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生物基因”的类比研究而提出的模因论,是分析文化传承与进化的有效理论工具,为少儿科普出版的当下使命与未来生态系统重塑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与框架。本文從模因论切入,通过分析科学文化模因在少儿科普出版中传递的规律,探寻少儿科普内容创新与业态创新的机理,提出以“魏斯曼式”模因进化为动力,通过少儿科普出版阅读—体验—探索—阅读循环作用模式,实现少儿科普出版生态重塑的设想。
关键词:模因论 科学文化模因 少儿科普出版 科学与人文
少儿科普出版的内容创新、业态变革和前进方向是三个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问题,必须系统分析,通盘解决。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创立的“社会文化遗传基因学说”(亦称“模因论”),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1976年“模因论”一经提出,便迅速进入科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学术视野,[1]经过40多年不懈探索,“模因论”已成为研究文化传播、探索文化进化道路和建构媒介文化生态环境重要理论。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重新认识少儿科普出版的内在规律基础上,探寻少儿科普内容创新与业态创新的作用机制,提出通过少儿科普出版阅读—体验—探索—阅读循环作用模式,实现人工智能时代少儿科普出版生态重塑的设想。鉴于学界业界公认解决好内容创新、业态变革和前进方向问题是人工智能时代少儿科普出版事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思考结果撰成此文,以期抛砖引玉,为少儿科普出版再振雄风提供观念和方法借鉴。
一、少儿科普出版的使命——围绕科学启蒙的文化建构
在科普出版物庞大的目标读者群中,少年儿童极具特殊性。少年儿童刚刚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是科学意识形态与科学思想观念形成与塑造的关键时期,少儿科普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就是科学启蒙。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科技工作者、科普作家和科普工作者,为亿万少年儿童读者奉献了一部部启迪心灵和智慧的科普佳作,为少儿科普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既是科学的使命,也是科学的传统。科学知识体系建构,是将已知的概念和观念系统投射到未知领域,不断调整认知结构,通过隐喻认知方式实现的。[2]科学理论体系建构的认知隐喻化和科学文本的语言隐喻化,加上科学研究范围窄众化和对象精准化,不断强化科学工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不同专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因此,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解构科学隐喻性,再建构适于少年儿童接受的科普文本,让少年儿童理解科学知识,是少儿科普出版的基本任务。
知行合一、观察实验与理论思维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的灵魂和生命。近代科学革命对人类社会文化的最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亚文化体系——科学文化。科学知识是科学探索的结果,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科学探索提供了动力和方法保障,规范引领科学探索的正确方向,并与科学知识共同构成了核心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除了通过解构科学隐喻和建构科普文本普及科学知识之外,少儿科普更重要的任务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少年儿童理解科学文化,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人类科学智慧的形成与发展厚重而繁杂,对科学的认知和科学文化的理解也自有其特点,少儿科普出版因此具有丰富的本质内核与一定的内部逻辑。从哲学角度来看,科学普及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合体,“知识”架起科学的世界观,“思维”方式构成科学的方法论,“思想”和“精神”则贯穿于科学探索的始终。作为一项肩负文化传承的社会媒介行为,少儿科普出版的主要使命是将人类社会中长久以来形成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及精神内核,经过精细化、系统化的整合与提炼,传递给少儿读者。换言之,即要以达成少年儿童“科学知识、思维与精神的全方位启蒙”为核心诉求。因此,少儿科普出版绝不仅是单纯将深奥的科学理论通俗化解读,而应当是系统解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四大维度,按照一定逻辑将科学知识与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与提炼,建构融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探索体验和科学精神熏陶为一体的科普出版物,是始终围绕“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展开的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因此,我们应当从文化的视角切入、运用文化的相关理论在少儿科普出版的内容与机制层面展开深入研究。
二、少儿科普出版的内容创新——塑造“文化模因”
17世纪英国教育学家洛克(John Locke)从文化传承角度观察儿童教育,发现年少时期获得的印象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极大影响。[3]1976年,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类比分子遗传学的“基因”,首次提出了模因的概念,并以其解释文化进化的规律。道金斯认为,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因而亦可将其直接称为“文化模因”。“文化模因”是普遍存在于人类文化传递过程中的文化复制因子,控制着文化性状。其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能够依托语言、图片、书籍等文化传递载体,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等文化传播行为,逐渐形成自身的副本,并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不同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层次,以此实现人类科学文化精神的复制与传播。[4]
此后,在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与进化的研究中,基于“模因”这一文化复制因子,学界从不同视角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英国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于1999年在《模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提出“模因复合体”的概念,认为大脑是一个模因复合体,强调模因的复制传播机制必须通过模仿行为实现。同时提出“模因驱动”的概念,强调模因在人类文化复制、传播、进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5]我国学者闵家胤提出“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认为文化是社会系统内社会—文化遗传信息的总和,是历代社会成员在生存和生产过程中心灵创造的积累,将整个社会—文化遗传的通讯系统模型描述为人类创造出作为信源的文明,借由文字和书写工具编码进行“文化生产”和积累,进而生成“社会—文化遗传基因”,即“文化模因”。[6]
在模因理论框架中分析少儿科普出版,不难发现少儿科普出版与“文化模因”在宏观传承与微观构建层面之间的关联。[7]首先,在科学文化的宏观传承层面,二者的关联主要表现为少兒科普出版行为本身及其产物都是具有模因属性的复合体,其中蕴藏着无数的“科学文化模因”,具备实现科学文化永续传承的价值功用。因此,我们对少儿科普出版使命的认知,应当从“知识普及”层面提升至“科学文化模因”的塑造层面,明确科学启蒙的关键是要在儿童心中塑造具有强表征能力的“科学文化模因”。基于此,少儿科普出版务必做到知识、思维与精神三者的协调统一,在坚守使命、传递科学智慧的过程中,为少年儿童缔造出科学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思想更加多元、科学精神历久弥新的未来科普生态。其次,在微观建构层面,依托于“文化模因”自身特性及其动态运行机制的内在规律,少儿科普出版在内容或实践机制上均可实现持续的自我复制与自我更新,进而推动少儿科普出版生态的内部构建,具体包括内容、形式、组织、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真正优化其所处的生态环境。
从“文化模因”角度考察少儿科普出版,其本质是在解构科学隐喻的基础上,将人类社会中长久以来形成的科学知识、思想及精神内核,经过精细化、系统化的整合与提炼,以图书及其他出版物形式传递给少年儿童读者,通过文本阅读和探索体验,赋予并培育少年儿童“科学文化模因”,满足少年儿童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全方位启蒙这一核心诉求。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少儿科普出版的根本使命,是架起科学技术与儿童生活的桥梁,并以出版物形式普及科技知识,启发科学思维,指导科学探索,让科学在体验中启蒙,使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科学文化模因”的形式根植于儿童心中,为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由于业界对“科学文化模因”普遍缺乏认知,我国少儿科普出版活动大多停留在最基本的“知识普及”阶段,单纯依靠文字或绘画符号通俗解释科学知识,淡化了科学探索过程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忽略了四大维度的集成化与一体化,将四者割裂为互不相交的平行系。不仅如此,在内涵与呈现形式上,少儿科普出版没有与大众(成人)科普进行普遍性归纳和特殊性区分,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的少儿科普效果。这两个因素叠加的结果,导致我国少儿科普出版选题策划上科学知识导向、内容编创上脱离儿童生活和科技实践,表现出产品形态单一,业态发展停滞,长期重“读”轻“做”,成为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开卷”年度榜单对于少儿科普图书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百科全书类、绘本画册类、游戏互动类以及科学童话故事类等主流少儿科普图书,均以普及知识为主,对于科学思想与精神层面的探求不够深入,缺乏真正能反映世界科学进步思维的作品。
有鉴于此,塑造并培育少年儿童“科学文化模因”是当前振兴少儿科普出版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少儿科普出版除了要以“科学文化模因”为核心进行选题策划、内容编创,还要认真分析研究“科学文化模因”的生长和变化规律,确保少儿科普出版物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传递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始终保持对少年儿童持续有效的“注意力占领”。
三、少儿科普出版的业态变革——基于“魏斯曼”式模因传递的智能化互动
业态是产业活动的存在形式、类型和状态, 是从企业和企业生态, 到产业和产业生态的多维概念, 包含了企业研发、生产、营销等全部环节。[8]分享与众筹, 体验与创造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的本质特征。以塑造“科学文化模因”为核心的少儿科普出版,其业态必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布莱克摩尔曾提出,模因的复制与传递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拉马克”式和“魏斯曼”式。[9]前者是对模因表现型本身的直接拷贝,将文化或文明成果直接呈现给社会公众,是“重结果”终结性的模因传递,看似传递速度快,但难以使社会公众形成牢固的文化内核。后者是对模因基因型所发出指令信息的拷贝,强调社会公众体验和探索,是“重过程”建构性模因传递,看似速度较慢,但能通过公众体验建立稳固的文化模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关于科学的认知与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个体往往是通过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10]当前大量的少儿科普出版物是典型的“拉马克”式模因传递方式,直接将科学文化研究成果借由文字或图文进行“结论性”呈现。这种“说教式”的科学普及,所传递的内容始终停留在科学文化知识的表现性本身,缺少自主探索的环节,忽视了少儿读者在科学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与体验,致使其对科学的理解模式偏离“形成性”,走向“终结性”。这种将一个个无体系、无系统支撑的“科学知识碎片”进行机械的静态传输,不去重点关注少年儿童在科学探索动态实践中的主观体验与知识建构,难以有效培育少年儿童自主构建科学知识框架的“动力”与“能力”,不仅使少年儿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颠覆科学的世界观。
为了确保少儿科普的长效与深入,达到最佳的科学启蒙效果,少儿科普出版应当积极向“魏斯曼”式模因进化方式转变,即强调聚焦于“科学文化模因”进行拷贝与传递科学文化的动态过程,注重少儿读者在科普阅读中的过程化体验。在科学启蒙的核心诉求驱动下,以“追求体验中认知科学”为核心理念指引少儿科普出版的发展方向,持续为儿童个体打造兼具理论与实践指导性的“少儿科普读物”,促使其在创新探索过程中不断建构并完善自我的科学认知框架,并将“科学文化模因”内核中各个孤立的知识、思想与精神元素在框架内实现系统整合,整体领会,推动“科学文化模因”更好地适应少儿科普出版新形态。
儿童大脑对科学的可感知范围是不断延伸与拓展的。既往许多优秀的少儿科普出版物,或是以充满想象力的优美文字,引领少年儿童读者在想象中体验科学(例如影响了几代人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或是精心设计少年儿童喜闻乐见且能够胜任的科学实验,以图书出版物指导读者观察自然,动手实践,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科学小实验》,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融合发展的当下,要从塑造少儿“科学文化模因”的高度总结这些成功经验,从选题策划开始,创作出版少儿读者能够亲身参与且能调动各类人工智能体验产品的“体验类科普图书”。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以“重过程的科学文化传递”为核心理念,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少年儿童营造可主动探索的科学感知虚拟情境,建立起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立体感知模型,经由“深度参与”科学文化探索过程,持续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解构与重构,建立儿童个体与科学之间的强共鸣感,使儿童向主动“探索者”的身份不断靠拢与转变,使面向少儿的“科学文化模因”塑造和传播呈现出智能化的新形态、新面貌,实现少儿科普出版的业态创新。
四、少儿科普出版的发展方向——系统再造与生态重塑
众所周知, 内容是出版的灵魂。基于“魏斯曼”式模因传递与智能化互动的少儿科普出版业态创新,带来了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创新, 必然打破出版产业发展的一般性关联。依据媒介生态学理论,少儿科普出版生态是由出版主体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11]因此,少儿科普出版必须在内容创新和业态创新的基础上,协同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实现系统整合与生态重塑。
1.通过模因的变异与重组实现少儿科普出版机制创新
少儿科普出版活动中,编辑、作者、读者和作品彼此之间的意义关联,共同构成科学知识生产与“科学文化模因传播”的核心因子。模因论认为,通过变异与重组,文化模因能提升价值定位,从而获得与时俱进的强大竞争力。基于此,通过设计“开放式”“体系化”的阅读体验整合生产模式,改变以往“单维度线性出版”为“多维度实时互动出版”,就能够使“科学文化模因”在阅读—体验—探索—阅读的循环中不断升華,做到出版物选题不断出新,阅读载体和体验探索场景不断出新,实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育的高度统一,实现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普及的最佳效果。
2.基于模因的竞争与选择实现少儿科普出版的系统优化
模因竞争与选择机制,贯穿于模因复制与创新运作的全过程。道金斯指出,文化信息中存在有害的错误和有益的真理,都是通过相同的文化模因运作机制被复制和保存的。“文化模因”一旦被创生,就会像生物基因一般复制、传播、衍生、变异,其自身生命力顽强,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和不可控性,随时可能被人类的文化传递行为定性,形成质量参差不齐的“文化模因”。[12]少儿科普出版应秉持“儿童本位”立场,认真审视“科学文化模因”复制、选择与创新重组的全过程,切实展开主体性干预,确保具备正向强表征能力的“科学文化模因复合体”能够脱颖而出,真正做到内容的优化选择与组织化塑造,并将其在儿童心灵与大脑中进行科学文化心态的积极培育,通过编码逐渐建构并完善其知识系统框架,填补无意识领域,以求从内部塑造儿童个体的精神面貌、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
3.塑造模因复合体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通并行
“科学”与“人文”是贯穿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两大支柱,从本质上讲,“人文”需要“科学”理念的润色,“科学”同样需要“人文”内涵的支撑。研究表明,近代科学与人文在专业学科化相互区隔过程中必然存在相融相生的部分,唯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不断寻求沟通与弥合之道,实现和谐共生,才能正向推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布莱克摩尔明确指出单个模因一旦处于复合体中,被传播的几率会大大高于孤立状态。一旦结合外界环境,模因复合体能够进行较快速的创新重组,产生新的文化形态。[13]基于此,我们认为少儿科普出版需要借助“模因复合体”,在不断的匹配重组过程中,将一个个具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功能形态的模因单位组合在一起,努力平衡科学与人文的传播比重,努力营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通的发展框架,最终融铸为崭新的、兼具科学理念与人文内涵的“模因复合体”。与此同时,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真正实现科学性、人文性与价值观的统一,致力于做“有文化、有道德、有温度”的少儿科普读物,培育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人。
五、结语
模因的特质及其进化机制,能够拓宽认知视野,更精深化地挖掘少儿科普出版的内在价值。从文化层面解读少儿科普出版,遵循模因传播的内在规律,把握少儿科普出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四位一体的本质内核,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融通科学与人文,努力进行内容创新、业态创新,通过系统再造和生态重塑,少儿科普一定能够得以振兴。
参考文献:
[1][4]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6:189-202.
[2]范振强,徐慈华.隐喻认知与科学传播[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5):36.
[3]邵益文.书林守望:一切为了读者[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9][12][13][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文化之社会传递过程的“基因学”[M].高申春,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15,30,24-25.
[6]闵家胤.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03):10-16.
[7]付晓光,苏齐晟.模因论视角下网络空间正面宣传的实践创新思路——以社交短视频为例[J].中国出版,2019(14):41-44.
[8]王国平.业态与现代经济发展[J].科学发展,2012 (5):3-11.
[10]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11]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5-144.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