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陪你痴狂

时间:2023/11/9 作者: 出版参考 热度: 9747
郑良

  2003年7月,我进入湖南出版系统工作,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十二个年头。我很感谢命运之神的牵引,让我在十二年中能够接触、熟悉版权贸易工作;我也很感谢在版权贸易工作中碰到的人与事,让我在十二年里能够不断累积、蜕变,从而执着热爱版权贸易工作。十二年来,萦绕在心头的是六世达赖的那一句“陪你痴狂千生”。

  我必须得说,我是幸运的。这就如同一段姻缘。当初的结合,也许只是机缘巧合,可随着时光流逝,我们没有彼此嫌弃,而是越来越契合,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十二年的光影里,我没有兜兜转转,也没有寻寻觅觅,而是一头扎进了版权贸易的天地。2010年,我作为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版权专干,选择来集团的国际部工作,我也是佩服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在社里,工作平台也不错,和同事一起努力,《吴冠中全集》、《毛泽东时代美术》等重大项目版权贸易屡创新高,成就佳话,各级政府部门多次就版权工作给予嘉奖,新闻出版总署还给予美术出版社“版权输出先进出版单位”的光荣称号,我乐在其中;到了集团国际部,一切从零开始,新的工作环境自己能否适应?实事求是地说,做版权贸易,走专业路线,国际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前方有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的思索后,“陪你痴狂”,这四个字给了我原动力。就这样,我在版权贸易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

  每一个在版权贸易版块奋斗过的朋友都曾体会过,那些山重水复的无奈,最终收获柳暗花明的喜悦。是的,这样一种百转千回的过程,怎能不叫人痴狂。

  2010年前后,外国作家写中国当代的书凤毛麟角。我在一次读报中,看到美国人在中国搞照片巡展的消息报道,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老外反映中国当代面貌的极好视角,提出了“一个美国校长眼中的中国”的选题,得到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在根本不认识作者的情况下,我从地方找到中央,从国内找到国外,千方百计与作者取得了良性互动;频繁上北京汇报,最终争取到了国家汉办的支持,竞争掉了中央和地方其他几家的出版单位,拿到了这个选题的出版权。这个项目得到了湖南省委宣传部、国家汉办、国务院新闻办的高度肯定和全程关注。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的倾力配合下,这个集团自主海外组稿的项目最终顺利面世:国新办和国家汉办分别采购1000册和2000册,另有近2000册销售欧美主流市场;同时我们又积极努力,实现该品种的多语种输出。从组稿视野的国际化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全覆盖;从版权多语种输出到成品书上千册的“走出去”,这本书切实做到了全流程国际化,赚到了实实在在的美金。我相信,曾经为这本书前前后后千回百转的同仁们涌动在心头的是实实在在的自豪感。这样一个项目本身散发的魅力,又怎能不使我们这一群上下求索的年轻人为之“痴狂”。

  在这行做久了,就会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耕耘一定会有最好的收成;也许劳作一年,颗粒无收。我们受得起荣誉,也要经得起挫折。在任何时候,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也是“痴狂”的一种体现。

  ACC是享誉世界的鉴赏类图文出版社。可是因着英国人的保守和傲慢,多次书信交流却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可是我没有放弃。2012年的书展,我借着中国主宾国的心理优势,抱着《古董拍卖精华》一大早慕名前往ACC的展台,可是傲慢的ACC版权主管很和蔼地对我说:“Sorry, we will not cooperate with any publishers in mainland of China.”说实在的,在那一刻,我的骄傲和坚持想要逃离我的身体。可是下一秒,我又满血复活地微笑,依然自信地站在ACC的展台。在这里可以遇见很多关注、热爱鉴赏类图书的有缘人。我要做的只是用心反复介绍,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我有什么不能继续的呢?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坚持就会有结果。临近闭馆时分,一位格调高雅、满头银发的英国老太太来到了我的身边,和蔼地对我说:“你能和我谈谈吗?”我受宠若惊,老太太是ACC的内容总监。就是这么一句简短的话语,引出了与ACC漫漫两年深入交流的历程。目前《古董拍卖精华》(5卷)150套已经与ACC达成了初步的销售协议,为鉴赏类版块开启了一条通向世界的通道。

  十二年过去了,很庆幸,我依然坚守在版权经理人的专职岗位;很幸福,我找到了一个可以情深相依的职业。

  是的,几世轮回,陪你痴狂,我愿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