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家庭,许多家庭也都务实起来,处心积虑发家致富,小孩子难道不受感染?社会影响教育。唯升学率与社会上的唯GDP难道不是同出一辙吗?中考指挥棒、高考指挥棒就是把青少年往“唯有读书高”一条独木桥上赶,道德品质教育、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感培养等等都退而求其次。教育系统早就发现了应试教育带来的这些负面问题,1999年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都在做努力。如今,青少年的责任感培养正在加强。近来很多中学都在开展责任感讨论的班会活动。我看还是要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能力的人,要实现教育的最高理念,而不是培养好成绩,好成绩仅仅是教育培养目标中的一部分。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最高理念和目标,责任感问题才能得到顺理成章的解决。
为了使我们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改善,应当积极组织开展校园的阅读。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新标准就有课外阅读的任务,但是落实得还是很不够。中小学没有阅读课安排。每天老师布置一大堆作业,学生晚上能做完都要到夜里12点钟,还读什么课外书!我们知道,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是安排有阅读课时间的,安排学生就是在教室里读课外书。校园阅读课外书应当成为教育计划的一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青少年多读书可以开眼界。开眼界不只是让他们知道几本经典作品的名称,而是要知道世界很大,生活很丰富,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关心。
二、青少年读好书可以明志向。好书开卷有益,能够帮助他们拥有更多的同情心,很多经典著作是充满同情心的,是忧国忧民的,是具有理想主义的。
三、青少年善读书可以明责任,有担当。善读书就是能够举一反三,能够成为一个敏锐的人、勤于思考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人。在新兴媒体风起云涌的时刻,还要引导青少年养成完整读书的习惯。新兴媒体使人们能够便捷地读到不少信息和精粹的文章,但是完整阅读一本书变得越来越难了。一个青少年,如果能够认真读完一本世界文学名著,他的精神境界一定会得到提升,这是一般的碎片化阅读所达不到的效果。要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会在他们健康的阅读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加强。
(本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少年担当则中国强座谈会”的讲话节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