得出那么多专栏,他说那时每个报纸的专栏也就二三百字,看到茶也写一段,看到树也写一段,非常容易,不用布局谋篇,提起笔来就写,那时稿费也低,如果你不写这么多,根本养不活一家人。
所以,香港的报纸一直有专栏版,报纸编辑广邀各界奇人写自己的生活和观点,报纸也靠此吸引读者。专栏上的名人就像小市民们公开的邻居,多有文采说不上,但是他们一写几十年,那种真实的陪伴感是实打实的。
这股风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蔓延到内地,1990年代广州报业开始繁盛,风云际会也出了很多知名的专栏作家,黄爱东西、沈宏非、小强、洁尘……那时如果哪位同行能拿到《南方周末》的专栏,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而且稿费也高,一篇三五百是行价,千字千元是名人价,有时写一篇真的能当一个月工资。毕竟2000年的时候,大部分广州人的工资就是两三千元,就算到了后期,稿费一直没涨,如果你可以在2012年拿到《南方都市报》的一个专栏,一周五篇,一个月下来也有八九千的收入,完全可以当一份正职收入。当然,那种专栏写个半年一年就要换人,但对于文人来说,一是荣誉,二是真的收入不薄。
内地专栏的兴起跟都市报的兴起不无关系,当然,它后来的衰落也和报纸的衰落紧密相联。2000年初,许多报纸的专栏版因为费用被砍,只有专业性的评论留下来,比如写书评、時评、乐评、球评的人还是很牛。再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专栏作家们的阵地顺势转移到了几大门户网站,收入倒也没有减少,好似还增加了,随便谁都可以因为一篇精彩的批评文章而一鸣惊人,韩寒当年就是靠这波才又从洼地起来,成为社交媒体名人。
百家争鸣,万物发声,有段时间微博是舆论的必争之地,再后来有了微信。但与此同时,舆论环境收紧,时评没落,娱评成为主流,许多当年写时政的人改行写娱乐,让我们这些原来写娱乐的人大感烦燥,毕竟当年写娱乐评论的人在评论人里是末流,现在大家都来抢这一碗饭吃了,那还不是降维打击。
再到后来,随着公众号的兴起,专栏作家这个称号也慢慢无人提起,因为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门户网站,都很少有专栏这个东西了,也就是说出钱让你固定在某个版面上写东西的地方越来越少。专栏作家们只能被迫改行,有人退回去写小说,有人就转行成为所谓的意见领袖,也就是社交媒体上的“KOL”,他们和专栏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以前是有人请你写,而现在则是你要用自己的身份去挣钱了——接软文,或者卖货。有人说也可以打赏呀,但中国读者不习惯为别人的文字付费,靠打赏生活基本没戏。
我自己的写作生涯刚好遇上了专栏的全盛时代,2009年的时候,当年一个月写30多个专栏,勤奋地挣钱养家,一个月也能写个一两万。后来专栏没落,我在2014年转行做了公众号,成为一名专职的公众号写手。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公众号的写作确实比专栏要肤浅,文字也不讲究,但是因为它要求图文并茂,并且能与读者共情,所以写起来其实更累。以前写专栏只需想到一个新颖的论点,唰唰唰一挥而就,也就半小时的事儿;现在写公众号,没有一两天根本磕不下来,因为要找的资料和图片太多,信息量根本不一样。据说接下来是短视频时代,随着通讯技术的一日千里,视频传输更为快捷,图像与视频将成为传播的主流,这就意味着文字也许将慢慢淘汰,专栏彻底成了历史名词。
内地的报纸越来越薄,专栏是彻底没有了,现在看到香港的专栏也在慢慢消逝,华语专栏写作的溯源地也行将消逝。作为一个曾经的专栏写作者,看着文字时代的消逝,专栏的溃退,心中的伤感自是不言而喻。
是啊,你我终将老去,繁华一时烟云,俱往矣。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