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这些价值或显或隐,贯穿于其生产、流通、消费的整个过程。对于传统饮食类非遗项目而言,要保护的不仅包括其原材料、生产技艺等,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各种习俗、传说,甚至其生存发展所需的文化环境。在目前上海饮食类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中,大多数非遗企业都非常注重产品的功能价值,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完善食品的生产工艺和口味,然而对于项目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注则略显不足,缺乏在文化上做文章的意识,未能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宣传。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购买该类产品只是满足了单纯的口腹之欲,没有精神方面的享受。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较为注重文化价值的挖掘,从而取得较为成功的案例。以上海黄酒为例,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过去老上海人婚丧嫁娶宴席上的必备之物。然而过去黄酒的产品过于单一,价格也十分低廉,一瓶酒的售价通常只有两三元钱。后来,某酒业公司着重对上海本帮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挖掘,推出了“石库门”“和酒”等品牌,使得昔日廉价的烹饪料酒,成了酒楼宴会厅的高档酒,价格也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对于此类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不能只关注生产,要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内涵;在文化元素的提炼、创意设计等方面都大有可为;对相关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还可以提升其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形成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