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以我心画圣地

时间:2023/11/9 作者: 上海采风月刊 热度: 14038
木曰雨

  

  

  

  海派画坛“三剑客”之一、著名画家陈家泠,属牛。84岁本命之年,他迎来了艺术生涯中又一个丰收之年。今年的“丰收”,与时代大政息息相关,亦与个人积累密不可分。早在春节,陈家泠在接受“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采访时就曾自信满满地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两个“寿桃”:第一个就是七月前后他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新建的文博楼美术馆里举办一个展览,展览的主题是“革命圣地”。

  为了让这个“寿桃”丰满可人,他觉得仅有2017年在国家博物馆的个展中展出过的作品还不够,他给自己下达艰巨任务——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新创作若干幅“革命圣地”题材的大型中国画。事实证明,后来如约而至的作品展中展出的《一大会址》《南湖胜境》《西柏坡》《双清别墅》这四幅大画,以及“毛主席诗词”书法作品,都是在春节之后“战斗”出来的。

  与第一个“寿桃”相配套,陈家泠还准备了一部记录他跋山涉水、遍访中国革命圣地进行采风创作的整个过程的纪实电影,在展览期间同步放映。这是他当时预言的第二个“寿桃”。

  如今,为期一个月(6月18日至7月18日)的“红星照我行——陈家泠革命圣地作品展”已然成功举办,陈家泠站在上海交大博物馆文博楼展厅里,面对我们的“跟踪报道”,不无自豪地说:“上一次采访距离今天大概是五个月时间,在这将近半年时间里,我和我的团队把预言变成了现实——展览出来了,电影也出来了——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岁的生日。”

  而就在准备这次展览的过程中,陈家泠又诞生了“第三个寿桃”的灵感和创意——这个展览为什么不能变成一部可以更持久地留存、更广泛地传播的画册呢?12幅革命圣地主题的画作,加上这次新创作的14幅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再加上赴革命圣地采风的速写稿,以及创作行程中的纪实照片……如此不就可以构成一本主题鲜明、内容丰厚、图文并茂的画册了吗?将它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生日礼物,岂不美哉。

  “国宝级”展品让人一饱眼福

  整个作品展里,画作一共是12幅,但让人好奇的是,其中有六幅作品有点与众不同,它们被陈列在“橱窗”里,观众只能隔着玻璃看。为什么要“隔离”观众与作品?原来这些作品,都是从国家博物馆里借出来的!“这实在是相当不容易的!”陈家泠感叹。

  《延安晨韵》《梁家河,可美啦》《韶山》《西湖景色》,以及《赤水河畔之丙安镇》,都是2017年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过的作品,当时这些画是放在陈家泠个展的“壮美祖国”版块里,主题是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

  今年“革命圣地”作品展的题材和立意与2017年的个展既有所重叠,又有所提升,“壮美祖国”的作品里有好些画的就是“革命圣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陈家泠早在四五年前,就在冥冥之中、机缘投合地开始了他“革命圣地作品展”的“原始积累”。有了这份殷实的“家底”,现在再增添几幅新作,虽然难度也不小,但相对来说它确是一件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如果“从零开始”,那就根本无法做成。用陈家泠的话来说,“储备”加新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革命圣地“组合拳”,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从国家博物馆借作品出来,其实也相当不易。因为任何作品,一旦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那就像是“一入此门深似海”,进去不易,出来更难。国家博物馆方面起初的意见是:国博馆收藏的都是国宝级艺术作品,非重大缘由一般是不出借的。后来经过反复沟通,鉴于上海交大是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名牌大学,与国家博物馆又是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作品展的初衷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等因素,国家博物馆才同意出借这些作品让交大博物馆展览。当然作品必须得到“国宝级”保护,比如展厅一定要恒温恒湿,交大为此也花了昂贵的保险费。

  于是,观众才有机会在上海就可以看到已经被北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作品,虽然隔着玻璃。“能再次看到自己作品的原件,对我来说,也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了,”陈家泠打趣道,“这些画虽然是我画的,但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之后,我自己也就看不到‘真迹了,今天能够在交大与它们重逢,也是一次重温自己作品的大好机会。

  陈家泠的每幅作品都有其个性和灵性。他所谓的灵性,就是集聚山水的风尚和风水性质。他非常注意观察这些革命圣地所酝酿的人文力量。比方说像畫《延安晨韵》,是取它“现状的灵气”。

  “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以前的黄土高原的水远没现在这么清澈,树木没有现在这么茂盛,但是现在的延安,到处欣欣向荣,树木葱茏,山清水绿。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房屋建了很多,当然我倒觉得房子建得太多,有时候影响了山村的美丽,所以我就避开‘房子太多的那种感觉,而要把山清水秀的灵气给它凸显出来。”

  “这幅画大家都很感兴趣,”陈家泠说,“《延安晨韵》2017年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时,曾经有一张合影很有意义——‘延安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后代与我一起站在这幅作品前拍了一张照,背后就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斗过的地方,这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穿越了时间和空间。”

  《赤水河畔之丙安镇》是陈家泠自己很喜欢,而国家博物馆没有收藏的作品。

  为什么?“他们不忍心把我所有的画都收藏,留一幅让我自己收藏收藏。”陈家泠笑着说。他对这幅作品评价甚高——“画得相当漂亮,是花功夫的”。

  丙安镇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其中一个地方,景色非常优美,那里的房子大都是木质结构,而且大多建筑在美丽的岩石之上。房屋之间的街道九曲八弯,也很漂亮,其间还有一个革命历史博物馆。

  陈家泠画这张画时就在河对岸写生,然后根据写生稿就创作了这张画。陈家泠认为这些岩石的结构很写实很漂亮,画水的结构又运用了传统手法——勾线的方法把一个波浪一个波浪的美的运动的线条,以及那种水纹的疏密关系一一体现出来,相对来看还是蛮花功夫的。

  《井冈主峰》是当时这批革命题材作品的第一幅画。2014年,国家博物馆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书画展,陈家泠的选题就是画井冈山。为什么会选择井冈山?陈家泠26岁到上海做老师,教师生涯的头两年,就遇上“文革”,于是他和一批年轻教师徒步去井冈山、韶山“朝圣”。

  因为有这样一个情结和记忆,陈家泠一接到“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这个选题,就觉得重上井冈山去寻记忆、觅灵感、搞创作,一定是个最好的选择。现在回想起来,革命根据地就是革命根据地,谁到井冈山去汲取营养,谁就有革命激情,谁就有事业成就感。

  出乎陈家泠意料的是,他到井冈山一看,眼前的景象跟50年之前记忆中的井冈山大相径庭。眼下的井冈山更加郁郁葱葱,在中午阳光照射之下,山的轮廓线就会发光、发亮。当山川的植被很丰厚茂密的时候,阳光投射在上面,会形成轮廓光,摄影上也叫“逆光”。“逆光”的照片大多很漂亮,因为它有强烈的光感。

  在表现这种逆光画面的时候,画坛前辈李可染用“画白”的方法把“逆光”画出来。陈家泠的老师陆俨少则是用“不画”的方法,将逆光“留白”出来。而陈家泠发展了他们的技法,他是用“色彩”把逆光表现出来——既是逆光,又是山水的轮廓线;既是山水的结构线,又是山水的一种筋骨的体现。

  所以陈家泠对山水画中逆光的表现手法,是他的又一个创举。这种方法让山川的分量、山川的灵光得到充分体现。

  井冈山那里还有一座杜鹃山,杜鹃山上的杜鹃跟一般杜鹃有所不同,其他地方像是江南,也有好多杜鹃花,但大多是灌木丛,东一簇西一簇,不成气候。但是井冈山的杜鹃花都是很高大的树,在那里成气候了。所以,陈家泠就在《井冈主峰》的前景中布置了成片成片的杜鹃花。“喻示着山川的美丽,喻示着红色生命力的光彩,”陈家泠说,“这一‘加工,就使整幅作品有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意味。”

  山水画没水就不活

  陈家泠说,西洋的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不同的地方在于山水画不仅要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画出来,还要把看不见的浪漫的东西体现出来,也就是要把所谓的气场和灵气体现出来。

  “山水画里面没有水,画出来山水是不活的。”陳家泠认为。那么井冈山本身就有一个水库,画面中自然会有水,但是《一大会址》门前并没有池塘,画面中没有水,那又如何体现山水的灵气呢?——陈家泠在《一大会址》中画上了云。在他看来,云就是水,云就是灵气。所谓青云直上,喻示着一大会址的灵气和它的前瞻性。

  为了筹备这次革命圣地作品展,在五个多月时间里,陈家泠除了新创作四幅大型国画作品外,还别出心裁地在展览中加入了书法作品。为什么要在画展中加入书法作品?很多观众心里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陈家泠坦陈,起初并没有这样的构思,但在看到展览场地后,感觉如果只展出12幅绘画作品,虽然都是超大幅面的画作,但仍会显得有点空。

  于是在朋友们的创意和支持之下,陈家泠决定在展览中增加书法作品,内容是“毛泽东诗词”。“这样一来倒是反而美上加美了,使展览的主题更加集中、更加突出、更加升华了,而且让人感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对我个人而言,充满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在陈家泠看来,“书画合体”能够增加宣传的艺术效果和政治能量。

  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陈家泠这次展出的书法作品已经不是“写出来”的,而更像是“画出来”的。总体纤细而洒脱的线条,仿佛来自宋徽宗的“瘦金体”。

  “因为我是一个画家,我会把绘画的元素加入这种西线体书法,有些水墨画的晕染效果,书法家是写不出来的。”陈家泠说指着作品,“像这种淡的,一下子浓了,一下子又淡了,一下子浓了,浓淡结合,细粗结合,润干结合……都是绘画趣味性的效果在书法上的体现。”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作品已经不完全是书法作品了,它们更像是一幅幅抽象画,字里行间别有画意。

  比方说“长征”的“征”字,上面一点是淡的湿哒哒的,下面一点又是浓的,实际上可能这个字还有一点是多余的,是因为写字时无意间滴上去的,但是已经不妨碍这幅画的艺术性。有人会感觉可能这个字是写错了,但其实这已经不是错误了,而是一种趣味性。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指引下长大的,所以我们都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艺术工作者。所以从这些作品内容的角度来看,已经完全不是一种说教了,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艺术欣赏,或者说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以及高度政治性与高度艺术性的巧妙结合。或许这就是艺术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可以说是海派文化的一种新发展。”

  有了镶嵌在画作中的如诗如画的书法作品,整个展览可以说是图文并茂、美不胜收。陈家泠貌似毛泽东诗词的大粉丝,在介绍书法作品的同时,他还不断地背诵他喜欢的毛泽东诗词:比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还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在陈家泠看来,这些气势磅礴的词句与革命圣地的强大气场是相当投合的。

  《双清别墅》中的红叶非常抢眼,陈家泠说“这个是我加工的”,他着意体现的是“香山的红叶”,以及“香山的坐标性质的灵气”。

  凡是去过香山的人,大都知道那里的听法松、白皮松、银杏树很有名……很多游客都要拍照发朋友圈,所以这几棵树都代表了香山的坐标跟灵气。“凡是风水好的地方,一定人杰地灵,所以像这一种有生命力的感觉,那种璀璨的感觉,我就给他抓下来,想办法体现它的意境。”陈家泠说。

  这次革命圣地作品展在交大博物馆的举办,让陈家泠觉得这是展览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重要因素。陈家泠说,他本身就是老师,他的使命、他的责任就是怎么用他的美术来引领时代,给时代一个参考,给时代一个启发。“我认为今天我的作品展就是在此时此地,在政通人和的时代,为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