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车开来,导游指着边擦汗边从田里走出来的老者说:“他就是我們的大明星——棉花专家赵国忠。”人们呼啦啦围上去,争相与赵国忠合影。这群特殊的游客——棉农,从万里之遥的新疆赶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亲眼看一看为他们培育出优良棉种的大专家。
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秋季收获后,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主要作用就是育种“加代”,利用那里的气候,让种子多繁衍一代。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成为全国南繁育种胜地。
目前,河北省在海南的三亚市以及乐东黎族自治县等地建设了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总面积达到两千九百四十亩。南繁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谷子、瓜菜等,参与的科研及育种单位有七十多家。
“每年冬天,河北大约有五百名农业科学家齐聚海南。这个勤奋的雁阵,飞飞还还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可是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臣啊。”提起这些被称为“候鸟”的南繁专家,河北省种子协会南繁分会秘书长冯五平颇为自豪。
这辈子唯一的爱好就是棉花
今年,赵国忠在海南度过了第46个春节。初一早上吃过饺子,他就来到实验田里给棉花进行人工授粉。常年在棉田里风吹日晒,他的皮肤黑黑的,国字脸上一双略显浮肿的眼睛总是眯着,任谁一看,这都是一副憨厚的老农形象。
1978年,赵国忠在试验新组合代号为“1724”的棉花品种。“1724”的优秀骨干系被他选出来,他为此编号“78-114”,含义是“1978年的第114株棉花”。 然而,选出了优系并不等于就有了优种,还需要对它进行测试、定型等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而河北每年只能种一季棉花,加快育种的唯一选择就是进行加代繁育。加代繁育,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怎么办?苦思冥想之后,他把目光瞄向了两千多公里外的海南三亚。那时,“南繁”这个词还比较陌生。
没想到,他对海南这一“瞄”,便决定了一辈子的缘。
1986至1987年的一次擂台赛让赵国忠新培育的“冀棉8号”声名远播。当时,中美两国间进行了一场棉花联合试验。双方约定各出三个品种,在两国分别种植,比赛结果是,在国内“冀棉8号”产量远远高于美国棉,在美国产量最高的也是“冀棉8号”。 “冀棉8号”的成功培育,也打破了北方棉区单产皮棉不超过150公斤的纪录,出现了大面积超150公斤的奇迹,最高亩产达176公斤,被专家称为我国北方棉区植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植株高大、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纤维品质好,经权威部门测定,其强力、成熟度、长度、细度互相协调配套,受到纺织企业的普遍欢迎。
接着,赵国忠又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将海岛棉、野生瑟伯氏棉棉种的优异性状导入陆地棉中,使陆地棉发生丰富的变异,从而产生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培育出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一个种间三元杂交新品种“石远321”。
正在赵国忠以十年一个台阶的速度,在棉花新品种的山路上不断攀登的时候,棉铃虫大面积为害的问题,向世界棉花专家提出挑战。严重发生年,竟然有60%的棉花葬身虫口。棉农们大打“化学战争”,以农药为武器,与棉铃虫日夜厮杀。然而,在杀死棉铃虫的同时,它的天敌也被大量误杀,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棉农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着强大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培育成功了转基因抗虫棉,并很快投入商品化生产。但是,美国抗虫棉的抗虫性是由单一的BT基因控制的,容易诱发棉铃虫的“抗性”。如何在单一BT抗虫棉的抗虫性失去应用价值之前,研制出抗虫性更稳定的新型抗虫棉?
1998年,赵国忠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承担了这一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双价抗虫棉研究课题,成功选育出了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这是首例拥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在世界上也是首例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它所含的BT基因会产生一种晶体蛋白,迅速破坏棉铃虫消化道,使其因“肠胃穿孔”而死亡;另外一种CPTI基因可以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使棉铃虫产生“厌食症”。换句话说,这个棉花新品种,就是棉铃虫的灾星,可使棉铃虫要么进食而死,要么绝食而亡。双价抗虫棉种到哪里,哪里的棉花就丰收,从此打破了美国人对棉花种子市场的垄断。
2010年,赵国忠从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室主任岗位上退休,不再主持育种试验。但十几年来,他的工作节奏依然那么紧张,依然是河北—新疆—海南来回跑。每天早饭后,他都亲自去观察棉花长势。待到棉花开了花,他仍然要顶着烈日为棉花授粉。
赵国忠说:“我这一辈子,就是爱棉花,如果我的工作有利于国家棉花产业发展,能使棉农得到收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我会干到走不动为止。”现在,赵国忠在南繁基地有了自己的房子,他的妻子退休十几年了,每年都来这里陪他。
让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
癸卯春节刚过,祖茂堂老家高碑店正是冰天雪地时节,而在海南三亚的南繁基地,他的玉米已经结穗了。他和老伴儿今天的工作是为已经授粉的玉米套袋。
只见祖茂堂戴上那顶已经破了边的麦秸秆编织的草帽,披上那件缀着四个大口袋的蓝色工作服,脖子上还挂了一件半圆形银锁似的东西,细看原来是一块泡沫塑料板,上面密密麻麻扎着一排排大头钉。“这些大头钉是为方便套袋,为纸袋扎口用的。”他说完就一头扎进了玉米棵里。
1973年,好学又热爱农业技术的祖茂堂,被推荐到华北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1975年,他被推荐到公社当了一名半脱产农业技术员。1982年,中国农科院两位小麦育种专家相中了这位有知识的农民,指导他从事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
1995年,祖茂堂结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棉花转基因分子育种专家郭三堆,并得到他的信任。郭三堆邀请祖茂堂加入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实验推广团队,委托他在高碑店小范围实验种植。
捧着那一包极为宝贵的棉种,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这可是我们国家打破美国人一统天下的种子!不能有丝毫疏忽和差错。他在自家的6亩责任田里播下了种子,浇水施肥,看着小苗长大开花,直到结出一个个小铃铛似的棉铃。无论风吹雨打,他都要认真观察,细心记录。最终,世界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在祖茂堂的地里大获成功。祖茂堂成为第一位种植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农民。
他的名字也不胫而走。2008年8月, 祖茂堂应邀出席亚洲生物技术产业协会会议,并以《祖茂堂种植抗虫棉十年历程》为题进行演讲。2010年9月,他参加了世界五大洲生物技术农民交流活动。站在国际讲坛上,祖茂堂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种植抗虫棉的体会和经验,介绍了生物技术在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他说,以前,一个小小的棉铃虫让棉农谈虫色变,生物技术转基因抗虫棉为农民带了实在的好处,如今棉农的钱袋鼓起来了,永远告别了苦不堪言地在烈日下喷洒农药的日子。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成为过去。
作为一个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祖茂堂把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作为毕生的追求。他说,专家育出的优质种子特别需要尽快推广给广大农民,你种子再好,农民不认也是白搭。2005年,祖茂堂成立高碑店科茂种业有限公司。他摸索出了一条良种繁育推广的“科技+农户+实体”的产业化推广模式,以免费试种、低价供种、签订高价回收合同、跟踪技术指导等方式让利于农、服务于农。目前,祖茂堂的良种基地已经增至10万亩。他引进推广的节水高产优质冬小麦,示范推广面积达5000多万亩。
2022年9月,中国第五个丰收节。祖茂堂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祖茂堂出生于1952年,今年已经满71岁了,仍然每天下地劳作。
祖茂堂说:“缩短农民与专家的技术差距,这就是我一辈子追求的。让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我就想把这座桥架好。”
八仙过海和市场指挥棒
在南繁的“候鸟”中,有赵国忠这样退而不休的老专家,有祖茂堂这样农民技术员出身的土专家,有在国际学术界颇有声望的科学家,也有一大批目光远大的育种“个体户”。他们一边脚踏实地辛勤劳作,一边也时时刻刻盯着市场的风向标。
为解决大豆种源“卡脖子”问题,今年大豆专家张孟臣再到海南赴育种之约。“这就是冀豆17。在202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行业评审中,高产优质广适的冀豆17号选育及应用上榜。”张孟臣说,“成果取决于你到农田的距离遠近。”
张孟臣介绍,202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108.1万吨,同比下降5.6%。但大豆仍然是占比最大的粮食进口品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大豆在1亿吨上下徘徊。看着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大豆,如今每年的自给率不足20%,张孟臣忧心忡忡。事实上,在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中,我国一度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是我们种子被‘卡脖子,在产量和品质上与欧美国家差距不小。”
让张孟臣高兴的是,近两年,我国也在持续发力大豆产业。国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争取大豆油料自给率得到较大提高。“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尽管身体不是很好,但仍然坚守在大豆育种第一线的原因和动力。”张孟臣说。
从河北农业大学走出的李志良研究员,是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访问学者,他归国后即投入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工作。1991年成立了秦皇岛市渤海湾玉米研究所,开始瞄准环渤海(京、津、唐)地区玉米的培育工作。他先后培育出抗倒伏、抗病、耐盐碱、高产的“金科K98”等一批优质玉米品种,在京津唐地区推广种植,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在南繁基地,辛胜格一家五代搞育种,也被传为佳话。正月二十三,石家庄市冀新种业公司的试验田里,五颜六色的西红柿挂满枝蔓。专家们正在对西红柿品评鉴赏。辛胜格与他的儿子辛东把经过专家肯定了的西红柿系上一条红绳。
在老辛家,最早是辛胜格的曾祖父搞育种,其祖父曾在石家庄市摆地摊卖种子,口碑甚好。后来,辛胜格也学会了育种,并开办了种子公司。如今,他两个大学毕业的儿子接棒,为种子事业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涿州市义民玉米研究所所长王义民居住在三亚市崖州区南山村。小院里,一堆紫色玉米在阳光照射下泛着绚丽的光华。王义民说,这是花青素玉米,它除了正常收获玉米外,每亩的秸秆能提取20公斤花青素,可再增收10000元。
在玉米试验田里,王义民讲述了他发现并培育花青素玉米的故事。那是1992年的一天,他像往常那样,一株一株观察玉米的长势。忽然,他发现一株长相很特别的玉米。这株玉米,整棵植株散发着紫色,包括叶片。他觉得这株玉米与众不同,就精心保护起来,并开始不断繁育。经过10年时间长达20个世代的漫长繁育,一种独特的花青素玉米诞生了。现在,花青素玉米已经投入深度开发,花青素茶、花青素饮料、花青素酒,都已经投入市场。
杜瑞恒研究员独自居住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所南繁基地一栋小楼里。每天吃过早饭,他就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实验田里。他的11亩高粱已经进入成熟期,所有高粱头上都套着白色的袋子,远看像一排排戴着口罩的士兵。他感触颇深地说,“搞育种一定要盯着市场。”
1986年,杜瑞恒从河北农大邯郸校区毕业后就开始南繁育种。2006年起,他发现市场对酿酒用高粱需求很大,于是,把育种的方向转移到了适合酿酒的糯高粱。
有种名叫“红樱子”的糯高梁是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主要酿酒原料。但是那种高粱产量较低,平均亩产不到250公斤,且抗虫性较差,易得病。杜瑞恒决心培育出一种既保存“红樱子”高粱品质又抗病高产的新品种。经过10年精心培育,“冀酿2号”终于问世。这种糯高粱适应性强,抗蚜虫,产量高,亩产达到600公斤。目前,“冀酿2号”在河北等地已经推广种植200万亩。
国家队、公司队、民间队齐上阵,科研院所与种子公司同台打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子承父业、师生携手,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南繁的故事,有无数个汗水和智慧描摹的相似细节,更闪烁着无数人的金色种子梦。把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牢牢捧在自己手上,种子的事业功不可没。
(李东顺,资深媒体人,作家。在省市级媒体发表报告文学、通讯作品多篇。)
编辑:郭文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