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环保人的文学情怀
———读李景平《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
环境保护,是近些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受作家关注的一项写作课题。事实上,从十八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就有着环保因素,我们只要看看从浪漫主义一直到现代主义,它们总是对工业革命持某种质疑态度,代表性作品都是对环境保护持肯定态度,抨击的对象就是工业革命的一些无序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其实,我个人认为,文学创作与环境保护以及书写自然形态,完全可以构成一种亲和关系,让文学的特性在环保题材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发挥特殊作用,而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供职于环保系统多年的作家李景平,就用自己丰硕的作品成为国内环保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尤其是他的一篇近五万字的报告文学《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更是集中体现出他对自己多年从事的环保工作的挚爱,对文学创作的满满情怀,让文学和作家与环保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双赢效果。
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如果要选出若干形象的语词去加以描述的话,“环保”无疑将成为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四十多年前,刚刚从与世隔绝的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面对汹涌的世界现代化大潮,国人在寻找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途径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环保的概念,大干快上,不计后果,只要能赚钱破坏环境也在所不惜。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人们对精神享受越来越重视,这才发现了环境保护这个特别重要的理念,对环保的重视逐步提高,也在不断升温,不断拓展,不断追求,不断完善,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通过许多事实,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感受到,环境保护不光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跟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可以说,当今社会,环保的意识和概念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
阅读李景平的《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这篇作品,让我联想到了环境保护这个世界性课题的价值,它激发人们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怀有敬意,是有益于社会发展健康的。当今时代,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之而来的则是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并且不可再生,不少地方的自然环境在恶化。要让经济不发展,财富不增长,物质生活不富足,那几乎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做到既不让生态破坏,不让环境污染,又能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我们国家现今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给广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空间。
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和山西省作家协会,联合启动了“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活动,并在7月和8月分两次,组织省内六十多位成绩突出的老中青三代作家,沿着汾河从北向南,扎扎实实地走了一遍,真切地了解了汾河演变的历史,感受了汾河治理的成果,展望了汾河美好的未来。活动结束之后,作家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与强烈的感受,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形式,把一路走汾河所看到的现状,见到的人物,听到的动人事迹,化作文学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形成了一部由笔者和李景平共同主编、长达三十多万字的作品集《走进一条河流》,李景平带头撰稿,呈现出的就是这篇压卷之作《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
汾河,是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最主要的支流之一,是几千万山西人民曾经引以自豪的母亲河。这条蜿蜒曲折近千公里、曾经川流不息的大河,流出了灿烂的汾河文化,创造了部分最初的中华文明,滋养了两岸人民生生不息,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喜怒哀乐故事,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学创作,汾河流域的近十个县市,成长了一代又一代享誉省内外的文學才俊,撑起了山西文学史的半壁江山。到了近现代,以汾河为题材的文学创作,依然生机勃勃,涌现出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作家,奉献出数量可观的优秀作品,比如“山药蛋派”老作家胡正的经典长篇小说《汾水长流》,凭借鲜明性格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形象生动的语言,成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内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之一。这部《走进一条河流》的面世,进一步丰富了汾河文学宝库,而李景平的《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既是他环保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收获,也让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一次提档升级。
可以这么说,李景平的这篇报告文学,不光详尽、真实、全面地记录了那次“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活动的过程,传达了参加活动的每位作家的感受和心声,更是一位环保作家用真诚心灵与古老的大河互动对话的具有责任意识的环保文学作品。在文章中,李景平从一个环保工作者的角度,认真反思汾河历史、描摹汾河现状、畅想汾河未来,同时,也以一个作家的思维,追问人类文明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失误所造成的后患,思考山西人对汾河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期盼未来的汾河能够确实成为造福山西人民、美化三晋大地的母亲河。
李景平多年的环保生涯,让他长期与汾河结缘,体验过汾河曾经的美好,更感受过汾河以往的惨状,经历了汾河变化中的绝望与希望过程,面对强大的足以吞噬一切传统物事的经济发展大潮时,汾河的环境保护曾经是无力的,那时候的他忧心忡忡,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汾河流域各级地方政府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时,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得对治理汾河投入人力物力,同时,更有不少有识之士以一己之力加入保护汾河的行列,这让李景平感到欣慰,看到了汾河重新变美的希望;几年之后,汾河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太原市、临汾市等大中城市,汾河成了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在更多流域经过的乡村,恢复了或者正在努力恢复曾经的状态,李景平目睹着汾河的这些变化,自然心情舒畅,想要让更多人民群众体会到汾河的新面貌,而文学作品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于是,在他的努力下,促成了这次作家采风活动。
笔者作为采风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之一,与李景平共同策划并完成了活动的各项任务,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李景平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与个人资源,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安排得堪称完满,正如采风团成员之一、作家杨新雨所说:“他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诚恳与敬业、友好与良善。他认真阅读此行之后每一位作家所写的文章,他真心赞扬每一篇好文章,他敬重每一位好作家。他对作家们奉献出的环保文章表现出的欣悦,令人感动。他为环境工作做了很多事,在我认识的众多公务员及环保工作者中,我觉得景平先生是最不辱没这个称号的人。”正是因为李景平有着这样的认真负责态度和诚恳敬业心胸,也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能写出《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这样优秀的作品来。
《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是一篇具有记录现场实况、展示治理汾河历史、论述生态文明重要性、从人文角度思考大自然环境的作品,概括起来,我以为作品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现场感强烈。这篇作品是在“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活动之后创作的。在两次行走中,六十多位作家实地采访汾河流域城镇、乡村、工厂和许多保护汾河的人士,具有鲜明的现场感。李景平意识到,如实地记录活动中作家们的现场感,就能把每一位亲临者的姿态,直接加进这个很有意义的采风活动之中,表达出作家们的所思所想。比如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群作家直扑进汾河之源的时候,遭遇了这个夏天最早的一场暴雨。在宁武管涔山的雷鸣寺,雷真的打响,铺天盖地的雨,将山峦、河流、村庄、庙宇,统统罩在了雨天雨地里。犹如汾河之水天上来。那么,汾河的源头,是在天上么?汾河的源头在天上,也在地下。汾河的源头,在山里。……难怪著名作家周宗奇坐在宁武山间的小茶棚,看着一群人访万年冰洞、望千年火山、寻汾河源头的时候,只是在那里喝茶。这位著有《清代文字狱》《大聱林鹏》《范仲淹传》和《潞盐传》的先生,淡淡地说一句颇带禅意的话:源头看不见。然后透过似有似无的淡淡的茶香,静静地看着大山。”这段描写,犹如一幅速写画,画面中有自然现象:大雨、寺庙、汾河源头,有采风作家的状态和感想,有作者自己的思考,把读者也带进了那样的场面,现场感特别强烈,富有极大的冲击力。文章中这种现场感的作用,就像体育比赛中的“短平快”战术,非常奏效。李景平在全篇文章里,特别注重抓取作家们所到之处的现场表情和对话,比如好几位作家在前辈胡正当年撰写长篇小说《汾水长流》时体验过的汾河段走访时,那种非常钦佩的议论,是发自内心的作家式话语,经过他用文字表达出来,非常传神,非常具有可信度,类似的引用作家们在各个采访点的临场话语,渲染了气氛,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其二,真情实感贯穿于全文中。应当说,李景平的这篇文章,真真切切是用心灵写作的,所以,我们不能不被他的描述、他的议论,以及他的绝无掩饰造作的心灵感受打动。他的落笔视角,他所写到的人和事,我们六十多位参与采风活动的作家和工作人员都比较熟悉;然而,他那朴实的风格、独到的体验和诚挚的情感,都会让我们领略到特别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的道理,透视出汾河环境保护与我们广大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各个层面,感受到生存环境对人们行为与思想的影响与制约。他在文章中有一段追述汾河污染过程的文字:“就像一个人的诞生,可能是一朝一夕,而老去,却是一个渐渐的过程,汾河的诞生,可能是在某朝某夕的一個遥远的地质时刻,然而,她给我们以沉重,却是一个渐渐的过程;或者说,我们给她以沉重,是一个渐渐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寻得到吗?……1970年代起,汾河,罹患了长达40多年的污染。水是河的血脉,水坏了,河,还能清畅地流动么?这就是汾河的双重危机,也是山西的双重危机。干涸断流———缺水危机;废水排河———污染危机。而且,越污染越缺水,越缺水越污染,污染危机与缺水危机,就像一种魔咒,一种悖论,一种怪圈,罩在了汾河的头上,也罩在了山西的头上。”对于经过治理后的生态汾河,他更是由衷地喜悦:“应该说,生态汾河,是山西精气神的一种深刻凝聚,也是山西精气神的一种灿然外化,更是山西精气神的一种循环。”李景平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和一名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以观察社会现实非常敏锐的特性,更能从深层次思考环境保护课题,写出来有别于其他人的独到感受。
其三,质朴平实的叙述方式。李景平在散文、报告文学创作方面已经很有成绩,对如何写好环保题材报告文学,自然是得心应手,因此,他对《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这篇文章的把握,做到了叙述得体,结构合理,不论是描述汾河的历史与现状,还是抒写作家们采风时的感受,或者讲述治理汾河的过程,都能自然顺畅,娓娓道来,不故意渲染,不制造噱头,把读者带到了一种氛围中,让我们细细感受,慢慢品味,既是文学的享受,又能得到一定的思想启示。在行文风格、叙述语言、描写手段、历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富于个性。我以为,虽然这些都是属于文学写作技术性层面,但是,却是这篇作品不可忽缺的环节。事实上,报告文学叙事方式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作家艺术素养的展示。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没有厚实的知识积累,没有独特的思想观念,没有丰富的文学感受,要想选择有个性的叙事方式,那是比较难的。李景平在文章中无论叙事记人,无论写景抒情,都是像在跟读者坦诚交谈,绝没有把自己凌驾于读者之上颐指气使的做派,没有故作惊人之语或华而不实之词,更没有自我感觉良好的陋俗。这样,使得读者阅读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就感觉非常亲切,非常有味。
以往我看到的许多环保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对生态环境受破坏的揭露,却忽视了作为环境的主体———人和事的描述。按我的理解,环保文学作品要真正打动读者,并且能够在文化层面上更接近社会,更具冲击力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少不了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揭露,但是,也必须要体现文学作品从写人物写事件出发,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度,把环保意识渗透到读者的心灵深处,让所有人都自觉自愿地为环境保护尽力。应当说,李景平的这篇《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作品是通过写真实的人和事,表达出美好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生存的重要意义。因此,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活动会不断显示出环保与文学相结合的特殊意义,李景平的《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山西作家生态汾河行采风报告》,由于对这次活动的真实且全面、深入的呈现,也将成为山西作家与环保结缘的记录。
向历史致敬
———读金朝晖的《百年汾医》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医院不在少数,但是,值得人们称道值得从文化层面研究值得文人书写值得用影像呈现的,也就那么有数的几个,比如北京的协和、湖南的湘雅、四川的华西,而山西汾阳医院也是其中的一个。经过创办者、美国人万德生和后来几代人共同创造出的“汾医文化”,成为代表整个中华医学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我认为,研究汾阳医院一百年的历史与现实,也就是在研究中华医学文化的形成和传承;用影像的艺术形式展示汾阳医院一百年走过的道路,同样是现代人向前辈贤达人士致敬的行为;从更高层面上看,弘扬和传播“汾医文化”对于我们国家当今的医学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借鉴意义,则是很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作家金朝晖女士推出的长篇电视文化片《百年汾医》文本作品,其价值是不言而明的。
金朝晖在《百年汾医·后记》中写道:“从1916年汾阳医院正式挂牌开诊算起,到2016年的第一个百年之旅,汾阳医院也几乎没有让报以信任的人们失望。‘以我仁心仁术,换汝福乐安康’,生命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于一代代汾医人对‘汾医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上。”她列举出了理由,因为汾阳医院用一百年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是“医学本质”,她的依据是汾阳医院一百年都在奉行的宗旨:“把医德医风建设与时代特点、医学进步有机结合,走求实求精之路,为吕梁老区人民提供优质、廉洁的医疗服务。”
根据我阅读的感受,这部作品,应当是金朝晖十多年研究“汾医文化”的结晶。从书中可以读出,她这十几年里一直关注汾阳医院,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搞清楚了这所医院的百年历史发展轨迹,采访过与医院有密切联系的各个时期见证人或者他们的后人,查阅了大量关于医院的历史资料,目睹了医院进入新世纪后的巨大变化,组织拍摄了大型电视文化纪录片《百年汾医》,可以说,朝晖对“汾医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非常透彻;她对物质的“汾医文化”和非物质的“汾医文化”,都烂熟于心,能够如数家珍地讲述给任何人。有如此条件,她来写关于“汾医文化”的电视文化片文本,实在是得心应手,她从作家角度观察事物的细致、敏锐和深刻特长,她从电视文化特点理解素材的宏观与具体相融合要求,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可以说,这部向历史致敬、充满人文关怀的电视文化片作品,是汾阳医院的一张新的名片。
《百年汾医》是一部电视文化片的文本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极富阅读品味的文化著作,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它具有多样的特点,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题材富有独特性。《百年汾医》分为七章,包括《万德生来中国》《抗疫征程》《营建U型楼》《华北小协和》《风雨中飘摇》《流动医院》《复兴与坚守》,全方位多角度描述了汾阳医院创办和运行一百年的过程。这所医院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一位地道的美国人、毕业于闻名于世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博士万德生,和他的新婚夫人也是大学同窗的克拉拉,怀着一颗慈爱之心,1909年远渡重洋,来到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并且选择了山西汾阳,建立起来的西式教会医院,既传播西方文明,更是治病救人,并且开展预防医学活动。汾阳医院的这个创建历史,是当今时代遍布全国各地的医院很少有的,这种独特性,是不可复制的和无法再现的,其中自然有许多让后人感觉好奇很想明白原因的事情;而汾阳医院运行百年,能够始终保持“以我仁心仁术,换汝福乐安康”宗旨,做出了许多偏僻地区医院难以完成的医学成就,培养了无数道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生和护士,成为全国同类医院的佼佼者,其中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同样是具备了不少让人感兴趣的故事素材,这就为金朝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独特优势。
第二,鲜明主题中渗透着文化意识。我在阅读过程中明显感受到,金朝晖写作《百年汾医》,是要用电视文化片的视觉特长,从历史、文化、宗教、医术等多方面展现汾阳医院的过去与现实,由此而说明,医院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场所,担负着治病救人和预防医学的神圣职责,每一个医生和护士,都是“白衣天使”;同时,医学是不分国界的,不分信仰的,只要是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是值得尊敬的;此外,医院也必须有与时俱进的理念,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不断更新换代,从理念上、技术上和设备上,能够为病患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在这种鲜明的主题之中,朝晖明白,作为一部电视文化作品,还应当有鲜明的文化意识,事实上,我充分领略到文化意识是始终贯穿全书的。我这里所说的文化意识,决不仅仅是指朝晖在选取材料方面走了“文化旅程”,表现了万德生和克拉拉以及他们的继承人,都是仁爱思想和医学文化的践行者,演绎了几代汾医人和相关政界、文化界名人的轶事趣闻;而是说结构设置、场景选择、采访对象和解说词,都显示出了朝晖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和文化素养。这中间,就有保守与变革、陈旧与新生、愚昧与智慧、小气与大器的差异,能够看出来朝晖是深情地真挚地投入地热爱“汾医文化”,但又是以一个文化工作者的眼光审视“汾医文化”,将“汾医文化”的内涵准确地阐述清晰,呈现出来,并且放置到整个中华医学文化中,进行理性的分析。这是一种以现代人的思维,去研究“汾医文化”的本质,评判“汾医文化”意义的方式,也是当今电视、文化与医学相结合的最佳方式之一。
第三,历史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我在文化界供职几十年,对于当今的文化人思维相对比较了解。我注意到,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对于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较淡漠,认为文化工作应当突出个人意识,崇尚艺术至上观念,对于许多社会生活现象和公众关注的现实问题,采取回避或者淡化的态度。可以说,这样的态度未尝不是文化工作者的一种选择;然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功能毕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化人不讲责任感和使命感,艺术道路很容易进入相对狭窄的境地。我从这部《百年汾医》中,感受到金朝晖是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的。近几年来,她一直从事具體的文化事业和企业的运作,参与了许多文化界的活动,接触过很多各界知名人士,获取到大量新颖真实的素材,感触良多,因此,写作这部电视文化片《百年汾医》文本,历史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就肯定非常强烈。相对于可以虚构的小说、电视剧,撰写长篇电视文化片文本作品,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既要有深刻而独到的思想观点,又得具备丰富且翔实的材料,还得兼顾电视艺术拍摄手法。朝晖在历史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的促使下,把自己的情感与思考都注入到了创作中,使得作品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四,艺术风格富于创意。《百年汾医》作为一部长篇电视文化片文本作品,在素材安排、行文风格、电视手法、文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我以为,虽然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性层面的话题,但是,却是整部作品成功的不可忽缺环节。金朝晖追求的是一种有创意的表现方式,她让电视镜头,跟随着舒缓平稳的解说语调,讲述汾阳医院百年发展史,自然真切,真实可信,渗透着自己对历史与现实诸多人和事的看法;同时,也安排多位相关人士的访谈,让这些受访者丰富主题。在表现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万德生如何救治患者如何深入贫困地区做预防工作,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汾医人的爱国热情,都能感受到医学文化的魅力,感染着观众和读者,引发大家的共鸣。事实上,电视文化片表达方式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文化工作者素养的展示。如果你没有厚实的知识积累,没有独特的思想观念,没有丰富的文化感受,没有电视艺术的功力,要想选择有创意的表达方式,那是不可能的。金朝晖的艺术风格成就了这部作品,是她多年文化素养的充分显现,相信她在今后的文化道路上会越走越顺畅。
诗意与行医的精美呈现
———读李霖散文集《回眸》
《回眸》是女作家李霖的第一部散文作品集。李霖的本职工作是妇产科医生,业余酷爱文学写作,主要创作诗歌,兼写散文、评论。她行走在两条人生道路上,像许多六零后同代人一样,享受过收获的喜悦,也体会过挫折的悲伤;但是,她无怨无悔,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认定的这两条道路,从不放弃一条。付出了必然就有回报,三十多年来,李霖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尽职尽责,认真履行着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拯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当地民众中有口皆碑;而在文学创作上同样执着追求,每年都有作品问世,并且热心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努力扶持青年作者,成为许多作家的良师益友。
李霖已经出版过两部诗歌集和四部医学专业书籍,前些时,她将多年的散文作品汇编成集子,命名为《回眸》出版。应当说,这部散文集的行世,进一步丰富了她的文学创作成绩,是她文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她用文字方式呈现自己诗意的文学足迹和精心的行医良知的作品。
我是文学界从业人员,对于医学常识一知半解,自然不能对李霖的医学专业书籍评价;而对她的文学作品却是非常喜欢的。认识李霖已经多年,以往她的诗歌读过一些,留下不错的印象,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的激情,艺术方式的探索,都可以从她的作品中读出来;这次有幸提前阅读她的散文集,更加深了我对她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艺术追求的理解。李霖人到中年,医学院校毕业后即从事中医、妇产等临床医学工作,至今已经三十多年,现在是一个医院的业务骨干,同时还主持着一家诊所,可以想象她日常业务工作多么繁忙,但她都能应对自如,是一位出色的临床医学专家;业余时间则一直对诗歌和散文写作情有独钟,不间断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近些年来,文学写作已经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的吸引力,社会上也不再把作家看得特别神圣,而李霖能够坚持不懈,说明她对文学确实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正像她在一次访谈中所说:“诗歌是我从小的爱好,似乎是我生命的必然选择或者是宿命的选择。每当我在生活中有急切的表达欲望的时候,首先出现的是诗歌的形式,如果用诗歌还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思想和情感的时候,我也会采用散文的形式。”
如何处理好文学与医学的关系,李霖是这样认识的:“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之间并没有实际的矛盾和冲突。相反他们之间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时候还要阅读数学,以放松心情。众所周知,钱学森是位杰出的大科学家,他在航天工业和数学领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而他的许多灵感和成就就是在他妻子蒋英的钢琴声中孕育而成的。严谨的科学与浪漫的文学,在通往最高境界途径上是相通的,她的途径就是灵性的迸发,最高的境界是真善美。自然科学是求真,社会科学是求善,文学艺术是求美。对我而言呢,医学是拯救人的身体,文学是拯救人的灵魂,他们的肯綮点就是一个人文关怀。有人提出,医学是非常严谨的事情,而你诗人是浪漫的,而且他们也能在我的身上和气质中看到了许多浪漫的情怀,所以很是困惑。其实找我看病的人都知道,我作为医生这个角色的时候,面对我的患者,我是非常严谨认真的,而且对病人极其负责任,我所有的灵气和智慧都会集中在病情的需要上,我会调动我所学过的和掌握的医学知识,来为病人诊治,甚至整理医案,写作论文,我都会非常投入,极其钻研。这就是我能编著出那么多医学类书籍的根本所在。而在生活中的我,闲暇的时候、内心世界急需要表达的时候,我又是浪漫而富有激情的。这就是我,一个看似矛盾的组合体。如果非让我说出医学与文学的矛盾之处的话,那就是时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经常让时间撕得粉碎,有时候那种分身无术的感觉,让我的内心感觉生疼。”从这段话,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了李霖是怎样科学地解决医学与文学关系的,对她在医学和文学两个领域都能取得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认识的不少文学作者都像李霖一样,有各自的本职工作,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业余对文学创作执着投入,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他们是值得尊敬的,文学创作队伍因为有了他们而壮大、丰富。
我分析李霖之所以这样执着地喜欢文学,原因大致有几方面:首先是她出生在一个老干部家庭,父亲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解放军,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洗礼,五十年代响应号召转业到贫困地区做基层干部,一辈子忠诚于党和国家,工作认真,责任感强烈,对子女严格要求,因此,李霖从小就受着父亲的影响,做任何事都非常努力,都要有目标,都要坚持不渝;她选择了文学创作,就立志一定要取得实绩,决不放弃。其次是李霖在几十年里刻苦阅读过许多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具备了基本的文学素养。她回忆自己小时候如何喜欢上阅读文学作品时说过:“我们家一个小房子的角落里,有爸爸从部队上带来的一个小木箱,木箱里放了满满一箱子书,爸爸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箱子,查阅资料还是干啥,我也不太知道,总之挺神秘的。一次趁爸爸不注意,我偷着从书箱里取出两本书籍来,是1957年由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文怀沙老先生编著的屈原的《九歌今译》和《九章今译》竖排版,繁体字,读起来很是吃力;但是那时候的我,读书非常认真,拿着字典逐字逐句地对照翻译,一点一点地啃完。屈原的诗歌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诗兴趣,也是我最终写诗的原动力。”她不是文学科班出身,但文学书籍却是她最重要的财富,业余时间阅读文学作品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再次,李霖有坚韧的毅力和不求名利的心态,她外表看上去文静优雅,骨子里却富有诗人气质,认准的事就会全心全意地做好;她把写作当成自己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名和利永远不是她的目的。
阅读李霖散文集《回眸》中的作品,总体印象是,由于她的职业是临床医生,因此,在观察人物、看待事情、理解生活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很有个性,不会人云亦云,更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集子中所收作品,无论是题材选择和主题思想,还是叙述方式和语言文字,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斟酌而确定的。由此可见,李霖写每一篇文章,都是她探究生活现象和理解人生世事的一种切身感受。应当说,这本作品集是李霖多年来散文写作的一次集中盘点和小结,我感觉,虽然是她的第一部散文集,但一点也不显得稚嫩或粗糙,散文创作所要求的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内涵深刻、文笔流畅等等基本要素,基本上表现出来了;同时,她自己的独特之处更是显示得淋漓尽致,比如对女性诗人心灵感受的细腻刻画,比如对临床医生在治疗患者时的认真而科学态度,还有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援助西藏经历,这些都是别人无法复制的,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李霖编辑《回眸》一书,是颇费心思的。她把总共四十八篇文章,按照内容分为六辑,给每一辑都起了很有韵味很有概括性的标题。第一辑“捕捉智慧的灵光”,以十篇文章为载体,表达了她几十年对诗歌创作的体会,对伟大诗人屈原的崇敬。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第一篇《捕捉智慧的灵光》,文章富有哲理,更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可以说是她对诗歌创作以及人生态度的宣言。第二辑“生命的回眸满含热泪”,选择十一篇文章,从个人记忆的角度,用独特的感受,把自己几十年经历过的难忘的事情、难忘的人物、难忘的场景,作了生动的描述,像《黄河九曲是吾乡》《握紧生命的手》《父亲的信仰》《牵手》《与先祖的脚印重叠》等等,读这些文章,能够让我们随同李霖的文字,一起走进她的普通但有个性的家庭、故乡、老家生活之中,她写的都是难忘的人物,像父亲、母亲,事情和场景同样是永远留在她记忆中的,通过她生动形象的叙述,让我们感觉到她的欢乐与痛苦,也能看出她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女子。第三辑“行走于一切美好之间”,辑录了九篇文章,都是记录李霖在西藏、云南、黑龙江以及省内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特别是《西藏情结》和《在西藏的日子里》,讲述了她二十多年前援助西藏的经历和生动故事,非常真诚,特别感人,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旅行文字,是这部散文集的亮点之一。第四辑“今生的那些不期而遇”,用八篇文章描述李霖与多位朋友、前辈交往的难忘过程,包括藏族活佛巴措、画家姚恺、父执陈应辉叔叔等,这些人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生存环境有别,但都是李霖人生中无法忘怀的良师益友,值得她饱含情意抒写。第五辑“妇科医生手记”,选收了四篇李霖在行医过程中的体会文章,从题目《医病与疗人》《生命,在金属与肉体的搏击中消失》《女人的苦难》《我的“师傅”———傅山先生》就能够看出,是她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的真实感受,让读者对她的职业肃然起敬。第六辑“经典的发散性思维”,共有六篇文章,属于文艺评论范围,代表性的是《诗人鹏鸣的精神维度———解读鹏鸣及其〈鹏鸣情诗经典〉》《永远的〈红楼梦〉———从香菱学诗看曹雪芹的诗词观》《读〈曼哈顿的女人〉》,这些文章都是李霖阅读作品的体会,从中可以看出她的鲜明观点和判断能力,表明她作为一个文学写作者的基本功力。
我从《回眸》這部作品集,大致看出了李霖散文写作的特点,第一是追求真实感受。我一向认为,真情实感是每一个散文写作者都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近年来某些作家浮躁情绪明显,不讲究真情实感,文章自然是难以让读者感动。李霖不受那种风气影响,坚持用情感写作,所以,她的叙述、她的议论,都能够打动人心,她的文章中体现出的真情实感,就像她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一样真诚。第二是注重与读者融为一体。散文写作的特点决定了作者队伍非常广泛,不仅专业散文作家在写,从事其它体裁创作的作家也纷纷加入进来,更有不少业余文学爱好者把写散文当作试笔。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地在散文创作中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人就认为,散文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一定考虑读者。我却以为,散文的语言文字,自然是各具特色;但是,写作态度上一定要考虑读者,这样,才可能减少平庸之作。李霖在这部集子中的每一篇作品,无论叙事记人,都是像在跟读者坦诚交谈,绝没有把自己凌驾于读者之上的做派,没有自我感觉良好的陋俗,如此,我们阅读她的散文就感觉特别亲切,相当有味。第三是语言叙述方式得体。李霖对每一篇文章的叙述方式把握,都尽量做到从容不迫,娓娓而谈。她不是专业散文作家,但她要力争让文章体现出细而不腻,适可而止,转折自如的叙述风格,把读者带到一种氛围中,让你细细感受,慢慢品味。
李霖的人生旅途和文学之路、行医之路,都走到了成熟阶段,相信她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喜爱不会改变,她对医生职业的认真负责同样不会改变,在两条道路上踏踏实实地行走,用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