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当代世界是历史脉络中的一段,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瞻前或顾后。我们不可能抛却时代的命题,而经典也不是故纸堆,它历经时代更替仍有丰富的可读性和可写性。从经典中获得最大益处的,往往是那些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当代材料的人。带着当代的问题进入经典,又将经典的力量带回,在这样的往返中,经典活了,当代的问题也才可能豁然开朗。
还有人选择与当代保持一段距离的位置,把时代的嘈杂关在窗外,让经典的声音在自己的房间里清晰回响。这是作为一种孤独的习惯的阅读,阅读的愉悦常常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治国平天下毕竟是少数人的抱负,“修身”可能是更多人的选择——通过阅读经典来确认和建立自我。
“如何”和“为什么”是分不开的,“如何读”的问题永远指向读的动机和用途。我们可以为了回应时代的命题而读,可以为了纯粹的知识而读,可以为了心灵的愉悦而读,找到阅读的位置,明确读书的需求,自然可为自己量身打造出最合适的处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