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馆配视角破解纸质图书滞销浪费难题

时间:2023/11/9 作者: 出版参考 热度: 10651


  摘 要:出版业纸质图书库存,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与过去出版业粗放型、数量型的发展有关,还与销售各环节有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本文从馆配视角,分析出馆配生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出版社的角度提供了可行措施。最终实现目标,还需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关键词:出版社 纸质图书 去库存

  2019年,全国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989.7亿元,增长5.6%;总印数106.0亿册(张),增长5.9%;总印张938.0亿印张,增长6.3%;定价总金额2179.0亿元,增长8.8%。出版新版图书22.5万种,较2018年降低9.0%;重印图书28.1万种,增长3.3%;图书出版的规模逐年提升,图书出版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是图书出版行业的库存也在逐年攀升。虽然从2017年开始,我国新书出版量逐年下降,但动销品种不多,平均销量亦不容乐观。出版图书的库存逐年增长,报废量巨大,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图书库存的过度积压占用了出版社的流动资金,产生很高的库存成本,严重影响了出版社的资金周转率和盈利能力,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馆配市场是纸质图书销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2019年,中金易云大数据平台监控到的馆配市场上动销品种108万种,同比增长1.39%;销售码洋27.80亿元,同比下降0.14%,与上年基本持平。市场总量的平稳主要依靠图书平均定价同比上涨拉动,销售册数同比下降9.69%,比上年少了500多万册。本文将从馆配视角探讨如何充分发挥馆配市场功能,提升馆配市场的销售能力,以降低纸质图书库存,促进图书出版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一、图书出版在馆配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笔者从事馆配工作多年,对于纸质图书出版与市场走向有着切身体会,也亲身经历了艰难与困苦,在诸多矛盾与挑战中探索,也学会了用冷静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市场。笔者认为必须花大力气去堵塞漏洞,开源节流,化危为机,拓市场开新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是什么呢?本文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

  一是受新科技新手段的冲击,演化出新矛盾新问题。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纸质图书的馆藏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也不再是主要选择,纸质资源建设经费不断向电子资源倾斜,“唱衰”纸质图书的声音不绝于耳。随着时间的沉淀,图书馆界已冷静下来,认为纸本图书有三重价值——内容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纸本图书数字化以后只有内容价值,缺失了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1]。这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数字资源无法完全取代纸质资源,给出版界吹来一股清风。

  图书馆对纸质图书的需求还在持续,图书出版业在馆配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出版业整体还处于粗放型、数量型的发展阶段,图书库存与图书馆找书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二是图书馆对纸质图书采购意愿的降低,直接影响到销售量,通过对市场调研分析,找到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复本下降,单馆贡献率下降。由于图书馆纸本书经费相对不足,加之年通货膨胀率的负面作用,还有纸本图书的借阅率逐年下降,而电子资源越来越被读者接受,图书馆文献资源经费逐步向电子资源倾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馆藏图书平均复本逐年下降。据武汉卷藏公司2018年数据统计,全国图书馆平均复本为2.35册,与5年前的2.71册相比,降幅达到了13%。[2]目前图书馆复本1—2本成为常态。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部、教育部对部属高校中央财政预算进行了大幅度压减,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图书馆接到学校的通知,在本来已经紧张的经费基础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削减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专项经费或业务、设备维护经费等,并且可能会持续几年。[3]这也直接造成出版社单个图书馆采购贡献率成倍数断崖式下降。

  其二,低价中标,引发目录屏蔽。目前,图书馆招标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政府招标,公共图书馆基本都采取这种形式;另一种由学校成立专门的招标委员会, 由纪检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图书馆领导组成[4]。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均存在评标专家侧重对折扣的考量,投标商纷纷报出低折扣,造成低价中标。如上海市近年来的平均中标折扣为72%,与江西平均中标折扣62%相比,看似好了很多,但与笔者在几年前接触到的部分上海高校图书馆中标折扣80%以上相比,已经相差很多。而出版社发书的折扣一般均高于6.3折,书商的运营成本合计为10.5%。館配商中标之后,为了利润,甚至是为了生存,很难全方位供书,并为图书馆提供最好的服务。而在图书目录中屏蔽一些高折扣的图书,这种现象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逐步蔓延成为越来越多馆配商的一惯做法,使好书难进馆。

  其三,现存馆配商格局干扰优质图书销售。低价中标,使一些体量小的区域馆配商因不具有规模效应,折扣成本更高,渐渐地减少了与优质出版社的直接合作,而是依托体量大的馆配商。这一做法,暂时能解决图书供应问题,但从长远来看,缺乏与出版社的直接沟通,必然导致逐步失去合作的基础。而几家独大强者更强的馆配竞争格局,很不利于市场的有序竞争,不利于馆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会使处于馆配生态上下游的出版社、图书馆失去选择权话语权。图书馆选择度受到限制,更是图书馆市场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不利于馆配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也给出版社馆配销售带来不利因素。

  其四,借阅率低,影响图书馆采购意愿。相关数据表明,国内不管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借阅总量都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是近年来阅读习惯的改变,电子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占社会阅读的主导。图书馆收藏的图书零借阅率也在逐年增多。以2017年广东省的县、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例,有近一半的图书处于休眠状态,从未被借阅过,全省各图书馆“常被借图书”(年借阅率超过3次)的数量约为藏书总量的10%,其中有7个市、县级图书馆的“常被借图书”数量低于藏书总量的1%。在高校图书馆,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新入藏图书在入藏后3年期间(这应该是图书出借率最高的时间段)零借阅率年平均高达40%—50%[5]。另据《上海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2016》,在上海地区42家高校图书馆中,馆书刊流通率[(书刊外借量+馆际互借借出量)/馆藏累计量]仅为6.44%[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读者对纸质图书阅读兴趣降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对纸质图书的采购意愿。

  一句话,图书销售不出去积压在出版社,久而久之形成巨大的库存,这是出版人必须破解的难题。

  二、破解馆配难题的策略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化危为机打开新市场拓展新局面?笔者以人民邮电出版社(以下简称人邮社)为例,从出版社角度来谈些措施。

  1.坚持精品出版路线,提高优质品种率

  把握最新的科技前沿动态,提高科技图书的前瞻性。人邮社一直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方向,依托专业出版的平台优势,根据科技发展大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立足信息技术、通信、互联网等专业特色领域,紧跟社会关注的热点,出版面向多层次读者、有特色、受欢迎的专业科技出版物[7]。聚焦科技科普,做有温度的主题出版。传播科学知识,做有市场的专业出版。荟萃创新成果,做有价值的学术出版。为了强化优势出版领域的精品出版战略,人邮社在原来三大中心的基础上,专门组建了学术出版中心,提升高层次专业出版物的开发能力,针对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抢占以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专家为代表的优质资源,主动策划符合工信领域高端学术或深度科普定位的优质选题[8],同时,在图书的外观设计上,兼顾图书馆的适用性和上架借阅要求。减少出版异形开本、裸背装、精装本等形式的图书。

  2019年卷藏报告显示,人邮社排名第二,比上一年度提高了一个位次。从整体馆配来看,人邮社单品种馆配册数为38.1册,高于整体馆配的25.4册的50%。而2019年新书单品种馆配册数为137.0册,也高于整体馆配的81.1册的69%(见表1)。图书在上市两年内是销售的高峰期,当年新书质量不仅决定当年的销售能力,还持续影响图书在第二年的销售表现。保证图书质量,从源头做好优化产品结构工作。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出版社的出版节奏。在疫情稳定之后,人邮社全社上下凝聚力量搞生产,下半年就将出版节奏转正。卷藏最新监控到的2020年三季度馆配市场情况是,人邮社2020年新书馆配市场码洋占有率5.10%,增长1.51个百分点,排名第二,上升一个位次。2020年新书《心》上市6个月,图书全国销售达到60万册,销量又创人邮社单品种销售量最高。坚持精品出版路线,提高单个图书馆采购出版社的图书品种数量,是提高图书图书馆的覆盖率,提高品种效率的有效措施。

  2.坚持终端服务策略,有效抑制目录屏蔽

  建立馆配营销岗位,架起一座出版社与图书馆沟通的桥梁。这个岗位的从业人员成为图书馆了解出版社的窗口,也是出版社宣传出版情况的形象大使,不断地将出版社的出版理念、出版门类变化、重点图书传递到图书馆。根据笔者多年出版社馆配工作的经验,图书馆非常希望了解出版社的一手信息。因此出版社要建立完整的图书馆终端服务体系,始终以用心沟通、用心服务理念,服务于全国各类图书馆,并且在信息传递、细节关注、定向服务等方面建立起严格的制度,不断推动服务水平的升级。这样才能有效制约馆配商目录信息屏蔽现象,倒逼市场有序发展。目前人邮社馆配服务部门已与全国3200家图书馆建立联系,其中高校图书馆2570家,全国高校图书馆覆盖率达到85.5%。据统计,从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获悉,我国共有高校3005所(不含军事院校以及港澳台地区院校)。另外,公共图书馆605家,已实现省级馆、地级公共馆全覆盖,服务范围还延伸到发达地区的市区馆及县级市图书馆。人邮社坚持终端服务策略,有效抑制了目录屏蔽现象的蔓延。

  3.保护馆配生态环境,构建完善馆配商体系

  馆配商屏蔽目录的问题,看似是馆配商的问题,追其源头则是目前的招标制度存在着不合理性。因此建议应在招标过程中,优化综合评分办法,让图书的使用者图书馆更多地参与到招标过程中。早在2016年八大科技社联盟就在全国多地与经销商联合组织当地图书馆召开研讨会,商讨馆配市场如何良性发展,达成了共同抵制低价中标的共识。目前来看,出版社的努力对规范图书馆招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低价中标问题。未来,还需与馆配商、图书馆三方共同努力,改革招标制度。人邮社定位于“与经销商携手,共同为图书馆提供全方位服务”,一直很重视销售渠道建设。为保护馆配生态环境,不仅与新华系统进行馆配合作,还与众多民营馆配商合作。既重视全国性的馆配商,也重视扶持区域性馆配商,在全国重点省市一般会与1—2家当地区域性馆配商合作。截至目前,全国共发展了包括各级新华书店、全国性民营馆配商、区域性民营馆配商在内的135家馆配渠道,构建了完善的馆配商体系。

  4.引领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

  所谓书香社会,是指优质出版物供给更加丰富,社会基础阅读设施更加完善,特殊群体基本阅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9]。图书馆借阅率下降,其原因不完全是电子资源的影响,其实是阅读的缺失。出版社不仅要担负起奉献优秀出版物的重任,而且要成为促进全民阅读的主力、书香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和责任承担者。深入到图书馆,联合举办各类活动,发挥自身作者资源优势,以作者见面会、读者沙龙活动等形式,提高全民阅读层次。还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宣传资料,发挥长效机制,建立共读机制,将引领閱读成为常态。出版社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类型的作品,利用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开展读者喜爱的推广活动,提升全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为书香社会提供丰富的养料。

  总之,要破解出版界纸质图书成品库存滞销积压浪费难题,应该全方位着力,出版界、图书馆界联手互动,还要规范化创新化市场,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用需求订单把控出版源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版业者是市场主体必须花大力气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人民需要的精神食粮,出版人民需要的精品。

  参考文献:

  [1]程焕文,黄梦琪.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图书馆论坛,2015,35(04):1-8.

  [2]张蓉.关于提高图书馆市场到书率的思考[J].出版参考,2020(02):80-82.

  [3]蔡迎春.高校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发展环境扫描[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40(05):16-19.

  [4]蔡迎春.影响当前纸质藏书质量的深层次因素分析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05):65-72.

  [5]吴志荣,蔡迎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基本书目(1995-2005)[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6]蔡迎春,等.2016年上海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1):81-96.

  [7]张立科.致力科技精品出版 引领大众阅读风向[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4-23.

  [8]张立科.守正创新 推动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J].中国编辑,2019(6):15-19.

  [9]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16个词语[EB/OL].(2015-03-14).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314/c1004-26692510.html.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