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出版业及时出版疫情预防电子书并免费传播、开放数字内容资源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出版业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基于出版业的所为,本文分析了公益精神和社會责任对出版人、出版单位和出版业的影响,进而从学习提高、管理激励、目标导向和人才建设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培育新时代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建议。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在此背景下,出版业充分发挥知识服务主力军作用,及时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等电子书,在“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喜马拉雅等移动终端或数字阅读平台上线并免费传播,大力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助力抗击疫情。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免费开放电子书、在线课程、有声读物等内容资源,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知识服务,作出了积极的社会贡献。一时间,出版业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频繁见诸报端,赢得社会广泛点赞。
2020年9月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习近平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这是对千千万万普通人关键时刻扛起社会责任的高度赞扬。其中,就包括出版人在内。出版业者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不是疫情冲击之下的被动选择,而是一直以来的使命坚守和自觉作为。
一、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是出版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实践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是优秀出版人身上最为闪光的先进品格
出版活动时刻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每当社会出现问题或有所发展,出版人都会做出正确选择。优秀的出版人,总是以社会责任为先,表现出直面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特征。如张元济先生,因为出版“可以提携多数国民”而以出版为毕生志向;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被誉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叶圣陶先生,提倡使用白话文,方便民众的阅读,促进了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此次疫情期间的人民卫生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等相当一部分科技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和责任编辑们,视抗击疫情为责任、为命令,紧急组织编写力量,通过网络平台迅速免费传播,为人民群众科学认识疫情、齐心抗击疫情贡献了力量。
2.重视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是出版单位确立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并主导着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出版核心竞争力通常指能够创造独特品牌和社会价值,并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出版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最终经过长期积淀而成。近年来,国防工业出版社在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代表的国家、军队重点项目完成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5年至2020年,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18项187种,项目数量名列前茅,而且,在2020年的项目考核中,有2种评为优秀,奖励申报1种。成绩是显性的,但隐藏在成绩背后、推动国防社不断前进的逻辑,是决定性的。一直以来,国防社始终提倡把社会效益、军事效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加强精品出版和为军出版作为内容体系建设的核心。这一逻辑反映的就是国防出版人的价值观。正是这一价值观的主导,才形成并光大了独特的国防品牌和发展理念。由此可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包括国防社在内的诸多优秀出版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自我主动选择。
3.唤醒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是加强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每一个出版单位面对的使命任务和市场环境都不尽相同,内部组织结构和竞争优势也因此有所差别。为了让出版单位发挥出更大效能,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或出版单位,从选题、财务、质量、品牌、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制定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出版单位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灵活使用,支撑出版产业健康成长。除了刚性制度之外,加强出版单位的文化建设,重视出版文化管理,近年来愈加受到重视。公益精神属于一种文化精神,总是能够整合力量,并引导实践活动,因此,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出版单位文化的范畴,作为重点加以弘扬。如国防工业出版社“拜作者为师长,交读者为朋友;为群众谋利益,对社会负责任”的道德表述,已经明显地把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纳入到文化范畴,并被视为持续推动出版社整合外部作者读者、内部编辑出版资源或力量的旗帜。
4.交流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是促进国际合作中共情共识氛围形成的重要途径
国际合作出版是当今出版业的重要内容,一批优秀出版单位纷纷开展国际合作,许多优秀出版物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但是,走出去只是对外文化传播的第一步,距离走进去仍有许多路要走。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2018年,笔者随团参加了伦敦书展。其间,同团参展的东方社王莉莉老师,曾经花了好多时间去听欧洲出版同行在沟通什么、交流什么?她说,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介绍图书背后的故事和出版的价值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而交谈的另一方恰如其分地做出呼应,双方始终充满着热情和张力,共情共识的氛围让人难忘而羡慕。如果我们能与国际同行营造出同样的共情共识的氛围,不仅走出去不成问题,走进去的融合度也会提高。因此,以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为起始点,必将有利于直接对话的双方快速找到文明轨迹上的聚合点;以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为始终,同样有利于双方秉持平等的态度进一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二、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版业多维度培育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
1.坚持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培育新人为使命职责,引领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正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出版实践中,必须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战略任务,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重要职责,促进广大人民通过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紧紧团结在一起。这一使命任务,为出版业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指明了方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出版物和出版活动“为人类的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提供了最重要的方式”。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样是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职责所在,不能推卸,不容含糊。
《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许多出版单位是有意愿、有能力、有经验的,完全应当作为组织者或重要参与者,做出更多贡献。除了为全民阅读活动直接提供丰富内容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组织或参与了阅读活动,其中许多是公益性的。特别是疫情期间,科技出版人的责任担当给全社会带来了温暖和感动。出版业要把这种精神、这份责任永远地传递下去。
2.重视价值理念,坚持以出版发展理念为统领,规范、激励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是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公益不是赶潮流,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一样要讲理念遵循。出版业非常注重发展理念。围绕发展理念,出版单位普遍确立了对《出版管理条例》《关于加强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等国家规定、行业标准的严格遵守,明晰了应当坚持的出版价值观和世界观,梳理并规划了产业发展方向,建立了自身运营的内部管理机制,完善了质量保障体系等促进业务开展的规章制度。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首先要以行业或本单位的发展理念为理念,严格遵循;其次要自觉遵守国家、行业和出版单位的相关法规制度,并以此为具体实践的前提,严格遵守。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地把履行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结合到日常业务之中。
3.坚持目标导向,坚持以高质量、均等化为要求,保证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可持续
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实际上是追求长远利益的释放和传播,因此,必须兼顾内容产业高质量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两方面要求的平衡发展。不能因为公益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就降低服务标准。公益不是粗制滥造,更不是格调低下、庸俗媚俗。出版业尤其要把这一要求立在前、行在先。简单理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就是,生产高质量和传播高质量相互促进,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和更大规模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以公益名义呈现在大众面前的高质量的出版物和知识服务,往往能够起到有效的催化作用。因此,开展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必须讲格调、讲品位,讲高质量。
均等化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虽然出版公益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有一定差别,但在追求均等化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都要把均等化作为长期坚守的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已经注意到的个别问题,更应当主动思考、自觉规避。如“泛市场化”问题。所谓泛市场化,其实就是过度市场化,把不该市场化的市场化,或者把公益当成生意。2016年5月,“科技三会”召开,科学普及作为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之一,被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之后,许多出版单位设立了“科普”部门。大家普遍意识到,做好科普出版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固然要依托出版产业的方式方法,但更要注意吸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这是出版单位在科普出版实践中所形成的共识,这一选择又进一步保证了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可持续。
4.注重示范引领,把担当意识突出出来,寓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于人才队伍培养之中
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必然以个体的担当意识、独立意志为前提。其中,担当意识是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谓担当,就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能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人民的召唤,主动担负起时代使命,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湖南师范大学周国清在《论编辑理想与理想编辑——基于新时期编辑人才素养的思考》一文中称,在当今社会文化语境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传播科技日新月异,出版的功利主义倾向更为突出,一些编辑“依旧徘徊在出版行业的十字路口,投身出版业的信念不够坚定,陷入迷茫”。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担当意识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新时代的编辑人才培养,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和严守职业道德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
面对疫情,“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对于出版业,青年同样是事业持续向前的根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著名出版家和当代优秀出版人身上汲取养分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广大中青年编辑向为中华文化传承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编辑家学习,学习他们志向高远、品德優良、情操高尚的先进品格,更学习他们“发时代之先声”的无畏气概。但是,近年来对编辑工作者的表彰有脱离“编辑”的倾向,如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中出版集团或出版单位的领导干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虽然他们是因为“编而优则仕”走上领导岗位的,是佼佼者,但对普通编辑的示范作用不强。因此,表彰优秀要特别注意对一线编辑的表彰,对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人和活动的表彰,以更好地发挥出激励作用。
“德不孤,必有邻。”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公共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可以独善其身,出版人要继续积极响应公益精神内涵中“参与意识”的要求,以中国人历来抱有的家国情怀,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出版服务社会发展的潜能,义无反顾地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孙海悦.加强出版服务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2-07.
[3]赵树旺.疫情背景下出版知识服务的特色、问题与应对[J].科技与出版,2020(4):11-15.
[4]聂震宁.给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11):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3-10.
[5]于殿利.出版是什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6]汪涛,张璇.国际合作出版动态观察、思考与实践——以中国出版方为主体的探讨[J].出版参考,2020(7):16-19.
[7]方卿,张新新.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面向[J].科技与出版,2020(5):6-13.
[8]周国清,陈暖.论编辑理想与理想编辑——基于新时期编辑人才素养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9(6):33-37.
(作者系国防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