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以教育图书精品助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出版参考 热度: 770
陆思成 张巧慧

  摘 要:策划能力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精品图书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精品图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之一,在其相关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第一辑)”丛书的策划内容、过程与结果,探讨如何依托地方教育出版社资源,铸造精品图书,以出版的责任担当助力新时代语文教育发展。

  关键词:精品图书 教育图书 教育发展

  2020年,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历时四年策划编辑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第一辑)”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当年出版后,便广受好评,屡受嘉奖。这套丛书不仅全面呈现了当代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的心路历程和教育思想,弥补了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史料的不足和缺憾,还反映了我国语文教育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这套丛书从策划到出版,体现了“植根教育,铸造精品,助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出版人的使命追求和责任担当。

  一、聚焦价值,策划精品

  (一)语文教育之价值:语文天生重要

  对国家来说,语文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文化之根、精神之源,是实现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的基础;对社会来说,语文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是个人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个人来说,语文关乎个人全面发展,一个人的修养、气质、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语文,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个道理。[1]

  201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从多方面强调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文字事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

  聚焦语文教育之价值,既是紧跟时代发展之号召,注重语文教育之发展,也是守住教育出版“植根教育,含哺八方桃李;铸造精品,传承人类文明”之初心。以“语文教育”为切入点,是这套丛书策划之根本。

  (二)名家之价值:谱写教改新篇,培育时代英才

  随着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一批批令人敬仰的语文教育家前赴后继,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学科建设贡献着力量——他们深悉语文教育之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一直抱持着神圣的使命感、崇高的责任心、源源不断的爱和激情并为之上下求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指导以及改革意见明确指出,新型教师队伍的三个基本特征即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只有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工作任务,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现代化和科教兴国的目标才能稳步实现,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才能切实提升。

  聚焦语文教育名家之价值,不仅因为他们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谱写了代代教改新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还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教育智慧、教学艺术等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培育了一批批时代英才,是真正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者。聚焦名家之价值,再现历史的同时照亮现实,启迪智慧、激励人心的同时,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是这套丛书策划之目标。

  (三)口述实录之价值:动态把握,深度体认

  口述实录萌生于美国史学界,渐次浸染到全球的史学、新闻和文学领域。[2]从最初只是作为一种史料收集的有效手段,到成为一种兼具新闻性与艺术性的特殊文体,近年来,口述实录在我国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口述实录在文学中的应用确有其优势所在:作为“口述者”,其讲述的事情是親身经历的,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可信的,他们有故事可讲、有感情可抒;作为“整理人”,其在聆听口述者真实的表达之后,更容易将情感与事件在合理的逻辑下连接,尽可能减少了断章取义与移花接木,将真实的背后故事还原给读者,这既可以与口述者和读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又可以在叙述故事时表现出一定的亲近感和新鲜感。因此,口述实录可以给予文学创作相当广阔的空间,其既能保证井然有序的宏大叙事,也能在叙事中添加饱满的个体抒情,进而展现更为多元的场景和更为丰富的情感。

  然而在中国语文教育的皇皇巨著中,却很少有人系统地观照语文教育名家作为现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见证者、观察者、思考者、探索者的心灵史、生活史和学术史,缺乏对他们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的动态把握,亦缺失对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潮流的深度体认,这对于出版界和语文教育界来说,都是令人遗憾的。

  聚焦口述实录之价值,以口述实录的形式对语文教育名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盘点、梳理、总结,既可弥补当时中国语文教育史料的不足和缺憾,也可让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变得更具现场感和厚重感,是这套丛书策划之意义。

  二、精益求精,铸造精品

  从策划到实践并非能一蹴而就,本套丛书亦然。无论是新颖的文体形式,还是弥补学科空白式的出版内容,在“精益求精,铸造精品,保证高质量出版”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意义非凡的全新探索。

  (一)专业团队,踏实进行深入调研

  口述实录,并不是常见的文体形式,如何通过这种较为新颖的文体形式从多方面展现语文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与人格魅力,且区别于常见的课堂实录,给予读者除课堂教学外更多的阅读体验,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为此,我们郑重邀请著名教育家、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先生担任总顾问,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先生担任学术顾问,在专业方向和选题整体设计上进行指导与把关;邀请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历史专业硕士、口述实录畅销书作家范海涛女士担任技术顾问,在口述实录的文体形式上进行专业的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担任编委会主任,组成由语文报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的专家和多所学校著名一线教师的编委会,形成专业团队,在确保丛书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同时,希望给予读者更多的亲近感和新鲜感。

  在“脑力”有所保障后,“脚力”也需及时跟上。专业团队曾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陕西等地进行多次调研。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与各地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一线语文教师对出版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沟通和交流。在听取完各方意见后,团队再次在北京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了编写研讨会进行思想碰撞,在确认突出各位语文教育家主要研究思想的基础上,加入语文教育家的职业发展历程、个人兴趣爱好等目标读者所感兴趣的内容,为图书精品打造奠定基础。

  (二)专家论证,谨慎遴选最佳人选

  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者的贡献,如何为读者展现语文教育发展的不同维度,是精品出版的重中之重。选取哪些语文教育名家,选择哪些整理者,都是谨慎又艰难的抉择。

  在语文教育名家的遴选方面,入选者年龄均在70周岁以上,不仅亲身经历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在语文教育界有着卓越建树和广泛影响力。入选本套丛书的王尚文先生构建了“语感中心说”;周一贯先生提出了语文教育生命观;章熊先生在语文高考命题和考试评价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蔡澄清先生开创了点拨教学流派;刘国正先生其语文教育思想对语文教材建设有巨大影响;余映潮先生在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整理者的选择标准也很高,其必须非常了解口述者及其教育思想,与此同时,还需深谙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由此才能够对口述材料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和提升。本套丛书的整理者大多是著名学者和特级教师,有的整理者甚至是口述者的学生。王尚文卷的整理者童志斌是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副校长,也是王尚文老师的学生;刘国正卷的整理者顾之川是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之一;章熊卷的整理者张彬福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特聘专家;余映潮卷的整理者周枫林是河南省特级教师;周一贯卷的整理者季科平是浙江省特级教师;蔡澄清卷的整理者徐赟是安徽省语文优秀教师。

  无论是口述者还是整理者,都对教育事业有着深沉的爱,他们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证明了专家团队谨慎论证与遴选的正确性,成为了铸造精品的关键。

  (三)提前介入,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

  “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第一辑)”丛书作为一部教育类图书,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也承载着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在与大师对话的创新使命。为了使图书更具有亲近感、鲜活感和现场感,各方提前介入,使图书出版有了高质量的保障。

  采用口述实录的形式,无疑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但也增加了项目的运作难度。团队及时请范海涛女士为整理者和责任编辑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编辑体例与细节问题探讨的重任基本交由责任编辑团队负责。

  如何将访谈内容与语文教育名家思想有逻辑地串联、如何在提问时避免过多的溢美之词或言外之意、如何避免过多的口语化表述而影响读者阅读、如何处理相关著作权问题、如何保证史料的准确性……编辑团队将一系列的问题提前列出,在与整理者共同商议图书体例的过程中,了解口述者和整理者的编写思路,及时调整,做好针对性的预案和问题反馈,进而减少编校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尽量避免稿件退修而产生的大量重复性工作。

  不仅如此,封面设计者、美编、出版印制工作人员同样提前介入,结合书稿內容和体例特点,针对图书的装帧设计、产品包装、印刷用纸等多项问题进行多次深入的讨论,使得丛书在封面色系、版式设计和出版工艺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使得丛书具有“心灵美”的同时,保证了“形象美”。

  事前培训和提前介入,使得参与者在高效沟通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稿件和图书形式的理解,为书稿的内容充实、完善以及图书整体形象设计提升等方面提供了保障,使本套丛书得以高质量出版。

  三、精神传承 ,成就精品

  (一)传承教育精神,读者收获颇多

  策划再好,仍需精品出版来承载;图书再好,仍需读者来检验。本套丛书一经出版,便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语文教育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各方读者。

  本套丛书不仅得到了相关业内人士的认可,还引发了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如中学语文高级余勇超、洪志桥在《建构独具特色的中国当代教育思想——从<蔡澄清口述>看蔡先生在“立德树人”上的五大贡献》中从“教艺”“育人”“弟子”“家教”“著述”五个方面总结了蔡澄清先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的贡献,并从中思考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的发展方向,为广大语文教师加深语文教育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二)铸造精品文化,丛书屡获佳绩

  本套丛书自出版以来,优质的反馈和良好的口碑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丛书在出版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屡获佳绩。

  陆费逵先生曾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而“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作为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具的原创教育类图书,正是我国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同时彰显了“植根教育,铸造精品”的教育出版人的情怀与担当。

  当代语文教育以及教育家的精品出版物不会止步,它们不仅会为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留下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会为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属于出版业的力量。

  (作者单位系广西教育出版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