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理学(汉藏对照版)》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一部高等医药院校本科汉语与藏语对照版教材,入选了人民卫生出版社“一带一路”主题出版计划优秀出版物,也是国内首部汉藏对照的生理学教材。本文分析了该书的选题立意逻辑,总结了该书的设计亮点,探讨了汉藏双语教材与普通教材的不同之处,剖析了汉藏双语教材在出版与编辑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和应对策略,为医学教材编辑如何做好这类教材的出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汉藏双语教材 医学教材 审读加工
《生理学(汉藏对照版)》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一部高等医药院校本科汉语与藏语对照版教材,入选了人民卫生出版社“一带一路”主题出版计划优秀出版物,也是国内首部汉藏对照的生理学教材。该教材由青海大学医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联合编写,旨在帮助医药院校的藏医学生学习和理解复杂的生理学知识。
一、选题立意:推动民族地区教材发展,拓展民汉双语教材市场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载体,是贯彻教育理念、体现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市面上适用于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教材品种也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等医学教材更是凤毛麟角。国家为此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民族地区教材的开发与出版。
2012年,国务院《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加大双语科普工作力度,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普讀物的翻译出版,实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推进工程,组织编译和开发优质双语教材、教辅、课外读物、课件和音像制品。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以民汉双语兼通为基本目标,建立健全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满足需要的双语教学体系。《决定》重点提到,国家对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为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升学、考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民族地区汉族师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各少数民族师生之间相互学习语言文字。
2019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高校教材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高校教材实行国家、省、学校三级规划制度。各级规划应有效衔接,各有侧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需要。教材编写依据教材建设规划以及学科专业或课程教学标准,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这些都说明了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双语出版物是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有力抓手,而教材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的工程更对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策划出版本书是民汉双语教材出版的一次有益尝试,以期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教材体系的建设与开发,拓展民汉双语教材市场。
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主要研究藏医诊疗法、藏药学、藏医临床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藏医的理法方药进行常见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保健等。藏西医结合方向是具有实际工作必需的藏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藏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技能,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研究藏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藏医学专业课程外,还设有现代医学课程。藏西医课程学时数之比为4:6,全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其主干课程是藏西医基础医学和藏西医临床医学。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藏医药院校坚持“以藏医药教学为主,藏西医结合为特色;实行传统加现代,传承与创新同步”的教学理念,而实用型和创新型的教材则是完善这种教学体系的重要抓手。过去双语教学就是单一的传统藏医课采用藏语教学、现代医学课程采用汉语教学的模式。但实际情况是,藏语医学生以民族语言考入藏医院校学习,其汉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无法用汉语进行阅读和听讲,语言成了藏医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加之医学知识专业性强,术语繁多,体系复杂,晦涩难懂,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授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从形态学科进入机能学科的第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具有抽象、复杂、难懂等特点,是医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而藏语医学生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的学习难度相当大,甚至出现消极对待的态度,从而出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的现象。语言成为了教与学之间最大的障碍,汉藏双语教学融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亟需一部汉语与藏语对照的生理学教材。
二、以需求为导向:打造内容精品与设计亮点
本书的策划与出版过程中,始终以藏医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教材出版思路,在内容的编排、版式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民汉双语教材与普通教材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涉及民族语言与西医知识的结合,所以教材在顶层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鲜明的适用于民族地区读者对象使用的特点和理念。
1.内容编排符合藏医学生学习需要,科学内涵与政治内涵并重
市面上的生理学教材众多,内容体系也较为固定,但《生理学(汉藏对照版)》教材因为其适用对象的不同,除了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外[2],尤其要把握政治思想性,特别在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包括政治、地理、历史等)等方面尤要谨慎。内容要体现生理学学习的特点规律的同时,还要符合藏语医学生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突出藏语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内容编译和版式编排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导向,针对藏语医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适当增减和编译,充分体现本教材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内容兼具科学性和文化性,既要注意科学内涵的准确表达,还要注意隐藏于词汇之后的文化内涵、政治内涵的传达。
2.封面设计体现藏族文化特色,彰显教材的文化内涵
普通教材的封面设计往往形式固定、中规中矩,与普通教材不同,汉藏双语教材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封面中加入少数民族元素也是本书设计中的一大亮点。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融入可以增进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更直接的作用是赋予教材鲜活的文化生命力,给藏医学生以亲切感,达到书籍内容和精神的统一,吸引受众阅读。
藏族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观念,对不同颜色也赋予了某种不同的寓意和等级,其中最常用的主要有白、蓝、红、黄、绿等。在本书的封面设计上采用了藏族民族文化中常用的白、蓝、红、黄的色彩搭配,以黄色铺底,嵌入经典的生理学图片,有鲜明的藏族民族特色和视觉冲击力,采用汉藏双语书写教材类别名称、书名、主编、出版社名、宣传语等(图1)。
3.版式设计人性化,方便翻阅对照
本教材采用蓝、黑双色排版印刷,包含大量精美的汉藏文字对照的生理学图片。
普通对照类图书一般采用的是双语的双页对排形式,对开页内容一一对应的方式。而本书排序采用的是先汉语后藏语的排版,即“封面——汉语内封——藏语内封——汉藏对照主编简介——汉藏序言——汉藏前言——汉藏目录——汉语版正文(含习题及答案)——藏语版正文(不含习题及答案)——汉藏名词对照索引”的顺序。这样的版式设计的考虑,一方面是在生理学内容的编译上不需要做到一一对应的直译,另一方面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用书习惯,更方便学生翻阅和对照学习。
三、编译与审稿:攻坚克难,优化流程,全程質控
市面上汉藏对照出版物少之又少,而教材更是寥寥无几,语言的特殊性和医学知识的复杂性交织在一起,使本书在编译与审稿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对医学编辑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1.难点一:编译难度大
《生理学(汉藏对照版)》是第一本用汉藏双语编写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生理学这门课程本身晦涩难懂、抽象难学,所以这本教材的编译难度不言而喻。同时,现代藏语根据声调有无又有所划分,即有声调的卫藏方言、康(巴)方言和无声调的安多方言。方言的不同,也会在编译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应对策略
(1)组建高质量的编写团队,编委遴选要符合以下标准:①藏语水平:本教材的翻译团队可熟练运用藏语,具有丰富的藏医专业学生授课经验。②汉语水平:汉语书写和表达能力较高,能够准确表述生理学知识和专业内容。③专业水平:本教材的编写团队是教学经验丰富的生理学一线教师,熟悉生理学内容,并接受过藏医、西医的教育。④翻译经验:有较为丰富的医学专业书籍的翻译经验,能够用藏语准确地表达出汉语的本意。
(2)统一翻译标准,藏语译文要符合藏语表达规范和行文规范:所有的翻译人员不论使用何种藏语方言,都按照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汉藏对照词典》为准进行翻译,防止出现名词术语不规范、表述不统一的情况。避免生涩的、拗口的、别扭的甚至错误的表达,不生搬硬套,避免搬用汉语语序使藏语出现奇怪的表述,保证藏语部分的翻译准确、地道、通俗、易懂,努力做到“信、达、雅”。
(3)灵活处理好汉藏语的字数差异:藏语与汉语的表述无法做到完全对应,在不影响阅读和理解的情况下,可做概括性的翻译或是模糊化翻译,无须做到一一对应。
(4)第三方读者试读:编译完成后,邀请第三方读者(藏语学生)进行全书的阅读和理解,进一步完善语言的流畅性、易懂性和科学性。对于藏语部分,请第三方读者用汉语表达出其中的意思,验证翻译的准确性。
2.难点二:审稿难度大
《生理学(汉藏对照版)》教材包含汉语和藏语两种语言,同时涉及的生理学内容又是医学类稿件中审稿难度相对较大的领域,除了要遵循医学类书稿编辑加工的原则和要点外,还会涉及藏语的翻译规范性、准确性、同一性的审校,以及政治性、宗教性等问题的审查,内容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所以既要审核科学内涵的严谨性,还要注意审核隐藏于词汇之后的文化内涵、政治内涵。这些都考验着医学编辑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应对策略
(1)对照原文来审读译文:即先审汉语部分,再审藏语部分,当发现有疑点或错误时,再回看汉语部分,确定错误是汉语的表述错误还是藏语的翻译错误或理解错误,并决定修改方案。
(2)译文政治性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审查和把控:教材应体现政治思想性,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教材涉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尤其在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包括政治、地理、历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审核和把控。本教材对于政治性问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和把控:①编写团队的遴选,编委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由学校进行审核和证明。②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在编写会上高度重视和强调政治性问题,翻译团队在翻译过程中高度重视政治性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并交叉互审。③在外审编辑审稿前,责任编辑重点培训对政治性问题的审稿要点和要求,在审稿中能够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④在初审、复审、终审结束后,申请增加了外审审次,通读全文,严把政治关。
(3)注意译文文字和概念的准确性:注意译文是否有翻译不准确造成逻辑混乱、语句不通的问题。音译应按照《汉藏对照词典》附表汉藏音节对照表翻译。翻译化学元素名称以及需要音译时,应严格按照《汉藏对照词典》附表汉藏音节对照表和化学元素表音译。
(4)注意术语的同一性和规范性:教材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名词或者表述反复出现的情况,审稿中对同一表述要注意前后统一,同时也要避免因译法不统一而造成的文字混乱和名词术语的不统一。对于同一个名词术语、概念、专有名词的译法全书要统一,中文名词术语可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术语规范,藏语部分使用统一的词汇标准,同义词可参考《汉藏对照词典》。
3.难点三:涉及审稿人员多,审次多
与普通教材审稿不同,本书的汉语和藏语分别有三个审次,同时考虑到语言的特殊性和政治的敏感性,在初审、复审、终审后又增加了外审审次,如何在这么多的审次中保证整部书稿审稿的同一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同时又要保证审稿的效率,这是本书面临的又一大难点。
●应对策略
本书在审稿的各个阶段进行了优化和创新,提高了整部书稿的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
(1)审稿阶段。①审稿顺序的优化:考虑到藏语部分的修改要以汉语部分为基础,所以在审稿流程和顺序上进行了优化(图2),先进行了汉语部分的初、复审,将一份较为科学、严谨、规范的汉语范本提供给藏语外编进行审稿,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藏语外编的审稿质量和效率。②审稿人员的优化:根据书稿的专业性和语言方面的特点,藏语部分联系既懂藏语又懂医学的藏族老师作为外审编辑,有一定的编辑经验,每个外审编辑都进行了细致培训以及全程的指导,再进行初审和复审,保证了初审、复审阶段藏语部分稿件的质量。③审次的优化:考虑到语言的特殊性和政治的敏感性,在初审、复审、终审后又增加了外审审次,联系民族出版社藏语编辑部编审老师对整部教材的政治性进行严格把关,审查有无民族、宗教等敏感性的政治问题,确保政治正确。
(2)付型阶段。①作者清样审读要求的优化:要求主编在审读纸质清样时,在纸质清样标清楚修改内容的同时,每一处藏语的修改提供具体到页和行的电子版说明,以便于后期誊抄和付型操作。②校对样审读的优化:通过逐字逐行地校对汉藏两部分,校出异同和错误;藏语修改的每一处都用纸条裁剪,精准对位粘贴进行誊抄工作,并为生产部门提供详细的修改電子版说明;同时反馈给主编确认修改是否正确。
四、结语
《生理学(汉藏对照版)》作为国内第一部汉藏对照的生理学教材,开创了医学汉藏教材出版的先河,有利于西医知识在藏区医疗卫生建设中的推广和藏西医的融合,对于民族地区藏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也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对于民汉双语医学教材的有益尝试。在出版过程中的亮点与难点、审稿的要点与重点为医学编辑如何做好这类教材的出版和审稿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也希望有更多同类教材的出版来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医学教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晋.医学精品教材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3(02):45-46.
[2]杜贤.创建中国特色的医药学教材建设模式[J].科技与出版,2012(02):17-21.
(作者单位系人民卫生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