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材编辑与选题策划实践经验,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论述了新时期大学英语教材策划的几个要点:坚持正确方向,紧扣时代主题,服务国家战略,遵循英语教学客观规律,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全人教学”有机融入“语言—文化—思维”的教学目标中,与信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外语教材精品。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选题策划 课程思政
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教材毋庸置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的编写要依据教材建设规划以及学科专业或课程教学标准,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在此过程中,教育出版社应当肩负起策划和出版精品教材的使命,牢记教育出版初心,坚持正确出版方向,响应国家和时代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结合课程思政要求,融入先进教学方法及理念,与信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一代大学英语》系列是外研社近年来重点开发的一套大学英语教材,总主编是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二人在2021年首屆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双双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外研社在2015年6月出版了《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2018年7月,出版了“基础篇”和“提高篇”,均配有数字课程及网络资源;2021年,在先期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线上虚拟教研室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开发了教材配套课程思政课件。目前,该套教材已经被众多高校选用,广受好评,教学成效已初步显现。本文将以《新一代大学英语》为例,谈一下如何在新时期进行大学英语教材的选题策划。
一、响应新时期教材编写的政策要求,落实课程思政内涵
优秀的教材必须回应国家需要和时代要求,应紧扣时代主题,遵循“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学用一体”“全人教学”的先进理念。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与高校其他非思想政治类课程相比,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有效、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可能更为迫切。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学生学习时间最长、学分最多、修读人数最多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其次,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在教学目标要求融入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一门集语言、文化和思维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来就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还要帮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要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全人教学”有机融入“语言—文化—思维”的教学目标中,这也是策划大学英语教材的基本立足点之一。在教材策划中,应当注意找寻相关话题的选篇,并设置相应的活动和练习,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由此,《新一代大学英语》在策划之初,笔者就根据英语教材的育人作用在目标院校调研的情况,将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摆在整套教材的重要位置,在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融合信息数字技术的同时,将语言知识与课程思政和价值观塑造进行有机融合,打造一套有温度、高质量的英语教材,符合政策与市场要求。
在充分考虑国家对国际化人才“走向世界”要求的基础之上,《新一代大学英语》在选篇及练习设计之初就注重从课程思政角度切入,所选主题涵盖家国情怀、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大国外交、时政热点等多方面,凸显中国视角,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人文情怀,为英语学科发挥思政育人功能提供抓手。如《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第一册第八单元的选篇为China’s Climate Change Commitment,第二册第七单元为Chinese Technology,分别讲述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和科技发展,教师可从篇章、练习,甚至图片等各方面围绕中国环境变化、生态文明、科技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观等方面讲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提升他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精神,并结合《新一代大学英语》的思政特点,2020年,外研社设计了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为指导思想,探讨外语思政教学新思路,帮助外语教师从多角度理解外语思政教学内涵,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将思政价值引导融入语言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以思政育人为目标的《新一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线上虚拟教研室系列活动。2021年,为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思政教学,外研社联合高校深挖《新一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的思政资源并加以延伸,开发了课程思政课件。课件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青年使命、传统文化、人物等时代话题,将思政育人自然融入单元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在开发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教材及课件中的思政元素要兼具时政特色与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期中国的使命与格局。
二、汲取外语教学研究新成果,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纵观我国外语教学七十余年的发展,我们引进改造了课文中心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编写了一系列外语教材,取得外语教育的一系列成就。到了20世纪90年代,不少著名学者提出外语教学进入了“后方法时代”,“后方法”不同于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流派,是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思想,而“后方法时代”的外语课堂教学观将课堂视为多种因素互动的场所,以产出为导向,认为外语教学是一个能动的、发展的过程。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产出是更为重要的学习目标,更能激起学习者学习的兴趣。2015年,在“后方法时代”背景下,为了克服中国大学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文秋芳教授创建了“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体系。其发展历经十余年,从早期的输出驱动假设,到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再到整个体系的形成,凝聚着国内外研究者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智慧,以及一线教师多轮课堂行动研究的成果。“产出导向法”体现了“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全人教学”的教学新理念;其教学假设为“产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教学新流程是“产出驱动(Motivating)—输入促成(Enabling)—产出评估(Assessing)”,是非常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
《新一代大学英语》根据此教学理论策划编写,将其渗透入教材的各个环节,体现“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即以產出任务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用输入材料引领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重点词汇、搭配、功能表达、篇章组织等,从内容、语言和结构上为完成产出任务做好准备,最终实现学与用的无缝对接。如图2所示。
在此基础上,常小玲指出,现有外语教材编写虽有理论指导,但缺乏对理论转化和教材编写过程的深入研究。她对“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新一代大学英语》编写过程作了分析,提出“教学理论—行动研究双轮驱动”的教材编写模式,阐述了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在教材编写不同阶段的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就此来看,《新一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是吸取当下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编写而成,是后方法时代“产出导向法”的作品。
三、深度融合信息数字技术,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
科技一直在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在策划教材的开始就应该注意将传统教材与智慧教学平台相结合,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新范式,打造“产品+内容+技术”的三轮驱动模式,纸质图书与在线课程同时进行策划与开发,深度融合移动数字课程和慕课平台,实现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结合,充分融合和利用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实践混合式教学。
据此,从最初,《新一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就采用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同步进行策划和开发,坚持以学习为中心,设计线下教学和线上学习的时间,并使师生可以进行实时协作,从而形成学习共同体。数字课程采用了微课设计,含视频微课、在线练习、互动讨论等;慕课平台可让院校上传共享慕课资源,形成云端学习共同体。学生通过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可以定位至相应微课,随时随地学习;通过交互课文学习,学生可点读课文单句及生词,查看课文翻译及重难点讲解。教材、数字课程和慕课相融合的智慧课堂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持,又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创建学习共同体与实现智能教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融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进行课文预习、微课观看、项目展示等。数字课程集学、练、测、评为一体,结合课堂面授,形成完整学习闭环,有效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芳社长曾讲道:“在一本看上去很小的教材后面,凝结的是各部门的心血。我们看到的是一本教材,教材后面是支撑着这本书的庞大而坚实的技术力量。”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英语教材的选题策划和编写应当坚持正确方向,落实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继承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遵循外语教学规律,紧扣时代主题,融入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信息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新范式,用心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构建、完善高质量教材体系,进而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升国际传播力,培养高质量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毕争.“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的使用理念与实践[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35-42.
[2]常小玲.“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J].现代外语,2017(03):71-80,150.
[3]陈力.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时代[J].基础外语教育,2009,11(3):3-8.
[4]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邱琳.“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设计标准例析.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2):12-19.
[6]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作者单位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