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忠说:“目前,一些不具备古籍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也在出版古籍,有些质量比较低,业界亟须建立相关行业规范。特别是影印出版,更需要有指导性的规范约束机制,这对于减少相关出版中的失误非常有必要。”
在与会专家学者看来,古籍整理出版专业化,出版社除与图书馆合作外,还要加强与学者合作。以今年出版的《楚辞文献丛刊》为例,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敏俐认为,由专业学者主持大型丛书的编辑影印,在版本选择、内容甄别等多方面都有质量保障,再辅以专业性极强的提要,更是提升了图书的学术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陈祖武对此极为赞同,“作为读书人,感觉很欣慰”。
“我同国图社合作出版过两套丛书,每套丛书都是第一辑,每辑都是100本,不到两年就出版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同样赞同出版社和学者合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金以林说。
此外,学者们对于古籍整理出版的图书多为丛书现象也表示关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提出了“将大蛋糕切成小块,让小块更专业”的建议。他认为,对有项目资金的学者来说,图书价格基本不再是问题,问题是大套丛书在家里没地方放。如果将大套古籍整理丛书“切成小块”,整理出各自主题,单独销售,将是很受学者、读者欢迎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