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劳动教育 教材出版 劳动主题 研发路径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要在大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而且,教育部还在抓紧时间研制劳动课程标准。
随着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在中小学的地位大幅提升,孕育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劳动教育教材的研发和出版也逐渐成为众多出版社关注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劳动教育教材的研发目前还存在很多误区,需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明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对教材的研发路径进行细致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打造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教材。
一、劳动教育教材的作用
作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但是,由于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纲要》也刚刚发布,相应的宣传、培训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中小学对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设计、劳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等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在如何设计劳动实践活动内容、如何挖掘劳动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如何评价学生劳动素养的达成等方面。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和出版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
一套好的劳动教育教材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首先,可以为学校规划设计劳动教育的总体实施方案提供指导和实例参考,帮助学校学习、领会劳动教育的新精神和新要求,融会贯通地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设计和安排劳动课程;其次,可以为广大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提供案例和素材支持,帮助教师学习设计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学习对关键环节的设计、指导和对育人属性的挖掘;最后,可以使学生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培养规范的操作習惯和安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关注劳动价值,还可以作为学生劳动过程的记录档案。
二、目前劳动教育教材出版的误区
1.用《劳动技术》教材简单替代
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在“设计制作”中包括“劳动技术”推荐主题,许多出版社据此研发出版了《劳动技术》地方教材。2020年教育部公布新的劳动教育纲要后,一些出版社或出于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解的不到位,或出于抢占市场先机的目的,纷纷将《劳动技术》教材进行简单修改,甚至只是更换教材名称就推向市场,严重影响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实际上,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绝不等同于劳动技术课程,二者在育人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存在很大不同,绝不可以简单替代。
2.缺乏对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属性的挖掘和统筹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新时代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注重挖掘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部分劳动教育教材由若干个割裂的独立劳动实践活动拼凑组成,缺乏对劳动主题的系统思考与梯度设计,缺乏对劳动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挖掘,更遑论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层次等进行育人体系的统筹设计,只是“为劳动而劳动”,“有劳动而无教育”。
3.缺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严谨设计
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劳动实践活动构成了劳动教育教材的主要内容,劳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劳动教育课程能有效实施的关键。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经历项目设计、材料准备、实践操作、反思评价等诸多环节,完成劳动任务,达成育人目标。部分劳动教育教材对劳动实践活动的设计有点“纸上谈兵”,一些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去甚远,尤其缺乏对劳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的设计和指导,甚至有的活动经不起实践的验证,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音视频等课程资源的支持。
三、劳动教育教材研发出版路径
1.要对全套教材的育人体系进行统筹构建
新时代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聚焦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劳动素养的培养和达成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认同、反思评价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
因此,劳动教育教材的研发不仅要恰当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劳动实践活动,挖掘具体劳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价值,更要对整套教材的综合育人属性进行统筹设计与构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知识层次、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以中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为目标,以劳动素养各方面内容为育人体系的基本框架,进行整套教材育人体系的统筹设计,即在一个个具体劳动实践活动的“明线”之外,要有一条统领全套教材育人属性的“暗线”。这条育人“暗线”在义务教育阶段从低年级的自立自强,到中高年级的关心关爱,再到初高中阶段的创新创造,分别对应生活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创新性生产劳动,凸显不同类型劳动对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独特价值。只有对劳动教育教材的育人体系进行统筹构建,才能有针对性地遴选课程内容和设计课程环节,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和达成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才有可能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
2.要对全套教材的劳动主题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纲要》给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即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劳动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日常生活劳动立足于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生产劳动与工农业生产相关联,服务性劳动重在服务社会和他人。三种劳动的分类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界限相对比较宽泛,在进行教材内容组织时,建议以“劳动主题”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设计。
首先,要基于学生目前实际和未来发展将三种劳动按学段和年级进行整体布局,依据学生素养的发展规律安排教学内容、项目形式和评价方式。小学低年级以家庭中的个人生活起居为主,中高年级逐渐增加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及创新创造类劳动的内容,初中则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和服务性劳动。
其次,在具体劳动实践活动设计层面,在三种劳动之下细化设置“劳动主题”, 采用三种劳动与衣、食、住、行、卫、艺六个领域相互交叉的思路,如日常生活劳动涵盖个人卫生、物品收纳、环境整理与校园美化、饮食烹饪等主题,生产劳动包括传统工艺、动植物种植和养殖、工农业生产、新技术应用等主题,服务性劳动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主题。
最后,同一劳动主题则要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延伸和深化,进行进阶设计,使之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劳动习惯的自然养成规律。例如,在设计饮食烹饪类劳动主题时,小学低年级设计认识食物、清洗蔬菜和水果等劳动项目,小学中高年级设计烹饪或制作简单的菜肴、主食等劳动项目,初中则结合其他学科(如生物学)知识设计从营养的角度合理搭配饮食等劳动项目,由浅入深,注重不同学段侧重和进阶。
3.要有利于劳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培养劳动核心素养,动手实践是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劳动教育教材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劳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首先,教材中劳动主题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年龄、知识背景、校际、城乡、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如地域差异方面,在设计一些与动植物养殖种植、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相关的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我国南北方存在的巨大差异,必要时进行定制编写或者提供多种选择。
其次,要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以劳动项目和劳动任务等形式设计劳动主题,为学生创设近乎真实的劳动情境,每个劳动主题按照项目式学习进行设计,抓住项目的探究设计、方案实施和评价反思等主要环节,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完成劳动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劳动素养。
最后,要重视对劳动实践活动关键环节的有效指导。劳动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在劳动过程、操作流程、安全规范等方面的严谨、准确、科学,尤其是关键环节的指导更要经得起验证和推敲,确保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安全。
4.要为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学活动提供方便
与纸笔测验和分数评判不同,劳动教育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教材的设计要方便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操作和实施。
首先,教材既可以在具体的劳动主题设计时设计劳动记录和劳动评价栏目,如“自我评价”“作品展示”“评价交流”“劳动日记”等,真实记录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具体表现、收获和反思等内容,为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提供素材;也可以在每学期开始以“我的劳动清单”形式呈现本学期需要参与完成的常规劳动清单,要求学生定期在附录对应的《我的劳动记录单》中记录劳动完成情况,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其次,教材可以设计劳动故事和劳动人物等辅文,挖掘中外历史中、身边现实中和更大社会范围内的劳动榜样,充分发挥劳动模范人物和榜样的激励作用;教材内容不仅要重视传统劳动和传统工艺,更要结合现代化劳动的新内容,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还要在最基本的栏目设计、插图设计、文字表述等方面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最后,要有立体化教材研制的思路,做好配套课程资源的建设,包括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教学资源、在线教学指导、劳动素养评测系统等,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落实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教材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的研发和出版必须要体现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要有利于发挥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结合劳动课程实践性强的学科特色,有效避免劳动教育教材出版中的误区,为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达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柳夕浪.全面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與实验,2019(4):9-13.
[3]李春雷,关春霞.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观念的更新和行动的创新[J].基础教育课程,2020(18):35-39.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