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品质图书的加工离不开高素质的校对人才。随着图书“编校合一”现象的出现,图书校对作为出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面临着机构萎缩、人员短缺的危机。本文在对40家出版单位校对部门人员设置情况、校对功能实现方式的调研基础上,分析校对部门人员短缺的原因,为集聚校对人才、促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出版 图书校对 编辑人才 调查研究
近年来,随着电子书稿的大量出现,在图书编校加工过程中,校对环节常常被忽略,许多出版社的校对部门也相继被兼并或撤销。然而,随着成品图书各种编校质量问题的不断出现,业界逐渐认识到校对职能的不可取代,有的单位开始重建校对部门,此时才发现,寻求高水平的校对人员非常困难,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迫切要求和校对人员的严重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此,笔者对全国40家出版单位的校对部门人员设置和校对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参考。
一、各出版社校对部门的设置状况调查
在随机选取的全国40家出版单位中,设有独立校对部门的单位有21家,约占52.5%,其中,校对部门有10个以上校对员的出版单位有9家,约占25%;5—10人的出版单位5家,占比12.5%;不足5人的7家,占比17.5%。然而,19家出版单位没有校对部门,占比47.5%。通过调查发现,近半数的出版单位根本没有设置校对部门,即使有的单位设置校对部门,从校对员的数量上来看,也远远不能满足大量书稿的校对需求。以人民出版社为例,不仅设有20余人的校对科,主要承担政治类或重大项目图书的校对工作,还设有10余人的校对公司,日常负责社内普通书稿的校对任务,遇到重大项目时作为校对科的补充力量,共计拥有30多位校对人员,全部承担着社内书稿的校对工作。即使这样,每年校对的书稿也不过全社出书品种的三分之二,还有大量的书稿需要寻求社会力量进行外校。为此,人民出版社又在校对科的基础上成立了质检科,专门对外校书稿的校对质量进行检查,以期达到校对质量的全方位把控。一个拥有30多位校对人员的出版单位尚且如此,何况校对人员不足10人,甚至不足5人的单位,每年又能真正校对几部书稿呢?然而,一个出版单位每年的出书品种多到数千,少到数百,由此可见,目前各出版单位的校对力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图书出版的要求,许多书稿的校对工作已经外移至社会,然而,社会上的校对公司校对质量良莠不齐,若出版单位不能够全方位把控书稿的校对效果,未来图书的编校质量令人担忧。通过以上数据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校对人才的缺口有多大。
二、各出版单位实现校对功能的不同形式及其特点
在校对部门人员匮乏的状况下,各出版单位是如何完成书稿的校对工作的呢?据不完全统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内校
内校即由出版单位内部人员负责全部校对工作。目前只有少数设有校对部门的出版单位采用这种方式,大部分是政治类、少儿类、教材教辅类出版单位,它们由于图书内容种类要求,仍然在坚持传统的“三校一读”制度,并实行责任校对负责制。这种形式由于人员都是单位内部员工,质量、进度易于掌控,校对负责人可根据书稿的难易程度以及书稿质量,随时调整校对方式,比如:对于手工录入书稿或图表公式较多易出现排版问题的书稿,可增加折校校次,重点消除异同错;而对于有电子原稿的书稿,则要以通读为主,重点消除是非错。甚至可以对于重点图书适当增加校次,已达到零差错的校对效果。另外,多人多校次相互交叉校对的方式,可以让校对员之间通过稿件传递相互交流,优势互补,避免疏漏,达到高质量的校对效果。与此同时,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也有利于新人的培养,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校对梯队。
2.外校
外校是相对于内校而言的,即校对外包,将书稿的校对工作交由社会上的校对公司或人员完成。目前许多没有校对部门或校对部门人员很少的出版单位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校对人员主要承担外校质量监控的职责。校对力量的严重不足也促进了外校市场的发展壮大。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體制外循环,出版单位是买方市场,校对公司为了招揽业务,服务周到,校对周期也会相对缩短,另外,按目前的外校费用来算,校对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校对公司低廉的校对费很难雇用到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校对人员的缺乏导致校对质量低下,无法满足精品书稿高质量的要求。如果出版单位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外包校对的书稿很难达到合格标准。因此,有的出版单位为确保外校书稿的校对质量,专门设立校对质检部门,对外校书稿质量进行监控,以期外校图书质量能够达到合格标准。
3.内校+外校
即采用内校和外校相结合的方式,优势互补,以期达到高质量的校对效果。目前,这种方式被大量出版单位采用,通常的做法是,前几个校次交由外校公司进行校对,后几个校次由内部校对(或质检)人员承担,内部人员在校对过程中,既可以检查前几个校次的外校质量,也可以确保最终图书的校对质量。
4.编校合一
顾名思义,就是编辑加工和校对工作一起进行,即由责任编辑负责校对工作,与其说是在编辑加工中兼顾书稿的校对工作,不如说是只编辑不校对,用编辑加工代替校对。这种做法在没有校对部门的出版单位普遍存在。其特点是减少了出版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还节约了生产成本,似乎并无不妥,但责任编辑通读稿件的关注点在文字内容上,而不是版式等排版问题,如果一心二用,必有疏漏;另外,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传统的多人多校次交叉校对,可以有效弥补彼此的疏漏,而只有责任编辑一人看稿子,难免会有疏漏。为避免或减少这种疏漏,有的单位采取编辑互相交叉看稿的方式,遗憾的是,编辑终究还是代替不了校对,以致常常会漏掉一些版式不统一,题级混乱,图表顺序错,书眉、封面、扉页等处书名、作者名不一致等低级差错。
5.计算机校对
即利用黑马软件等电脑软件扫描书稿,对书稿中的错别字、敏感词和病句进行提示,已达到发现书稿差错的目的。但计算机软件只能对字库中已储存的有限的错别字、敏感词和病句进行提示,具体到一部书稿上,问题千差万别,软件不能全部识别;即使识别出来差错,是否属实,还需要靠高水平的校对人员来判断。因此,计算机校对只能作为人工校对的一个辅助,不能代替人工校对。因此,个别单位撤销了校对部门,只靠“扫黑马”来完成校对工作,有点儿掩耳盗铃的意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