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致那些“带劲”的青春

时间:2023/11/9 作者: 黄河 热度: 20501
高璟

   《那年我们差点去了北京》是90后青年作家赵越发表在《黄河》2021年第3期上的一篇中篇小说。作品采取一种典型的青春电影叙事风格,节奏明快,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极富画面感,故事以一群少年对篮球明星科比的追星梦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时间跨度达十五年,故事中既有青春的热血与懵懂,也免不了青春的冲撞与酷烈,当然,也有人到中年后的妥协与释然。相信会让同样走过那段激情岁月的读者产生诸多共鸣,甚至勾起各自的青春回忆。

   作品的开篇,作者首先带领我们回到了2008年的那个充满激情与躁动的夏天。一个北方的小县城,一家即将被拆除的纺织厂,一群面临下岗的工人,共同构成了小说如电影画面般的斑驳底色,而在故事中活动的主要人物是一群热爱篮球运动、在高考后前途未卜的大孩子。作者为他们设置了一个驱动型任务,那就是去北京奥运会现场观看美国篮球明星科比的比赛。实现这个梦想需要足够的经费,这就给这些出身普通、家中父母正面临下岗的孩子们带来巨大的障碍。如何突破障碍?作者用悬念起笔,以“我”的灵机一动点燃故事引擎,并让故事在开篇便呈现出一种与篮球运动相匹配的一种不停奔跑的姿态。

   接下来,作者以“我”为主视角,串连起几个同龄人角色,卖光碟谋生的扑街哥、愚钝的大头和精明的耗子,他們之所以能成为死党,一是因为他们是同一家纺织厂的职工子弟,二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打篮球和看球赛。很难得的是,作者在文中还精心设计了两个同样喜爱篮球运动的女生形象,一个是女主角王笑,一个是女配角“钢炮”,她们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发挥着必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更多层次的解读性。以上六个人物形象从电影叙事理论来分析,他们的分工不同,承担的戏剧角色也不同,他们既真实可感,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我们熟知的许多青春经典影片(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后会无期》等影片)中,我们都能找到类似的人物结构。

   因病休学的女主角王笑无疑是推动故事前进的一大动力,她的父亲因早年辞职下海,而成为小县城里最先富起来的人,于是王笑便成为男孩子们讨好的对象,他们希望能从她这里借到钱,完成去北京看比赛的梦想。对此,王笑提出的条件是要他们几个在厂区的一片空地上修建起一个篮球场。于是,四个男孩子毫无怨言地开始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劳作。

   在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段外来资本入侵小城的故事,那就是新修建的私立中学志诚中学租下了纺织厂的大片土地,其中也包括原本属于纺织厂的篮球场。当那堵冰冷的高墙被砌起来以后,少年们的篮球梦只能被无情地压制在心里。可以说,这个细节的处理方式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一种时代的痛感,而全文中类似这样被打上时代烙印的细节处理,充分体现出作者在叙事方面的用心。

   接下来,作者的讲述如行云流水般不断推进,偶尔还会穿插一些必要的闪回镜头,几个主要人物浮浮沉沉的命运际遇也在故事推进中顺带交待给读者,但是请注意,他们最终都只是小人物,平凡如你我他。当我们看多了草根逆袭的故事之后,这样专注于讲述小人物和失败者的小说,显得格外特别,但谁又能不承认,这才是生活的真相呢?走出青春后的四个年轻人,因为对篮球运动和一个远在天边的篮球明星的热爱,他们一直保持着可贵的友谊。作者特意设置了科比的退役之战以及科比遭遇车祸两个重大时间节点,依托这样的重大体育新闻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可谓用心良苦。而当多年之后,落魄街头的扑街哥在一场偶然发起的街头篮球一比一对抗中,重新焕发出了当年的神采,这个“边缘人物”也迎来他人生中短暂的高光时刻。这样的情节设置,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了一直为小人物做代言的周星驰的那些电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80后、90后群体心灵世界的深刻体察与抚慰。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一点,在表现一代青年的情感成长方面,作者也倾注了不少笔力。早在他们的少年时代,早熟的王笑与晚熟的“我”之间,曾经上演过一场绝美纯真、“因疾而终”的青春暗恋。作为一个晚熟者,“我”注定要错过王笑,直到在王笑的书本间发现了那张他们的“合影”,“我”才开始有了一点觉醒。几年之后,“我”步入社会,觉得已经成熟时,遇到了一个名叫王芙的姑娘并经过认真的追求后娶她为妻,那时的“我”,在做出这个重大选择时,分明蕴藏着“我”对逝去的王笑的一种补偿心理,他希望用这种迟来的回应来弥补内心当年的遗憾。但这是一种成熟的爱情观吗?显然并不是。因此,他才会在婚后向老友倾诉他与妻子的“情投意不合”,在他的心底,还是对那个喜爱篮球运动也喜欢他的王笑没有真正释怀。在故事发展到尾声时,在得知科比突然离世之后,“我”和妻子有了一段推心置腹的长谈,在了解了“我”与篮球、与王笑、与众发小的那场疯狂而伤感的往事之后,妻子第一次真正地懂得了“我”,这让这对年轻的夫妻第一次实现了情投意合。

   从语言文字方面来看,作者的叙述语言灵动而活泼,看似插科打诨,实则深情而动人。许多金句,也点缀在文中熠熠生辉。比如,“我们无法阻止球场被‘霸占’,我们也无法阻止输球,事实上,我们什么都无法阻止”一句,饱含着面对大时代时个体的无奈与伤感;结尾一句,作者借妻子之口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她说,“那年你们多带劲啊,差一点就去了北京!”,“带劲”一词,看似十分口语化,但它却是对青春独特属性的一种最贴切的注解。是啊,青春就该如此“带劲”!

   在人物对话方面,作者为文中的每个人物都建立了各自独特的语言识别系统,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语言调动能力,我们或许可以将其视作一个作家在语言上的“天赋”,实在令人羡慕。

   总之,这样一部能量满满的致敬青春的诚意书写,值得我们关注与肯定,赵越这个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也值得我们关注与肯定。同时,我个人也寄望,这部小说作品有朝一日能以电影的方式被更多人所认知,正如今年大热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一样,以一个又一个充满“回忆杀”的场景,以笑中带泪的对白,让我们重新找回青春的悸动与久违的感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