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诵”与“读”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引起过许多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处于剧变期,各种思想和文化碰撞出激荡的历史,“诵”与“读”的实践与学术研究在这一时期亦非常活跃。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探查20世纪上半叶期刊、图书、报纸等公开出版物中对于“诵”与“读”的认知与解读,对当下的声音表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高国庆整理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诵读史料点校与研究》一书近日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挖掘声音表达的历史动力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根系之所在即历史,但历史不会时刻以大字号的标题出现在时间的展板上,它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被时间的风沙掩埋。真正有忧患意识的学者,会习惯性地将当下的研究放置在历史的背景中考察,面对当下学科精细化发展的趋势,他会时刻警惕学科落入僵化陷阱的可能性,防止学科研究走向内生的衰败。本书作者以“诵”和“读”为切入点,爬梳20世纪上半叶专家学者对声音表达的研究资料,避免其因时间蒙尘,同时也为声音表达在当下的繁荣发展提供历史的原动力。
1.界定概念
20世纪上半叶,当声音表达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对社会产生影响时,学界当务之急,是要彻底厘清诸如默读、朗读、朗诵、诵读等核心概念。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朗诵”“诵读”之上,在不斷摸索的过程中,以“朗诵”和“诵读”为代表的“诵”与“读”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梁宗岱在《谈“朗诵诗”》一文中提到,“朗诵”是一种抒情的、兴奋的、激动的读法,不是唱歌,不是说话,更不是读古诗的“吟”。对于“诵读”内涵的探究,更多的是结合古诗文的吟诵进行的。不过,不容回避的是,在当时的语境下,大多数专家学者在提到“朗诵”和“诵读”时,其内涵时有交叉。
2.确定对象
朗诵和诵读作为一种艺术样态,许多现在习以为常的内容在当时都属于较新的研究范畴。当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文体入手,研究朗诵面对不同的材料,应采取的态度以及采用的技巧等。李健吾、朱自清、向阳、克非等,分别对剧本、散文、小说、文学作品的朗诵专门著文,从不同的角度探查声音表达面对不同文体的注意事项以及表达技巧。整体而言,这一时期,更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朗诵方面。随着抗战爆发,为了通过朗诵诗影响和发动更多的群众,朗诵诗运动兴起。朗诵诗是以浴身于抗战激流中的广大劳苦群众为对象,因此朗诵诗运动的参与者从朗诵的选材、语言的特点、姿态表情等不同的维度第一次以群体性的姿态,非常正式地对诗歌朗诵进行集中式研究。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分量较重的研究性文章和专著,如洪深的《声音的表情》、俞平伯《诗的歌与诵》、高兰的《高兰朗诵诗集》等。
二、增加声音表达的理性力量
历史的面貌本身是完整的,但是因为人们有限的研究和探索,历史总会以碎片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更何况历史的价值不是自动浮现和产生的,它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需要被挖掘、被剖析,进而才能得以呈现。本书作者以中正的眼光从声音表达的历史中选取材料,为声音表达研究增加了理性的力量。
1.多元的研究人员
在他的视野中,既关注到了诸如朱自清、朱光潜、李健吾、穆木天等大家的文字,同时也集合了许多现生平已失考的作者的论述。其中既有精于理论总结的大学者,也有积极投身朗诵行动的实践者,甚至还包括在中小学推广朗读和诵读的一线教师。多方结合,搭建起20世纪上半叶关于声音表达的研究框架,为后来者提供最为翔实的经验。经验之所以成为经验,说明其是经过了实践、感性等多次筛选后形成的理性总结。事实证明,这些总结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内中涉及的大多内容,放置今天,依然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2.明晰的研究规则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我国的声音表达虽较为讲究,但大多不传其法,且又无专可考。进入20世纪,专家学者试图总结出声音表达行之有效的标准和方法。他们从朗诵者的态度、情绪表达、声音条件,朗诵的技术问题等角度入手,意图全方位建构朗诵理论。如叶圣陶为初学朗诵者拟定了朗诵的标准,即发声的高低、强弱、缓急等。顾随认为诵读必须有三个先决条件,即要有语言的本钱——嗓子;要拉得下脸来——不怕羞;要能对作品理解。这些探索性的研究,为明确声音表达的标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始基础,现在看来仍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提供声音表达的学术底气
国内关于声音表达的研究早已成显学,相关研究成果不胜枚举。要想在该范畴持续深耕,确实需要学术勇气。人们常常认为,在学术研究中有开拓性进展的拓荒者最为可贵,实际上,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固然值得钦佩,用史料整理托举学术研究的学术底气则更为珍贵。本书作者这种收集史料的热忱,以及不疾不徐的学术态度,为当下的声音表达研究增加了学术研究的底气。
1.务实的研究精神
在对声音表达的研究中,专家学者都秉持一种务实而宽容的态度。20世纪40年代初,魏建功先生郑重邀请享誉全国学术界的二十多位语言学家、文学家,在北京举行了一次盛况空前的关于语文诵读方法的学术座谈会。中国现代的一流学者专家,躬身基础语文教育,探讨诵读的具体方法,至今亦不常见。更难得的是,他们全心为基础语文诵读教育筹划而又不居高临下的务实态度,垂范久远。此外,此间对于诗歌朗诵的实操性尝试,也展现出宽容的研究氛围。朗诵诗运动博兴初期,朗诵者尝试朗诵时,会因为朗诵对象、朗诵材料、朗诵场合的不同导致朗诵效果不佳,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朗诵者本人,还是朗诵研究者,对种种失败不遮掩、不伪饰,他们本着科学的态度,为提升整体朗诵水准提供参考的样本,哪怕该样本是错误的,他们认为,通过他们的尝试,可以让别的朗诵者避免重蹈覆辙。
2.开放的学术态度
所有的新均脱胎于旧,一切抛开积淀谈发展的行为都是空中楼阁。脱胎于古文吟诵的朗诵研究,必定需要从古诗文朗读中抽离,但是这种切割不是彻底的剥离,而是从旧中获取前进的动力。如朱自清对古文朗读“因声求气”“放声疾读”持肯定态度,但也要求朗诵要用类似于说话的自然的语调。此外,朗诵的研究者没有把目光局限于故纸堆,而是将视线转向国外。如梁宗岱介绍了他在巴黎参加的诗歌朗诵会,指出巴黎朗诵者存在过度发展的弊端,这是对当时国内朗诵情绪基调把握的一个警醒。朱自清则专门撰文评述了美国的朗诵诗,结合实例介绍了美国朗诵诗的发展情况。高兰则梳理了西方各国的朗诵传统,同时对印度以及苏联的朗诵情况进行了分析。放眼看世界式的研究为当时的朗诵实践提供了宏大的参考背景。
自“十三五”时期以来,“推进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如何从“诵”和“读”的小角度切入“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的时代大背景,进而发挥声音表达最大的价值,成为时代之问、时代之需。本书作者高国庆有一种社会科学的洞察力,他擅长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擅长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发问,并努力追溯其来源。他利用把“此时此刻”和“他时他刻”联系起来的历史观,把当下的声音表达同20世纪上半叶的声音表达联系起来思考。这种逆流而上的溯源,究根结底,是意图以精耕细作的史学精神对抗工业文明的流水线操作。他对20世纪上半叶声音表达资料的整理和点校,是在寻找其与发轫阶段历史在文明气质上的联系,从而为当下声音表达的研究从历史的源头引入更多的活水。
(作者单位系九州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