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编校工作中的宏观、中观、微观思维

时间:2023/11/9 作者: 出版参考 热度: 186
李展鹏

  摘 要:编校工作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思维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的特点。本文引入宏观、中观、微观这一系列概念,对该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探讨工作实践中相关的现象,阐明在编校工作中系统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路径,并指出这一思维方法对编校工作、出版人才培养及出版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思维 编校工作 人才培养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其规律在历史上不断得到总结、改进而用于指导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由此而得以不断进步。编校工作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其背后也有着一套复杂的思维规律,对这一套规律,应当进行有效的总结,以便于指导编校工作的实践。出版物的编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思维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的特点。这种整体性、层次性,虽已有一些著作、文章提及,但未见有较为系统的论述。本文基于笔者的工作实践,从思维学的角度观察编校工作,引入宏观、中观、微观这一系列概念,分析编校思维的整体性、层次性,指出系统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思维在编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探讨若干工作中的相关现象,并尝试总结其规律。

  一、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概念

  宏观与微观是一对哲学术语,也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简而言之,宏观指事物大的、总体的方面;微观指事物小的、局部的方面。以经济学为例,宏观经济学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以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涉及总需求、总产量、总就业量、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等经济总量,收入和就业是其核心论题;相对的,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即单个消费者(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价格机制及市场价格的发现是其核心论题。

  在“宏观”“微观”之间,还存在一个“中观”层次。“中观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既不像宏观那样概括综合,也不像微观那样详细和具体的一种观察和思维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讲,中观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法”[1]。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汉斯·鲁道夫·彼得斯提出“中观经济”这一新的范畴,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部门经济、地区经济、集团经济,在经济学领域,这是一次飞跃性的理论突破。如今,“中观”一词也已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

  在出版学领域,也已有研究者引入“宏观”“中观”“微观”的概念,来进行研究分析。如在选题策划思维方面,研究者提出“宏观—微观—中观视角”是编辑进行创新的一种有效思维视角,认为“我们策划一本图书,既可以从宏观的层面、宏观的角度去策划,去分析,去描述,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来着眼,聚焦具体的微观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还可以从中观的层面去着力,中观把握有关话题,展开评析论证”[2]。

  二、编校工作中的宏观、中观、微观思维

  编校工作是编辑工作的核心环节,业内通常称其为“案头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文稿的审读、文稿的编辑加工,以及校样的校对三道工序。审读的任务在于评价和决定取舍,加工的任务在于提升质量,校对的任务在于查漏补缺,消灭差错,这无需赘言。

  编校工作的对象是文本,严格来说,审读、编辑加工的对象是文稿,校对的对象则是排版后的校样。编校思维的整体性、层次性特点,具体而言,就是在编校工作中,应当将工作对象——文本析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对文本进行考察和处理。以宏观、中观、微观思维观照文本这一对象,可以具体地将其划分为如下层面:宏观层面,即其总体价值,如内容的政治倾向、社会导向、学术水平、文化内涵、读者对象的定位、与同类作品的比较、出版的可行性、出版的时机,等等;中观层面,即其内部结构,如章节的划分是否合理、叙述的次序是否恰当、内容是否有缺失或重复、不同地方出现的相关内容对应是否准确,等等;微观层面,即其局部细节,如语言文字运用是否恰当、知识点是否准确、政策规定的用语是否规范、行业和学科的相关标准是否遵循、版式体例是否统一,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文本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界限是相对模糊的,很难做出截然的划分,以上的划分和举例,仅是勾勒出编校工作中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轮廓。

  此处以辞书编纂为例,进一步说明宏观、中观、微观思维在编校工作中的运用。在辞书编纂和编辑过程中,需进行“专项检查”,即对各词条中的每个专项,如专有名词、专业术语、插图、单位名称、纪年、外文、汉语拼音等分别进行检查,排除错误,统一体例;对于大型的综合性辞书,还需进行“专题检查”,即将词条按专题分类,检查同一专题的词条体例是否统一。有文章指出:“专项检查属微观的层面,主要侧重于微观的细节上的检查。而专题检查属中观的层面(在这两者之上,有一个宏观层面的通读工作)。”“大型综合性辞典的编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既要考虑整体和宏观,也要考虑细节和微观。因此,对它的后期编辑,要从大、中、小三个层面进行,大的即分学科通读,中的即专题检查,小的即专项检查。”[3]这些论述,正是在辞书编校工作中系统运用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经验总结。

  结合实践考察,笔者认为,编校工作中,系统的宏观、中观、微观思维应贯穿始终,且在不同的工序中对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层面应有所侧重。概括地说,审读应重视宏观,加工应重视中观,校对应重视微观。但正如上文所述,文本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的界限是相对模糊的,其与具体的审读、编辑加工、校对三个环节,更非机械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说,校对工作虽侧重于微观,但也需要兼顾中观甚至宏观,早已有研究者指出,校对思维也需要具有“整體性”,“‘统一‘一致‘相符‘衔接,是校对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整体意识”,“优秀的校对员都有强烈的整体意识,他们在校对过程中总是通观全局,瞻前顾后”[4]。同样的,编辑在审读、加工文稿的时候,虽然侧重的是宏观、中观层面,解决的主要是宏观、中观的问题,但也需尽力清除微观层面存在的差错;不仅如此,还应清楚了解微观层面的差错和问题主要出在哪些方面,并将这一信息告知校对人员,使紧随其后的校对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三、编校工作中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缺失的表现

  目前,编校工作中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缺失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具体表现不一而足,试举例如下。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字词句的修改,而忽略了对文稿整体情况的把握,这是许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入行的人员身上常见的不足之处。从业人员入行后,往往从最基础的校对工作做起,而校对工作恰恰着重于微观,因此,如果成长过程没有得到正确引导,适时树立整体把握文本的观念并自觉系统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思维,日久就容易养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这显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个人技能的提高。笔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中,有一件事很可以具体说明这个问题。从业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笔者时常对章节标题不甚措意,仅仅懂得对其中字词错误或语病进行修改。实际上,标题(包括书名)的至关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标题,是内容的准确概括,是主旨的浓缩,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标题的编校涉及宏观、中观、微观几个层面,如标题的风格是否符合作品的读者定位,这是宏观层面;标题能否准确概括正文内容、层次划分是否严谨合理,这是中观层面;至于标题体例是否统一、标题中字词短语等运用是否准确,这是微观层面的内容。如果仅仅把标题孤立起来,只在微观上简单改正了事,那么显然还有大量的工作未做。然而,如果缺乏宏观、中观、微观思维,从业者自身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对审稿、编辑加工、校对三道工序认识模糊,也是缺乏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常见表现。这三道工序,是目前出版业普遍采用的工作流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如果严格执行,出版物的质量便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正如上文所述,审稿的任务在于评价和决定取舍,编辑加工的任务在于提升质量,校对的任务在于查漏补缺、消灭差错,而以宏观、中观、微观思维考察,则审稿应侧重宏观,编辑加工应侧重中观,校对应侧重微观。但许多从业者对这三道工序的任务、目的、侧重点,并未有很清晰的认识,将这三者统称为“看稿”。因而有的在审读伊始便着重于动手修改微观层面的别字、病句,以致直接进入了加工的工序,而忘记了决定取舍和从宏观上考虑对文本的进一步提升;有的则在“编校合一”(往往一人包校全书)的工作条件下,反复“看稿”而忽略了加工和校对任务的不同,不能够根据不同工序的目的、侧重点,换个角度、换个脑子去看,以致再通读一遍也发现不了多少新问题,徒增疲劳和厌倦。

  值得一提的,还有忽视中观的现象。在中国辞书学会举办的辞书(图书)编辑培训班上,著名辞书专家、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徐祖友曾强调“要注意辞书的中观问题”,并把这句话写在他的讲义中;另一位辞书专家、中国轻工出版社编审马静说道:“很多编辑问我:‘为什么稿子一到了您手里,总能看出许多我们看不出来的问题?我说,因为我是按专题、专项来给你们检查的,这是从编辞书的过程中学来的。”两位专家的话,既强调了中观层面问题在编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编校工作中从业者忽视中观的现象并不少见。据笔者观察,不少较有经验的从业者,能够很好地把握宏观问题,对微观问题的处理解决也不在话下,但在加工文稿时不能够做到“瞻前顾后”,对上文述及的种种中观问题并没有做出妥善的处理,以至于文稿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编校工作中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系统构建

  在编校工作中系统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思维,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提升编校工作的科学性,这对提升出版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更进一步讲,宏观、中观、微观思维是从思维学的角度对编校工作所进行的规律总结,其完整地提出和论述,有助于出版学科的建设。

  可以说,是否具备并在日常编校工作中自觉运用宏观、中观、微观思维,是编校人员成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编校人员需把握审、编、校等工序中宏观、中观、微观逐步深入,各有侧重而又需兼顾这一思维规律,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逐步深入,方能对文本质量进行全面的判断和提升。对于从业者而言,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系统构建应分为两步走:首先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树立起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正确观念;其次,在工作实践中,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运用,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臻于纯熟,应在长期的自觉运用中,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弥补盲点,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这是成熟的从业者对文本进行编校工作的思维规律;而从业者初入行时学习的规律,则往往要先学会校对,再学会加工,最后学会对书稿进行审读判断,遵循的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路径。让初入行者首先明确学习的循序渐进和工作的逐步细化这两种不同规律,也是系统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出版行业而言,假如从业者能够普遍具备宏观、中观、微观思维这一科学的工作理念,并自觉地进行运用,必然能够提高编校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这里顺带谈谈上文提到的“编校合一”的问题。“编校合一”由来已久,是新中國成立以前出版行业普遍采用的工作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三审三校一读”工作制度的确立,才使“编校合一”转变为“编校分工”,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编校合一”本身仍具有某些优点,因而这种工作方式并未消失,且在改革开放以后有重新兴起的趋势,甚至还引发了“编校合一”与“编校分工”孰优孰劣的争论。[5]笔者在此并非想加入这一争论,而是想提出,无论采取何种工作方式,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系统构建对编校工作都具有积极意义。在“编校分工”的条件下,“编校合作”十分重要。如何更好地合作,这需要双方都具有系统的宏观、中观、微观思维,在对自身工作任务和侧重点有明晰认识的基础上,方能进行更加高效的沟通;而“编校合一”的工作方式,实际上对从业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从业人员能够在每道工序中恰当地进行思维转换和关注点的变换。这些都有赖于宏观、中观、微观思维的系统构建。

  本文强调编校思维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宏观、中观、微观概念观照编校工作的审读、编辑加工、校对三道工序,由此总结了从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的工作路径,勾画出编校工作的总体思维框架。当然,这一框架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细化。从思维学角度对编校工作规律进行概括提炼,并尝试将其提升到方法论层面,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向、一种路径,本文的写作正是沿着这一路径进行的探索和尝试,相信这样的探索和尝试是有益于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期待更多的出版工作者和学者关注编辑思维这一论题,发掘、提炼、总结编辑工作中的思维规律,丰富编辑学的学科内涵,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

  (作者单位系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