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指出,宋代以前的统一王朝,在治国模式上多寻求文武并重,力图保持内外发展平衡,特别是通过一系列的积极举措压制外来的军事威胁,从而呈现出积极进取的局面。而创建于五代乱世基础之上的宋代,在制度设计上片面追求防弊和稳定,从而带来了国家机构效率低下甚至无所作为的后果。宋代内政外交的复杂互动过程,都与其秉承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以及重内轻外的政治路线密切相关。宋代治国理念的形成及其实践,虽然保障了其内部长期的稳定发展,却极大地牺牲了国家的外部环境,最终导致因外敌入侵而亡国。
探讨中国历代王朝的治国理念、模式及时代特征,不仅是纯粹的学术问题,更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该书是陈峰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的最终成果。研究宋朝治国理念及其实践,探究其相关内容与影响,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