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中外的显忠祠遗址,位于怀来县土木镇土木村内。
土木之变,一段沉寂的历史
土木之变,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镌刻着它珍贵的历史名片。
明代正统年间,蒙古族瓦剌部因邀赏不成对内地大举骚扰。朝廷决定征缴。然而,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纵容蛊惑下,打了一场瞎马笨驴的战争。
朱祁镇对敌之兵力和己方的守备全然不晓,以为只要亲率大军临边,就可吓退瓦剌。于是,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六日,不顾众大臣的劝阻,拼集大军执意要御驾亲征,仓促就道,出京城,过居庸,行阳和,驻大同,见一路“伏尸满野,众益寒心”,加上连日风雨,人困马乏,宣化守将已弃城遁逃,大同关守亦早被瓦剌攻陷,只见瓦剌部队气势汹汹锐不可挡,不得已于抵达大同的第二天,便下令班师回銮。太监王振想借退兵之机,邀皇帝,“驾幸其第”以显威风,后又恐兵马众多,“损其乡土禾稼”,致使大军迂回奔走,徒费时日,给瓦刺军提供了时机。时至八月十三日,瓦剌首领也先,猛袭明军后部,朱祁镇派兵将应战,皆被“杀掠殆尽”,无一生还。随皇大臣屡出救驾计谋,英宗专宠王振,俱不纳谏,次日,明军由宣府撤至土木堡驻扎,土木堡地势高耸,正当敌冲,且无水源,堡南十里外有河,已被敌军占据。明军饥渴交加,全无斗志。正在皇帝束手无策之际,也先遣使入明营议和,并假装后退,在明军移营就水之际,瓦刺铁骑突然呼啸而入,长刀猛砍,明军“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一时兵士相踏,刀光四闪,箭矢如蝗,马嘶人呼,血流成河,尸体“蔽野塞川”,战场上的厮杀延续至八月十五日夜,鲜血染红了塞草,喊声震撼了长城。
一场战争血雨腥风,御统六师全面溃败,几十万将士喋血疆场,近百名随臣战死,英宗朱祁镇被掳,翌年放回,其弟朱祁钰继位,改年号景泰。这是史称土木之变事件的梗概。
土木之变明军的大败,极大地激发了明朝上起皇帝下至命官征缴的决心和意志,也极大地激发了黎民百姓抗击侵略的勇气和斗志,因而才有了以于谦为首的北京城保卫战的完胜,也导致了蒙古瓦剌部落的全面崩溃。
同时,土木之变清晰地表明了明朝武官集团、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彰显出在君主一统下,将相和,宦官不得干政的治国理念,从而迎来了明朝的成弘之治,进一步引发出由李贤起始,到王守仁,再到张居正辅国的大明中兴,为明朝延续了百年基业。
显忠祠,一座历经沧桑的古祠
显忠祠,一座敕建祠堂,延续565年。它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土木镇土木村内,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代宗为祭祀“土木之变”中殉难的朝廷重臣和将士英魂而修建。
当时,祠内建有大殿五间,抱厦三间,石碑一块(记有死难重臣名单),竖有66块为国捐躯的重臣神位。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即位,称宪宗,降旨命怀来守备重修显忠祠。祠成之日,宪宗亲自撰写碑文,提写祠匾,又立碑一块,给殉国之臣追赠谥号。此后,朝廷或民间多次对祠堂进行修缮。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督办时,曾专程到土木瞻仰显忠祠。
显忠祠原占地面积4.7亩,分两层院落,有两座山门,第一座山门面北向南,高出地面1.5米,上方悬挂“显忠祠”金字大匾,是明宪宗御笔。进入第一道山门后,有40米长的通道达第二道山门,有一个正门和两个侧门,正门只有三次公祭开放,平时走东西侧门,山门上方扁额为“大节凛然”,系潘立椿书,两侧木制楹联为“隆千秋事典,表一代忠良”。进入第二道山门,正面大殿三间,配殿两间,东西厢房6间,正殿楹联是“故老尚余哀,兵溃不堪论往事;诸公应自慰,君存何必问微躯”。历经沧桑岁月,显忠祠竟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现仅存正殿三间,石碑数块。
2004年,土木村为了保护历史文物,投资4.5万元进行维修整建,历时一个半月时间,进行了显忠祠的修复工作。由于“文革”时期被砸毁严重,祠堂顶部建筑装饰难以修整,牌位遗散亦不可恢复,墙面绘画受潮脱落早亦残缺不全。修复后的显忠祠仅有一个小院。东西宽也就十几米,南北长也仅二十几米,两边的厢房没有了,东西配房也变小了许多,并部分遮挡了祠堂的视野。
显忠祠的现状是瓦破房漏,墙体严重倾斜开裂,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鉴于它的厚重历史价值,2005年,土木村委会又新立起功德碑与土木之变凭吊牌。
显忠祠的文物弥足珍贵,它存留的碑碣十分丰富,有初建显忠祠的碑、死难诸臣名刻碑、宪宗重修碑、宪宗御笔于谦碑等,在墙面上残存有殉难大臣牌位。
显忠祠,堪称抗敌讨逆英勇捐躯的英雄群雕。当你来到土木镇,仿佛那五十万浴血奋战的将士向你走来;当你进入显忠祠,仿佛一大串鲜活的明朝大臣向你涌来,他们是“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棨,翰林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少卿刘容,尚宝少卿淩寿,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竑、童存德、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瑭、郑瑄,大理左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一群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令人怅然泪下,又令人肃然起敬!
显忠祠,不是一族一姓的家祠,它是百姓千族的祠堂,它是国家的民族英雄纪念堂,这是非常明白的事实。惟愿显忠祠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修缮,激励更多的后人爱国报国。
(责编:宁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