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汉语语法的学习和专业语感的使用,有利于编辑阅读工作。学习语法首先要了解词类的划分,陆俭明先生总结的三种词类观可以帮助编辑了解如何区分词类和词类的灵活变通。汇总四位专家提出的汉语语法观,能够帮助编辑在阅读工作中对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意的相互验证、分布位的偏向和汉语信息结构的制约等的敏感。由于对语言的敏感而产生的语感可以分为自由语感和专业语感、固有语感和临时语感。其中专业语感在五种专业阅读的基础上使用,能够对编辑工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编辑阅读 词类 语法 语感 专业语感
编辑阅读工作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图书编辑质量。编辑审读和编辑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通读,以及质检工作中的检视阅读等,都离不开汉语语法的指引。对语法的学习和长期阅读培养的对语言的敏感——语感,更直接地作用于编辑阅读。因此,认识语法和语感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把握专业语感,对提升编辑阅读工作效果,提高图书编辑质量至关重要。
一、汉语语法和语感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
吕叔湘先生指出,凡是语言都有语法结构,有语法结构必得先有大大小小的语法单位。[1]首先是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按照使用受限制程度,有自由、不自由、一般不自由和半自由之分。其次是词。单音节词原则上都是自由的;双音节词里面有兩个语素,因此分自由、半自由和不自由三种情况。[2]再者是词的组合,即短语。名词加修饰成分构成名词短语(如“美丽乡村”,作为名词的“乡村”加上了修饰成分“美丽”);名词加方位词构成方位短语(如“燕山以北”,名词“燕山”加上方位词“以北”);数词加量词构成数量短语(如“两家”);动词加连带成分构成动词短语(如“引进来”);动词加修饰成分,整个短语作名词用构成动名词短语(如“质量的管理”);形容词加连带成分构成形容词短语(如“非常美好”);介词加名词构成介词短语(如“到雄安”)。其中有一类独特的成员,即成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保留了中国古代的语法,如“荡气回肠”。最后是“语言的直接使用单位”——句子,按照句子的用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对汉语语法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图书编辑发现、理解和修改书稿中的语法问题。语法、用词、句子复杂化等问题,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学习诸位专家的词类观和语法观,能够在编辑工作中产生较高的效用。首先可以较高效率地发现书稿中的语病;其次辅助编辑做出精准的修改;最后令书稿表达准确,更便于读者阅读。
吕叔湘先生于1984年在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中发表名为《中学教师的语法修养》的文章指出:“对于语言的各个方面或者某一方面值得注意的现象能够很快引起注意。这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就是有很好的语感。语感包括两方面:一是语义感,就是对一个词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二是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
来自于语法和编辑专业阅读方法的语感,能够指引编辑专业阅读,两种有效语感——自由语感和专业语感,辅助编辑阅读;两种无效语感——固有语感和临时语感,往往成为掣肘。引导编辑合理运用固有语感,发挥专业语感的有效指引作用,同时避免固有语感的干扰和临时语感的带节奏,能够为编辑阅读打开新局面。
编辑阅读工作中普遍使用的语感,往往是无意识的,需要上升为适应编辑专业的语感。毫无疑问,语感来源于对语法的学习和使用,而研究汉语语法首先要探讨词的分类。
二、汉语词类观
(一)黎锦熙先生提出“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黎锦熙先生看到了汉语和印欧语在词类上的不同,将实体词(名词和代名词)在句中分为七个位置:主位、宾位、补位、领位、副位、同位、呼应位。又举例说,“人”可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不必跟西文一样地都说为词类转变”,“只把它区分为几个‘位就行”,说出了汉语词类的实际情况。[3]
因此,在编辑工作中既要不拘泥于词类,又要巧妙用“位”对用词是否准确做出判断。
(二)朱德熙先生提出的汉语词类观
第一,词类是词的概括词(而非个体词)的语法分类。从形式到意义都相同的、“同音同义”的多个个体词称为一个概括词。
第二,划分汉语词类的依据是词的句法功能(即语法功能)。首先,语言里的种种句法格式实际上都是词类的序列。如“大家学习知识”体现了“名词1+动词+名词2”这样一种句法格式(词类序列)。其次,词与词之间具有组合关系(学生+要+努力+学+知识)和聚合关系(学生、青年人、年轻人、老年人)。词和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构成句法结构,如前面括号中的句子,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句法结构是词的组合关系的产物,词类是词的聚合关系的产物。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聚合成类,供组合选择。可见,词类确实是按照词在句法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分出来的类。最后,依据词的形态分类,归根到底是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分类。语法功能是语法意义的外在表现。
第三,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关系。
第四,分布分析法。依据“概括词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的总和”(词的分布)给词分类。例如,朱德熙先生使用分布分析法,将一般的形容词三分: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区别词。
第五,划分词类具有相对性,要放到系统中考虑,找到最大共性。[4]
因此,在编辑专业阅读过程中,要使用词类依赖于语法的原则,灵活区分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相对性,放到文字中系统分析、统筹考量。
(三)陆俭明先生提出的汉语词类观
陆俭明先生指出,分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词不分类就无法总结和概括出语法规则,“陈望道、方光焘、吕叔湘等都不约而同地说,划分词类为的是研究语法”。可是词类并不好分,主要是名、动、形不好分,陆先生分析了几点原因:一是水土不服。词的分类借鉴于印欧语(形态语言),而汉语(非形态语言)无法从词的外部形式来分类。二是词类和句子成分不能一一对应,“满天飞”。三是历史积淀和使用领域的不同。历史积淀指文言文用法的遗留,使用领域分日常用语、科技用语,科技用语又分化学领域用语、生物学领域用语等。[5]
因此,编辑在阅读工作实践中需要注意为研究语法而划分词类的几种“不好分”,不能盲目分,需要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如文学用语、科技用语等;了解几种不同的影响,如文言文用词法的影响、不同学科的影响等。
三、汉语语法观
(一)吕叔湘先生提出的语法观
吕叔湘先生提出,中国自古以来没有语法这门学问,语法学是19世纪末从西方引进来的,因此有一段时间以模仿为主。模仿不能过头,否则就是削足适履,或者是由反作用力带来的因噎废食(过度强调汉语的特殊性,认为汉语无语法,一切取决于字义)。吕先生认为,原则上讲,世界上没有无语法的语言,汉语也不例外;没有两种语言的语法完全相同,汉语语法借鉴了印欧语法,二者“必然有同有异”。另外,语法应该与修辞进行区分,语法讲的是对不对,修辞讲的是好不好。在研究语法的方法方面,吕先生提出“比较”的作用,认为事物的特点要通过比较才能显现出来,并且举例说,人类的特点就是通过和动物的比较得到的,语言也需要在比较中发现特点、开展研究。最后,为说明“语言实际”的重要性,吕先生将“比较”引申,提出语法要跟语言实际比较。讲语法是对现象的观察,不一定准确,更不可能完备,因此对讲的语法要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清醒头脑,“要跟实际语言核对核对”。[6][7]
吕先生认为,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不同于西方语言中使用的形态变化,因此在语法分析上容易引起问题,如关于汉语里面词类的划分、句子结构分析等有相当大的分歧。在汉语语法的学习上不能纠缠于定义,要透过名称看本质。[8]
(二)朱德熙先生提出的语法观
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提出,研究现代书面汉语比口语语法困难得多,原因有二:一是现代书面汉语包含许多尚未厘清的层次,二是书面语语句的可接受性不容易做出判断。要抓住“合法的句式的出现频率不一定都很高”“不合法的句式出现的频率一定极低”的事实,语法研究工作重要的是把“常见的、已经在语言里生了根的句式”和“偶然出现、身份还不太明确的句式”区别开。[9][10]
朱先生提出,汉语语法的特点主要有两条: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句子的构造原则和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汉语语法体系中,句法结构关系的分析重于词类分析。这是因为,汉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不变形,造成了词类多功能现象,进而造成有时相同的词类序列代表不同的句法结构。[11][12]
朱先生认为,“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研究,使形式和意义相互渗透,即形式和意义相互的验证。[13]
(三)沈家煊先生的语法观
沈家煊先生提出,汉语语法是个大的语法,它既包括狭窄的语法,也包括韵律、语义、语用等等。沈先生举例说,汉语不像印欧语,句子就是单纯的语法句,汉语的句子“既是韵律句,又是语法句,还是语用句”。因此,应该淡化对于纯语法(“狭窄的语法观”)的教学,转向“大的语法”。沈先生提出的“名动包含”新的汉语语法观指出,汉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是包含关系,形容词最小,动词包含之,名词最大,包含动词。论证主要包括:第一,汉语和印欧语的差异。汉语的动词在句子中作为陈述语和述谓语使用时、名词作主宾语时、动词性词语作名词性词语时,均不作印欧语式的狀态变化。汉语的动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不同于印欧语系明确的句法范畴,汉语的名词和动词至今仍停留在使用范畴,没有完全转化为句法范畴。第二,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偏侧分布”支持“名动包含”不支持名动分立。“偏侧分布”即名词和动词均可作主宾语,动词作谓语(名词一般不做谓语),因而分布位发生了偏向,而非“平行对应”。[14]
(四)陆俭明先生提出的语法观
汉语信息结构对汉语句法存在制约。“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语言作为载体传递的信息形成信息流,进而形成“独立于语言的语言信息结构”;语言信息结构规则大于句法规则,制约句子结构的词序。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构成语言信息结构的两大主体:句子信息结构和篇章信息结构。[15]作为语言信息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句子信息结构,和“小句”“句子”相对应;句子信息结构以上的信息结构统称为“篇章信息结构”,与“段落”“篇章”相对应。后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量出现。[16][17]陆先生的研究成果说明,编辑工作中的阅读要重视汉语信息结构对句法规则的制约,慎重使用“语法问题扣分”的大棒。
四、汉语语法和语感对编辑工作的指引
语法在读者的阅读实践和编辑专业阅读工作中无一例外地上升为语感。“无一例外地”表述似乎过于绝对,可是只要试验在阅读篇章中携带句法规则、携带词的分类、分析主谓宾定状补,就只能阻断语言传递的信息,获取无效割裂和片面的结论,导致阅读失败(对读者而言)和错误的工作过程(对编辑而言)。因此,笔者认为理解和掌握语法,在实践中使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不断锤炼出来的相应语感,对于编辑阅读可以产生促进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提出语感并不是要忽视语法,正如本文前面三个部分介绍的,语法的作用巨大、意义深远,语感由于感性认识的本质,需要理性认识——语法的初期引导和后期检验。语法需要“温故”和“知新”,更重要的是,语法是基础。
(一)语感的两种分类
笔者依据对象不同和形成时间长短,对语感做出以下两种分类。
1.自由语感和专业语感
从读者阅读获取知识角度形成的语感,本文称为自由语感。这是较高效率的阅读方式,通常是只领会书中的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培养而来的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它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读者的阅读,通常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和成年人的业余阅读,往往是从第一次打开书本阅读至今,不受约束和考察而培养出来的长期阅读习惯成就的语感。对读者而言,它是一种高效率获取知识的途径。
步入编辑工作岗位后,在编辑专业阅读方法引领下培养的语感,本文称为专业语感,类似于职业洞察力。感性认识能否上升为专业的?此处的“专业”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它脱胎于专业的阅读方法,是长期使用编辑专业阅读方法产生的实践结晶;二是它的使用对象是专业的,即编辑的工作对象——书稿是具有专业性质的;三是它的使用者是专业的编辑工作者。笔者认为,专业语感对编辑工作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2.固有语感和临时语感
阅读过程中,难以摆脱个人成长过程中由久而久之的阅读习惯养成的语感——固有语感的干扰。提到“干扰”,大家一定能够联想到固有语感的负面效用:思维定势、先入为主、固执己见、积重难返,以及落后的句法认识和未更新的头脑语料库等。本文假设,固有语感对专业阅读带来的是负面效用,原因是,语言是流变的,不断会有新的语料加入,而且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变化能够反作用于语法,法则调整了自然借助其生长出来的感性认识也就落后了。
另外,编辑工作过程中,多次从头至尾通读一部书稿,体会到作者行文方式的同时,难免会被作者行文风格带节奏,从而形成语感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临时语感。它的形成过程虽然具有短暂性,但足以干预编辑对一部书稿的工作过程。举一个例子最容易说明临时语感的“带节奏”情况,编辑对翻译文稿中的英式中文的阅读,容易被临时语感引导出晦涩难懂—调整语序[18]—试图理解—接受—默认—不修改的过程。
(二)四种语感的作用
陆俭明先生指出,“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而人们在阅读时的主要过程就是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方法的差异直接造成了不同的阅读结果(对读者而言)和工作成果(对编辑而言)。与此同时,阅读过程的累积造成了语感的生成,它时而赋予编辑神力,时而掣肘。新编辑通读书稿过程中需要自由语感和语法的配合使用。自由语感的使用有利于新编辑了解阅读对象的语言信息结构,分析和编辑修改语句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句法结构来解决问题,做到细致分析、改必有据。避免固有语感的错误指向和临时语感的带节奏。此时单纯追随临时语感容易忽视语法问题,顺承固有语感容易以己度人造成误改。
随着编辑专业阅读工作的积累和对五种专业阅读方法(通读、线性阅读、点式阅读、版面阅读、检视阅读)[19]的长期实践,能够生成适用于编辑工作的专业语感。陆俭明先生在研究中指出,语言信息结构大于句法规则,制约句子结构的词序。[20]因此,以获取语言信息结构为重要目的之一的专业语感能够带领编辑获得高效的工作成果。
由于从自由语感到专业语感的过渡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职业发展过程,编辑在工作中使用语感发现的准语言问题,首先需要多加考量,从语感方面理解不通的,進而从句法规则方面衡量,分析出问题所在,用最精练的语言修改。其次还需要放到“系统中考虑”,即放到句子和词语所在的书稿和文字环境中去考量正确与否,妥当与否,原句是否真正犯了语法错误,以免偏见造成的错讹。
(三)编辑专业语感的使用
“由于专业语感建立在长期的专业阅读实践基础之上,感性认识具有了专业特征,具体而言是五种专业阅读的特征。”[21]下面分别介绍专业语感的使用。
编辑工作最常用的阅读方法——通读,多用于编辑加工,注重匡正、修饰、润色,通常着眼于细微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改正书稿中的错误,规范书稿体例。[22]脱胎于通读的专业语感带有文字、形式两相关照的特点,主要关注政治导向性、内容科学性,以及语义连续性和书稿全局性,需要一个相对连续的专业阅读时间。将一部书稿割裂为几份,分多个时段通读,即便带有专业语感,往往也是低效率的。这一点通过部分兼职外编和编辑加班的工作成果可以证明。为什么测试成绩很好、精挑细选的外编,工作成果却勉强令编辑满意?为什么编辑工作加班往往是低效率的?原因就是专业语感的撕裂,导致专业不专业。
“线性阅读以词组为单位,线型地延展,相对呈现出篇章化、片段化或随机性。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高效率地理解书稿中词语和符号等表达的意思,在字和符号的识别上具有模糊性和达意性。”[23]最接近于读者阅读的线性阅读,也是专业阅读方法中的一种,正如引文所述,它的目的在于抓住“意思”。这种阅读方式产生了最自由的专业语感。以假设发现语言信息带来的问题为出发点,往往用于对书稿整体内容的审查,对篇章的理解,对总结概括文字中问题的提出。
“点式阅读以字符为单位,点式移动,不关注视线转移过程中的意思,注意点在形式上。它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来源于校对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即在点校过程中,眼睛均匀地、有节奏地在符号上做短暂的停留,要看得准、记得清。”[24]相应的专业语感的使用可以描述为对信息点或者错误点的敏锐察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图书出版工作而言则是:阅读过万稿,编辑如有神。这里的“编辑”是动词。老编辑在新编辑面前略显神功,往往引来惊叹不已,就是以点为特征的专业语感产生的作用。
“版面阅读以图表、段落、关键词语,以及书眉和页面等为阅读对象,其视线的运动形态类似于扫视,主要用于对特殊问题的搜索以及版面格式的规范。”[25]引文中有一个令人瞠目的词“扫视”,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追求速度、放弃质量,粗心大意、蒙混过关。这就不得不提到版面阅读方法的限制条件:首先,不能用于理解局部或整体意思的阅读,在这种场合下,它是无效的;其次,一致性表达的规范不能完全依据版面阅读的结果,还需要结合计算机具体分析,以免遗漏;再次,版面阅读不具有叠加性,需要分项目逐次进行;最后,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阅读方法使用,不能独立支持专业阅读工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扫视”带来的专业语感却可以产生惊人的力挽狂澜的作用,原因很简单,一眼看出来的问题通常是编辑工作中的大问题。
“检视阅读即以检查出付印样中的遗留错误为目的,目标集中,具有高理解度、问题解决导向,而且具有后置性,可以有效提高图书付印样质量。”[26]检视阅读带来的语感是经过检视阅读实践的反复锤炼,将方法提高到感性的高度,产生的火眼金睛的专业语感。“火眼金睛”主要体现在:以检查者的角色浸入,发现书稿中的高理解度差错;守住保证图书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需要经历“存疑,比对,联想,完善”的复杂过程;果断做出结论。
五种阅读方法分化出五种不同的专业语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语感的感性本质,它们趋于聚合。高效率使用专业语感的方法是区分阅读环境、阅读对象和阅读方法,理清思路,找准工作方向,划分工作步骤,明确工作目的。
(作者单位系科学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