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还有一个场景让人记忆犹新。闹中取静的一角,一位人物画画家为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画肖像。两个多小时,小姑娘坐在一个巨大的木车轱辘摆件前几乎一动未动,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意;画家也几乎没有动过地方,一个画架,一把椅子,从勾勒人物面部轮廓开始,整张画稿一气呵成。围了半圈的观者,看得那么津津有味。一个小男孩,趴在画家身后的椅背上,那么专注,几乎要把眼神长进画稿里。看着熟悉的人走进画中,观者会感到新奇而亲切。除了绘画本身的魅力,他们或许还会从作品中人物快乐而自信的神态里,认出他们自己,认出自己所处时代生活的表情。
对于两位画家来说,这一定也是他们非常开心的时刻。因为,他们的艺术走近了普通人,他们的创作抵达了人民生活的深处,并且获得了情感和精神的共鸣。
“文化润疆行”,何尝不是一次“深扎”实践。当文艺工作者的目光锁定人民生活中的善与美,当艺术之心与人民和时代同频,艺术的方向一定是自信、坚定而宽阔、美好的。正如铁凝同志在《让中国精神的灯火在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上闪亮》一文中所写:人民既是文艺的源泉和目的,也是文艺的根本方法。
本期文化润疆专题特稿《巴州七月石榴红》,与您分享一次收获丰硕的旅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