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译外国文学类出版物在国内出版市场占有不可忽视的市场份额。此类出版物内容包罗万象,常常涉及外国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也时常会出现宗教、政治等敏感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汉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特点,梳理了编辑工作的要点和策略,目标是使此类出版物既保证政治方向正确,又如实反映原作风貌,同时还能满足中文读者的阅读期待。
关键词:外国文学 汉译 编辑策略 读者意识
19世纪末至今的100多年,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多,外国文学作品通过汉译的形式逐渐走进中国读者的视野,成为沟通世界文化的载体,影响着中国的作家与读者。在民国时期,外国文学译著的出版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助推力量。[1]从出版品种来看,外国文学作品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几个出版的高峰。[2]进入21世纪后,外国文学作品被更多更快地引进、翻译与出版。如今,外国文学类出版物已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在七大细分市场(教育、社科、少儿、文学、科技、生活、艺术)中,引进版文学类图书表现尤其抢眼。[3]以国内文学类出版的龙头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在该社已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引进版文学图书接近4000种。
众所周知,出版物是特殊的文化产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外国文学类出版物也如此。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原作精神且能够为中国读者所理解的高质量的汉译文学类出版物,不仅有利于中国读者汲取外国文学的养分,而且还可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而原作内容导向不过关、译文质量低下、编校质量不达标的出版物则会对读者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或成为“精神毒药”,或背离原作风貌,或读来费解、不知所云。
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编辑此类出版物的经历和对汉译外国文学类出版物的研究,撰写此文,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一般特点以及此类出版物的编辑策略,希望对编辑同行有所帮助。
一、外国文学作品的特点、出版要求及编校要点
外国文学作品包罗万象,常常涉及外国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有些还涉及哲学、艺术、经济、政治等专门学科,部分作品还会谈到中国,而立场、态度往往褒贬不一。这些特点要求编辑在审稿和编校过程中处处留心,认真把关。要对稿件中的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对格调不高、导向有问题、褒西贬中的内容及时进行处理。此外,外国文学作品的以上特点也要求译者须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研究积累,以及相当的语言水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理解原文,才能将之转化为地道的中文译文。
(一)内容要过政治关,避免出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格调问题等
这一条适用于所有出版物。针对外国文学类出版物,我们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宗教话题是外国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在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中时有出现,比如:班扬的《天路历程》。编辑要把握好尺度,避免出版物中出现宣扬宗教思想和宗教教义的内容。其次,一些外国作家持有一定的政治立场,个别作家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有敌对情绪,此类作家的作品中涉及相关内容时往往会表现出偏见,甚至是诋毁,有些较明显,有些则很隐蔽。比如:笔者做过的一部文选类书稿原稿中就曾经选用过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篇影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文章。该文言辞偏颇,含沙射影,敌视情绪严重。对于这样的文学作品,编辑要时刻保持职业敏感,格外留意这样的作家作品,严把政治关,守住“思想阵地”。再次,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观有问题,或宣扬颓废的思想和情绪,或格调低下,或导向错误,都是不宜出版的。总之,编辑要严格做好把关工作,要时刻牢记:出版物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属于创造精神食粮的“特殊行业”,也是政治上的“敏感地带”。务必胸怀大局,把关守土,来不得半点麻痹与懈怠。[4]
(二)译文的理解到位,要符合原著精神,反映原作风貌
汉译外国文学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在于,其内容基于外文原作,而非百分百原创,因此译文应尽量符合严复先生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界一致认同的“信”“达”“雅”标准,至少首先要做到“信”。由于外国文学类出版物题材广泛,常常涉及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以及哲学、地理等专门学科,加之译者有时翻译匆忙或缺乏充分的背景知识支撑,所以一般来说译文中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由于理解偏差而引起的误译。作为编辑,我们可以通过细读外文原文和比对中文译文的方式,反复推敲译文,在译文明显有悖于原文,或者译文不合逻辑、不合常识的地方多停留和思考,通过查证或者请教译者和其他专家的方式,确保译文理解准确无误。
(三)中文表达要地道、顺畅,要符合中文读者的语言习惯
编辑在编校汉译外国文学类出版物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中文读者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文化背景为重要参考,去除译文中的翻译痕迹,也就是去除明显带有外文語言结构,行文逻辑不符合汉语习惯的地方。目的是使译文能够用地道的汉语传达外文原作的精髓,使译文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期待。换句话说:“文学翻译应该用恰当的目标语语言形式再现原作的文学性,使目标语读者能够充分理解译作,接受译作,从而实现译作的社会价值。”[5]译者和编辑要努力使汉译文字流畅,通“达”至中文读者,这样才能实现出版的价值和意义。
二、外国文学类出版物的编辑策略
对于第一点,编辑可以在审稿时,通过严把政治关的方式处理掉。对于第二点和第三点,我们可以在编校时通过采取以下策略,确保编校质量。
(一)追本溯源,确认出处权威
编辑拿到的汉译文学类书稿中,时常会出现译文与原作不符的情况。剔除译者打字疏漏和理解错误的原因,一个经常出现的原因就是译者翻译所基于的原作版本不够权威,从而在“根”上出了错。编辑需要和译者确认译文对应的外文版本,追本溯源,确认原作版本权威、文字准确,在此基础上进行编校。
(二)初读意在收获整体理解和感性认识
编辑加工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首先要通读原文再作修改。只有对全文通览之后才会对文章做到心中有数。[6]在做外国文学类稿件时,编辑首先要通读外文原文,重点放在全面准确地理解原文。通读外文原文的目的是获得对原作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应以理解文义和理清脉络为重点。此时不必纠结于对原文细节的不理解或存疑之处,可以把这样的地方做标记,然后暂时放下。通读原文的好处是能够对原作的主旨和风格特点有个总体性的把握,这对于后面译文编校十分有益。
读过外文原文之后,再来读中文译文。这一步的重点放在检查译文是否符合原文。通常来说,合格的译者在翻译时都会对外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查证工作,译文一般都是有一定依据的。编辑初读译文时,时常会对之前读原文时存疑的地方有一种拨云见日之感。读译文是从译者那里学习和获取信息的一个步骤。同前面一样,对译文的存疑之处,包括理解方面、语言文字方面、逻辑关系方面等,都可以做标记,为后面的工作留下回查的痕迹。
(三)再读注重打磨书稿,站在读者的角度推敲再推敲
经过初读,编辑对原文和译文获得了整体的感性认识之后,就可以进入细读打磨的环节。考虑到外文和中文行文的思維逻辑不同,句子结构有别,建议以段为单位进行编辑加工,因为一般来说,段落是能够相对独立描述某一场景,体现某一观点的基本单位。在细读打磨环节,编辑要注意比对外文原文和中文译文,重点要做到“信”和“达”,对于明显的漏译、误译要做处理。要善于根据之前的整体理解、逻辑判断以及背景查证发现误译。对于误译或疑似误译,特别是超出编辑自身专长领域的部分,要积极请教作者和专家,进行排查和处理。这十分考验编辑的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为了书稿的质量,必须在整个编校环节做到一丝不苟。
细读段落的过程中,编辑会发现优秀的译文都是在吃透了原文要义的基础上,打破了原文段落中句子间的既有结构,按照中文读者熟悉和习惯的行文逻辑重新组织语言。编辑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外文和中文的语言差别要敏感,心中要有读者,时刻提醒自己书稿最终是要服务于目标读者,要尽量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编校书稿。在译文部分,编辑时常会发现一些照搬外文行文逻辑的译文,读起来十分别扭,甚至会有不知所云之感。这是编辑在编校工作中应努力修改,竭力避免的。以下是笔者在工作中总结的几个常见的打磨、润色中文译文的方法,可以使译文更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期待。
第一,编辑要做到“心中有读者”,通过适当增补背景知识的方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例如,笔者在编校一部书稿时,有一篇节选文出自托马斯·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French Revolution:A History)。该节选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革命者涌入巴士底狱的混乱场面。这个短短的节选文段中人物众多,成分复杂,分属各派。译文原稿中没有提供充分的背景知识,编辑在做编辑加工时疑问重重。经过请教作者,理清了人物关系和背景,再通过补译的处理,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第二,在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一个译者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的过程也是阐释文本的过程,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调动自己先行具有的视界与原作视界融合而形成的翻译局面。”[7]当原作中特有的概念和词汇在目标翻译语言中没有对等概念和词汇的情况下,编辑可以通过加注的方式注明,或者通过修改译文,采取转译的方式,用中文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三,为了使译文连贯、通顺,我们时常需要在译文中通过增补适当的逻辑关系词、必要的连词或者是前后文提示词的方式,让译文为中文读者所理解。
第四,在“信”和“达”的基础上,编辑可以进一步润色打磨书稿,向“雅”的目标努力。要注意译文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要符合原作风格和意蕴。要注意中文的行文之美,在译文用词重复、单调之处,做一些同义词替换。对于冗长拖沓的地方和文字晦涩不明的地方可以进行适当加工,使译文简洁顺畅。
编辑工作的本质是一种针对精神领域生产的优化。[8]在编校、打磨译文的过程中,编辑要充分发挥主体创新性,改必有据,改是为了优化、提升稿件质量,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原作的风貌,是为了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
(四)收尾订正语言文字错误,保证一般意义上的编校质量
前面三个环节的重点放在了译文的准确性和文字质量上。在完成了这些环节之后,我们有必要进行一轮语言文字方面的通读和收尾工作,重点解决编校方面的一般错误,确保语言文字质量。编校中发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做专项处理的方式,集中解决。
总之,编辑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注意总结、积累经验,形成编校策略,怀着崇高的职业使命感,对书稿进行深入细致的加工。要知道,“编辑的二度创作是作者作品走向社会读者的关键环节”。[9]
三、结语
文学类出版物作为文学的物质载体,成为文学思想传播的主要承担者,让阅读者触摸历史、释放情感。[10]作为出版中心环节的责任人,编辑需要时刻牢记传播人类文明的使命与责任,不仅对出版物本身负责,更要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编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严把政治关,在编校上做足功夫,保持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才会让外国文学类出版物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才会让中国读者分享优秀的世界文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仕桦.民国时期外国文学译著出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7).
[2]何辉斌,邹爱芳.论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总体版图——基于书目计量学的研究[J].外国语,2019(5).
[3]毛丽颖,郑佳.整体市场指数微降 引进版文学类抢眼[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01-24.
[4]张芬之,周杨.图书出版必备[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
[5]高雷.论文学翻译出版中译者、编辑与目标读者的视域融合[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0(2).
[6]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7]黄忠顺.文学经典的重复出版及其图书采访问题[J].图书馆论坛,2011(2).
[8]李广欣.求实而蹈远,砥砺以前行——编辑学理论探索与发展70年回溯[J].科技与出版,2019(9).
[9]耿成义.编辑主体的读者意识[J].编辑之友,1998(3).
[10]王洪武.2008年文学类图书的现状和走势[J].编辑之友,2009(1).
(作者单位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