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选题策划是一本书的灵魂,选题“金点子”有赖于编辑深入了解国家需求、学科前沿、掌握市场信息基础上的精心策划。精品图书的出版过程,伴随着书与人的共同成长和相互成就。文章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20个分册,1000万字)为例,回顾丛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校对,再到出版,直至营销推广全过程的出版实践,介绍了编辑如何打造精品图书,以及因书结缘成立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举办全国性化工过程强化学术会议和丛书英文版权输出到爱思唯尔(Elsevier)等系列出版效应。
关键词:精品图书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出版效应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从2016年初开始策划,2020年8月完成1000万字20个分册的出版,并在2022年7月被评为国家出版基金绩效考评优秀项目,迄今已累计发行3万余册,销售码洋600多万元;已有10个分册与全球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签订版权输出合同,其中3个分册还入选2022 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丛书对推动化工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丛书的编写与出版不仅在化工行业而且在相关行业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影响,责任编辑还在丛书编写过程中推动中国化工学会成立了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并担任秘书长,通过举办全国化工过程强化大会,进行丛书推介,推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艰难之后是喜悦,回顾丛书的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以及后续的系列出版效应,其中有许多挫折和辛苦,花费了作者和出版社大量的心血,也有苦尽甘来的诸多甜蜜。笔者作为丛书的主要策划人员及责任编辑,有幸参与了从选题策划到编辑校对,再到出版,直至营销推广的全过程,因而在此记录下若干经历与心得,或可给出版同行一些启示。
一、策划缘起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国防、高科技领域的主要支撑,但是,传统化学工业给人的印象是塔群林立、设备高耸、噪声刺耳、气味刺鼻,其生产过程造成资源浪费和能源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事故多、投资大”等问题[1],严重制约着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4月,笔者在审读中北大学校长刘有智教授等编著的《化工过程强化方法与技术》(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初稿时,认识到化工过程强化是解决化学工业“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耗”等问题的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既能从生产源头节能减排,也能在污染物治理中大显身手。如超重力化工技术使得气液传质系数提高了1~3个数量级,已在反应、吸收、解吸、除尘等方面实现了工程化应用,解决了化工行业的许多难题,节能减排降耗效果显著;再如张志炳教授发明的微界面传质强化技术应用于渣油加氢,反应压力从22兆帕下降至6兆帕,打破了国内外上百年来经典的炼油工艺规则。化工过程强化显现出的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更节能、更安全的特点,代表着化学工业的新形象,在“中国制造”的大环境下,化工过程强化的方法与技术将会在化学工业变革的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2014—2016年,笔者在浙江、江苏、上海、广东、辽宁等地进行调研,走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后发现,化工过程强化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列为当前化学工程优先发展的三大领域之一[3],是现代化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973计划”“863计划”均安排了一系列化工过程强化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工学科资助的所有子方向几乎都与化工过程强化有关。我国在该领域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工程化突破,化工高端技术平台已现雏形,涌现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但是国内外聚焦于化工过程强化的专题性丛书尚付阙如。为此笔者萌生了组织出版化工过程强化丛书的设想,并向社领导提出了建议。丛书编写设想也得到刘有智教授的大力支持。
二、选题运作与执行
好的选题是图书成功的一半,另外一半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编辑的选题设计和选题规划,只有通过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4]为此,我们首先广泛遴选、组建丛书编委会,确定各分册主编;在此基础上,顺势成立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依靠丛书编委会、专委会,多次召开编写会议落实编写宗旨和交稿进度;积极申请国家出版项目;丛书建立项目制管理,千方百计提高出版质量。
1.排兵布阵,组建丛书编委会
优秀的、高质量的作者是出版社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创作一部精品图书的基本保障。[5]2016年1月至2017年3 月,在征求众多化工行业权威专家的意见后,力邀我国化工过程强化的首倡者清华大学费维扬院士,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副主任舒兴田院士担任编委会主任,陈建峰院士、张锁江院士等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刘有智教授担任编委会执行副主任,负责丛书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经过专家广泛推荐,确定了丛书20个分册的主编,其中2个分册由院士领衔编写(后有专家增选变为5个),其余分册主编也都是该领域的领军人才,绝大多数是国家三大科技奖第一完成人或者“973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
2.顺势成立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
在2017年6月10日召开的丛书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上,与会的40多位丛书编委会委员汇聚一堂,大家既为我国已取得的诸多化工过程强化成就惊叹不已,也为诸多成果尚未大面积推广深感遗憾。化工過程强化技术起源地欧洲,已成立了多个化工过程强化组织和机构,举办多次学术会议,其中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欧洲化工过程强化会议(European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Conference)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影响更是深远。与之相比,尽管中国化工学会各分支机构围绕化工过程强化也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没有设立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较为松散,尚不能完整、系统推动化工过程强化领域的工作;此外,产学研合作在组织形式上也较为松散,不能充分凝聚国内有关从事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研究的人才和团队,不利于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在丛书编委会诸位专家的鼓励下,笔者向中国化工学会请示并得到学会积极支持和指导。2018年5月12日,在丛书编委会的基础上,顺势成立了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丛书编委会主任费维扬院士、舒兴田院士担任专委会学术顾问,编委会副主任陈建峰院士、刘有智教授担任专委会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专委会9位副主任委员均由丛书各分册主编担任,杜进祥担任专委会秘书长、任睿婷担任专委会秘书,专委会秘书处设在化学工业出版社。专委会成立后,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3.成功的编写会是书稿质量的保证
如何将不同层面、不同格调、不同风格的个人的学术思想及表达形式整合重组为在同一选题思想指导下的系列专著,实现作者学术思想和编辑策划思想的最佳结合和完美体现,召开一次成功的编写会尤为重要。[6]
2017年6月10日,丛书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费维扬院士、陈建峰院士、彭金辉院士等做报告,20多家单位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正式成立了丛书编委会,并且确立了丛书由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编写。各分册的主编介绍了分册的编写思路、编写大纲及部分样稿,笔者介绍了丛书编写要求,经与会专家积极讨论,最终确立了丛书的编写方案、各分册及各章的篇幅,约定了交稿时间等事项。为了使丛书更容易被广大化工科技人员接受,编写中要按照注重理论、突出应用、优选案例的思路,展现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2018年5月11日,丛书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费维扬院士、陈建峰院士以及丛书的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责任编辑等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进一步优化了丛书的编写方案,对各分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各分册还组织了自己的编写会、审稿会,就书名、书稿框架、原创性以及样章内容、行文表达等逐项审读、商讨,反复就书稿特色、插图表格、工业实例等一一把关、审核,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申报国家级出版项目,得到国家层面认可
出版工作要为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做好服务支撑。[7]丛书紧密围绕产品和过程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重大需求,系统总结了我国在化工过程强化各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工程化突破,原创性强,应用广泛,多项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学术研究和工程化实施均有指导意义。为此,丛书立项后立即受到化工社周伟斌社长、潘正安总编辑、郭乃铎副总编辑等领导的高度重视。2018年初化工社推荐丛书申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增补项目。笔者认真研读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编制《“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等通知,按照申报要求精心遣词造句,认真打磨填写申报表,最终丛书顺利增补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018年5月11日,丛书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对照《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笔者提前组织审读了20个分册的初稿,很多分册邀请行业专家审查,按照“体现国家意志、打造传世精品”标准,对数十位分册主编、副主编提出了翔实的修改要求。2018年8月,按时提交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请书和20个分册修改稿。2019年初,这套高水平的原创学术精品丛书成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5.建立项目制管理,提高出版质量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8]为了确保丛书的出版质量,化工社成立了由社领导、责任编辑、财务人员、印制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总编室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小组,在各个环节均制订了严密、细致、有序的工作计划与工作要求,如《丛书编写要求》《丛书审稿要求》《丛书编辑加工整体要求和规范》《丛书校对要求》《丛书设计规范》等,确保项目在各个出版环节严格按照基金规范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始终坚持慎始慎初、善始善终。
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责任编辑定期回访各分册编写人员,了解书稿各章的进度,同时对编者递交的部分样稿仔细研读,随时提出问题。对于未按照既定时间交稿的章节,了解具体情况,如果属于能力有限或者精力不够,确实不能胜任的,建议更换编者,以保证图书的质量和进度。
初审是图书“三审制”的基础。考虑到丛书内容庞杂,笔者一方面邀请编委会相关学术专家和其他知名专家对稿件内容从科学性和结构合理性上进行审阅,提出修改建议;另一方面,还邀请化工社有资质的高级编辑审读稿件,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章节退给作者重新编写、校核。复审、终审人员均由具有副编审或编审资格的资深编辑来完成,对内容的准确性严格把关,并对书稿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了将一系列复杂化工过程的原理、设备和工艺等进行直观描述,笔者还依托专业设计公司改良或者重绘了精美的插图,丛书各分册均采用铜版纸四色印刷,更有利于繁复内容的表达,极大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书稿加工承担着选择、把关、优化、凝练和提升的关键作用。[9]由于丛书内容深奥涉及公式、化学结构式,数据居多,专业性很强,对编辑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笔者在全社范围内进行了严格的遴选,最终选定了十余位化学、化工专业及编辑加工五年以上的优秀文字编辑来专职负责本项目的加工,真正做到精益求精、精雕细琢。
丛书卷帙浩繁,内容专业性极强,因此,稿件预排版后责任编辑首先把关,检查排版质量及版面的设置合理与否,图的大小及位置是否正确,对存在版面设置严重不合理以及录入与排版错误率高的,直接退改返廠重排。
在校对环节,以分册为单位责任到人,安排出版社业务最强的校对人员担任责校,且为保证图书的质量而较一般图书增加了2~3个校次。
达到付印条件后,出版社对20个分册进行了严格的编校质量检查。检查篇幅200多万字,编校质量差错率均在万分之一以下,编校质量合格。
三、结语
图书的策划、出版就像是孕育、抚养一个新的生命。选题“金点子”有赖于编辑深入了解国家需求、学科前沿、掌握市场信息基础上的精心策划。精品图书的出版过程,伴随着书与人的共同成长和相互成就。
1.因为丛书,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
丛书筹备至今,已有3位分册主编被增选为两院院士,每年都有分册主编荣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020年1月10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更有4位分册主编荣获殊荣。专委会的成立、丛书的出版、强化大会的召开,引起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化工企业的普遍关注,应第二届国际化工过程强化大会(IPIC2)主办方比利时鲁汶大学的邀请,笔者团队2人有幸参加了2019年5月27日—29日举办的IPIC2,并与专委会其他专家一道,成功竞得第三届国际化工过程强化大会(IPIC3)的主办权,这将是国际化工过程强化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丛书已成为笔者团队乃至化工社的靓丽名片,提到化工过程强化,行业内就会联想到丛书和出版社的那几位编辑。
丛书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中国化工学会的高度认可与肯定,以丛书为契机,依靠學会的大力支持,笔者团队相继策划出版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第一批、第二批)等重量级丛书,均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
2.因为丛书,大大促进各项管理水平
国家出版基金由国家设立、国家主导,应体现国家意志、反映国家水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耕细作,用心、用力、用功,使之成为扛鼎力作、传世名作。正因为国家出版基金从项目申报到出版验收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几年磨合下来,笔者团队从作者遴选、选题申报、样稿试写、初稿审读、装帧设计、编辑加工、复审、终审发稿、营销推广等工作质量均有很大提升,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也得到大大加强。
3.因为丛书,培养了一批青年编辑人才
“人才支撑项目,项目培养人才。”为了更好地完成丛书的出版,也为了利用项目培养编辑人才,围绕丛书等重点项目,笔者团队采取老、中、青三代梯次结合,建立“传帮带”培养机制,编审、副编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年轻编辑悉心指导,主动压担子,有意识安排年轻编辑承接一些关键工作,通过实践锻炼加快能力提升;经常组织工作会议和交流培训,形成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创造条件让年轻编辑挑大梁。几年来,团队几位年轻编辑成长很快,已策划出版多项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
4.利用微信营销推动丛书销售
当今社会,微信不仅是一个社交软件,更是做好图书精准营销的不二利器。经过反复沟通,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进展》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微信公众号“化工过程强化PI”同意宣传丛书。笔者团队设计了统一的微信推文模板,推文内容与作者进行反复沟通,不断提炼精华,充分发挥作者更了解行业、更深知读者需求的优势,共同完成推文的撰写。很多作者的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博粉丝等,少者上千人多者则有数万人,这为精准营销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而且作者的声望和学术影响力,会让行业从业人员产生许多共同关注。[10]有的推文阅读量达数千人次,不仅宣传了丛书,还带动了相关图书销售。
“因为一部书,成就一座城。”没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现在谁还会想起呼兰城。因为丛书,笔者得以组建编辑团队,并和诸多专家结缘成立丛书编委会,依托丛书编委会,又筹备成立了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委会(秘书处设在出版社),成功举办全国化工过程强化大会,后续又完成了好几个重量级国家出版项目,并向海外输出35种高水平英文专著(3种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笔者团队也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提高了管理水平,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收获颇丰。
(作者单位系化学工业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