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从国产读物自身找原因。一些国产少儿读物成了家长们眼中的“毒物”——充斥着恐怖、暴力、凶杀、色情等内容,低俗化倾向明显。即使不低俗,也可能没有多少有分量的实质内容,孩子大略翻一会儿可以,让家长花钱买回家供孩子细读,则要好好思量;一些国产少儿读物内容陈旧、主题沉重,强调教化作用而偏重于说教,缺少阅读趣味,难以吸引喜欢新鲜的少儿。
反观“洋书”,大多数让孩子们觉得“有想象力”“有神秘感”“十分幽默”等。就连国外绘本故事书,也让一些中国家长觉得“都是作者经过生活、学习的沉淀总结出来的,而且他们的绘画都非常贴近故事,色彩、线条、情节等比较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眼看着我们的少儿对哈利·波特津津乐道,却不知道“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中国神话,我们能心甘吗?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喝“洋奶”长大的中国孩子不能没有中国文化的滋养。本土文化的缺席,会让我们的孩子严重偏食,影响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