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增强科普图书中的人文性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时间:2023/11/9 作者: 出版参考 热度: 11126
安守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的时代给包括科普图书在内的精神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学科发展的日趋细致,现代社会和知识生活“日益被分化成两极群体”。在科普图书中强调人文精神,沟通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有助于推动科普图书的普及力度,提高公众的综合素养,推动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

  1959年5月7日,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斯诺(C. P.Snow)在剑桥大学作了一场“两种文化”的演说。他在演讲中说“整个西方社会和知识生活日益被分化成两极群体”,“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存在敌意与反感”。1这两种文化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

  从一般意义上讲,科学文化是在探求自然世界及其规律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方法、理论体系和物质成果,其主要关注的是侧重于人之外的自然世界,追求理性、精确、效率、规范等。而人文文化则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探寻生活意义、历史使命、美与和谐之中形成的理论范式、思想方法和精神成果,其所关注的是真、善、美等。前者以物质世界和逻辑推论为基石,后者以精神生活和内心感受为诉求。

  毋庸置疑的是,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基础,其共同发展推动者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由于两种文化的关注范围、追求目标、评价标准均有所不同,所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而这种两极分化对人民、对社会都只能造成损失。

  作为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图书,既需要保证图书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又要增强其可读性,同时还需要传达科学知识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是两种文化所结合而形成的宁馨儿。笔者以为,通过科普图书来沟通科学与人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沟通科学与人文,应当呈现出科学的精神面像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其目的即是科学知识的大众化。早期的科普活动偏重于介绍实用技术知识以及科学基础知识,带有一定的“扫盲”和教育的色彩,因而所呈现出的形态也更加偏向自然科学的一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原有的科普形态或多或少都存在不易阅读、缺少精神启发的特征,难以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

  科学发展到今天,其留下的丰富成果不仅仅局限于独立的科学知识,也包括历代科学家在面对科学难题时,他们的发现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角度,以及建立在研究工作之上的世界观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2。这些内容一方面具有知识性,帮助读者提高对科学问题的认识、汲取解决科学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因为深入了科学家内心世界而进行描摹,所以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科学家群体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及历程,不仅令人叹服,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

  正因为世界观、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内容,在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两种尺度上都可以给出很高的评价,因此以此为突破口,可以让科普图书呈现出更加吸引人、富有感染力的特点,也更能够沟通两种文化。

  正因为如此,新形势下的科普图书应当立足于传统科学文化,强调对于科学这种人类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整体的理解,解读科学发现的案例,剖析科学家的创造思路,总结科学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展示科学带给人类文明的贡献,这不但可以给读者勾勒出科学知识在一代代科学家成绩之中层层构建的宏大历程,还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到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之中秉承科学精神的可贵。

  二、沟通科学与人文,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

  以往的科普更加倾向于以知识为中心组织科普图书,使科普活动呈现出从科学家到公众的单向传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科普图书往往缺少读者的参与和互动,而与读者的真实需求有所脱节。

  21世纪以来,读者对知识的筛选倾向日益增强,因此以读者为中心渐渐成为出版业的共识。在面向公众的科普图书领域,将读者置于选题策划的中心位置,是提高读者黏度、优化科学传播效果的必由思路。具体分为选题前、策划中、出版后三个阶段。

  首先,在选题前要形成“以人为本”的意识。编辑承担着对科普图书的内容、情操、导向进行把握的重任,在工作中形成“以人为本”的意识,才能从读者的角度提出符合读者需要、符合市场需要的科普选题。

  其次,在策划中要准确判断读者需求,反复推敲适合读者需要的科普选题。在策划过程中,要求编辑做好深入的读者研究,对目标读者群体的规模以及其知识需求、生活目标、工作方式、阅读习惯都要有所把握,从而形成精准的读者画像,并以此为基础策划科普图书的主题、风格、使用场景。形成初步选题之后,还要通过制作图书样张获得目标读者的反馈,并根据反馈修订选题策划,直至深度符合读者需要。

  第三,图书出版要接纳读者、与读者互动。在图书出版之后,应通过读者见面会、读书活动等线下渠道,或者电视、广播、自媒体、网络直播平台等,充分促进作者与读者、编辑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互动,从而及时了解读者动向和反馈,并将收集到反馈信息反映在下一次选题策划当中。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增强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让读者从读科普转变为传播科普的有生力量。例如让读者参与管理读书社群,在增加读者黏度的同时,加深读者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扩大科学传播的范围,提高传播效果。

  三、科普图书需要汲取人文文化的养分

  如前所述,人文文化是和科学文化所并列的现代性的基石,汲取人文文化中所沉淀的优秀成果,可以使得科普图书形成独具特色的面貌。

  首先,汲取人文化的语言。科学语言强调准确、逻辑,但不免因较少趣味而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而畅销不衰的经典科普作品往往其语言也颇富有文学趣味。如法布尔《昆虫记》,其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让读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文学之美的熏陶,也对其更加有亲近感。

  其次,在装帧设计上充分考虑图书的美感。近年来,科普图书的插图逐渐增多,科普画册、科普图鉴成为主要的畅销科普品种。在此基础上,不少科普图书也更加讲究形式之美,强调装帧设计所传达的人文语言。近年来,屡屡有科普图书入选“中国最美的书”,显示出科普图书在装帧设计上的努力。以2020年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嘉卉 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为例。据本书的设计者赵清介绍,整本书通体着绿,象征“草木之心”,质感朴实自然;外封的木色如同大地,与封面的绿色呼应,象征生命力量的厚积薄发;每一个章节的开篇伊始,都以同样的草木二色内页作为分隔;烫金圆点如同闪耀的星辰一般,纪念着老一辈的画师的光辉历程。书中也收集了不少绮丽的全彩作品,清晰地勾勒出万千植物的婀娜倩影。这本书做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融会贯通,因而收获了广泛好评。

  第三,科学知识的背后需要贯穿深厚的人文情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同为现代社会的优秀成果,所呈现的是现代文明的不同侧面,同一事物之中,既可见自然知识,又可见人文情怀,读者在实际生活之中无法将两者截然分开,将两者结合也是呈现真实世界的必由途径。以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笔落草木生》为例,书中选择了三十六种植物,均为普通读者身边所常见,一方面以简略的文字介绍每一种植物的观赏时令、分布地域、形态特征,可以方便读者在读书之余注意真实自然,沟通书本的世界和真实的身边世界。另一方面,本书还注意介绍每一种植物背后的人文体验。例如,谈及韭菜,会讲述韭菜作为古代“五菜”之一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讲述橘子,则谈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奉橘帖》。这些努力使这本书成为了解植物形态、地域分布、成长节令,以及植物背后的文化情怀的佳作。插图由中山植物园科研工作者殷茜执笔,保证了植物插画既有形态上的科学性,又展示出笔触细腻、画作精美。整本书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在知识和美感之间出入自如,从而营造出一个真切感人的自然世界。

  四、结语

  长期以来,由于关注领域不同、评价标准有所差异,知识界很容易将科学性和人文性对立起来。但是,无论从增强科普图书的可读性、增强科普的传播效果等角度来看,科普图书都需要做到沟通科学和人文。在守住科普图书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多吸收人文领域的成果,如此才能使科普图书获得更高的接受度。

  也有助于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助力公共事务的决策,推动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综上所述,沟通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是未来科普图书的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英]C.P.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3-5

  [2].江曉原.论科普概念之拓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3):40-45

  (作者单位系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