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娜·阿伦特的名字在学界炙手可热。她的几部重要著作接连在国内翻译出版,并吸引了一众读者,其思想也藉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在此基础上,歌德学院(中国)资助了由柏林政治学家沃尔夫冈·霍尔、贝恩德·海特尔和斯特凡妮·罗森姆勒共同主编的《阿伦特手册》的翻译工作。该书以工具书的体例,全面介绍阿伦特的作品,罗列其思想活动中的关键词,并阐释了阿伦特对后代哲学家的影响和对当今政治哲学议题的贡献。
这本书的作者总共有三十多位,他们都是关于阿伦特的专家。霍尔表示,《阿伦特手册》在德国出版后反响甚好,他的学生也非常喜欢,认为此书对了解和学习阿伦特起到了帮助作用。
陈伟教授认为,汉娜·阿伦特的“公民”概念,和中国古谚里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略有相似之处。对阿伦特来说,人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出生,参与政治生活、获得政治判断则是人的“第二次出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