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运用SWOT矩阵分析地方文化出版的价值特征,从自身资源、读者群体、渠道推广等方面探讨实现其精品化发展路径,一是全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精髓,二是做好地方文化代表的作者队伍建设,三是创新地方文化表述方式与呈现形式,四是充分应用出版融合发展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地方文化 图书出版 高质量 精品化
一直以来,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时都特别关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要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2020年10月在广东潮州考察时表示,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认为,要保护好老街区、古建筑、好文物,保存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2022年1月在山西晋中考察时强调,要守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国疆土辽阔、地大物博,数千年文明中孕育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以民俗建筑、考古文物、文献史料、风俗习惯、语言艺术等形式留存至今,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文化资源。
图书出版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连。地方文化出版是图书出版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板块,出版社特别是地方出版社承载着挖掘、保护、弘扬与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责与使命。如何仔细甄别并充分利用好有开发潜力的地方文化资源,在日益开放环境下发挥好其中的唯一性与特色性,创新地方文化出版的内容视角与呈现形式,推动地方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近年来学术界和各地出版社也进行了不少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经验。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影响地方文化出版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探讨实现其精品化出版的方式,助力地方文化发展壮大与经久传承。
一、地方文化出版的SWOT分析
地方文化出版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内容,以图书为载体,以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出版经济相统一的出版形式。不同地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与重視程度不同,出版单位特别是地方出版社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出版的自身优势与时代机遇,使之发挥其应有的出版效应。
(一)地方文化出版的优势与劣势
每一部地方文化图书,都是地方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地方文化出版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几个特性上:一是地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每个地方流传并体现出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二是内容题材的稀缺性,某个地域的文化出版中可供选择的题材是特定的,也是其他地域不能体现的;三是图书出版具有系统性与权威性,与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承方式不同,出版能实现资源的重新挖掘与梳理,最终呈现的内容客观真实、全面系统、权威可信。[1]另一方面,地方文化出版也存在一些发展劣势。就出版业即使是当地出版社而言,地方文化出版的内容资源知名度较低,作者和读者群体都不易寻求且十分受限,编辑的选题意向不强。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是长期存在的矛盾,受地方文化资源市场局限性的影响,地方文化研究与出版难度高,史料不易获取,社会影响力有限,学界和出版业界对其重视程度和整合力度有所欠缺。
(二)地方文化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的地方文化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各地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等建设的推进,地方政府日益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虽然关注点可能侧重于如地方红色资源等的其中某一方面,但也是对地方文化传承的政策与环境利好。而在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人“走出去”后希望能回归本源,例如第一代华侨年老后渴望回乡,地方文化出版潜在读者群的乡土情怀与日俱增,为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与潜力。然而,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人们对经济收入预期表示担忧,消费意愿有所下降,市场环境存在一定的压力。这是出版业界的环境挑战,也是当下地方文化出版必须正视的市场影响。同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宏观视角的全国性题材甚至是全球性题材的出版内容流行,题材视域有一定局限性的地方文化出版难以满足现在人们的阅读选择与知识需求。
(三)SWOT矩阵的策略分析
整体而言,地方文化出版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有着较强的开发潜力,亟须创新开发形式、加强建设力度。如表1所示,从自身资源上看,要全面、多角度地挖掘好地方内容资源,充分发挥其独特性系统性的内在优势。[2]这也是地方文化出版物与其他出版物相比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多种资源间的整合利用,为图书出版提供新颖的选题视角和资源内核;从读者群体上看,针对不同目标读者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分析,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倾向体验等并进行出版内容的精准投放;从渠道推广上看,要提炼出版资源的特色亮点,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特定地域传播渠道特点,创新地方文化出版的呈现形式与宣传模式,为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窗口。
二、实现地方文化出版的精品化发展路径
地方文化是地方出版社重要的出版资源,二者互利共生、相互依存,资源的存在与发展为地方出版社提供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出版社有着挖掘与弘扬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需要在地方文化出版中探索高质量、精品化、品牌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一)全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精髓
内容是图书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每个地域有着其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历史遗存,这是宝贵的出版资源,值得出版单位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出版以当地悠久的历史沉淀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主脉络,要实现高质量精品化发展,首先需要对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实地调研、翻查史料等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梳理其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方历史文化,既要了解家喻户晓或已有成熟研究基础的文化内容,也要充分把握以往地方文化研究较为薄弱的地方。
在内容资源和视角的选择上,一是要寻求与主流价值观、时政热点的良好契合点,或与当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或符合红色文化资源、革命老区建设等战略规划[3],又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中外融合的时代趋势。二是强化甄别能力,将地方文化资源中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最具历史价值的要素提炼梳理。这也是最考验编辑眼力之处,同时要注重做同质性分析,对比不同地方文化读物的题材选择,择选出全新视角帮助人们更好领略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非凡魅力。三是打造系统工程、形成规模效应。[4]地方文化读物的某一题材容易受到知名度不高、读者群体有限等的影响,如果能在选题之初融入丛书规模化意识,树立地方文化图书品牌,有利于强化地方文化读物间的连带影响力,通过系统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增强地方文化的影响力。
(二)做好地方文化的作者队伍建设
寻找有代表性的作者团队,是地方文化出版内容质量的重要保障,优秀且合适的作者能撰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更能把握好专业性内容。这些地方文化的作者代表需要对当地历史文化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一方面从各地域的地志办、党史研究室、学术馆、历史博物馆、高校等专业科研机构,可以寻找到一批学术代表;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各专业领域中寻求行业翘楚,他们是民间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土生土长的地方学者,通常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甚至能在内容视角和表述呈现上有独到的见解。以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潮州文化丛书》为例,作者團队是不同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对潮州历史文化有整体性的把握和感悟,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多年实践经验,其中包括对饶宗颐有多年研究的陈韩曦、曾任潮州市博物馆馆长的曾楚楠、潮州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李炳炎等潮州知名学者,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艺传承人叶汉钟、潮州菜高级烹饪大师许永强等专家代表。这套丛书从策划伊始便非常注重作者阵容的选择与打造,最终呈现内容权威且可操作性强,精准地提炼讲述潮州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精髓。
(三)创新地方文化表述方式与呈现形式
图书内容编排、装帧设计等是对编辑力的重要考验,如何让当下人们更好地了解晦涩莫深的古文献、鲜为人知的工艺技术和民俗文化等,使之与大众阅读习惯、市场需求偏好、内容传播方式等相适应,成为地方文化出版的攻坚难题。一方面,地方学术研究需要权威性、系统性的论著成果。文库建设在很多地方已渐成规模,如《江苏文库》《岭南文库》《荆楚文库》等,在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出版单位联合地方权威机构、作者凝心聚力,经多年打磨终成地方品牌。另一方面,随着图文阅读、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轻松便捷的方式获取知识,大众化的地方文化图书近年来受到读者市场的青睐,诸如《佛山历史文化丛书》《潮州文化丛书》等大众类地方读物。这些书中特别注重话语表达的亲和力和通俗性,将厚重繁杂的历史材料、高深的学术话语转换成普通读者能接受的文字。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图书中加入了精美的图片素材,除了部分经作者整理的珍贵史料外,还有许多作者团队多年来实地摄像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作品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更有利于这些独家素材在全社会的公开推广,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意义,增强地方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四)充分应用出版融合发展的思维模式
出版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促使出版单位和图书编辑越来越注重媒体融合发展,而且这种现代技术应用从最初简单地将图书内容“搬运”到网络平台,发展为多种媒体融合形式。从图书策划、宣传推广到融媒体衍生产品的制作,需要编辑打破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融媒体技术,在地方文化出版中应用出版融合发展的思维模式。
地方文化读物在内容视角、读者群体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们对其了解程度低或甚至完全不了解、不感兴趣。数字信息时代为此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出版流程业态和宣传模式。在新书首发阶段,线下发布会受疫情变化等影响,可以考虑举行线上首发式,联合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同步直播或转载,形成首发效应;后续推广阶段,制作并有针对性地投放音频、宣传视频等[7],地方文化在内容素材上往往能脱颖而出,如江门、潮汕、福建等地还可以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市场展开对应宣传。在图书出版全流程中,融入融合发展的思维模式,探索多种应用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优化地方文化出版的传播渠道,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走得更远,扩大其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结语
地方文化出版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当地文化底蕴具有学术历史价值,同时也对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现实意义。要实现地方文化出版的精品化发展,首先需要全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精髓,深刻把握其中的发展脉络、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寻找有挖掘价值、有市场潜力的内容视角,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避免同质化出版。其次,做好地方文化的作者队伍建设,好的选题还需要有优质作者,寻找地方历史文化、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专业代表是有难度的,除了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大数据网络搜查,有时还需要实地调研走访。这些作者的长期精打细磨形成的专业素养,是图书品质的重要保障。再次,需要创新地方文化表述方式与呈现形式,近年来人们对通俗化读物需求增加,将晦涩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深入浅出又引人入胜的话语体系,需要编辑与作者共同沟通打磨。最后,在地方文化中充分应用出版融合发展的思维模式,利用现代融媒体技术,通过主体内容与音视频资源开发之间的联动,增加图书附加值、增强图书内容的传播力与吸引力,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者单位系广东人民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